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六節好一根攪屎棍(三)

在漢朝,中行說雖然是太監裡邊的文化人,但要放眼整個朝廷,他連給別人提鞋的資格都不夠。說他是個“牛尾”,一點也不算過分。

而在匈奴,就大不相同了,他絕對算是個“雞頭”。匈奴人從來不注重文化知識和道德情操的培養,餓了吃,吃了睡,如果實在閒的沒事幹,就出去溜達,捎帶搶一些生活必需品。這種日子雖然有些單調,但比較痛快。

這個民族存活了上千年,可至今到底有沒有文字都很難考證。不過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中行說到來前,匈奴人連個計數方法都沒有。雖然難以置信,但這確是事實。

如果用識字多少來評定人的話,漢朝的太監算是一羣文盲,匈奴人絕對算是一羣白癡。中行說一輩子都在和文盲、白癡打交道,真夠爲難他了。

就這樣,中行說順理成章地成了老上單于身邊唯一的一位智囊。這個漢朝中等文化水平的人,在匈奴卻發揮了令人難以想象的作用。之所以會產生如此效果,都得歸結於中行說這些年來的研究方向,時事政治、機謀權變研究多了,還真不是蓋的。由此可見,機會真是爲有準備的人準備着,無論是壞人還是好人,也真夠勵志的。

得到老上單于的信任後,中行說很快展現了自己的“才華”。不過第一次展現“才華”的機會還是與這次和親有關。

和親使團也很快發現組織裡少了一人,但在別人的地盤上,不方便大張旗鼓的找人。畢竟公主還在,少一兩個太監似乎無關緊要。

和親大禮照常開始了

陣陣羊角吹過,緊接着是震天的鼓號。和親使團踩着鼓點邁進了單于大帳。

上首,老上單于左手輕撫案角,右手緊握酒爵,冷眼盯着魚貫而入的漢朝使團;下首,席地而坐一羣虯鬚大漢,笑聲罵聲此起彼伏。和親,對匈奴人來說,是一件很長臉、很榮光、也很值得慶祝的事情,此情此境,對漢朝使者來說是一件十足的嘲諷。

當然,這也是漢朝使者無可奈何的事情,“弱國無外交”,大家心裡都清楚,“和親”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在史書中,沒有留下這位使者的名字,只知道他姓朱。這是個很有骨氣的人,並且他有個很有名的老爹——平原君朱建。

我在前邊介紹過朱建這個人,生性耿直,精於謀略,但不善權變。先跟黥布混,卻反對黥布造反,黥布兵敗後朱建被抓到長安,但劉邦惜才饒了他一命。在這段時間裡,審食其想拉攏朱建,但朱建卻很不給面子。後來朱建死了老孃,窮的買不起棺材板,會說話的陸賈從中穿針引線,審食其出面爲朱建老孃辦了葬禮,也把朱建本人收入麾下。

再後來劉長在都城囂張一段時間,幹掉了審食其,作爲審食其的智囊,朱建也身受牽連。因此,劉恆派人前來緝捕。緝捕隊至門後,朱建拔劍準備自殺。幾個兒子甚至捕快紛紛上前阻攔,認爲此案尚未定性,自殺有些可惜。可朱建揚面長嘆:“吾死,禍不及汝等矣。”遂抹了脖子。朱建自殺的消息報進未央宮,劉恆也深爲惋惜,嘆了口氣:“吾無意殺之”。

朱建死後,劉恆把他的大兒子召到身邊,任命爲中大夫。這個兒子就是本次和親的使臣。

這位仁兄的能力一般,沒學會老爹的謀略,卻繼承了老爹的骨氣。

站在單于大帳,他靜靜地掃視全場……突然,角落裡的一個人影讓他心中一悽。太監,中行說。

“他怎麼會在這裡?”一絲涼意徒然浸襲全身。當他再次把目光投向虎皮椅上的老上單于後,終於明白了,“中行說投靠了匈奴。”

當他想明白這一層後,不自覺地向身前的“公主”投上了一眼:看來此行兇多吉少。

事已至此,只好死馬當活馬醫了。他深吸一口氣,鎮定心神,微微彎腰向老上單于行過禮後,清了清嗓子但沒有發言,而默默地掃視嘈雜的全場。

老上單于揮了揮手,大帳裡漸漸安靜了下來。

使者緩緩展開國書亮聲唸到:“大漢皇帝敬文匈奴大單于……”國書的內容很長,其中開列了此次送來的禮物。使者每念一項,隨從配合地將相應的箱子打開。金銀首飾、綾羅綢緞……展現在所有人的眼前。

使者合上國書時,大帳裡又開始嘈雜起來。

當然,此時沒有了笑罵,而替代的是對金銀珠寶的讚歎聲。對於這一切,老上單于一言未發。

出現這種場景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匈奴和漢朝雖然勢不兩立,並且熱衷於搞非法活動,頻繁南下“打砸搶”,除了爲賺一些生活必需品外,更多的卻出於滿腔的羨慕嫉妒恨。在他們的內心深處非常喜歡漢朝的東西,甚至有些嚮往漢朝的生活方式。對這些大老粗們,從來不會去掩飾對金銀珠寶和錦繡花緞的豔羨。

當然,這並沒有在場所有人的眼球,坐在角落裡冷眼觀望的中行說就是其中一位。他的漢奸生涯正式開始了。的確,對他這種剛找到新主子的人,自然會把握一切能夠把握的機會。這麼好的機會如果不表現一下,似乎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中行說起身上前,彎腰向老上單于行了一禮,捏着公鴨嗓說到:“臣有一言,不知道大單于可願一聽?”

