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爭儲——第十一節 釋疑

劉嫖心急莫亂地跑回家,還沒坐穩,就有人在門外求見。前來湊熱鬧的是我們的老熟人——韓安國。

韓大叔目前在樑王手下當差,深得賞識,依爲智囊,更在“七國之亂”時亮了本事,揚名立萬。按理說,在樑王身邊混的風生水起,沒道理來朝廷裡晃悠。

事實上,他真不是在瞎溜達,而是替樑王出頭,求劉嫖幫忙來的。

也許有人會問,樑王有老孃罩着,且在平叛中立了大功,紅人一個,還會有什麼事需要劉嫖幫忙?問題還出在樑王自己身上。

前邊提到過,平叛結束後,劉武結結實實地過上了排場日子,蓋房子修城牆,出入清道、任命官員……一句話,有錢就任性,怎麼囂張怎麼來,應該皇帝乾的活,他不辭辛苦地代勞了;僅皇帝可以有的待遇,他也都毫不客氣的享受了。況且這一年多來,劉武大肆行賄,拉攏人心,惹得朝廷沸沸揚揚,使自己聲望日隆。

經他一陣瞎胡搞,皇帝很不高興。太后竇漪房雖然眼睛看不見,但任何事情都瞞不住她,她很快聞得劉武的所爲,也瞭解到了皇帝的不滿。這是竇漪房不願意看到的,因爲她對劉武還寄予厚望。可她不認爲這是劉武自己的過錯,反而遷怒於樑國的那些使臣們,都是這些沒盡好臣只之責,害的“好兒子”頻頻惹事。因此,竇漪房不但沒接見這些使臣,反而頻頻派人責問。

使臣們能夠公款出趟差不容易,本以爲這是一件很爽心、很愜意的事情。可不曾想。一到京城就被當犯人審。

在這些使臣名單中。就有“韓安國”三個字。

前幾波使臣在京城的待遇傳到樑國後,劉武坐不住了,慌亂異常,急得不行。就在他束手無策之時,韓安國站了出來,主動請纓要去長安出趟差。劉武看了看自己的智囊,點了點頭,“只好如此了。”

就這樣。韓安國帶着自己光榮使命進京了。但在長安城晃盪了好一陣,卻一事無成,反而時不時會有人跑來罵他兩句。

韓大叔是個極爲聰明的人,沒動多少腦子就想明白了箇中緣由。

既然發現了問題,自然就需要解決。事實證明,這位韓大叔是個有腦子,也是有辦法的人。辦法就落在館陶公主劉嫖身上。

劉嫖雖然不贊成立劉武爲儲君,但不代表她和劉武的關係不好。雖然劉嫖有自己的打算,但“姐弟情深”也是基本屬於實際情況。

就這樣,韓大叔順理成章站到了劉嫖的家門口。

實際上。劉嫖並不怎麼願意見這個人,一則剛在宮裡面感受了劉武的威脅。二則韓安國此時也並非什麼了不起的認爲。可畢竟念及感情,忖度一會後,對侍從說道:“既然是樑王的人,就讓他進來吧。”

剛門後,韓安國還沒站穩,就聽劉嫖沒好氣地斥問:“樑王違制,惹得太后、皇帝發怒,作爲臣下不進言勸導,來此何爲?”

前邊介紹過,韓安國文武全才,不但是打仗的能手,也是個說話的高手,更是個演戲的行家,只要給他些許機會,就能牢牢把握在手心。他的表演開始了。

這位老兄“撲通”一聲跪在地上,無需醞釀就聲淚俱下,“爲何樑王的孝心和忠心,竟然不能太后和皇上體察?”

韓安國的開場白反而讓劉嫖一愣,半天沒回過神。明明是樑王違制,可在他的嘴裡卻成了太后和皇帝的不是。顛倒黑白的能力還真不是一般的強。

沒等劉嫖回過神,韓安國接着說話了,“七王之亂時,樑王每想到太后和皇上身居關中而諸侯作亂,就雙眼落淚。爲此跪送我等六人,率軍擊退吳楚,這是樑王之功啊,現在太后卻爲一些苛細禮節而責怪樑王。”韓安國先把樑王的功勞擺一擺,捎帶也讓自己亮了亮相,還順便倒打了一耙,一舉多得。

劉嫖畢竟是女人,心腸有點軟,聯想樑王在七國之亂時受過的委屈,態度緩和了下來,咧嘴笑了笑,“哪也不應出入清道、私用違制車架,惹太后和皇帝生氣,老三到底想幹什麼?”

