第19章 爭儲——第十八節 對症下藥(二)

周亞夫找來了袁盎。

聞得太后的意思後,袁盎當即蹦了起來,並且還配了音:此舉萬萬不可,望丞相力薦。

周亞夫兩手一伸,沒有說話,但意思很明確——我要有這份能力還找你幹嘛?

前邊提到過,袁盎是個愛湊熱鬧的人,但凡有丁點機會,就不會閒着。見周亞夫一籌莫展,袁盎張嘴就來了一句:我將上書皇帝,言明利害。

周亞夫心中一樂,正愁沒突破口呢,兄弟你太厚道了。

只不過還有個問題擺在眼前。袁盎現今是無業遊民一個,他是沒資格直接給皇帝寫信的。當然,對於這一難題,大家都心知肚明。因此,周亞夫很適時地配合了一句:好!我會速呈皇帝。

袁盎匆忙回家,發揮幾十年文學功底,引經據典、博古論今,連夜趕了一份奏章,遞到丞相府。

周亞夫沒敢閒着,拎起奏章就送進了宮,第一時間擺在劉啓的御案前。

事實上,劉啓最近也比較煩。“兄終弟及”這種事,他幹不來,也不願意幹。但老孃的性格他清楚,若沒合適的措辭,老孃這一關過不的。所以,劉啓目前也正抓耳撓腮。也就在此時,袁盎的奏章送來了。

劉啓不喜歡袁盎,但欣賞這份奏章。難得地笑了笑,最終做了個決定——開會。他要拿這道奏章觀察一下大臣們的態度。

皇帝是天底下最牛的崗位。爲了這個崗位,許多人挖空心思,費盡心機。甚至拋頭顱灑熱血。但事實上,這個崗位除了有無上的榮光外,更隱存着巨大的風險。據有限的史料記載,在這個崗位上非自然死亡的概率非常高。爲此,腦子正常點的帝王們,一般都會小心翼翼,一般都不會太過放肆。最起碼要象徵性地徵求一下大家的意見,籠絡一些人心。當然。個別超級猛男,或者腦子缺根筋的傢伙,會是些例外。

劉啓不算是“例外”的那一類,他有事行事雖然不拘於常理。但大部分時候還是會按規矩辦事的。

三公九卿都被召進了宮,一次小範圍的會議開始了。

劉啓開門見山:太后有意立樑王爲儲,我想聽聽大家的意見。

猛然聽到這個話題,大家一愣。

這個問題不好回答。實際上,大家心裡都清楚,皇帝不願意來這一手,可太后認準了這個理。大家夾在中間,左右爲難。你說行吧?得罪了皇帝。你說不行吧?太后又不高興。不管事皇帝還是太后,大家都不願意得罪。也得罪不起。

也許有人會問了。從位置排序上,皇帝似乎應該靠前,既然如此。就應以皇帝的馬首是瞻,應該不有錯。可事實上,問題並非如此簡單。

之所以會把簡單的問題複雜化,關鍵因素還得從漢朝的體制上來探討。實際上,我不想講這些東西,可思來想去還是覺得不講的話很多問題解釋不清楚。所以。就用我自己的方式,把這個問題做個簡單介紹吧。

在歷史教科書中。尤其在講漢朝那段歷史時,有兩個字上鏡率非常高——外戚。這是一股非常強大政治勢力,並且一直貫穿整個古代史。而漢朝,正值這股勢力的巔峰時期,不過在唐朝時也有過一個小*。直到有一天,這股勢力強大到連君權(皇帝)都難以制約,另外一股政治勢力才相應而生。當然我不講大家也清楚,另外一股政治勢力就是宦官。當然,宦官也有巔峰時期,不過那還得再等一千多年才能到來。

也許有人會問,漢朝的“外戚”何以會如此猖獗?根源還在這個的開創者劉邦身上。劉邦建國後,把立國的根本定性爲一個字——孝。劉邦本人雖然算不上孝子,可他卻就認準了這個理。當然,這還得拜蕭何所賜。因此,除劉邦外,隨後歷任皇帝的諡號都有個“孝”字。

孝,本身沒有錯,可一旦上升到政治高度,就產生了一系列問題。在古人的觀念裡,“孝”的最主要表現就是聽父母的話,因此“聽話”就成了整個朝代的代名詞。如此一來問題就出現了。

老爹一死,新皇繼位,自然而然就需要聽老孃的話。如此一來,舅舅、姨夫這些角色就順理成章地進入到國家核心部門。可這些人,皇帝還動不得,若不小心惹老孃不高興,一時三刻就能給你扣上“不孝”的帽子。一旦戴上這頂帽子,就是挑釁祖制,自身皇位的合法性將會受到質疑。

因此,漢朝歷代皇帝在這個問題上,都小心翼翼。當初,漢文帝劉恆逼死親舅舅薄昭後,心神不寧,臨死前還不忘向老孃道歉。雖然有良心上的譴責,更重要的是怕影響自身聲譽。十幾年後,猛男劉徹繼位,討厭孃舅,甚至討厭老孃王娡,可還是硬生生隱忍了幾年。

