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南風雲

李茂找上了江道奇,不爲別的,只談水政。

張諾畢竟丁憂在家,他雖然可以隨時出來,但他和李茂一般,在對待父親這方面都是一等一的孝順人,自然是能不破規矩就不破規矩的。張諾甚至還在家搭了個茅棚,穿着麻衣,食着素給父親守孝。

李茂有些壞心眼的想,這幾天又是暴雨又是狂風,不知道他那茅棚可還安好,他臉上有沒有青紫。

李茂一舉一動都有人盯着,他去酒樓或民居甚至妓館見什麼人都好說清,就是不能去張家和江家,所以約在了外面。

江道奇聽到李茂約他,十分好奇。兩方結盟不久,但除了李銳之事以外,李茂從來沒有通過某種渠道找他們,雖然在朝堂上他確實妥協過幾次。

“李國公有事相邀,想來必定是大事?江某受寵若驚啊。”江道奇一副名士高人的樣子拱了拱手。

李茂和他拱手的時候暗暗翻了個白眼。若不是他是江南世族之首,誰來找他啊。

“江族長客氣,我想商談之事,當世除江族長以外無人能夠解決。”

李茂這輕輕的一拍頓時對了江道奇自視甚高的胃口,兩人在民居的廳裡坐下,開始聊起南方大雨之事。

李茂提出了自己對洪災的擔憂,以及對世族的要求。

世族多有隱戶,就算爲了不暴露這些隱戶,就算得了災也不會報災,如此一來,損失會比普通民衆慘痛的多,而隱戶是沒有保障的,平日庇於世族之下逃稅避役是可以的,可一旦出了天災*,官府也不會管這些人。

“我的意思是,江南世族可以讓族內隱戶先行避災。從欽天監和各地得到的消息,這決堤只是一個遲早的事情,隱戶雖然並非你們的佃戶,但總歸也是普通百姓,佃戶一無所有還能重來,隱戶都是自由民,一旦破落,走投無路之下總會鋌而走險,與你們也無好處。”李茂爲了說服江道奇真是苦口婆心,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誘之以利,什麼都用盡了。

江道奇上上下下的看了李茂一眼,像是突然發現什麼有意思的事情一般笑道:

“我到如今才明白,原來李國公並不忠君,而是愛民。這話可不是什麼忠臣會說出來的,御座上那位,怕是巴不得我們世族遭受巨大損失,隱戶與佃戶盡沒與洪水呢。”

“說實話,我對利益、平衡和官場上那套一直無所適從。”李茂擺出一副非常老實的樣子來,感嘆着說,“我唯記着我父親的囑咐,若是我要當了官,一定要盡力讓大楚亂,大楚的百姓不受苦。我常常覺得獨木難支,但即使如此,該做的事還是要做的。”

“我與世族結盟,也是因爲如此。若只是爲了我的侄子,我想就算我們全家都遭了不幸,我們府裡也不敢用大楚來保我們滿門富貴的。”

江道奇這人非常奇怪,他是雅士,卻又和陸元皓那種雅士不一樣,他雖自視甚高,但對心中有自己的理想和道義的人十分欣賞。李茂才智能力明眼人都看的出來,聽說在朝堂上也常常被人問的啞口無言,但他就愣是踩出一條青雲路來,且所作之事,都是利國利民。

這已經不是運氣能解釋的了,此人心中必定是有所“信念”,才能如此堅持。

江道奇的好感來的如此突然,所以對李茂說的話也十分誠懇。

“李國公,你對我說實話,我便也對你說實話。這次水災,對我江家不會傷筋動骨。我江家世代經營,從晉末開始到現在已有幾百年,大的洪災澇災也不知道經歷了多少,莊園四周都有排水之渠,重要的塢堡都建在高處,即使兩岸決堤,也不會遭受太大損失。”江道奇見李茂點了點頭,又說道:

“至於你所說的隱戶,我們家雖有,可是很少。到了我們江家這種份上,是不需要再廣蓄隱戶來增加田賦錢財的。以往的隱戶不是轉爲了我們的佃戶,就是收了做家奴,不願意的,也都放了他們出去做平民。”

李茂露出了意外的表情。

江家的隱戶居然不多?這話莫非是用來麻痹他的?

