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八)

朱和昶任命傅雲英爲監軍的旨意很快傳遍朝野。

她不是單獨去荊襄,還帶上工部、戶部的幾位主事。傅雲章此前曾就流民之事上疏參奏,朱和昶認爲他很有見地,而且絕不是曹總督那樣蠻幹的人,想着兄弟倆有個照應,讓他和傅雲英一起去。

姚文達大吃一驚,特意遣老僕上門,囑咐傅雲章他們到了荊襄以後小心行事,切莫和曹總督正面起衝突。

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文官和武官向來不怎麼對付,曹總督又是個暴烈性子,之前戍守寧夏衛時曾有過毆打監軍的劣跡。要不是顧忌着監軍的身份,說不定早把人打死了。

送行那天,姚文達吹鬍子瞪眼睛,把傅雲英叫到面前,“尤其是你!你可收斂一下你的脾氣吧!年紀不大,脾氣不小!你和曹總督都是炮仗,一點就着!多跟你哥哥學學。荊襄是曹總督的地盤,到了那地方,把你的脾氣收了,能忍就忍。”

又對傅雲章道:“看着你弟弟,多勸勸他。”

傅雲章笑而不語。

送行的人很多,今天休沐,平時和他們交好的官員都過來了。王閣老和汪玫也派了各自的兒子過來餞別。

詩社成員鬧着要作詩,不然不放他們走,傅雲英趕緊岔開話題。

她今天穿莽服,戴紗帽,身後喬嘉捧着裝尚方寶劍的錦匣,寬袍廣袖,長身玉立,如屹立於山巔的青松,眼波流轉間,有飄飄欲仙之感,讓人不由心生敬慕。

如菡萏初綻,可遠觀而不可褻玩。

衆人喜愛她兄弟二人的人品,哈哈大笑,並不爲難,每人吟了幾首詩相送。

正是依依不捨時,城門方向傳來騷動聲,數十名錦衣衛簇擁着一輛華蓋馬車逶迤而來,騎馬跟在馬車旁的男人恍惚是都指揮同知。

而走在馬車兩側,穿貼裡的內官,赫然是天子身邊貼身伺候的近人。

衆人大驚,忙屏息凝神。

傅雲英正要上馬,認出車轅上坐着的人是吉祥,鬆了繮繩。

馬車駛到近前,錦衣衛四散而開,都指揮同知掀開車簾,朱和昶走了下來。

怕被老百姓認出來,他今天沒穿皇帝常服,頭戴直檐帽,穿一件燕尾青縐紗錦上添花交領直身,手裡拿了把摺扇,尋常民間富家公子打扮,含笑環視一圈,示意衆人不必行禮。

官員們還是躬身揖禮。

朱和昶走到傅雲英面前,吉祥捧着大紅牡丹紋漆盤跟在一邊。

漆盤上盛了十幾朵金玉簪花。

朱和昶拈起一朵簪花,別到傅雲英的紗帽上,輕輕握住她的手,雙眸凝望着她。

“萬望珍重。”

夏風吹拂,風裡浸透着濃烈的花草香氣。

傅雲英淡淡一笑,“您也是。”

朱和昶嘴角勾起。

接下來他分別給傅雲章、蘇桐他們也簪上簪花,不必內官提醒,準確叫出每個人的名字,笑着道:“你們都是國之棟樑,朕等着你們的好消息。”

他還問蘇桐離京後怎麼安置家中妻兒,問戶部主事家裡可料理好了,讓內官照應他們的家眷。

內官忙拱手應喏。

被君王寄予厚望,一衆年輕官員們眼圈微紅,雙手握拳,感覺渾身熱血沸騰,胸腔中溢滿鬥志!

衆人請朱和昶回城。

他搖搖頭,站在高處,迎風而立,目送傅雲英等人騎馬離去,等他們的身影消失在茫茫青山間看不見了,還駐足良久。

來送行的官員們對望幾眼,偷偷交換一個眼神。

幸好他們來了呀!