簡單說來,漢朝得政治格局就是這麼個情況。

劉啓現在和老孃的意見相左,自然不太好解決。但這個問題還必須的解決。我前邊提到過,劉啓名聲雖然很好,但絕非老實人。他不願意和老孃起正面衝突,自然就需要找一些頂缸的人,因此他就組織了這麼個會,統一一下思想,組織一些措辭,研究一下辦法。

就這樣,議題被擺在了桌面上。

可下邊的這些大臣們卻緊張了起來。

記得月餘前,慄家人不小心說了句話,就掉了腦袋。大家千里求官不容易,沒膽量、也沒必要爲一個話題,搞的自己身敗名裂。因此,大家竊竊私語半天,沒一個人主動站出來說話。

這個景面,搞的劉啓很不高興。當即就點了個人名——劉舍,新任御史大夫。可這位老兄是個滑頭,站出來後,支吾半天答了一句很絕的話:臣沒想好。

劉啓長臉一拉:廢物!

劉舍臉一紅,忙退到了一旁。

劉啓接着又點了幾個人名。有人和稀泥,有人打太極,半天沒鬧出一個結論來。

劉啓很是失望,把目光移向周亞夫:丞相有何說辭?

周亞夫清了清嗓:臣是粗人,不太會講話,但立樑王爲儲,總覺不妥。

劉啓臉上掠過一絲難以琢磨的笑意:我這裡有道奏章,大家一起議議。

說完後,向身邊的太監一擺手:把奏章交於丞相,給大家念念。()

第8章 紅霞萬里—(十六)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六節劉邦的遺產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六節竇漪房的身世(一)第19章 爭儲——第十二節 伏筆第7章 烽煙再起—(十)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七)第19章 爭儲——第一節 洗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一節戚姬的結局(五)第7章 烽煙再起—(十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三節荒唐的謀反(四)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八節 戚姬的結局(二)第2章 大澤鄉起義—(四)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四節戲弄佞幸(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六節好一根攪屎棍(三)第12章 覆滅—第十六節 呂氏敗亡(九)第6章 旭日東昇—(四)第19章 爭儲——第十五節 開會第8章 紅霞萬里—(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六節 斷糧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八節 諸呂封王(五)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二節天才隕落(六)第2章 大澤鄉起義——(二)第3章 亂世紛爭—(七)第7章 烽煙再起—(八)第7章 烽煙再起—(十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三節天才隕落(七)第6章 旭日東昇—(四)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三節新一輪博弈(三)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三節新一輪博弈(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七節 戚姬的結局(一)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六)第19章 爭儲——第八節 過招(二)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一節 鄧通的結局第8章 紅霞萬里—(十四)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一節 劉盈收場(一)第12章 覆滅—第十二節 呂氏敗亡(五)第7章 烽煙再起—(十四)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四節 匈奴叩邊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四節 不滿第9章 日落長河—(九)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一節天才隕落(五)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五節 曹參拜相(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三節荒唐的謀反(四)第9章 日落長河—(十二)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八節竇漪房的身世(三)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第19章 爭儲——第四節 王娡其人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七節 明爭暗鬥(七)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九節 諸呂封王(六)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五節 曹參拜相(二)第9章 日落長河—(十四)第5章 楚漢爭鋒—(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二節 劉盈收場(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節 國喪(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五節荒唐的謀反(六)第7章 烽煙再起—(二)第9章 日落長河—(十七)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八節 羣臣定主(五)第6章 旭日東昇—(四)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三節 劉卬的結局第2章 大澤鄉起義——(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五節好一根攪屎棍(一)第19章 爭儲——第十七節 對症下藥(一)第19章 爭儲——第三節 埋禍第6章 旭日東昇—(六)第9章 日落長河—二十 劉邦爲何能成功(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八節 天才隕落(二)第5章 楚漢爭鋒—(一)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三節 查案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六節好一根攪屎棍(三)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三節 查案第12章 覆滅—第八節 呂氏敗亡(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三節 劉卬的結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二節改正朔(九)第2章 大澤鄉起義—(四)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四節樑王進京(二)第2章 大澤鄉起義—(五)第9章 日落長河—(四)第8章 紅霞萬里—(十)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三節 劉卬的結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節 天才隕落(四)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四節薄昭的結局一第9章 日落長河—(十一)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五)第2章 大澤鄉起義——(二)第12章 覆滅—第九節 呂氏敗亡(二)第19章 爭儲——第二十六節 樑王請罪(一)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二)第8章 紅霞萬里—(十六)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八節 諸呂封王(五)第5章 楚漢爭鋒—(十三)第12章 覆滅—第五節 陳平的動作(五)第12章 覆滅—第十六節 呂氏敗亡(九)第19章 爭儲——第二十節 衝動(一)第7章 烽煙再起—(十四)第8章 紅霞萬里—(十九)第3章 亂世紛爭—(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