可江道奇的樣子實在是不像在撒謊。

“如今李國公最該去勸解的不該是我,而是你們府上的親家陸家。今年夏天過後,陸家必倒。”江道奇的臉上浮現了一個得意的表情。

李茂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跟這些聰明人說話實在太累了,幾句話就顯得自己很無知。

不過他臉皮厚,知道去問。

“不知江族長的意思是……”

“需要隱戶的世族,都是家道中落急需翻身的世族,其實在我們幾個大世族的眼裡,隱戶這種惹禍的隱患是不會長久留存的,我們家奴不少,何必爲了那點錢財去惹眼?若是刺激到聖上,那才叫禍事。可是許多毀於胡人鐵蹄之下的世族,在復興家業時,就會吸納隱戶。”江道奇接着說道,“當年陸家在江南受損最重,大楚立國以後,陸家聯合了孫家一直在恢復之中,他們兩家的隱戶數量,纔是江南衆世族最多的。”

“不但如此,他們的田地和莊園當年被各大世族瓜分,先皇收復江南之時也趁機收了不少江南的土地,陸家原有的經營十不存三,只得重新經營。”

“他們佔江圍湖,盲目圍墾,使得水脈被破壞,湖泊的面積變小,兩岸蓄洪防旱的水庫無法正常泄水。若遇洪災,上游之水必定淤塞,沖毀他們的圩田。若是遇到大旱,他們截斷了水脈,下游就會無水可存,也只能放水過田,以利下游。”

“我在十年前就看到了他們乾的蠢事,也曾好意派人去提醒,但陸元皓比他父親實在差太多,不但自以爲是,還認爲他已經倒向皇室就成了我們的對頭,我是有意害他。”江道奇冷哼了一聲,“尹朝時,人人都說顧陸江孫,我看江南四族,也只有顧家能和我們相提並論,現在雖人丁凋敝,再過數代,還有復興之時。而陸孫兩家,鼠目寸光,毫無祖輩之遠見,覆滅就在眼前了。”

李茂坐在凳子上,半天都說不出話來。

他並不懂江南田耕之事,但也大概知道圍墾是個什麼情況。南方都是水田,好的水田難得,有些人家就會掘開湖泊放水灌田,再用堤壩將水攔於其中,人爲造田。

圍墾不但會解決土地稀少的矛盾,在旱澇之時,圍墾的土地很難受到影響。

但圍墾之地的周邊地區就難說了。

“此事當真?”

“自然是當真。此事怕是當今聖上都不會知道太多。佔湖圍墾所得到的土地不是官田,是不需要去官府報備的。否則僅憑聖上的支持,陸家最多在經商中佔得優勢,哪裡能經營的如此繁盛?他們的魚和珠是從哪裡來的?又哪裡來的那麼多地種桑樹和糧食?”

江道奇有些不屑地說,“滿朝文武,沒有幾個精通計算與財政之人,如是有心人算一算,早就會發現陸家不對了。不但如此,私鑄錢很多年前就已經出現大量蹤跡,你們在京中是不能知曉,但這幾年間,市面上從七八百文銀子兌換一兩銀子到如今一千文才能兌一兩,膨脹的如此快速,也沒有一個人能察覺是什麼原因,這簡直就全是蠢物了。”

李茂被江道奇的話堵得一噎。

真不好意思,他也是那蠢物的一員。

江道奇看李茂神色尷尬,有些好笑地說:“李國公莫怪,我就是這張嘴太壞,所以我當不了官的,我看天下都是蠢人,註定我做不了什麼官。”

“我們這些窮苦出身的勳貴不瞭解這些事情也是正常,可朝中那麼多世族大員,其中不乏有族長之位的,還有戶部,令弟江道異正是戶部侍郎,這麼多年來,爲何沒有一個人提出不對?”李茂忍不住開口。

“我們爲什麼要提?”江道奇冷漠的反問。“你們勳貴和陛下,都認爲我們世族是社稷的蛀蟲,是隻知道追名逐利、自私自利的一派,我們擅長的這些經營都是搜刮民脂民膏的出來的經驗,不是嗎?”