……

回到宮裡,朱和昶脫下便裝,換回常服,召見兵馬指揮司副指揮使。

副指揮使匆匆前來,抱拳道:“皇上,查清楚了,那些響馬賊指認,收買他們的人是長樂侯的下僕,而京中散佈謠言的人大多是不入流的京官,孔家的座上賓,和孔國丈來往密切。傅大人今天離京,那些人就坐不住了,想挑撥大理寺官員彈劾傅大人,被大理寺齊少卿駁斥一頓,灰溜溜走了。”

朱和昶站在書案前練字,聽了這話,手中動作停了下來。

副指揮使接着道:“不過所有證據都被傅大人銷燬了……傅大人似乎不想鬧大這件事。”

朱和昶垂眸,看着自己剛剛寫下的字。

吉祥跪在一邊調香。

朱和昶問他:“你和朕一樣,認識雲哥多年,你說,他爲什麼要隱瞞這件事?”

吉祥忙放下盛香塊的寶藍錦綢盒子,垂着頭道:“這……傅大人身份貴重,奴不敢揣測傅大人的心思。”

朱和昶道:“想什麼就說什麼。”

吉祥低頭沉思,眼珠滴溜溜轉來轉去,慢慢道:“萬歲爺,不是有句話叫疏不間親麼。”

孔皇后是他的枕邊人,雲哥只是臣子。

筆尖在紙上停留太久,墨汁暈染出一大團模糊的黑影。

朱和昶放下筆。

他少時讀書不認真,身爲世子,一輩子吃穿不愁,小時候又多病,老爹疼他都來不及,從來不要求他苦讀。

不過那些枯燥無味的正經書可以不讀,琴棋書畫這些基本的東西還是要學的,不用學到精通的程度,至少得會一點。

但也就僅限於會一點了。

在書院的時候,雲哥比他刻苦十倍,他吊兒郎當,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雲哥學得那麼辛苦,從來沒有因爲他的懶惰而敵視厭惡他,知道他用不着學那些東西。

老爹提醒過朱和昶,如果他需要刻苦讀書才能找到出路,而身邊有個無所事事的公子哥兒整天晃來晃去的話,氣也要氣個半死,絕對不會和他做朋友。

他少年時任意妄爲,給雲哥添過不少麻煩,雲哥並沒有遷怒他。

這裡面當然有他身份尊貴的原因,更多的是雲哥知道他沒有壞心,不和他一般計較。

但云哥對傅雲啓、袁三的態度就不一樣了,他們要是懈怠的話,雲哥會毫不留情地指出來,嚴厲督促他們改正錯誤,給他們制定嚴格的作息準則,獎賞分明。

雲哥始終很清醒,知道朱和昶和其他人不一樣。但又在保持這份清醒的過程中,給予他最大的善意。

因爲這一份理智清醒,雲哥不會主動和他說孔家的事。

正如吉祥所說,疏不間親。

朱和昶不在乎雲哥對他有所保留,他以前是世子,現在是皇帝,可以決定很多人的生死,雲哥只是個普通人,不可能像他這樣無所顧忌。

朝臣中有不少想架空他的大臣,他也沒把那些人怎麼樣,他是皇帝,不代表他就能掌控所有人的心思。

宮中后妃各有各的小心機。

朱和昶自小在王府里長大,雖然不懂世情,但內宅裡所有隱私手段他都見過。幾位后妃年紀還小,才十幾歲,再聰明,城府終究差了一點,她們那些爭風吃醋的小手段,他這個從十幾歲起就流連花叢的人一眼就能看出來。

但他從未拆穿過。

后妃們靠他的寵愛度日,她們掐尖要強、勾心鬥角,都屬人之常情。

只要她們不鬧出殘害無辜的醜事,朱和昶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假裝什麼都不知道。

可是,這一次她們鬧得太過了。

朱和昶揉皺寫廢了的紙,扔到一邊,“那個閹人審問得如何了?”

吉祥答:“爺,他說……是奉了坤寧宮的旨意,纔會對傅大人說出那種折辱的話。”

朱和昶嘆口氣,低頭擦拭手指上沾的墨跡。

坤寧宮。

後園的荷花開得好,孔皇后早起不大舒坦,女官建議她去荷花池邊的水榭裡乘涼,看看外邊的景緻,眼睛清亮,心裡也舒服。

水榭四周垂紗簾,遮擋水邊的飛蟲,涼風習習,風中送來荷花的清苦香氣,蓮葉一片接一片,翻涌如碧浪。

宮女快步走進水榭,“娘娘,萬歲爺來了!”

