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結局(四)

大火燒了一整夜。

黑暗中,數千炮手列陣以待,指揮官在夜色中擂響戰鼓,炮彈齊發,似轟隆隆的悶雷滾過,撲向四散而逃的衛奴兵。

衛奴營地內,人仰馬翻,潰不成軍。

再驍勇的戰士,也是血肉之軀,雖然他們悍不畏死,一次次嘶吼着往前衝鋒,試圖衝出包圍圈,但還沒有馳到近前,就被整個掀翻。

城南方向,幾騎快馬飛奔而至,滾地下馬,跪在地上拱手道:“督師,吳總兵、邱總兵已經分別奪回錦州、松山,包圍遼楊,遵化、薊州也收復了!”

聽了這話,半夜匆匆趕來的徐鼎、勤王總兵們不由得驚呼出聲,滿臉駭然。

悄無聲息地收復遵化、薊州,暗中派兵攻打衛奴兵的老巢,又設伏火燒衛奴兵大營,運籌帷幄,掌控全局,這是何等的氣魄!

包圍衛奴的都城遼楊,衛奴兵還不得嚇掉半條命?

這下子,他們等於把十幾萬衛奴兵給包圍在關內了!

不管是聚而殲之,還是慢慢消耗,衛奴兵休想全身而退。

衛奴兵這一次入關劫掠,必須付出巨大的代價!

一衆勤王將帥瞬間燒紅了眼睛,心頭火熱,視線投向馬背上的男人。

難怪此子當年在接連喪父、喪兄後還能臨危不亂,帶領霍家軍固守城池,果然如電擊雷霆,勇猛果斷,膽大靈活,如此方能出奇制勝!

震天的喊殺聲中,面對親兵傳回的好消息,男人面色平靜,點了點頭,火光映出他斧鑿刀刻一般的深刻面孔,雙眼明銳。

他一拉繮繩,驅馬向前,接過長弓,彎弓搭箭,鋒利的箭尖直指遠處的敵營,脊背肌肉繃起,三箭連珠,激射而出。

箭矢如長虹貫日,撕開深沉的夜色,尖利的嗡鳴聲劃破長空。

嗖嗖幾聲,敵營方向,一名身穿鎧甲的將官轟然倒下馬背,衛奴兵內傳出狂亂的哭喊聲。

守軍這方,看到督師幾箭射死敵方將官,將士們轟然叫好。

霍明錦撒開長弓,拔出佩刀,“驅散他們,不能讓他們收攏潰軍。”

衆人齊聲應喏,齊齊拔刀,驅馬奔入陣地中。

燒我田宅,毀我家園,掠我百姓,今晚,要這幫衛奴兵血債血償,有來無回!

……

黑夜中,站在城頭的傅雲英看不清地方營地裡發生了什麼,只能聽到那充斥在天地間的絕望狂吼和廝殺聲。

火焰沖天,馬嘶長鳴,燃燒聲和慘嚎聲交織,好似山崩地裂。

城下守軍無不精神振奮,手持刀、槍,衝殺出去。

衛奴兵潰散成幾部,其首領幾次想要收攏殘兵,都被霍明錦率軍打亂,無奈之下,只能退兵。

但已經晚了。

……

晨光熹微,遠處天際漸漸浮起魚肚白,晨輝籠罩大地,空氣中浮動着刺鼻的血腥氣。

朝霞似浸染了血色,絢爛無比。

紅日初升,守軍們已經驅散衛奴兵,往運河方向追逐而去。

牆頭上,留下的士兵高聲談笑,城中老百姓相攜走出家門,跪地念佛。

傅雲英走下城頭。

李昌和喬嘉緊跟在她身後,道:“二爺不會放衛奴出關,這一次定要將他們徹底剿滅在關內。”

霍明錦奉行斬草除根,既然抄了衛奴的老家,自然不會再給他們重新壯大的機會,這一次所有遼東軍和各地勤王軍同時發動進攻,絕不能放虎歸山!

傅雲英嗯了聲,“朝廷那邊,怎麼應對?”

李昌道:“這一次佈局至關重要,爲了騙過衛奴,必須隱瞞消息,以免消息被他們截獲。收復遵化、薊州後,當地守軍還繼續打着他們的旗幟。幾位總兵都認爲不宜走漏消息,不單單是二爺非要讓瞞着的。”

傅雲英點點頭。

李昌朗聲大笑,接着道:“若是能把衛奴兵十幾萬精銳剿滅在關內,從此遼東無虞,這可是萬世之功,誰敢說一句不是?”

