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日落長河—(七)

趙堯進宮了。

在皇帝面前東拉西扯地聊了半天,終於扯到了蕭何的身上。當劉邦揪着蕭何貪腐的事情,熱情洋溢地問候一遍蕭何全家後,趙堯開口了。

趙堯頗似感慨地嘆口氣,“李斯相秦,有善歸主,有惡自與。相國深受眷寵,本應竭力報君,奈料……”

聽完他的話,劉邦陰沉的臉上又蒙上了一層寒霜。

趙堯留意着劉邦表情的變化,又刻意嘆了一口氣。他準備爲蕭何下劑猛藥。趙堯幽幽地說道:“相國經營關中多年,百官依附,民心所向,不可不警。然,相國得百官所重,陛下此此雷霆之舉,萬防大變,臣以爲不可不深慮之。”

趙堯的話聽起來似乎還有些委婉,但事實上,字字殺機。他明知皇帝忌憚蕭何的威信,偏要拿這個說事,只怕蕭何死的太慢。

趙堯的話說完了,劉邦的眼瞪大了。的確,滿朝文武的行爲已提前驗證了趙堯的話。劉邦的兩排鋼牙緊緊的咬了起來。

趙堯偷眼望去,一絲冷笑在心中掠過,他知道自己的話,在劉邦的心裡發生了化學反應。

趙堯這一次,算是幫着劉邦拔出了鋼刀,並且唯恐刀刃不快,還很認真地替他磨了磨。這個人,真是壞透了。

縱然如此,趙堯認爲這味猛藥還不夠辛辣,還缺了一個“藥引”。趙堯又開口了,“有一傳聞,臣不知當講不當講。”

劉邦瞪眼看着他,吼了一聲,“講!”

“臣聞的,相國雖身處廷獄,並無拘禁,仍有官員探詢。此爲傳聞,亦或不準,因此臣不敢妄言。”

明明都說了出來還不敢“妄言”,趙堯的陰風扇的劉邦怒不可遏。

最終,憤怒的劉邦叫來了王恬開。在一連串的質問和責罵過後,讓王獄長瑟瑟發抖。

蕭何的好日子徹底到頭了。

回到廷尉署,王恬開一改以往面孔,也不與蕭何商量,枷鎖腳鐐直接給蕭同志套了上去,不過多少還留了一絲面子——沒有上刑。

蕭何是個聰明人,王恬開的舉動所表達的就是皇帝的態度,他明白劉邦將隨時會向他揮起屠刀,而自己所能做的只是老老實實地住在廷尉的牢房裡,靜等命運的判決。

蕭何絕望了,羣臣的努力他知道,但他很清楚,羣臣們鬧的越狠,他蕭何死的將越快。他真不曾想到,提了一個簡簡單單的建議,竟讓自己淪落到如此地步。

回首自己的一生,勤勤懇懇、兢兢業業,輔佐劉邦亡暴秦、誅項羽、懷柔天下、澤被蒼生,對得起天地良心,也對得起漢家天下,更對得起黎民百姓,然而卻是這麼個下場。

蕭何慢慢地閉上了雙眼,深深地嘆了口氣,“劉邦,你來吧,老蕭在這裡等着你。”

就在蕭何陷入絕望之時,陳平和王衛尉也感覺到了一些異常。因爲廷尉王恬開的態度轉變太快,這個人的行爲代表着劉邦現在的態度。不能再等了,一定要趕在劉邦動手之前開展些工作。

就這樣,王衛尉急急忙忙地登臺了。

對蕭何來說,這是最後一絲機會,也是最後一個籌碼。當然,此時的他並不知道這些。

看來,人還是要多做些好事,多交些朋友。也許在自己春風得意之時,他們沒有分享喜悅;可自己身處絕地之時,他們卻無私地伸出了援助之手,共擔痛苦。這一次,蕭何是應該慶幸,因爲他用自己的善行換來了很多人的真心。

王衛尉終於登臺了。

受他的職業性質決定,他一直都具有單獨奏事的機會。這一次,他順利的站在了劉邦的面前,彙報了一些官員們的生活狀況和思想狀態。當然在他的這些彙報中,難免會涉及些蕭何的事情。不過這些事情對蕭何本人來說,都是有些幫助的。

劉邦勾着腦袋聽完他的彙報,只點了點頭,說一聲知道了,就沒再有什麼動靜。

按照慣例,王衛尉此時應該磕磕頭,說一聲“臣告退”,然後夾着屁股走人。然而,這一次王衛尉沒走。他的舉動引起了劉邦的疑惑,擡起頭問了一句:“還有何事?”