枕着冰蠶絲軟枕瞌睡的孔皇后聞言,立馬坐了起來,讓女官看自己的妝容亂沒亂。

水榭裡備了梳妝之物,女官爲孔皇后擦了些紅玉膏,剛點上脣脂,內官掀開紗簾。

朱和昶負手踱了進來。

孔皇后起身行禮,自她懷孕後,朱和昶體諒她身子笨重,每次都叫免了。

這一次卻一言不發。

孔皇后還沒有覺察出什麼,一旁的女官察言觀色,看出朱和昶氣色不對,心裡咯噔了一下。

朱和昶掃一眼左右。

侍立的宮女噤聲不語,默默退下。

女官暗歎一聲,也躬身離開。

朱和昶面對着荷池坐下,凝望池中隨風搖曳的菡萏。

“皇上?”

坤寧宮的人都離開了,孔皇后心裡不安起來。

朱和昶看她一眼,“你派人質問雲哥,禮義廉恥幾個字怎麼寫?”

孔皇后臉色變了變,絞緊手裡的羅帕。

朱和昶挪開視線,“你爲什麼不來問朕呢?朕可以告訴你。”

他語氣平常。

孔皇后卻聽得心驚,禮義廉恥幾個字她無意間確實說過,可從沒想過要當面問傅雲吶!

她鎮定道:“皇上,妾沒有說過那樣的話。傅雲憑什麼指認妾?他信口雌黃!”

朱和昶看向吉祥。

吉祥會意,讓人把鐘鼓司的內官帶上來。

長了一雙綠豆眼的內官被人提溜進水榭。他在地上打了個滾,膝行到孔皇后腳下,“娘娘,奴都是按照您的吩咐辦事,您說對傅大人恨之入骨,叫奴去質問傅大人,奴才會在端午宮宴那天攔着傅大人。娘娘,您救救奴……”

孔皇后嚇了一跳。

這內官是她的心腹,她確實在他面前抱怨過皇上深信傅雲疏遠孔家的事,內官保證說會幫她解憂,她當時以爲內官不過是隨口一說,完全沒放在心上。

沒想到內官竟然徑自去找傅雲對峙,還被告到皇上跟前了!

孔皇后眼圈一紅,“皇上,妾確實看不慣傅雲,但是他是朝廷命官,妾是深宮婦人,怎麼可能爲難傅大人?”

話音剛落,鐘鼓司內官拼命給她磕頭,“娘娘,奴是奉命行事,您怎麼能矢口否認?奴還記得您說過的話,您說現在不能把傅大人怎麼樣,等您生下太子,早晚會收拾傅大人……”

孔皇后瞪大眼睛,一臉驚恐。

“皇上,妾沒有!”她慌忙去拉朱和昶的胳膊。

朱和昶似有意,又似無意,剛好收回擱在膝前的手,和她伸過來的手錯開。

他擡擡手。

內官走進來,把跪地求饒的鐘鼓司內官拖出去。

孔皇后眼中流下淚來,“皇上,妾真的沒有說過那樣的話!”

一旁的吉祥眼眸低垂。

那個鐘鼓司內官真是太毒了,之前所有針對傅大人的事,都不算什麼。剛纔那句話,纔是真的把皇后往火坑裡推啊!

生下太子就收拾扶持皇上登基的功臣……那等太子長大,孔家還會把皇上放在眼裡嗎?

後宮的妃子,才十幾歲吶!鮮花一樣嬌嫩,竟然有這麼深的城府。

吉祥脊背生涼。

孔皇后淚如雨下。

若在前幾天,皇上看她落淚,早就開始溫言軟語安慰她,知道她胃口不好,還親手喂她吃飯喝湯,把她當成孩子一樣呵護寵愛。

宮女們都羨慕她,試問世間有幾個丈夫會親手喂妻子吃飯?

今天,她哭了,皇上卻坐在那兒,無動於衷。

她一開始只是因爲委屈而哭,到最後,真的傷心起來。

朱和昶看她一眼,示意侍衛放女官進來照顧她。

“朕知道內官侮辱輕賤前朝官員不是出自你的授意,諷刺雲哥是韓王孫的話,也不是你說的。”

孔皇后擡起頭,淚水打溼眼睫,剛塗的紅玉膏,眼角周圍一片黏黏的。

朱和昶緩緩道,“買兇在城外暗殺雲哥的事,也不是你哥哥做的。”

聽到這一句,女官心驚肉跳。

孔皇后愣住了。

朱和昶接着說:“但所有證據都表明是你哥哥做的。你父親和你哥哥常常在酒桌上抱怨,你也常和宮人說不喜雲哥的話,你哥哥還說若哪天雲哥出事,他一定買幾千掛鞭炮慶祝,出入孔家的三教九流俱是惹是生非的人物,京師內外的人都知道孔家人對雲哥恨之入骨……皇后,你想想,雲哥如果真的有什麼不測,天下人會怎麼想,朕會怎麼想?”