傅雲英看他一眼,“萬世之功這種話,不要當着其他人說。”

李昌撓撓腦袋,應了句是。

……

衛奴兵白天還猛如虎豹,無堅不摧,一夜過後,就被霍明錦率軍擊潰,朝中氣氛一改之前的壓抑沉重。

早朝時,殿內喜氣洋洋,一片歌功頌德之聲。

朱和昶睡了一大覺,京師保衛戰就結束了,有些不可置信,在內官們的攙扶下爬上城頭遠眺。

城下,士兵們打掃戰場,掩埋屍首,清掃道路。

腳下這座古老的城池,一轉眼就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

朱和昶手扶箭垛,嘆息了幾聲,扭頭看傅雲英。

“雲哥……老爹說因爲你,霍督師纔會答應扶持朕……”他語氣一沉,“霍督師有沒有逼迫你答應什麼?”

傅雲英淡笑着搖搖頭。

淡金色光線灑在她臉上,笑容颯爽。

朱和昶心口一鬆。

……

傍晚,哨探送回戰報。

霍明錦帶人將潰逃的衛奴兵堵在運河邊,幾路勤王軍從不同方向截殺,衛奴兵倉皇入河,淹死無數。

得知遼楊被圍,衛奴兵軍心渙散。

僅剩的幾支突圍而出的衛奴軍沿東北方向逃竄,被埋伏在各地的遼東軍阻攔。

關內守軍互相呼應,就像羣狼追趕羊羣,將窮途末路的衛奴兵趕進口袋中,然後將這個口袋紮緊。

衛奴兵無路可逃。

半個月後,遼東軍在關口處發現最後一支衛奴兵的蹤跡,設下埋伏,全殲衛奴兵,一個叫黃桂的百戶親手砍下衛奴首領的腦袋。

消息傳回京城,滿朝文武喜極而泣,城中百姓額手稱慶,剛好是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燃放炮竹,慶祝保衛戰的勝利。

之前倉皇逃走的富戶權貴紛紛歸家,民間很快恢復從前的欣欣向榮景象,京郊地區的百姓擦乾眼淚,回到滿目瘡痍的家鄉,倖存的人們抱頭痛哭。

……

幾日後,大軍凱旋。

全程百姓扶老攜幼,男男女女都穿上盛裝,簞食壺漿,出城迎接他們的英雄。

朱和昶率領羣臣,於城門外設下隆重的儀式。

旗幟迎風招展,百官皆着華服,列隊恭候大軍。

溯風凜冽,鼓樂陣陣,百姓們翹首以盼,等着英雄們歸來。

鼓聲隆隆,半個時辰後,遠處傳來整齊的腳步踏響聲。

一騎高大神駒由遠及近,馬背上的男人一身窄袖戎裝,英武俊朗,眉宇軒昂,幽深雙眸淡淡掃一圈左右,不動聲色間,卻透出勢如沉淵的鋒芒。

被他身上氣勢所懾,守在曠野兩旁的老百姓頓時噤聲。

緊隨在男人後面的是各路總兵,得勝還朝,五大三粗的總兵們此刻都笑眯眯的,慈祥如廟裡的大肚彌勒佛。

戰士們回來了!

歡呼聲如海浪,此起彼伏。

老百姓抑制不住激動之請,紛紛往前擠,手中鮮花、絲帕高高拋起,往戰士們身上扔去。

這一次他們剿滅衛奴精銳,他日橫掃衛奴,平定遼東,收復東北失地,指日可待!

