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一節戚姬的結局(五)

事實上,周昌剛出宮門,呂雉隨即就派使者馬不停蹄地向趙國趕去。使者這次帶去的詔令並沒什麼出奇之處,仍然是召趙王進京。

沒有了周昌的保護,劉如意只能乖乖就範,跟着使者向京城進發了。

這是一條不歸路。

劉如意此時的心情很複雜,既有期盼,更多的卻是恐懼。期盼的是能見到自己的老孃,恐懼的是呂雉的屠刀。但他仍然規規矩矩地出發了,因爲這由不得他,就他現在的實力別說和呂雉叫板,連高聲說話的資格都沒有。

劉如意是可憐的。

而與此同時,趙王進京的消息傳遍了長安城的大街小巷,人們在揣測着這位劉兄弟的結局。

留在京城的周昌着急了,呂雉剛把自己搗鼓來,緊接着就去請劉如意,明顯沒安什麼好心,肯定不是請他來吃飯。

着急了的周昌跑去求見蕭何,請他站出來說話。

蕭何兩手一伸,一臉無奈。前一陣替你老兄求情還被呂雉潑了一頭冷水,現在去幫劉如意說話,那簡直是自討沒趣。

易儲風波時,戚家母子把呂雉得罪的要死,說是不共戴天的仇人一點也不爲過。這個時候傻着臉去求情,明顯是自找難堪。

倆老頭研究了半天,一無所獲。

最終,蕭何想到了一個人,這個人就是陳平。

我前邊提到過,蕭何和陳平的私交不錯,並蕭何捱整的那段日子裡,還及時伸出了援手。當然,這兩個人的表面文章做的還是比較好的,外人看來只是普通的上下級關係而已,沒什麼特別之處。

蕭何這個時候想起陳平,並不是請陳平出面,而是讓他幫忙拿主意。因爲姓陳的鬼點子特別多,在搞人際關係方面,連當道士的張良也難及項背。蕭何能夠想到他,真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了。

因此,蕭何建議去找陳平想辦法。

周昌一聽要找陳平,那張老臉立馬拉了下來。蕭何和陳平的關係很不錯,然而周昌和姓陳的卻不搭調,原因其實很簡單:陳平是個貪污犯,而周昌很鄙視貪污犯。因爲陳平貪污的事情,周昌沒少在劉邦面前費口舌。

也就是說,這麼多年來,周昌常和陳平掐架,倆人的官司也常打到劉邦的跟。可最終,周昌也沒能奈何了陳平。

能和周昌同志打成平手的人並不多,而陳平無疑算是個異類,是貪污犯們的偶像。別人見了周昌繞道走,而陳平卻仰着腦袋迎面去,能把周昌氣的發抖。

現在讓周昌去求自己最爲鄙視的人幫忙,簡直是對他的侮辱。

蕭何一看這位老兄的架勢,咧嘴一笑,說道:“什麼時候了,還計較過往之事?如今,也只能找他了。”

周昌耷拉着腦袋想了半天,然後猛然擡頭,抹了把臉,無奈地說道:“爲趙、趙……趙王,我、我……我去……去求他!”

兩個老頭急急忙忙跑去了陳平的家。

我在寫這篇文章時,爲了讓線條更清晰一些,所以一般都圍繞着最主要的大事來講,可能會讓讀者產生很多人物啥都沒幹、一邊圍觀的感覺。而事實上,每個人都有自己忙活的事,有些人蔘和在大事之中,而還有一些人卻正在其他事情上焦頭爛額。

比如陳平,已有好幾節都沒來得及介紹這位仁兄,事實上他的日子並不好過,自從他和樊噲鬧崩後,呂須一直在找他的麻煩。因此,這位仁兄這段時間比較老實,能不說話就不說話,能不幹事就不幹事,挖空心思討好呂雉,到目前爲止還是頗見成效的。

爲了不打亂主題,陳平這段時間的麻煩,還是留到他登臺唱主角時候再講吧。現在,讓我們跟着蕭何和周昌的視角,讓我們的故事情節往下進展吧。

倆老頭剛進陳府,陳平就迎了出來,笑容滿面剛準備與蕭何搭訕,突然看見其身後的周昌,臉立馬拉了下來,陰陽怪氣地說道:“周丞相親臨寒舍,怕我陳平擔當不起吧?”

周昌的老臉立馬黑了起來。

蕭何見倆人又要掐架,連忙圓場。一手拉住周昌,擋住他的話頭,笑着說道:“多年同僚,何有‘擔當不起’之說?”說着另一手拉起陳平,“進屋、進屋。”

落座後,周昌急不可耐,也頗有些示好的意味說道:“求、求……求陳……”

沒等周昌說個所以然,陳平伸手擋住了他的話頭,笑着說道:“多年不見,周丞相這點本事可見長了啊!”

