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背景

前朝末年,國主昏庸,國家內部動盪不安,實行暴政,苛捐雜稅負重,百姓苦不堪言。又加上鄰邊白國屢犯邊界,當時的申將軍奉命領軍前去邊關抵禦白國的進攻,但是國家羸弱,糧草不濟,很快便打了敗仗,連失四城。

朝廷不但不施援手,反而快馬加鞭召申將軍回去覆命,申將軍心裡知道這次回京,必定是領受責罰,說不定就是身首異處,對於那個年代的人,他也是個有心的人,知道自己回去只有死路一條,便一下狠心,率領一干將領公然開始造反,並將自己的軍隊命名爲“申家軍”,不過也虧得當時的國主昏庸,百姓憤恨,“申家軍”的隊伍竟然受到了百姓的擁戴,隨之也不斷壯大。

終於,經過十幾年艱苦奮戰,申將軍打敗了當時的國主軍,佔領了王城,申將軍也被衆人推上了王座,改國號爲“宣”,可惜,這申將軍也是個福薄之人,登上王位不足一年,便就臥牀不起,隨即一命嗚呼了。後來新帝繼位,封先皇爲高祖。

宣高祖長年征戰,膝下子嗣本就不豐,到登位之時,只剩了一兒一孫,兒子申強頗有些戰功,尤其是近幾年,大小戰役也參加了不少,只是資質一般,難當大任。孫兒申宏才十五歲,倒是有些才智,只是養在家中,沒有見過大世面,更別提上戰場,平時總是一副懦弱的模樣,也是讓人憂心的主。其實這也難怪的,誰家希望自己斷子絕孫的,總不能把全部子孫後代都往戰場上送,總得留點餘苗的吧,這申宏便是宣高祖的私心產物了,這王位固然是好,但是還沒好到需要自己以斷子絕孫爲代價的。

只是當時他不知道這申宏懦弱的表面下那顆城府深沉的心。就在大家爲王位繼承人多做揣測的時候,一條申強口吐鮮血,一蹶不振的消息隨風飄散,傳遍了整個宣國。

之後,理所當然的,這申宏便成了這王位的唯一繼承人。只是後來聽人傳說,這申強之所以口吐鮮血便是被申宏一句“草包無用武之地”給氣的,這便是那懦弱的人用一句話便把打敗了競爭對手,把王位搞到手了。

其實當時的宣高祖實在是小看了權利對人類的吸引力了,也高看了自己在部下心中的地位了,殊不知自己之所以能夠坐上王座,卻是他的那些忠心的部下爭論不休的結果,因爲太瞭解各自的情況,所以宣高祖以“最年老,子嗣最無用”上位。長年的戎馬生涯,很多部將的心思已經變的很膨脹,憑什麼自己就要屈居於人下?一樣的征戰,一樣的付出鮮血,憑什麼自己就不能坐高位?只是大家誰也不服誰,最終商定由宣高祖上位,橫豎宣高祖年事已高,撐不了幾年了,子孫又無可用之人,即使以後繼位,也是可以任他們捏圓搓扁的主,天下還是他們大家的美女軍團全文閱讀。只是當時的宣高祖是不知道這些的,就算是知道,以他的能力也不可能改變什麼的吧。

幼主登基,可謂是四面楚歌,只是這申宏到真是個城府深沉的主,上朝第一天,便頒佈了一條聖旨,引起了軒然大波。大概意思便是,皇上已到了立後的年紀,三品以上文官武將家中有適齡女子的,都可以呈報上來待選。這一條怎麼看怎麼是合情合理,而且當時的百官甚至認爲這新主實在是不成大事的,一上位便就想着封后,估計是個想女人想瘋了吧。19ckm。

另外,將原來的飛躍豹型兵符,改爲由玄鐵玉所制的龍鳳玉珏,玉珏分爲兩塊,以後將由皇上和皇后分別掌管,真正的做到與皇后一起坐享天下,榮辱與共。並且將全部的二十萬申家軍都劃於鳳珏之下。內容不多,但是條條重磅,砸的那些大臣暈頭轉向。甚至還沒來的及對更改兵符一事提出異議,便被後面的內容封住了嘴巴。

聖旨一頒佈,朝臣們有暗喜的,有深不可測的,也有憂慮的,只是這憂慮之心太過薄弱了,根本無任何用武之地,更甚至有當衆嘲諷的“兵權怎麼可以隨便給人呢?幼兒當真是愚昧無知啊”。此時的朝堂之上,無人不興奮,畢竟這可是一個名正言順的得到天下的好時機啊!