望着雄獅一般沉默而威嚴的隊伍慢慢走近,所有人都堅信這一點。

年老如王閣老、姚文達等人,也被眼前情景所震撼,心中涌動着從未有過的壯志豪情。

身穿冕服的朱和昶笑容滿面,大步上前,親自爲霍明錦和其他幾位總兵斟酒。

霍明錦下馬,接過酒杯,仰脖一飲而盡。

歡聲雷動。

臺下,傅雲英身着官服,站在一羣文官們中間。

凱旋儀式繁瑣,她已經站了一上午,渾身骨頭痠疼。

正和身前的汪玫小聲交談,忽然覺得有些異樣。

眼簾微擡,和高臺上望過來的一道視線撞了個正着。

霍明錦身披大氅,站在祭臺前,朱和昶站在一邊,笑着和他說話。

他面色平靜,似乎在認真聽朱和昶說話,眼睛卻望着她。

風聲呼嘯,旗幟獵獵飛揚。

他的目光,像深秋時節清冷的月色,彷彿從很久遠、很久遠的過去看過來,經過歲月沉澱,澎湃激揚的感情被流年洗滌,明明很厚重,卻又輕柔如紗,溫柔地將她包裹在其中。

她脣角輕揚,朝他微笑,眉眼微彎。

臺上,霍明錦神色不變,依舊是面無表情,唯有眼底浮起幾絲淡淡的笑意。

……

此次一舉剿滅衛奴精銳,不僅成功保住京師,還收復了大片失地,從此以後,遼東軍只需要按計劃層層推進,東北方,再無威脅!

南方,招撫流寇,重開商路,江南蘇杭一帶藉着這股東風,日進斗金,稅賦收入翻了一番。

北方,蒙古、衛奴都在這一戰中傷了根本,難成氣候。

荊襄地區,流民主動走出大山,新興市鎮拔地而起,各地流竄的流寇,已成往日雲煙。

一個多月的壓抑後,朱和昶終於揚眉吐氣,可以暢快大笑了。

按例要論功行賞。

徐鼎此次因爲疏忽幾次貽誤戰機,應該以軍法處置,但他後來跟隨霍明錦圍剿衛奴兵,殺敵無數,最後功過相抵,仍舊由他駐守遼東。

朝臣們對此議論紛紛。

後來宮裡傳出消息,霍督師向朱和昶推舉徐鼎,認爲徐鼎是守城之才,野戰上輸給衛奴情有可原,他在遼東和衛奴對峙多年,對衛奴最爲了解,還是由他駐守遼東最爲穩妥。

聽說是霍明錦舉薦的,沒人提反對意見了。

而霍明錦,早已加封三公三孤,文官、武官的最高虛銜都給他了,已經封無可封,朱和昶只能賞賜金銀。

www✿ ttκΛ n✿ ¢ ○

……

京師危機解除,朱和昶暗中派人將老楚王和皇長子接了回來。

老楚王將孫子送回乾清宮,拉住吉祥打聽,得知朱和昶最近心情不錯,時常大笑,悄悄鬆口氣。

朱和昶剛剛和幾位大臣議事,命內官送幾位閣老離開。

閣老們陸續離去,傅雲英走在最後。

老楚王拉着她說了幾句俏皮話,裡頭傳召歸鶴道長,他拍拍衣襟,踱進梢間。

屋裡沒有宮人侍立,只有朱和昶一人盤腿坐在炕牀上。

老楚王笑眯眯道:“寶兒……”

朱和昶擡起眼簾,看他一眼,冷哼了一聲。

老楚王心裡一個咯噔,趕緊堆起一臉諂媚的笑容,走近幾步,“打了大勝仗,怎麼不高興?”

朱和昶不說話,望着槅扇的方向,脣角輕抿。

老楚王順着他的目光望過去,從這裡可以看到外面的庭院,傅雲英正順着臺階往下走。

窗外幾枝梅花橫斜,朦朧的花影中,傅雲英的身影慢慢遠去。

老楚王眼珠一轉,“你爲了英姐的事生我的氣?”

朱和昶脣角扯了一下,帶了點譏諷,“不然呢?”

老楚王心思電轉,拍一下大腿,坐到朱和昶對面,“寶兒啊,爹是爲你好,你不能娶英姐!”

寶兒要是敢娶英姐,霍明錦馬上就會轉頭一把火燒了乾清宮!

朱和昶皺了皺眉,“誰說我要娶雲哥?”

老楚王一愣。

朱和昶笑了笑,“我以前連雲哥的姐妹都不敢娶,怎麼會娶雲哥呢?”

雲哥那樣的人,就該無拘無束,自自在在做她自己。強逼她入宮,讓她當妃子,亦或是皇后,都改變不了他會左擁右抱的事實。雲哥待他再好,也會心灰意冷,他們遲早會變成一對怨偶。

老楚王沉默了半晌,神色變得嚴肅起來,“寶兒,如果一開始……早在書院的時候,我就告訴你實情呢?”

那時候他是王府世子,英姐是平民之女,他們朝夕相處。

朱和昶收起笑容,眯着眼睛想了想。

老楚王靜靜地望着他。

半晌後,朱和昶揮揮手,笑着道:“都已經過去了,還說什麼如果不如果呢?我從來不去想如果,現在這樣挺好的。”

老楚王點點頭,惆悵之色盡數褪去,馬上嬉皮笑臉起來,“既然這樣,那你不生爹的氣了?”