韓安國是個成了精的老狐狸,劉嫖臉色的些許變化根本逃不過他那雙老眼。聞劉嫖如此問話,他心裡有底了。他相信接着再說出一段話,眼前的這個難題將迎刃而解。

韓安國的話是這樣說的,“樑王的父兄均是皇帝,見慣了大場面,出入清道自是常理。且樑王的車架錦旗皆皇帝所賜,他在偏遠小縣奔馳炫耀,也只是讓天下人知道太后和皇帝對他的喜愛。這片孝心和忠心,卻讓太后和皇帝不悅,實爲罪過?現在樑使來朝,均被責問,樑王恐懼,日日流淚思念,正不知該如何是好。”

劉嫖早被他唬得一愣一愣,怎麼聽都覺得順耳。原本覺得劉武搞的過火,只差送給他一個“造反”的評語。可經韓安國一番說辭,樑王的行爲反倒成了應盡的本分。不得不承認,有的時候,是“逆賊”還是“忠臣”全憑嘴說,只要你會講話,麻雀也能變鳳凰。

劉嫖本想挑個毛病出來,可張了張嘴,卻沒找到合適的措辭。最終卻說問了一句,“此是樑王真心?”

“句句爲實,請公主明察。”

當然,劉嫖肯定事明察不了了,因爲從她心裡深處認同了這句話。並且很快返回了長樂宮,把這段說辭講給了太后。

竇漪房一聽也很高興,當即表示,“我要親自把這些話轉告皇帝。”

事實證明,這還真是專治疑難雜症的一段話。劉啓聽完後,做出了個舉動——向太后脫帽認錯,並且表示,“兄弟未能互相勸導,給太后舔憂,朕之過。”

劉啓的辦事效率不是蓋的,當他就召見了所有樑使,並大肆賞賜。竇漪房更是高興,用自己的小金庫賞韓安國千金,表示感謝。

不得不佩服這個人,在京城晃盪了一陣後,憑藉一句話就讓劉啓減輕了對劉武的猜忌,更促使倆人關係逐漸好轉。應該說,韓安國的成績斐然。從此,他聲名鵲起,也與朝廷建立了聯繫。

但對劉啓來說,對樑王的信任是有底線的,底線就在“儲君”兩個字上。只要樑王不爭儲,兄弟倆的關係就不會壞到哪裡去。

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七)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節 最能鬧的人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節 蕭規曹隨(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三節改正朔(十)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節 賈誼論政(二)第3章 亂世紛爭—(六)第9章 日落長河—(十三)第5章 楚漢爭鋒—(六)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五節樑王進京(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三節 賈誼論政(三)第12章 覆滅—第二節陳平的動作(二)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節 串謀(一)第7章 烽煙再起—(十六)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三)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五節戲弄佞幸(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二節天才隕落(六)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二節 敗亡(四)第20章 拔刺——第一節 廢太子的結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二節 劉盈收場(二)第8章 紅霞萬里—(四十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七節 傳檄天下(二)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七)第19章 爭儲——第十二節 伏筆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五節荒唐的謀反(六)第9章 日落長河—(九)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五節 密謀(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七節 戚姬的結局(一)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一節好一根攪屎棍七第9章 日落長河—(十四)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二節 明爭暗鬥(二)第9章 日落長河—十九 劉邦爲何能成功(一)第8章 紅霞萬里—(三)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一節新一輪博弈(一)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七)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三節天才隕落(七)第9章 日落長河—(十四)第8章 紅霞萬里—(七)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七節竇漪房的身世(二)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五)第19章 爭儲——第八節 過招(二)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十節 三王殞命第2章 大澤鄉起義—(四)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七節 天才隕落(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四節薄昭的結局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二節好一根攪屎棍八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八)第19章 爭儲——第十七節 對症下藥(一)第8章 紅霞萬里—(十八)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九節好一根攪屎棍(五)第7章 烽煙再起—(十四)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二節天才隕落(六)第6章 旭日東昇—(五)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十節周勃的短板(二)第8章 紅霞萬里—(三)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四節樑王進京(二)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二節 張釋之的恐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三節大婚(一)第9章 日落長河—(十八)第12章 覆滅—第四節 陳平的動作(四)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九節 廷爭(二)第8章 紅霞萬里—(十九)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八節 劉濞收場(一)第7章 烽煙再起—(十三)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七節 羣臣定主(四)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五節 早立太子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九節 廷爭(二)第12章 覆滅—第二節陳平的動作(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六節 改正朔(三)第8章 紅霞萬里—(十九)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三節蕭何辭世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一節 敗亡(三)第2章 大澤鄉起義—(六)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第1章 起點——(二)第9章 日落長河—(十五)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三節 串謀(二)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二節劉恆進京(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二節 敗亡(四)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七節 傳檄天下(二)第9章 日落長河—(十五)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一節 明爭暗鬥(一)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十二節周勃的短板(四)第12章 覆滅—第三節陳平的動作(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四節 匈奴叩邊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五節樑王進京(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五節 曹參拜相(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三節 劉盈收場(三)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三)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三)第12章 覆滅—第七節 呂雉駕崩第19章 爭儲——第二十節 衝動(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九節審食其的尷尬四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九節 諸呂封王(六)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三節大婚(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三節天才隕落(七)第19章 爭儲——第二十六節 樑王請罪(一)第12章 覆滅—第七節 呂雉駕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