“這……江族長此話未免有些偏頗。若是爲了國運昌隆……”李茂有些遲疑的說,“這些事是不應該隱瞞的。”

“你現在可以去問問陸家和孫家,若讓他們掘開堤壩,放水泄洪,衝沒族中千頃良田以利兩岸百姓,他們幹是不幹?”江道奇看着李茂的神色,譏諷地說,“你也知道不可能,是不是?而扶植江孫兩家打壓江南其他世族是先皇定下的計策,即使當今聖上知道了,也只能悶頭吃這個啞巴虧,不會宣揚。”

“那銀貴銅賤呢?”李茂實在不能苟同於江道奇的這種觀點,帶着一絲氣憤站了起來,“私鑄錢對於我們這些顯貴以及世族都沒有太大影響,國庫賦稅也都是兌換成白銀收庫,於國庫也無衝擊,苦的卻是百姓。眼見着自己的錢縮了水,這些百姓該如何生活?”

“世族、勳貴、朝廷,竟人人都將百姓視爲無物!這世道是怎麼了!”

“李國公,我有一些欣賞你了,可惜你是勳貴之後,否則我兩家結爲姻親,一定是很有意思。”江道奇也站起身,“但世事就是如此,皇帝若要坐穩那張椅子,就要犧牲許多,包括自己;世族想要綿延數代,就要與民爭利;勳貴不得不立起,就得依附皇帝。百姓?百姓在哪?百姓不過是所有人相爭的棋子和工具罷了。”

“我欣賞你,也欣賞你的想法,但你畢竟還年輕,沒有看清這個朝廷和世道。”

江道奇有些疲累的說。

“你提出來的提議我已接受,我也會遊說江南世族先放隱戶避難,同時開渠放水。但陸家和孫家非我所能及也。李國公,一邊是姻親,一邊是百姓,是取百姓舍姻親引得兩家反目爲仇,還是護姻親舍百姓從此成爲同盟,你自己選擇吧。”

“今日我與你相談愉快,但天色已晚,在下告辭。”

李茂不知道自己是抱着什麼樣的心情離開那間民居的。

他仰望蒼穹,只見天空一片漆黑,更有陰雲籠罩,頓覺心中一團鬱氣,實在無法驅散。

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爲政之人都有他這樣的感覺,總覺得自己能做出一番大事來,卻發現一番大事想要做成,不是那麼容易的。

各種傾軋、勾心鬥角、私慾私利,甚至只是個人好惡,一時意氣,都能阻撓事情的繼續。

而作爲皇帝,對於下面人鬥成一團,既是樂見其成,又怕太過激烈動搖根本。而所謂的根本,原來並不是百姓,而是權勢和控制力。

他家也是寒門出身,當年也是塵世中千千萬萬的棋子之一。他們不甘心只被做成棋子,於是成就瞭如今的信國公府。

如今呢?如今他們也做了下棋之人,可棋子就不該被尊重了嗎?

棋子也是有尊嚴有人生的好嗎!

棋子也是隨時能翻身成爲下棋之人的啊!

他舉目四眺,這間位於東城的民居四周都是小巷,狹窄的小巷裡陰暗不見光線,彷彿隨時會擇人而噬一般。

“大人,我們該回去了。”一位家將從某個角落閃了出來,提醒他。

自從邱老太君和李銳都被刺,無論信國公府哪位主子出門,至少都有十個家將在一旁守衛。暗地裡的更有不少。

李茂看了眼藏在陰暗處的家將,淡淡地“嗯”了一聲。

“我們回府。”

李茂回了府,先是去了持雲院。

看見持雲院裡遠遠的橙色燈光,他的心也似乎溫暖了起來。

他的妻兒都在北園,他若回來的不算太晚,向來是先拜見過母親,然後再去妻兒房裡沐浴更衣,休息一會兒,再回東園的。

顧卿下午送走了張玄,對張玄所說的“血案”、“牢獄之災”一直耿耿於懷,就等着李茂回來問個究竟。

等李茂進了屋子,顧卿屏退所有人,包括花嬤嬤,這才拉着李茂問道:

“玲瓏閣的血案是怎麼回事?李銳的牢獄之災又是怎麼回事?你們到底瞞了我什麼?”

難怪他回來的時候滿臉都是蟲咬的痕跡!