朱和昶臉上的笑容淡了幾分,幽幽地掃他一眼。

“哼!”

老楚王垂頭喪氣。

……

正月裡,過年的氣氛還很濃厚。

今年的這個年過得不容易,百姓們尤爲珍惜。大戰過後,人人喜氣洋洋,見面便拱手致意,不管是認識的還是不認識的,都要互道一聲新年好。

騎馬從長街走過的時候,時不時能聽見巷子裡爆竹聲聲,穿新衣的孩童們成羣結隊到處亂竄,歡笑聲此起彼伏。

傅雲英下馬,管家迎出來,告訴她傅雲章又出門去了。

這一次霍明錦秘密北上,設下埋伏,和遼東軍互相配合,取得京師大捷,徹底擊潰十幾萬衛奴精銳,朝中文官雖然沒有親臨戰場,但也心潮澎湃,最近頻頻舉行詩會。

傅雲章作爲詩社骨幹,天天應酬。

他們倒也逍遙,不是去山上賞梅花,就是去廟裡吃素齋,再要麼在松林底下撫琴,傅雲章文思泉涌,又出了一本遊記。

傅雲英搖頭失笑,回房脫下官服,換了件湖色滿池嬌織繡紋琵琶袖春羅襖,石榴紅雜寶織金百褶裙,梳簡單的小垂髻,斜挽一枝素面圓簪。

走密道到了隔壁宅子,房裡門窗緊閉,沒有人。

她推開窗子往外看。

後院就是演武場,設箭靶。

只聽幾聲箭矢飛快劃破空氣的嗖嗖聲,羽箭從她眼前飛過,射中靶心,箭尾輕輕顫動。

石榴樹下,霍明錦鬆開弓弦,低頭從箭囊中抽出一支箭,再度彎弓。

他沒戴玉冠,只束了網巾,穿一身輕薄的窄袖衫,闊腿褲,腰上勒絲絛,從肩背到腰部的線條利落流暢,可能剛剛練過拳,額前爬滿細汗。

傅雲英雙手托腮,倚着窗臺看他。

霍明錦眼睛盯準箭靶,引弦拉弓,幾支連珠箭放出,每一箭都射中靶心。

她看得出神。

練了一刻鐘後,霍明錦低頭整理箭囊,忽然道:“好看嗎?”

傅雲英愣了一下,笑了笑,頰邊笑渦輕皺,“好看。”

霍明錦嘴角一勾,擡起頭。

月洞窗前,湖襖紅裙的妻子倚窗而立,雲發豐豔,容色清麗,含笑望着他。

這回輪到他愣住了。

傅雲英莞爾,“明錦哥哥,好看嗎?”

霍明錦沒說話,哐噹一聲,箭囊跌落在地,幾步便跨到窗前,捏着她的下巴吻她。

他剛練武,身上汗津津的,渾厚的男性氣息。

她踮起腳迴應他的吻,胳膊環住他的脖子。

片刻後,霍明錦鬆開脣,氣喘吁吁,垂眸看她,眸色暗沉。

掐着她的腰用力,將她整個人從窗裡抱出來,抵在窗臺上,緊緊壓住。

……

院外,一行人腳步匆匆,埋頭走過來。

李昌過來稟報事情,來不及讓人通報,想着二爺一個大男人,沒有女眷,衝撞不了誰,直接推門。

手剛碰到黑油門,被突然從花叢裡竄出來的暗衛給扣住了。

他道:“我找二爺有事。”

暗衛按住他的肩膀,低聲說:“二爺在忙。”

“我知道,二爺每天這個時候在練拳……”

李昌推開暗衛,徑直往裡衝。

暗衛沒拉住,心裡暗道不好。剛纔夫人過來的時候他就退了出來,這時候李昌闖進去,要是撞見夫人怎麼辦?

李昌進了院子。

院子裡靜悄悄的,因而,窗前男女情動的喘息聲分外清晰。

李昌瞪大眼睛,呆住了。

二爺、二爺竟然抱着個美人,壓在窗上輕薄!