錦衣衛去南京調查長樂侯,據說長樂侯酒後曾大放厥詞,說他是太子的親舅舅,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他早晚能報大理寺之仇。錦衣衛趁他醉酒,問他知不知道響馬賊的事,他誤以爲雲哥已經遇害,竟然哈哈大笑,說雲哥死有餘辜。

朱和昶長嘆一口氣,“皇后,雲哥沒有找朕告狀,他知道你們一家都是被利用的,有人想趁機挑撥朕的後宮和朕最信任的臣子,讓你們鷸蚌相爭。他選擇息事寧人,幫孔家掩埋一切證據,免得朕和你起爭執。”

孔皇后又驚又懼,氣得渾身發抖,咬牙切齒,“是誰陷害妾?是不是趙賢妃?”

對上朱和昶平靜的眼神,她愣了一下,淚落紛紛,“皇上,妾如今有孕在身,她們就趁機加害於妾……”

朱和昶按住她的手。

“皇后,剛纔那個內官是別人安排在坤寧宮的內應……孔家是被陷害的,這一點不假。不過那些從你父親、你哥哥口中說出的話,卻不假。”

孔皇后哽咽着道,“父親和哥哥酒後胡言亂語,當不得真。”

朱和昶笑了笑。

“那皇后說出口的話呢?你沒有醉。”

孔皇后手腳發涼,心裡陡然騰起一陣難言的委屈和憤懣,“皇上,您怪妾?妾只是心疼哥哥,和身邊的人抱怨幾句,不曾真的對傅雲不利。”

“朕明白。”朱和昶嘆口氣,話鋒一轉,“可你是皇后,你只要有那種打算,露出口風,總有人主動替你忙活。皇后,你的一言一行,不是你一個人的事。”

孔皇后咬了咬脣。

朱和昶望着她,知道她還是不甘心。

孔皇后把他視作丈夫,而不是天子,她羨慕史書中那位曾經獨得盛寵的張皇后,希望他能和孝宗一樣,兩人雖然是帝后,卻能過和普通老百姓一樣的平凡生活。

孝宗一生不納妃,只有張皇后一位后妃,夫妻二人同起同臥,和普通夫妻一樣,感情甚篤。張皇后的孃家人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張皇后憐惜兄弟,縱容族人胡作非爲,孝宗終其一生,都沒有懲治張家人。

在孔皇后看來,夫妻一體,他們纔是這世上最親近的人,他應該向着皇后。

然而朱和昶現在是天子,而且是一個想有所作爲的天子。

他願意包容孔家人,可皇后是否願意爲他做出改變呢?

既然是帝后,那就得擔負起帝后的責任。而不是一面享受身爲帝后帶來的特權,一面抱怨束縛太多,不能像普通人那樣想說什麼說什麼。

陷害孔家的人未必真的想要殺死雲哥,他們兩邊挑撥,加以利用,一邊在孔皇后耳邊煽風點火,挑起孔皇后對雲哥的憎惡,一邊接近宮外的孔家人,不費吹灰之力,就把長樂侯給帶進坑裡了。

不論他們成功與否,朱和昶都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樣對待孔皇后。

“這件事你不必管,朕會處理好。”

朱和昶站起來,風從荷池吹過來,衣袍獵獵。昔日天真的面孔一日比一日深邃,舉止間,盡顯君王威儀。

“皇后,你如今是雙身子,好好養胎。至於宮中庶務,先交給宮廷女官料理。”

他似嘆非嘆,轉身離開。

孔皇后淚眼朦朧,望着他的背影,一個字都說不出來。

……

回到乾清宮後,朱和昶召見錦衣衛指揮使,命他從那個鐘鼓司內官身上入手,查清坤寧宮到底有多少其他人的耳目。

趁這個機會,他要徹底肅清後宮不規矩的人。

指揮使應喏。

天氣熱,出去一趟,朱和昶衣衫盡溼,去淨房沐浴,換了身縐紗圓領袍出來,躺在窗前涼榻上小憩。

吉祥跪在一邊爲他打扇。

朱和昶閉着眼睛問他:“你知道最讓朕生氣的是什麼嗎?”