李茂原本就沒想瞞太久,他知道下午老太太才送走張玄,此事應該是張玄所提。

他想着顧卿已經有了心理建設,便原原本本的把這件事從頭到尾說的明明白白,連皇帝怎麼設局,怎麼讓他打入世族內部,他怎麼決定和世族作爲同盟,以後遊走於皇帝與世族之間都說的清清楚楚。

他怕顧卿不懂爲什麼他要這麼選擇,不得不把他這麼選擇的原因都說詳細,諸如會鳥盡弓藏,以及他們根基淺薄,卻四面樹敵,若不再尋盟友,只有死路一條等等。

顧卿不太懂政治,但從小看的電視劇和歷史書也不少了,自然明白李茂的顧忌。想到他一個三十出頭的男人如今要在夾縫裡求生存,着實是不易,只得拍了拍他的背,嘆了一句:

“這真是不容易,實在撐不住就別撐了吧,我們家錢糧都夠花銷,何必趟這個渾水,你要覺得實在費力,不如告病回家。要不然你先設好後路,等哪天我一去了,你正好可以丁憂抽身事外……”

李茂聽到前面還感動極了,對他來說,最寶貴的抉擇不是想要做什麼都能做,而是不想做什麼可以不做。可是聽到後來,他就開始惶恐了。

“娘!您說什麼呢!您說這樣的話,對我來說才叫天塌了!兒子這麼辛苦忍耐都是爲了您和全家能過的好好的,您要有個萬一,我這麼選擇又有什麼意義!”

顧卿也就是隨口一提,她今日越發覺得身體沒有前兩年剛來的時候好,總覺得恐怕哪一天血管一爆就去了。她自己看的豁達,卻忘了這世界百善孝爲先,平日再怎麼作惡的人都有可能是孝子,更別說李茂對父母是真的孝順。

“生老病死都是常理,不知道你們爲什麼這麼避諱。算了,換個話題吧。你說張、江兩家和你結盟,這口頭結盟也算是結盟嗎?”

顧卿印象中,好像口頭結盟都虛得很。也許是古代人比較講信用?可是人性都是趨吉避凶的,這信用沒有其他東西約束,能有多大用處?

“……”李茂頓了一會兒,有些羞愧的說。“這事還沒有和娘說,實在是我說不出口。”

“我同意了張家的聯姻要求……”

“什麼?你說……你要娶張家哪位小姐?方婉怎麼辦?”顧卿瞪大了眼睛不可思議地看着李茂。

沒看出來這李茂是個渣男啊!

“娘,你想哪裡去了!人家張家要聯姻也不會把嫡女嫁給我做妾啊!”李茂惱羞成怒的叫了起來,“不是兒子!”

“那李銘要娶誰?”顧卿一想李小呆才十歲居然也被賣了,頓時對這個婚姻包辦連新娘面都看不到的世界絕望了。

要再是一個陸珺這樣的,這哥倆怎麼過啊!

“不是銘兒。是銳兒。”李茂羞紅了臉道,“我收了張家的婚書和命匣,也把銳兒的命匣送給去合過了。陸家小姐和我家訂了親,兩家都尚且沒交換過八字,如今爲了這混亂的局面,居然還背信棄義……”

“等等等,我沒聽錯吧?李銳?他不是已經定了陸家小姐了嗎?先皇定下的親事也能退掉重換?”

顧卿心中一喜。陸珺可以不用嫁過來了?她長這麼大還沒有這麼討厭過一個小孩子,這陸珺算是開了先河了。那麼自以爲是又自傲的姑娘,不知道是不是世族常例喲。

呃,似乎張家比陸家還大牌?

若真是這樣,那李銳就是從坑裡被撈起來,又推到一個更大的坑裡去了。

“我也是這般想,起先根本不願答應。可張家和江家信誓旦旦陸家一定會在今夏之後退親,這婚書只是提早結下。皇帝也不以爲然,認爲聯姻算不了什麼,讓我先答應。”

李茂搖了搖頭,“李銳原本就是陛下爲了大皇子聯繫張家而備下的,就算這次不和張家定親,陛下日後也會想辦法讓張家與他有聯繫,如今陸家倒變成無關緊要的位置了。”

當年李銳的婚事就是爲了安撫陸家的。如今陸家已經被安撫歸順許久,這門親事還要不要存在也就無足輕重。陛下最善於權衡利弊,張家那邊利較大,他就渾然不顧信國公府一個嫡子定下兩門親事若是暴露出去會是多大的醜聞了,以後兒女婚嫁都別想了。

張家也是因爲這個纔想要手握婚書。陸家若一直不退親,急的只會是信國公府,到時候他就要向張家求助,想辦法退了這門親,又是一個把柄在手。

這些聰明人玩的聰明伎倆往往都是環環相扣,他看的出來,張家和皇上也不怕他看出來,因爲他們玩的都是陽謀,篤定他不會反抗也無法反抗。

這種挫敗感他隨時都有,可是他性格里堅韌的那一面也隨即就會跳出來,總是叫囂着讓他忍耐,日後總有一天要給他們一點顏色看看。

他這種逆反心理自然是不能和母親說,只好接着說道:“只是這樣,確實是我們家的不是,做出這種背信棄義之事,就算是聖上授意的……”

“我高興的很。”顧卿突然開口道。“能不然李銳娶那陸家姑娘我實在太高興了,娶回來纔是惹禍呢。”

“怎麼,娘在花會上對陸家小姐並不滿意?”