暗衛跟進來,看到眼前情景,兩腿直哆嗦,苦笑着拉走李昌,關上院門。

雖然只有一瞬間,但霍明錦還是注意到兩個飛快閃過的人影。

他粗喘着放開傅雲英,努力剋制欲、念,輕撫她的髮鬢,“我去解決。”

轉身就要走。

傅雲英一笑,拉住他的手,搖搖頭。

“無事。”

她墊着腳,輕輕咬一下他的下巴。

霍明錦被她勾得渾身燥熱,這會兒情、欲燒得正旺,根本沒法分神去想其他的事,怕她生氣,纔會說要去解決李昌這個麻煩,聽她說無事,自然捨不得放開懷裡的人,再度俯身。

……

一直到天黑,李昌都沒見到霍明錦。

他只得打道回府,第二天又上門,看到霍明錦從屋裡走出來,忙迎上去,痛心疾首,“二爺,您怎麼能做出這樣的事!”

霍明錦淡淡掃他一眼。

李昌跺跺腳,壓低聲音說:“二爺,傅大人對您情深義重,爲了您,到如今都沒娶親!他一個大男人,沒名沒分跟了您,您怎麼能養外室呢?還堂而皇之把那個美人養在家裡!傅大人那樣的人品,京師不知多少人家想把女兒嫁給他,他都推拒了。二爺,您不能對不起傅大人啊!”

說着話,左看看右看看,“昨天那個美人呢?二爺,趁着傅大人沒發現,趕緊把人送走!”

霍明錦昨晚抱着傅雲英侍弄,心情很好,輕輕踹他一腳。

“滾。”

李昌眼圈微紅,看來二爺真的被那個美人給迷住了,一句勸告都聽不進去,傅雲真是太可憐了……

他揪住站在一旁的喬嘉,“你怎麼不勸勸二爺!你就看着二爺養外室嗎?!”

喬嘉扯開他的手,後退兩步。

以前怎麼沒發現,原來李昌這麼蠢。

這時,屋裡傳出一聲輕笑。

“李大人,多謝了。”

門被從裡面拉開,李昌回頭,睜大眼睛,看着頭戴紗帽、身穿官袍的傅雲從裡面走了出來。

他目瞪口呆。

傅雲英朝他笑了笑,走到霍明錦面前,示意他低頭。

霍明錦望着她,順從地彎下腰。

她靠過去,當着李昌和喬嘉的面,親一下他的脣。

李昌嘴巴張大,兩顆黑眼珠都要瞪出眼眶了。

……

李昌離開的時候,失魂落魄,暈頭轉向。

喬嘉送他出去,回到內院,問霍明錦,“二爺,要不要提醒李昌,免得他泄露大人的身份。”

霍明錦手裡拿了朵淺碧色絹花把玩,這是昨晚作弄她的時候從她頭上摘下來的,還有她身上的香氣。

“不必了。”

他微笑,低頭輕嗅絹花,指尖仍然殘留着昨夜柔滑的觸感。

……

朱和昶召見內閣大臣。

王閣老、姚文達、範維屏、汪玫、崔南軒悉數趕到。

召見的地方卻不在乾清宮,而是在西苑。

因年老而上疏辭官的前任兵部尚書周國公也來了,京城被圍時,周國公雖然致仕了,還是毅然披上甲衣,率領幾千人馬勤王,和徐鼎等人死守城門,浴血奮戰,差點死在衛奴刀下,虧得甲冑厚重,險險撿回一條命。之後論功行賞,獲封國公。

不多時,幾個佛朗機人——白長樂等人也來了,他們這一次也立下大功,如今掛職工部,一邊爲朝廷效力,一邊四處宣揚他們的宗教,很快就因爲風趣幽默和見識廣博迎得京師達官貴人的喜愛,朱和昶時常召他們問詢海外的事情。

內官們請衆位大人入座,臨水而建的暖閣裡擺了豐盛的宴席,積雪融化,春草還未冒頭,滿園梅花盛開,花香清芬。

幾位閣老對望了一眼,不露聲色。

皇上沒來,他們自然不敢坐下,站在長廊裡等。

不一會兒,水面傳來哈哈笑聲,幾艘畫舫飄然而至,朱和昶身着寶藍色盤領窄袖常服,在內官們的簇擁中下船登上水榭。

衆人忙拱手。

朱和昶擺擺手,請所有人入座。

暖閣很寬敞,衆人推辭一番,歸座。

今天的宴席是爲了慶祝遼東大捷,衆人免不了先奉承朱和昶,歌功頌德,極盡阿諛。

朱和昶含笑聽着。

白長樂湊趣,說外面梅花開得好,意頭也好,建議朱和昶折梅賞賜功臣。

朱和昶大笑,道:“善!”