吉祥低着頭,不敢吭聲。

朱和昶自問自答:“外面沒有那樣的謠言,偏偏宮裡卻傳出這種話,她身爲皇后,第一件事應該先徹查謠言的來源,懲治傳謠的人,肅清宮中風氣。讓朕沒有後顧之憂。可她卻相信謠言,放任謠言不管,還在宮人面前議論朝中大臣。”

他嘆口氣。

“在她眼裡,朕是那種會逼迫朝臣以色事君王的人嗎?”

他要是真的對雲哥有那種心思,就不會把他推到風口浪尖上,君王的信任加上私慾,會讓雲哥一輩子擺脫不掉佞幸的罵名,甚至以後史書記載也不會放過他,即使他一生建功無數,也會被後人恥笑。

再說了,他朱和昶要是真的喜歡男人,用得着遮遮掩掩麼?

喜歡就大大方方喜歡。

他身邊一個男寵都沒有,皇后爲什麼就相信他和雲哥有私情呢?

恃寵而驕是情趣,可皇后驕的方向不對啊!

朱和昶搖搖頭,睜開雙眼,“木秀於林,風必摧之。雲哥太打眼了,他去了荊襄,不知道什麼時候纔會回來,肯定會有人趁他不在的時候離間我們之間的關係。”

三人成虎的故事他牢記於心。

他也有犯糊塗的時候,萬一被別人騙了,一怒之下真的害了雲哥,怎麼辦?

雖說之前給了他可以免死的憑證,終究是不頂用的。

雲哥爲人正直,一心效忠他,爲了他,連皇后的面子都不給,他不能辜負雲哥。

朱和昶喃喃低語,“朕能護雲哥一時,護不了一世,得儘早做打算。”

吉祥眼觀鼻鼻觀心,沉默不語。

他忽然有點明白,爲什麼傅大人會得罪孔皇后。

之前他百思不得其解,以傅大人的本領,當初完全能想到其他辦法處理長樂侯打罵齊少卿的事,就算一時想不到,事後只要他真的用心,肯定早就和孔家人化干戈爲玉帛了。

可傅大人卻似乎突然變得耿直了。

雖說傅大人因爲這事成爲民間百姓口中的青天老爺,名聲大振,可日後孔家得勢,傅大人就危險了呀!

那些目光長遠的大臣背後都在譏笑傅大人也有衝動壞事的時候。

吉祥也曾爲傅大人擔憂,如今纔看出一點意思。

傅大人深謀遠慮吶!

他以退爲進,什麼都沒說,就讓皇上以爲他受了天大的委屈,連他的日後都替他想到了,要幫他留好後路。

以傅大人如今的地位和對皇上的影響力,遲早會和昔日沈閣老一樣,有功高震主的那一天,甚至他可以聯合其他大臣架空皇上。

皇上再信任他,還是會心生忌憚的。

傅大人果斷和後宮交惡,徹底斬斷跟後宮的聯繫,徹徹底底忠於皇上,誰的帳都不買。

等於把自己的弱點暴露於人前。

這樣一來,一方面,皇上會降低對他的戒心,另一方面,皇上還會心疼他,主動替他憂慮。

還有,將來要是有儲君之爭,傅大人不會牽扯其中,可以獨善其身。

以後太子長大,敢說一句傅大人的不是,皇上頭一個得跳起來罵兒子:你想對老子的忠臣做什麼?!老子天下都留給你,你非要針對老子的功臣?

至於以後皇上不在了傅大人該怎麼辦,那都是將來的事了,先把前面幾十年過得風風光光的,船到橋頭自然直。要是走第一步就得把以後所有路都想好,那得多累啊?

誰知道中間有沒有打岔的?