“我哪裡敢不滿意人家啊,我就是一寒門的糟老太婆子,不滿意的是人家陸家小姐。”顧卿沒好氣地說,“我和你說,花會那天,我剛剛遇刺,驚魂未定之際,那陸家小姐來找我,說是有事情相詢……”

顧卿一五一十的把陸珺說的話複述了出來。她原本是不想告狀的,不過是一個孩子,又沒經過大人同意,怕只是“公主病”發作,不能因爲這個傳出壞名聲壞了人家一輩子。再說了,和外人說未來孫媳婦嫌棄自己家很有面子嗎?

可如今她看李茂對這門親事似乎十分愧疚,外人的面子和自家人的心情哪個重要,在顧卿這裡不言而喻。

李茂皺着眉頭聽着顧卿的話。

他對此事的容忍度要比顧卿低得多,畢竟他是土生土長的古代人,受的是古代的禮儀綱常那一套,李銳這一生已經夠苦,若是再碰不上賢妻,這輩子都家宅不寧。

陸家是累世大族,陸珺其母更是顧家之女,爲什麼教出來的女兒還沒有平常百姓家的女孩懂禮謙遜?再想到陸元皓每次和他說話恨不得把鼻子都翹到天上的語氣,李茂悟了。

原來這也是家學淵源。

“難怪江道奇說陸家各個自視甚高,鼠目寸光,只顧得了眼前……”李茂想起陸家圍墾佔湖之事,小聲低喃道,“這樣的人家,結了親確實是禍事。”

李茂卻不知,陸家原本也沒有這麼急功近利,若有李蒙和信國公府在身後支持,他們自然也可以徐徐圖之。只是一直支持他們的李蒙和先皇一死,今皇對他們家似乎不是很感興趣,從登基就把他們涼在一邊,陸家纔開始漸漸想其他的法子自己復興家業。

只是江南世族穩固,朝廷手伸不了那麼長,一直都是靠陸家作爲耳目和中間協調之人,陸家做了什麼,皇帝卻不太清楚。畢竟有陸元皓一家在京中做質,他放心的很。

而世族樂的見這反水之人倒黴,除了江家一開始略微提了提被嘲諷回去,竟是所有人都冷眼旁觀等着他們悲劇。

李家在軍中還廣有勢力,故交下屬遍佈朝廷,在京中也有衆多勳貴支持,於民間和寒門士子之中名聲更是極好,而陸家這種把自己家所有名聲和支持全部作完了的人家,和信國公府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是以江家和張家尚且會找上李茂結盟,可是對陸家是看都不會看上一眼。

李茂並不氣憤陸珺瞧不起李銳,當年方婉嫁他,都還有人說是下嫁呢。他爹花了那麼多心血才讓方婉和他偶遇,進而兩家一起使力纔有了感情,若讓一個十來歲的小姑娘一開始就對個“低門”之子有好感,那才叫奇怪。

可是陸家家教有問題,這就很嚴重了。

須知一個孩子的教養全看父母,母親起到更大的作用。李銳小時候失去父母,在性格上就比李銘有更多執拗之處。若是陸珺對子女不慈,對夫君有怨,家宅就會不寧,兒女也會變得多疑善妒。

“不管怎麼說,此事是我家有錯在先。我會還陸家一個人情,若他能接受,自然是皆大歡喜,若他們冥頑不化,我也只能撒手不管,兩廂歡喜了。”

李茂吁了一口氣,又安慰顧卿道:“娘放心,這張素衣我已經打聽過了,她六七歲的時候就在世族圈中傳出‘麗質天成’的名聲,後來張家的幾大嫡系都想讓晉國公促成這嫡女與大皇子的婚事,老晉國公就讓這位素衣姑娘‘生病休養’了。”

“她當年出生,家中請了天師批命,張天師說她若披上鳳袍必定橫死,還會連累家族,所以老國公給她取名素衣,這勸誡之意一望便知。張諾情願把她嫁到我們家也不願意嫁給大皇子,想來對這女兒是真心愛惜。”

“聽起來,倒是挺有意思。”顧卿最愛聽這些八卦,接着問道。“那張家難道沒有門第之見嗎?”