讓人將各路勤王總兵的名單拿來,要給予封賞。

內官很快把名單送過來,他接過翻看,忽然發現名單裡有一個奇怪的名字,扭頭問王閣老,“這個叫楊玉孃的,是哪裡人?”

王閣老放下筷子,答:“皇上,楊玉娘乃上任總兵楊泰長女,雖是女子之身,卻肖其父,懂武藝,熟兵法,能領兵出征。楊泰患病,無力征戰,本該由其子繼任總兵之位,但其子羸弱,而楊玉娘行軍治兵,號令嚴明,此次她代領其父的職位,領兵勤王,親手斬殺衛奴兵數十人,膽魄過人。”

朱和昶撫掌而笑,“巾幗不讓鬚眉!”

看向崔南軒,“崔閣老昔年曾高中探花,文采斐然,可否爲楊總兵賦詩一首?”

內官忙捧着紙筆走到崔南軒案前。

崔南軒思索片刻,提筆一揮而就。

他寫一句,旁邊的範維屏就念一句:

學就西川八陣圖,鴛鴦袖裡握兵符。

由來巾幗甘心受,何必將軍是丈夫!

最後一句唸完,席上衆人齊聲叫好。

緊接着,王閣老、姚文達、汪玫、範維屏也各自作詩稱讚楊玉娘。

連白長樂也作了一首,他對儒學研究透徹,詩也寫得像模像樣。

朱和昶看過衆人的詩,愈加開懷,朗聲道:“一個乃治世能臣,一個是勇毅良將,一文一武,均不輸於鬚眉,此乃社稷之福啊!”

衆人笑着應和。

唯有崔南軒皺了皺眉。

一文一武,這“武”,自然就是楊玉娘了。

那”文“,指的是誰?

很快,其他人也反應過來了。

衆人交換了一個“果然如此”的眼神。

今天皇上設宴請他們,果然有目的!

見衆人沉默,朱和昶並不着急,拍拍手,命教坊司排演歌舞。

歌舞助興,衆人暫且不動聲色,一邊吃酒,一邊偷偷觀察朱和昶的表情。

年輕的帝王擎着酒杯,笑看歌舞,似乎剛纔那句話只是隨口一說的。

皇上看着溫和,實則心裡有成算,大臣們已經很難從他的表情猜出他心裡在想什麼。

衆人心思各異。

歌舞后,排演百戲雜耍。

百戲中有一種民間小調,是從南方傳過來的,專門講一些民間流傳的傳奇故事。

崔南軒忽然變色,袖子拂過案桌,打翻桌上的酒杯。

範維屏很少看到他失態,扭頭看他一眼,笑着問:“崔大人醉了?”

崔南軒嘴角緊抿,袖中的手微微發抖。

民間小調是湖廣那邊的風格,他們唱的故事他聽到開頭就能猜出曲目,他們唱的是花木蘭代父從軍的故事。

楊玉娘,花木蘭,一文一武……

щшш ⊙тTk дn ⊙c○

崔南軒雙手抖得越來越厲害,平時的冷靜淡漠此刻蕩然無存,擡起頭,雙眼赤紅,眼光四下裡逡巡。

她一定在這兒!

……

席上衆位大臣身居高位,都是聰明人。

他們也慢慢反應過來。

王閣老突然想起來,皇上早就知道楊玉娘是誰!

楊玉孃的父親患病,她代領父親職位的時候,楊總兵的部下不肯聽命於一個女子,雙方起了衝突,鬧到朝廷。那時傅雲建議考校楊玉孃的兵法和武藝,如果她能勝出,不妨破例一次,結果楊玉娘果然勝出,一衆老兵心服口服,此後楊玉娘才能接管軍隊。

皇上既然知道楊玉娘,爲什麼剛纔故意裝作不知道,要問他?

這一切,都是爲了引出那一句“一文一武”吧?

朝中還有一位楊玉娘,這個人是誰?

他們可從沒聽說哪個地方官是女子擔任的啊?