所以,傅大人和後宮交惡,在三十年內,對他都是利大於弊的。

吉祥心思轉了幾轉,決定多向傅大人學習。

身爲皇上身邊的近侍,他也不該捲入後宮紛爭中,讓那些娘娘鬥去吧,他只要伺候好萬歲爺就夠了。

……

傅雲英和傅雲章、蘇桐等人快要抵達荊襄地區的時候,接到京中發出的密報。

朱和昶以皇后需要安心養胎爲由,讓宮廷女官接管後宮事務。以後孔家男丁沒有他的手諭,不得進宮。孔太太每月可以進宮一次探望皇后,但不得留宿。

宮中幾位嬪妃,全都貶了位分,遷宮另住。

查出宮中私自夾帶消息的宮人三百多人,一律趕出紫禁城,永不錄用。

那些常常在市井走動,仗着和孔家相熟爲非作歹的地痞流氓和幫閒的幕僚,全被趕出京師。

孔家一時之間門前冷落車馬稀。

朝廷上,揪出七個陰謀詆譭大臣的官員,褫奪功名,遣回原籍。

京中風氣爲之一肅。

楊姐夫在密報中說,朝堂上一片譁然,大臣都被朱和昶嚇到了。

傅雲英看完密信,付之一炬。

宮宴那天,鐘鼓司內官攔住她的時候,她看到朱和昶的衣角閃過透花窗,知道他就站在後面。

以前他曾故意走在她身後,然後突然跳出來嚇她。

朱和昶憐香惜玉,對女子很寬容,這一次發狠將後宮所有妃嬪都發落了,大臣們震驚不已。

傅雲英心中沒有太大的波動。

這一切在她的意料之中。

兵馬司副指揮使,是她的人。她銷燬所有證據,再讓副指揮使去朱和昶那裡請罪。

二哥爲她擔驚受怕,還受了點傷,可不能就這麼算了。

……

楊姐夫的密信送往荊襄的同時,朱和昶的一道手書幾乎同時送出京師。

錦衣衛身負重任,快馬加鞭,一路南行。

到達目的地,他滾下馬,快步走到一座宅院前。

院門前的親兵確認過身份,放他進去。

宅院青磚黑瓦,從外面看普普通通,裡面卻別有洞天,假山瀑布,長廊花池,雖然地方不大,卻五臟俱全。

院中搭有薔薇架,架上爬滿油綠花藤,淺色花朵點綴其間,花朵蔫頭耷腦,被日頭曬了一天,像是要被烤化了。

薔薇架下,穿太師青雲紋地杭羅交領一撒的男人大馬金刀地坐在搖椅上,低頭擦拭手中長刀。五官深刻,側臉線條鋒利。

一個虎頭虎腦、眼睛水潤如葡萄的小男孩抱着他的腿,緊緊扒在他身上,大眼睛望着他手裡的長刀,口水橫流。

周圍侍立的親兵暗暗捏把汗,小少爺這麼小,二爺就這麼當着小少爺的面擦刀,也不怕把小少爺嚇着了!

錦衣衛走進去,奉上皇上親筆寫的任命書。

霍明錦還刀入鞘,接過任命書瞥幾眼,嘴角勾了勾。

第33章 兄妹第82章 制藝手冊第3章 灌漿饅頭第4章 芝麻團第5章 羊肉大蔥蒸餅第33章 兄妹第115章 守歲第53章 破題第105章 任命第19章 激動的四叔第143章 平安符第87章 走人第69章 指教第94章 考試第86章 對峙第140章 暴脾氣第25章 貴人第35章 高人第153章 (四)第106章 初案第162章 結局(上)第54章 寫信(捉蟲)第132章 第 132 章第43章 返程第64章 心機第166章 結局(五)第51章 陰影(捉蟲)第48章 懲罰第13章 洋糖第136章 夜談第42章 偷拿第134章 選擇第87章 走人第13章 洋糖第55章 雲哥第163章 結局(二)第162章 結局(上)第56章 雙陸第18章 買書第153章 (四)第16章 金銀蛋餃第65章 藏書第125章 準備第90章 驛站第21章 拜師第41章 道理第79章 坦白第69章 指教第124章 剖白第54章 寫信(捉蟲)第23章 長更第132章 第 132 章第16章 金銀蛋餃第47章 起鬨第25章 貴人第15章 湯圓第67章 催書第8章 訓兄第102章 才子第27章 善後第142章 (捉蟲)第121章 駕崩第161章 (十二)第43章 返程第114章 回來第146章 過年第24章 端午(修改)第81章 新學長第61章 廢后(捉蟲)第21章 拜師第133章 涼粉第5章 羊肉大蔥蒸餅第16章 金銀蛋餃第140章 暴脾氣第73章 做戲第76章 學長第98章 選中第21章 拜師第48章 懲罰第94章 考試第81章 新學長第135章 心結第20章 借書第86章 對峙第61章 廢后(捉蟲)第65章 藏書第83章 高中第161章 (十二)第62章 公佈第131章 剿襲第142章 (捉蟲)第33章 兄妹第27章 善後第135章 心結第73章 做戲第10章 松花皮蛋第138章 考官第79章 坦白第100章 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