退朝之後,三品以上大臣家中,有女兒的開始教誨,沒有女兒的,侄女外甥女受到了空前的優待,什麼女眷都沒有的,甚至在外招領,一時間,沸沸騰騰,當然,做這些事的時候,表面上依舊風平浪靜。爲了這個皇后之位,應該是爲了這二十萬的軍權,那些本就因爲王位之爭而心生嫌隙的衆人,現在更是明爭暗鬥,無所不用,甚至不惜兵戎相見。據後來所知,當時死於皇后之爭的妙齡少女不知其數,內鬥的,外殺的,慘不忍睹啊。

最終,以當時最大勢力的朱家女兒當選。只是待到皇后之選大定,竟然已是兩年之後,在這兩年之中,申宏不斷的在自己龍珏下招兵買馬,訓練加強。衆人們忙着皇后之選正爭的頭破血流,偶有人意識到皇帝的舉動,覺得三十萬兵馬有些多,但是也沒多加關注,畢竟皇帝已經將全部的申家軍都歸於鳳珏,也就是皇后之手了,一國之後都有二十萬大軍,作爲一國之君的申宏,擁有一些自己的兵馬也不足爲奇了,更何況,皇帝以愚昧無知的形象在衆人心中是根深蒂固了,量他也是搞不出什麼像樣的名堂的,最後無非就是自取其辱罷了。衆人就在這種半自負半嘲諷的心態中,完全的將這皇帝給撇開了。

而在古代,一個皇帝要收買士兵的人心,實在是太容易不過了,只要平時多去巡巡營,多去鼓勵鼓勵士兵們,生活上多關心關心,那麼,士兵們的心便是靠向你的。更何況,申宏在這兩年間,幾乎有一半時間時間會去巡視他們,訓練他們,有時候甚至和他們睡在一起,可想而知,這位小皇帝在士兵們心中的地位了。所以在後面的暴風雨來臨的時候,他們成了這位小皇帝堅實的臂膀,更在以後的歲月中,多次的保衛了自己的家園,驅除了外敵的入侵。

朱家女兒當選,本就勢力強大的朱家更加是前所未有的輝煌。而朱逵作爲朱家的家主,更是趾高氣昂,平時儼然就是一副天下之主的模樣在衆人眼前晃盪。那些女兒落選的人家,本就心裡不滿,朱家的態度又如此傲慢,更是心裡記恨。 儘管衆人表面上還是阿諛奉承的,背後卻是不斷的遭人排擠。

日復一日,朱逵的虛榮心在無限膨大的 同時,對於自己始終屈居於申宏之下的現狀很是有想法,而這種想法,終於在申宏以皇后兩年來無所出爲由,開始大肆選妃的時候爆發了。

現在的後宮只有皇后一人,尚且可以獨領大權,但是一旦後宮充盈,妃嬪之間的爭鬥,皇后縱有萬般厲害,恐怕也有失策的時候,更何況,皇后手中還有二十萬兵馬,更是如履薄冰,前有虎後有狼,到時候失了皇后之位不足慮,怕是這二十萬兵馬到了誰手中,自己的日子恐怕都不會太好過。17070234

所以當時聖旨一下,朱逵當即立了反對之聲,只是當時的他早已受到大家的排擠,所以他的意見並沒有沒有人支持,而且徹底激怒了那些有心將女兒送進宮的大臣,於是就有人以他延誤皇家子嗣的散播而要治其罪,讓他好生氣憤,然而也是通過這件事,朱逵終於意識到自己原來早就成爲了衆矢之的,便產生了取申宏代之的想法,而且似乎已經刻不容緩了,因爲皇帝選妃已經大張旗鼓的開始進行了穿越之極限奇兵全文閱讀。當下便召集了自己以前的部衆。

暴風雨說來就來,就在皇帝與衆妃大婚之日,朱逵率着衆部開始公開造反,更是大言不慚的揚言,只要各位大臣願意歸順與他,便就既往不咎,仍舊保持他們的高官厚祿,一副大事已成,對衆人論功行賞,讓人感恩戴德的口氣。殊不知,申宏等的就是這一日,他的三十萬大軍等的就是一個測試他們能力的機會,一個可以迎新除舊的藉口。朱逵造反,皇后的二十萬申家軍與他一起奮戰,二十萬對抗三十萬,本來確實是可以與之相抗的人馬,但戰爭卻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激烈,只是旬月,申家軍便敗了,全軍覆沒,整個宣國的大地都被浸染的鮮紅,哀鳴哭泣聲響徹天空直竄雲霄。

朱逵當場戰死,而皇帝的人馬不過損失了八萬,八萬 ,還不到三分之一,這是多麼令人恐懼的戰鬥力啊。朱家被誅九族,皇后被賜死。戰爭的結果讓整個朝堂震驚,這個年僅二十一歲的皇帝竟然不知不覺的養成了這樣強大的一支隊伍,而他們竟然毫無所覺,不是毫無所覺,而是養虎爲患啊,如果當時的他們有重視這個問題,那麼現在又會是什麼情況呢?當然,如果不會成爲現實,而現實卻已經不容改變了。

當時那些等着看好戲,準備嘲諷一番的衆位大臣,此刻無不人人自危。幸好,幸好,皇帝沒有殃及無辜,只懲治了朱家。但是,此刻的那些大臣們又認識到了一個更嚴重的問題,自己手中的那些兵馬也已經在這場戰役中灰飛煙滅了, 此刻的他們,大臣只是大臣了,在沒有反抗的能力了。