衆人面面相覷,彼此用眼神詢問對方。

所有人都輕輕搖頭,他們真的猜不出那個人是誰。

衆人心裡浮想聯翩,一時之間,腦子裡起碼閃過七八十個名字,都是偏遠地區的地方官。

臺下,開始唱花木蘭歸家的一場戲。

衆人心癢難耐,恨不能跳起來問皇上那個文臣到底是誰,卻得按捺住好奇,老老實實坐着聽戲。

好不容易等花木蘭唱完,鼓聲想起,那些民間藝人又接着唱楊家將。

鏗鏘激昂的曲目一折折唱下去,大臣們也越來越心焦。

直到下午,日頭轉到西邊,這戲才唱完。

酒菜早就冷了。

當然,席上衆人根本沒心思品嚐席間的菜餚。

看時機差不多了,朱和昶環視一圈。

大臣們都擡頭望着他。

他微微一笑,“帶她們進來。”

吉祥應喏,走出暖閣,高聲傳唱。

……

暖閣外。

傅雲英負手站在長廊的透花窗前,長身玉立,透過雕花,凝望院子裡的幾株老梅樹。

旁邊走過來一個穿甲冑、扎紅巾的女子。

女子好奇地打量她幾眼,“你就是荊襄巡撫傅雲?”

傅雲英轉身,和楊玉娘見禮。

朱和昶剛登基不久的時候,楊玉娘父親患病,她自幼習武,願爲父接管父親治下的楊家軍,卻遭到反對。後來事情鬧到京師,傅雲英聽說楊玉娘文武雙全,建議爲她破格一次。楊玉娘也很爭氣,在比武中勝過其他人,成功奪得代領總兵之位。

楊玉娘抱拳回禮,笑着道:“我父親患病,不能上戰場,我代領父親職位,朝中大臣都堅決反對,當時你力排衆議,爲我說話,我還沒有謝過大人。”

傅雲英一笑,“楊總兵才智過人,才能讓部下心悅誠服。”

楊玉娘本來就因爲上次的事對她心存好感,又見她態度溫和,不像其他文官那樣看到自己是個女人就頻頻側目,更是喜歡,笑着道:“此次我進京勤王,皇上下詔封賞,不負大人栽培。”

兩人正說笑,內官走過來催促二人進去。

楊玉娘整整衣襟。

傅雲英長長吐出一口氣,閉一閉眼睛,旋即睜開,目光平靜而堅毅,一步一步踏進暖閣中。

兩人並肩走進內殿。

……

門口響起腳步聲。

殿中所有人立刻扭頭,無數道目光彙集到進來的那兩個人身上。

暖閣裡安靜下來。

樂聲停下來了,說笑聲停下來了,連呼吸都屏住了。

空氣凝結,死一般的寂靜,連一根針掉落在地面的聲音都能聽得見。

壓抑的沉寂中,傅雲英和楊玉娘並肩跨進門檻。

驚呼聲四起。

衆人瞠目結舌,瞪大眼睛。

滿臉雷劈了一樣的表情。

杯盤碗碟落地聲次第響起。

姚文達甚至激動得站了起來,手指傅雲英,臉上皺紋擠成一團,眼裡能噴出火來!

內官忙上前,將怒髮衝冠的姚文達按回坐席前。

所有人都明白了。

一文一武。

武是楊玉娘。

文,竟然是傅雲!

斷案分明的大理寺官員,招撫流民、平息民亂,獲萬民推崇敬愛的荊襄巡撫,扶持皇上即位、力推解除海禁、在衛奴兵攻城時隨皇上登上城頭觀戰,被百官稱爲治世能臣的傅雲,竟然是個女子!

這不可能!

看到傅雲走進來的時候,這個念頭同時閃過所有人的心頭。

可皇上已經暗示得很明顯了,傅雲就是女子!

內閣大臣汪玫雙眼微眯。

皇上剛纔要賞賜勤王功臣,命他們所有人爲楊玉娘寫詩,他們自然不會拒絕,想方設法誇楊玉娘英武過人,比如崔南軒那一句“何必將軍是丈夫”。

這些誇楊玉孃的詩句是他們親筆寫的,代表他們認可楊玉娘以女子之身領兵打仗。

他們沒法抵賴,文人看重名聲,何況他們還是位高權重的大臣。

既然他們認可楊玉娘,不就說明他們也認可傅雲以女子之身爲官嗎?

皇上讓他們寫詩,目的在這兒!

汪玫和王閣老交換了一個眼色。

皇上這是明擺着要保傅雲。

他們不同意。

女子就應該本本分分,老實待在內宅中相夫教子,怎麼能入朝爲官呢?