王衛尉一咬牙,亮聲問道:“相國何罪?陛下系之。”

劉邦一愣,他還真沒想到這個特務頭子竟然關心起蕭何來了,因此怒聲說道:“吾聞李斯相秦,有善歸主,有惡自與。今蕭何於下斂財,卻用上林苑媚民,不可不治其罪。”

正方的觀點表達完了,觀點很明確——蕭何罪有應得。按理說,得到這種答覆後,王衛尉就應該磕頭走路了。

然而他不但沒走,反而開始說話了,“秦皇不知其錯而失天下,李斯分過,何足效法?相國職責之事,爲民請願,則爲真宰相。聖上爲何因疑心其斂財而懲之?如此,陛下讓天下人怨之,吾認爲不可取也。”這個王衛尉的確很有一套,明明是在爲蕭何求情了,還不失時機地替劉邦“着想”了一把,的確是個忽悠人的高手。

劉邦就被他的話忽悠的一愣,他突然覺得自己的確有些冤大頭。如果以這種方式整治了蕭何,自己的這個惡名似乎是背定了。

就在劉邦暗自盤算之時時,王衛尉又開口了,他要爲劉邦解開心中的疑惑。如果不解開這個疑惑,他這次冒險是沒有多大意義的。當然這句話的發明人應該是陳平。

“且陛下與楚相持數年,後陳豨、黥布謀反,陛下又親征平亂,當時相國留守關中,如有異心,只需稍有舉動,則關中不屬陛下所有了。相國不在當時牟利,而於現在斂財,陛下認爲可信嗎?”

這段話砸住了劉邦的麻骨,勾起了過去的一些記憶。的確,論自己是個混混,還是個皇帝,蕭何這些年來一直在默默地支持着自己。他和蕭何之間是有感情的。

可他心中並不怎麼高興,因爲蕭何最近幾年的名聲和勢頭,大有蓋過自己的意思。但他心中明白,王衛尉似乎是對的,此時收拾了蕭何,對自己名聲沒有多大好處。

劉邦猶豫了。

王衛尉心裡明白,自己的話起到了效果,但還需要最後一句話,才能徹底打消皇帝的疑慮。

陳平最後的一段話被衛尉說出來了,“現治罪相國,易予人口舌,也不利於彰顯陛下愛民之心。臣以爲,讓其歸家,多置耳目,暗查所行。若其真有不善,陛下系之,則可讓民心所歸、羣臣無諍。”

聽完王衛尉的話,劉邦笑了。的確,這是一個不錯的辦法。

至此,王衛尉暗自鬆了一口氣,懸着的心終於可以放下來了。

當天,在廷尉署閉目等死的蕭何迎來了使者。他第一反應是劉邦要動手了,然而令他沒有想到的是,這些人尊尊敬敬地把自己請了出去。當全家人再次重逢,已恍若隔世。

見劉邦開恩,蕭何誠惶誠恐,不敢歸家,直接進宮謝恩。

此時的蕭何已是63歲的老頭,因多日來身帶刑具,手足潰爛,且蓬頭赤足,污穢不堪。進得宮來,滿頭的白髮在冬日的一縷殘陽下瑟瑟發抖。

當蕭何跪拜到劉邦腳下時,劉邦的心裡多少有一些愧疚,一股痛楚油然而生,揮之不去。“都老了,何必呢?”劉邦心中暗想。

劉邦強笑着起身,扶起跪在地上的蕭何,“相國不必多禮!這次的事,原是相國爲民請願,我不允許。你是賢相,我是桀紂之君。我關押相國,就是要彰顯相國的賢能和我的過失啊!”