終於,有人明白了,這是五年前,這位年僅十六歲的小皇帝布的一個局,一個永遠摧毀他們,鞏固自己皇權的局啊。朱逵看似二十萬兵馬,其實真正忠與他的只有他自己出生如死的那五萬,其他的都是各個大將們的,有的甚至是忠心於他的對頭們的,原本各個大臣們對於朱逵就很是記恨,真正有事的時候,又怎麼可能真正的與他爲伍,而皇帝的三十萬大軍,卻是他自己一兵一卒的帶出來的,每一個人對他都是忠心耿耿。

所以戰爭一開始,朱逵便輸了,試問一盤散沙如何與一塊鐵板相抗衡啊!不,這不是針對朱逵的,而是任何一個人,皇帝要的可以是他們中任何一個人的女兒,他也不在乎最後鳳珏的落處,他要的就是最後的這個結果,這個一舉剷除異己勢力的結果,只怕是他們手中的二十萬大軍,早就成了他的眼中釘,肉中刺了吧,所以他在下刀的時候毫不留情,一個不剩,一個不剩啊!沒有了這二十萬大軍,他們還有何作爲。

一個十六歲的少年,這樣的心思,這樣的城府,不可謂不深,不可謂不毒啊。當然當時的文武大員中也是有忠心睿智的,只是人微言輕,根本說不上話罷了。而且就算說了,也未必有人肯聽,在新帝登基的時候便就站明瞭立場。所以在後面的大清洗之後得以倖存,甚至是加官進爵。

平定了戰亂之後,皇帝理所應當的收回了鳳珏,但是這也給皇帝一個警醒,將領們擁兵自重的情形多麼令人髮指,所以,申宏頒佈了新的軍政,將他手下的二十二萬兵馬分出一半歸於鳳珏之下,並且將領們與士兵不可過於親近,一個將軍帶領同一支兵對不能超過三個月,士兵完全聽命於手持兵符者的調令……等等一系列的規定,簡而言之,就是實行兵將分離制,這在很大程度上強化了兵符的作用。

之後聽說,當時朱皇后死的時候,手裡緊緊的握着那塊鳳珏,任人怎麼用力也掰不開,最後鮮血染紅了整塊鳳珏,怎麼擦也擦不掉乾淨,鳳珏從此以後更是碧青色中帶着隱隱的紅色,甚是詭異。而皇上在朱皇后死後,一直沒有再重新立後。若有人再提立後之事,便會被追問一句:爾能保證其真心?朝內界命稅。

無情最是帝王家!但是誰又敢說皇帝與皇后之間沒有真正的愛情呢?只是在那種環境下,他們走的必定是一條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不歸路罷了。

申宏雷厲風行的削弱了氏族勢力,將皇后人選不得出自各大世家的舉措寫入了大宣國的國文條例,後又大力選拔了白丁官員,牢牢的掌握了兵權,極大的鞏固了大宣政權。

第108章 消息第133章 匯 合第八十三章第73章 小旗袍第一百五十二章第88章 宣國第114章 探尋第二十章第二十九章第一百五十四章第14章 將軍第67章 三人的詭異氣氛第23章 少不了你的第一百四十六章第85章 出路第9章 得想法子賺錢第一百二十五章第88章 宣國第114章 探尋第86章 百花樓的姑娘們第140章 急報第13章 王李陳第22章 廢話少說第132章 出府第82章 再遇打手+入V通知第80章 重傷2第五十四章第一百二十章第一百五十七章第81章 病情第67章 三人的詭異氣氛第92章 戲謔第133章 匯 合第74章 試穿第96章 無奈第96章 無奈第64章 她倒是好興致第148章 被劫第13章 王李陳第42章 安排第75章 調戲文錦第27章 小妹會死第90章 推銷第41章 擔憂第一百二十章第56章 求收藏第159章 番外(一)第108章 消息第112章 追蹤第99章 章 出逃1第9章 得想法子賺錢第107章 章 討債第26章 買布第119章 背景第128章 問話第33章 慕嵐危機第95章 氣死人啦第106章 一 高信真第107章 章 討債第90章 推銷第七十二章第一百三十八十章 真相第67章 三人的詭異氣氛第103章 危情2第65章 天下烏鴉一般黑第67章 三人的詭異氣氛第五十五章第十章第65章 天下烏鴉一般黑第73章 小旗袍第五十七章第8章 白粥饅頭第六十二章第五十八章第142章 戰亂2第一百四十六章第63章 百花樓交鋒第一百零一一章 出逃3第五十五章第202章 危情1第七十二章第80章 重傷2第115章 捱揍第74章 試穿第79章 重傷第11章 大成賭坊第一百五十五章第74章 試穿第47章 好心情第15章 換換口味第107章 章 討債第112章 追蹤第73章 小旗袍第133章 匯 合第六十章第一百五十五章第159章 番外(一)第71章 脫身第一百五十一章第一百二十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