“張氏歷經數代奮鬥才爬到如今大楚第一世族的地位,和江南世族那種偏安一隅的並不相同,族中子弟即使是庶子的也能得到出頭的機會。若他們門第之見有那麼嚴重,當年,咳咳,也不會差點嫁給我兄長了。”李銳有些不自在的說,“當年可還沒有信國公府呢。”

顧卿拍了拍胸口。

“還好還好。只是年紀大了點,比李銳還大一歲。呃,那銳兒不是十七歲就要成婚了?”顧卿眨巴眨巴眼睛。

十七歲結婚好早喲。

“只是訂婚,這親成不成還難說。若是陸家,哎……”李茂嘆了口氣。“總之,陸家小姐和張家小姐的事都不要讓銳兒知道,他少年心性,又遇見楚應元之事,我怕他接二連三遭受打擊,與心智成長不利。”

“我明白的,不會透露出去。”顧卿點了點頭,又滿臉期望地看着李茂。“不過,我實在是被那陸家小姐弄的有些害怕了,能不能……”

“等陸家退婚後,想法子讓我見那張素衣一次?哪怕只說說話也行。”

作者有話要說:小劇場:

顧卿:你在哪裡打探的張素衣消息?

李茂:江道奇。

江道奇:專注打探消息一百年,家中常備暗探上百人,足跡遍佈大江南北,至今成功的案例有&&……%……##,以上皆爲真人真事,請認準“江八卦”牌密探,誰用……

作者:咳咳,那個,磕頭暗探甲,賣身暗探乙,燒成王二麻子的暗探丙……

江道奇(臉色難看):……

第204章 李銳出仕82猛虎出閘121這是個技術活第4章 誰比誰可憐第76章 逆天改命第240章 顧卿掰孩子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45章 縣主和箱子第68章 少爺攻勢第59章 顧卿的決定第4章 誰比誰可憐第218章 顧卿的煩惱第210章 交代後事(上)177李銘倒黴第245章 齊邵心碎第103章 李銘被劫第243章 少帝出京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52章 投桃報李第149章 張玄受命第94章 組團組團88馬場告急第45章 番外李蒙的一生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85章 引火燒身第183章 鼎盛之始第38章 中秋月圓第53章 請君入棋第17章 番外老國公的一生(下)第52章 一朵爛桃花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27章 奇幻冒險之旅第50章 汾州事變第4章 誰比誰可憐174願望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95章 大騙局91連問三聲第79章 進城報信112李釗進京第144章 德陽郡主的煩惱165顧卿養病第150章 南風雲第9章 不學無術第184章 魚死破第42章 方氏事泄第211章 交代後事(中)第125章 來的太遲第94章 組團組團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46章 仙主你好第29章 恩寵有加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51章 李茂送人情165顧卿養病82猛虎出閘106尋花問柳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38章 血色之日114前路有燈第39章 顧卿教孫118顧卿的事業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92章 偶像崇拜第19章 揭開傷疤第203章 寅虎丑牛第240章 顧卿掰孩子第30章 一擲千金第68章 少爺攻勢第64章 如何救災122鬼面的交易第202章 李銘逃跑256張玄x顧卿的日常(二)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94章 萌(蔭)星出世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53章 張顧相遇第217章 張玄引魂第140章 博弈第214章 臨終之時第149章 張玄受命250正文完結第230章 神棍顧卿256張玄x顧卿的日常(二)175李銘的驚喜120鴻臚寺是個坑258張玄X顧卿的日常(四)第73章 李茂失蹤第142章 李銳回家第198章 祭祀天地164我要分家產第154章 浮誇的演技第246章 兵分兩路第54章 顧卿離魂第161章 因果循環第6章 疑雲重重第75章 傾國傾城第62章 一夜無眠87李銳自盡第1章 穿成老太太110如夢似幻第27章 子嗣艱難253張應X顧卿(下)第54章 顧卿離魂82猛虎出閘第81章 一路順風172功德加身第212章 交代後事(下)第204章 李銳出仕88馬場告急第248章 迎回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