周昌的臉刷的紅了起來,連眼都瞪的多大。

蕭何見狀,連忙又搶過話頭,扭頭對陳平講到:“此危急之時,看在多年同僚的份上,請老弟幫忙拿個主意。”

陳平微微一笑,說道:“相國有言,定當義不容辭,不過你要講之事,你我做來難成。”停頓一下,接着說道:“今有太后和皇帝臨朝,定有太后和皇帝決斷,太后剛毅,皇帝仁慈,縱有疑難,定有妥善之法。”

陳平每說到“皇帝”兩個字時,語氣都要重出很多,乍聽起來似乎怪怪的,可蕭何的愁眉卻慢慢舒展開來。

蕭何報之一笑,起身拱手道:“多謝老弟點醒,既然如此,那我們也不再討擾,就此別過。”

周昌的腦子轉彎比較慢,滿臉驚詫,明明是你提議要來求他幫忙,可連拜求的事情都還沒講,就要起身走,有些不合情理吧?

因此,周昌一張嘴又準備開口了。還沒等他張嘴,蕭何就一拉他的胳膊,示意離開。

出的門來,周昌氣憤填膺,抄起國罵就往陳平身上招呼。

而蕭何卻笑着說道:“他已經拿主意了啊?何苦如此?”

這一下,周昌徹底傻了,一頭霧水地問道:“什麼主意?”

蕭何神秘地一笑,“皇帝!”

直到此時,周昌才恍然大悟地自嘲的笑了起來。到現在他才明白,爲什麼這些年來他一直奈何不了陳平,他的智商和姓陳差的不是一兩個檔次。

我上邊寫了這麼多,也許有人還可能不是太清楚,陳平那句話何以就是解決這次疑難的辦法呢?

實際上,說開來是很簡單的,畢竟劉盈同志是當今皇帝,是名譽上的老大,現在也只有他最有資格和呂雉叫板,也只有他能夠救下劉如意的性命。道理就這麼簡單。

陳平的話簡單點說就是這麼一句:找我沒用,找劉盈可以。

然而,蕭何和周昌硬是沒想起這個老實的主,你看劉兄弟混的,當了皇帝還讓人這麼無視。

好了,既然陳平把劉盈給搗鼓了出來,那這位老實兄弟也登臺亮亮相吧。當上了皇帝還不能混成主角,夠悲哀的。。.。

第5章 楚漢爭鋒—(十六)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一節新一輪博弈(一)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第1章 起點——(二)第3章 亂世紛爭—(四)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十二節周勃的短板(四)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二節蕭規曹隨(三)第3章 亂世紛爭—(五)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五節 諸呂封王(二)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七)第8章 紅霞萬里—(十九)第2章 大澤鄉起義——(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六節劉邦的遺產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二節好一根攪屎棍八第9章 日落長河—(四)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六節 明爭暗鬥(六)第19章 爭儲——第二十四節 抓人(一)第12章 覆滅—第十六節 呂氏敗亡(九)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一節新一輪博弈(一)第8章 紅霞萬里—(六)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八節 無雙國士(一)第3章 亂世紛爭—(八)第6章 旭日東昇—(四)第19章 爭儲——第五節 劉啓的那些女人們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四節 諸呂封王(一)第1章 起點——(一)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七節 樑王請罪(二)第9章 日落長河—二十 劉邦爲何能成功(二)第7章 烽煙再起—(八)第12章 覆滅—第五節 陳平的動作(五)第3章 亂世紛爭—(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五節劉興居的抉擇(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節 暗鬥(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節 敗亡(二)第9章 日落長河—(六)第7章 烽煙再起—(十五)第2章 大澤鄉起義—(六)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三節 劉盈收場(三)第5章 楚漢爭鋒—(六)第19章 爭儲——第十七節 對症下藥(一)第19章 爭儲——第三節 埋禍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八)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節 醫之聖手(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三節 劉盈收場(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六節薄昭的結局三第5章 楚漢爭鋒—(九)第9章 日落長河—(五)第3章 亂世紛爭—(三)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七節 斷糧(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三節天才隕落(七)第12章 覆滅—第十六節 呂氏敗亡(九)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九節 周勃的短板(一)第19章 爭儲——第二節 慄姬的運氣第19章 爭儲——第十節 過招(三)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七節 諸呂封王(四)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一節 衝動(二)第19章 爭儲——第二十六節 樑王請罪(一)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四)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四節 匈奴叩邊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節 國喪(二)第19章 爭儲——第一節 洗牌第8章 紅霞萬里—(十一)第5章 楚漢爭鋒—(八)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四節 諸呂封王(一)第19章 爭儲——第七節 定親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八節 劉肥避險(一)第8章 紅霞萬里—(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二節 劉盈收場(二)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四節 劉濞其人(一)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四節 羣臣定主(一)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三節新一輪博弈(三)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三節 晁錯其人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八節最後的日子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節 戚姬的結局(四)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十二節周勃的短板(四)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三節改正朔(十)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四節 明爭暗鬥(四)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二節劉恆進京(三)第5章 楚漢爭鋒—(六)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第19章 爭儲——第八節 過招(一)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十一節周勃的短板(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九節 無雙國士(二)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七節竇漪房的身世(二)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五)第12章 覆滅—第四節 陳平的動作(四)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五節好一根攪屎棍(二)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七)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七節最後的日子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三節 賈誼論政(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四節薄昭的結局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六節 曹參拜相(三)第3章 亂世紛爭—(九)第19章 爭儲——第十六節 廢黜太子第9章 日落長河—(十八)第7章 烽煙再起—(一)第9章 日落長河—(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