可皇上的態度擺在這兒,他們如果頭一個反對,肯定會觸怒皇上,官位不保。

沒人出聲。

有的是太過震驚了還沒反應過來,有的是心思太多,不想貿然開口。

在衆人無聲的注目中,傅雲英和楊玉娘走到御桌前,行禮。

朱和昶舉起酒杯,笑着道:“楊總兵和傅巡撫雖是女子,也能領兵退敵、經略一方,足愧鬚眉!朕敬你們一杯!”

席上衆人咬牙切齒,雙脣發抖——皇上親口說出來了!

內官拿了兩隻酒杯送到傅雲英和楊玉娘手上。

楊玉娘神情呆滯,看一眼身旁的傅雲英,“你也是女的?”

傅雲英回以一笑。

“荒唐!荒唐!”

靜默中,姚文達終於掙開幾名內官,跳出席位,跪倒在朱和昶面前。

“荒唐啊!”

朱和昶臉色微沉。

其他幾位大臣都鬆了口氣,還好姚老不怕死,跳出來堅決反對。

“女子豈能爲官?!”

姚文達一句一句喃喃道。

朱和昶不語。

傅雲英也沒說話,站在階前,垂眸靜立。

臺下的大臣都不敢看她,跟着姚文達一起跪下。

這其中,唯有崔南軒始終一言不發,臉色鐵青,目光說不上是陰狠還是其他,雙手仍然微微發顫。

大臣們都跪下死諫,席間侍立的宮人們嚇得瑟瑟發抖。

暖閣外,梅花怒放,卻無人欣賞。

朱和昶站了起來,手中酒杯往地上重重地一摔。

大臣們面不改色,跪着不動。

“好!你們很好。”

朱和昶沉着臉冷笑。

大臣們眼中流下淚來,沉默着表示自己的反對。

僵持了許久後,朱和昶嘆口氣。

他看着傅雲英,一字字道:“來人,將傅雲英打入死牢!”

內官們呆住了。

大臣們也呆住了。

寂靜中,一聲清脆的酒杯落地聲。

崔南軒瞳孔急劇張開,猛地擡起頭,目光如電,看向傅雲英。

她果然是她!

金吾衛應聲走進來,帶走傅雲英。

她沒有掙扎,朝衆人微微一笑,拱手揖禮,跟隨金吾衛離開。

大臣們眼中俱是驚愕,望着她從容離去的背影,一個字都說不出來。

作者有話要說:

“學就西川八陣圖,鴛鴦袖裡握兵符。由來巾幗甘心受,何必將軍是丈夫!”

這首詩是說秦良玉的,明朝正史記載的女將軍。

第157章 (八)第136章 夜談第145章 銀荒第8章 訓兄第56章 雙陸第79章 坦白第72章 祝壽(捉蟲)第133章 涼粉第102章 才子第167章 結局(六)(崔)第152章 (三)第25章 貴人第165章 結局(四)第83章 高中第31章 心事第5章 羊肉大蔥蒸餅第30章 姐妹第121章 駕崩第55章 雲哥第166章 結局(五)第84章 喜訊第166章 結局(五)第71章 考課第52章 燈會第50章 第 50 章第157章 (八)第31章 心事第27章 善後第27章 善後第48章 懲罰第58章 備考第36章 泥人第16章 金銀蛋餃第11章 蜜汁燉肘子第142章 (捉蟲)第60章 再見第139章 並肩第161章 (十二)第149章 賠償第101章 太子第4章 芝麻團第108章 試探第114章 回來第94章 考試第137章 測試第77章 黑手第48章 懲罰第125章 準備第85章 噩耗第140章 暴脾氣第49章 離別第118章 蠟頭第53章 破題第153章 (四)第77章 黑手第129章 登基第115章 守歲第100章 回京第106章 初案第149章 賠償第127章 爲難第155章 (六)捉蟲第20章 借書第72章 祝壽(捉蟲)第2章 醬菜第33章 兄妹第138章 考官第34章 出行第5章 羊肉大蔥蒸餅第41章 道理第78章 逃出第153章 (四)第106章 初案第109章 受傷第13章 洋糖第120章 生亂第61章 廢后(捉蟲)第163章 結局(二)第55章 雲哥第36章 泥人第143章 平安符第111章 下獄第157章 (八)第137章 測試第67章 催書第17章 上課第80章 出走第153章 (四)第68章 旁聽第102章 才子第123章 說開第123章 說開第75章 踐行第24章 端午(修改)第140章 暴脾氣第114章 回來第42章 偷拿第137章 測試第97章 選秀第146章 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