劉邦這句言不由衷的話,嚇的蕭何重新趴到地上請罪。

從這一刻開始,蕭何不再是以往的蕭何,再也不去謀國安邦,再也不會爲民請命,對國事他開始保持沉默,只是一個待在家裡無所事事、瑟瑟發抖的老頭而已。

漢初三傑一個死了,一個怕了,還有一個當道士去了,屬於他們的時代終於過去了。但他們的名字,被記錄了下來,將萬世流芳。

蕭何這個老實人的痛苦經歷終於寫完了,另外一個老實人卻比較幸運,他的日子因張良曾經的一個建議,而過的無比舒心。

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八節 戚姬的結局(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一節蕭規曹隨(二)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一節 掌控朝局(一)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九)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一)第7章 烽煙再起—(十六)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四)第19章 爭儲——第十八節 對症下藥(二)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九)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八節好一根攪屎棍(四)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三節 賈誼論政(三)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二節 掌控朝局(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九節最後的日子四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一節荒唐的謀反(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四節 曹參拜相(一)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十二節周勃的短板(四)第12章 覆滅—第十六節 呂氏敗亡(九)第7章 烽煙再起—(十一)第7章 烽煙再起—(十六)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三節 串謀(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九節好一根攪屎棍(五)第5章 楚漢爭鋒—(十五)第5章 楚漢爭鋒—(三)第8章 紅霞萬里—(九)第5章 楚漢爭鋒—(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四節 醫之聖手(四)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五節好一根攪屎棍(二)第8章 紅霞萬里—(二)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二節 走上前臺(二)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一)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二)第5章 楚漢爭鋒—(六)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八節 羣臣定主(五)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四節 改正朔(一)第6章 旭日東昇—(一)第12章 覆滅—第七節 呂雉駕崩第19章 爭儲——第四節 王娡其人第8章 紅霞萬里—(十九)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四節 明爭暗鬥(四)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三)第9章 日落長河—(四)第2章 大澤鄉起義—(五)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一節 醫之聖手(一)第3章 亂世紛爭—(五)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節好一根攪屎棍(六)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六節劉興居的抉擇(二)第12章 覆滅—第六節 陳平的動作(六)第5章 楚漢爭鋒—(七)第9章 日落長河—(十三)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十節 三王殞命第19章 爭儲——第二十六節 樑王請罪(一)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節審食其的尷尬(五)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六節 改正朔(三)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七節 密謀(三)第8章 紅霞萬里—(六)第4章 軍挺咸陽—(三)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七節最後的日子二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八)第9章 日落長河—十九 劉邦爲何能成功(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三節 劉卬的結局第12章 覆滅—第二節陳平的動作(二)第8章 紅霞萬里—(四)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十節 三王殞命第19章 爭儲——第十八節 對症下藥(二)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八節 諸呂封王(五)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三節 賈誼論政(三)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三節好一根攪屎棍九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七節 密謀(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四節 國喪(四)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一節 敗亡(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二節天才隕落(六)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三節 查案第5章 楚漢爭鋒—(十)第19章 爭儲——第二十六節 樑王請罪(一)第3章 亂世紛爭—(八)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二節劉恆進京(三)第7章 烽煙再起—(十二)第8章 紅霞萬里—(十七)第19章 爭儲——第十一節 釋疑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六節審食其的尷尬一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二)第3章 亂世紛爭—(九)第19章 爭儲——第十五節 開會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四節戲弄佞幸(一)第12章 覆滅—第十四節 呂氏敗亡(七)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五節好一根攪屎棍(一)第3章 亂世紛爭—(四)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二節好一根攪屎棍八第5章 楚漢爭鋒—(十六)第19章 爭儲——第四節 王娡其人第9章 日落長河—(八)第12章 覆滅—第十一節 呂氏敗亡(四)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五節戲弄佞幸(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七節 天才隕落(一)第5章 楚漢爭鋒—(三十)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節 改正朔(七)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三)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十二節周勃的短板(四)第5章 楚漢爭鋒—(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