老上單于冷笑道:“狡猾的漢人,有話直說。”

中行說扭身對使者冷冷地“哼”了一聲,踱步到綾羅綢緞跟前,彎腰抓起幾匹,很不屑地在手中抖了一抖,陰陽怪氣地問道:“漢朝皇帝就我們大單于送來這麼些東西?”說完將手中綢緞扔於地上。

這個人真是一塊當漢奸的料,剛改換門庭,飯都沒吃幾頓,就完全把自己定位成了匈奴人。

中行說的舉動讓使者極其憤怒,咬着牙狠聲說道:“虧你還是漢人。”

中行說拉着驢臉又冷冷地“哼”了一聲。這一“哼”,引來大帳一連串放肆的笑聲。

中行說轉身對老上單于言道:“大單于可否令人穿上這些東西,騎馬出去跑上二十里再回來?”

他的這個要求,讓在場所有匈奴人都有點莫名其妙,不知道這個太監的葫蘆裡到底賣的是什麼藥。

然而,漢朝使者心裡卻很清楚,他這是在幹什麼。因此,亮聲說道:“此人是我大漢子民,隨本使前來和親,不當在此進言。爲漢匈關係爲慮,請其出帳……”

老上單于哈哈大笑,伸手打斷了他的話,指着中行說對使者言道:“我更相信他。”隨即對外吼道:“來人!”

大帳外很快衝進來兩名侍衛,本準備進來抓人,可沒想到卻聽到老上單于指着地上的綢緞,說道:“穿上那些東西,騎馬跑出二十里再回來!”

這個命令讓侍衛很無奈,滑稽地拉一些綢緞在身上纏了幾圈,跌跌撞撞地衝出了大帳。

在一片笑聲中,中行說冷冷地看着兩人離去的身影。

使者湊過身,壓低聲音在中行說耳邊罵到:“賣主求榮的閹貨!”

中行說倒也不反駁,又是“哼”了一聲,靜待侍衛的返回。如此一來,漢朝使團被冷落在當場。這次和親已鬧到了難以挽回的地步。

網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

手機閱讀:

發表書評:

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六節 明爭暗鬥(六)第4章 軍挺咸陽—(二)第12章 覆滅—第十節 呂氏敗亡(三)第19章 爭儲——第十八節 對症下藥(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二節天才隕落(六)第19章 爭儲——第十四節 設局第9章 日落長河—(八)第1章 起點——(三)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九節 羣臣定主(六)第5章 楚漢爭鋒—(三十一)第7章 烽煙再起—(六)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七節好一根攪屎棍(三)第12章 覆滅—第十二節 呂氏敗亡(五)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一)第3章 亂世紛爭—(十)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二)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九節 周勃的短板(一)第8章 紅霞萬里—(十七)第12章 覆滅—第四節 陳平的動作(四)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七節 斷糧(二)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七節 諸呂封王(四)第12章 覆滅—第十二節 呂氏敗亡(五)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十二節周勃的短板(四)第4章 軍挺咸陽—(三)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二)第2章 大澤鄉起義—(五)第19章 爭儲——第十八節 對症下藥(二)第5章 楚漢爭鋒—(十三)第9章 日落長河—(一)第5章 楚漢爭鋒—(八)第5章 楚漢爭鋒—(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七節 斷糧(二)第3章 亂世紛爭—(十)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第5章 楚漢爭鋒—(十二)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二節劉恆進京(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六節劉邦的遺產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二節改正朔(九)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四節 頑強的人第12章 覆滅—第十四節 呂氏敗亡(七)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七節 傳檄天下(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四節荒唐的謀反(五)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六節 傳檄天下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一節 賈誼論政(一)第7章 烽煙再起—(十六)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節 國喪(三)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節好一根攪屎棍(六)第7章 烽煙再起—(十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九節 天才隕落(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二節戚姬的結局(六)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節 天才隕落(四)第8章 紅霞萬里—(十七)第7章 烽煙再起—(十三)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三節改正朔(十)第5章 楚漢爭鋒—(十一)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五節 抓人(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二節戚姬的結局(六)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五節 羣臣定主(二)第20章 拔刺——第二節 廢太子的結局(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節 國喪(二)第9章 日落長河—(三)第4章 軍挺咸陽—(二)第7章 烽煙再起—(七)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節 串謀(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四節 劉濞其人(一)第5章 楚漢爭鋒—(一)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九)第5章 楚漢爭鋒—(十三)第8章 紅霞萬里—(二)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三節 串謀(二)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二節 掌控朝局(二)第9章 日落長河—(十)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一節 劉盈收場(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三節 劉盈收場(三)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五節 抓人(二)第3章 亂世紛爭—(七)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六節 斷糧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四節 劉濞其人(一)第5章 楚漢爭鋒—(三十一)第9章 日落長河—(十五)第5章 楚漢爭鋒—(五)第4章 軍挺咸陽—(六)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一節 賈誼論政(一)第9章 日落長河—(九)第19章 爭儲——第二節 慄姬的運氣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六節 羣臣定主(三)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四節戲弄佞幸(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七節最後的日子二第8章 紅霞萬里—(四十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九節 無雙國士(二)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七節竇漪房的身世(二)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四節 羣臣定主(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九節好一根攪屎棍(五)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四節 頑強的人第9章 日落長河—二十 劉邦爲何能成功(二)第19章 爭儲——第二十四節 抓人(一)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八節竇漪房的身世(三)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五節大婚(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