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登基

傅雲英多等了一天,見到緊跟在朱和昶鑾駕之後的傅四老爺一行人。

看到闊別已久的侄女,傅四老爺很高興,拉着她問長問短,想和小時候那樣拍拍她的發頂,擡起手,發現侄女差不多和自己一樣高了。

而且還穿了一身氣派的官服,年紀不大,官威十足,自己這個叔叔見了她都不由自主生出敬畏之心。

“長大了。”

他收回手,笑着道,語氣感慨。

又喜滋滋說起家裡的事,這一次他仍然沒有帶上家眷,“泰哥媳婦有身子了,怕路上顛簸,啓哥又要考試,得有人照顧,乾脆都留下,等啓哥考完鄉試,過完年再派人來接她們。”

素姐當年爲了躲避選秀嫁給傅雲泰,兩家商量好及笄之後才圓房,一轉眼,素姐已經有孕在身。

月姐和桂姐都是當母親的人了,正好生了一兒一女,前後只隔幾天。

傅四老爺開玩笑說,可惜外孫、外孫女都姓楊,不然可以湊一對娃娃親。

姐妹倆的丈夫是楊家子弟,此次隨朱和昶一起上京。

傅雲英昨天已經見過他們,堂兄弟倆只當她是妻子的遠房兄弟,看到她有點侷促,聽她喊姐夫,連稱不敢。

“雲章呢?”

說了些家常話,傅四老爺張望一陣,問。

傅雲英道:“二哥在前邊驛站陪着張道長。”

傅四老爺喔一聲,遲疑了一下,小聲說:“我走的時候,回了縣裡一趟,大嫂子找過來,問起他……他好多年沒回縣裡,又不成家,總是一個人,也不是事。你和你二哥感情好,有機會好好勸勸他。”

傅雲英想了想,道:“四叔,我不會勸二哥,您也別和二哥提這些事,二哥喜歡怎麼樣,就讓他怎麼樣罷。”

這麼些年,她還沒見傅雲章對哪家小娘子動過心思。以前她也好奇過,後來覺得不如順其自然。

身居紅塵,不惹塵埃。

傅雲章就如同山巔迎風生長的青松,風骨內斂,飄逸出塵,本應該如名士一般瀟灑自如,不該受到拘束。

生母的養育之恩束縛了他二十多年,之後的路,讓二哥自己選吧。

只要他過得自在就行。

傅四老爺提起傅雲章的親事,也只是出於關心,認真論起來,他一直仰視敬畏這個人品出衆的遠房侄子,還真沒膽量當面問他成親的事,也就敢和傅雲英提一提。

“好,我以後就不說了,我就是問一問。”

傅四老爺說,忽然想起一事,掃視一圈,兩手一拍。

“英姐啊……有件事信上不好說……”

傅雲英揚眉,看着傅四老爺,面帶疑問。

傅四老爺壓低聲音,做賊似的,用一種如夢似幻的語氣道:“前不久霍指揮使派人送了份大禮給我……金銀財寶,隨便一樣拿出來都是稀罕的寶貝,我哪敢收啊!立馬給還回去了,人家又給送回來,李大人還說都是彩禮,這是怎麼回事?”

傅雲英頓了一下。

沉默了片刻後,她問:“您收下了?”

傅四老爺很無奈,還有點委屈,像和自家侄女告狀似的,小聲道:“送禮的是霍指揮使,咱們得罪不起,我只能先收着了。你看該怎麼辦?等到了京城,再還回去?”

還肯定是還不回去的。

傅雲英看自家四叔一眼,這次接四叔進京本來就是爲了這事,不如現在就告訴他,道:“四叔,不必還了。您收着便是。”

“啊?”

傅四老爺一臉茫然。

呆了好一會兒後,他猛然反應過來,瞠目結舌,眼睛瞪得如銅鈴一般。

“霍指揮使想娶你?!”

雖然嚇得幾乎魂不附體,傅四老爺仍然記得壓低聲音,以防被外人聽見。

他站了起來,在帳篷裡不停打轉,一會兒張大嘴巴發呆,一會兒撓自己的頭髮,網巾都快撓歪了。

霍指揮使那樣的人物,鐘鳴鼎食家的世家富貴公子……竟然想娶英姐!

當然,自家英姐是最好的,天底下沒幾個人配得上,可人家霍指揮使可是國公家的後人吶,開國功臣家的子孫,大名鼎鼎的霍將軍,現在的霍指揮使,竟然成了自己的侄女婿?

那以後霍指揮使豈不是要稱呼自己爲四叔?

傅四老爺暈頭轉向,像喝醉了酒。

好半天后,他忽然想起霍指揮使的年紀。

這大了十幾歲呢!雖說老夫少妻一般來說丈夫會因爲妻子年紀小而格外憐惜疼愛,但是霍指揮使是武將出身,又正當壯年,萬一欺負英姐怎麼辦?家裡的男人都打不過他啊!

他眉頭一皺,坐回椅子上,“英姐,這……你曉得這事?你自己願意?還是霍指揮使強迫你答應的?”頓了一下,道,“你別怕,要是你不喜歡,四叔幫你把這事推了,大不了得罪霍指揮使,咱們可以躲得遠遠的,不能讓你受委屈。”

傅雲英笑了笑。

她這一笑,傅四老爺心裡有了譜,她必定是願意的。想那霍指揮使少年英雄,如今身居高位,生得英武不凡,又救過英姐,從家世上來說,還是自家高攀了。

他這纔想起問:“霍指揮使怎麼曉得你是女兒身?以後……你們是怎麼打算的?”

英姐嫁給霍指揮使以後,還能和現在一樣嗎?

“和以前一樣。”傅雲英道,“等到了京城,讓他和您說罷。”

她自然是計劃好了的,不過得給霍明錦一個和四叔好好坐下來說說話的機會。

傅四老爺點點頭,確實得當面和霍明錦談一談,雖然心裡還是畏懼這位武將的,但是作爲英姐的叔叔,不能怕!

擔心路上再生波折,傅雲英給傅四老爺安排了一個隨隊的差事,讓他可以和他們一起走。

當天上午,太醫宣佈朱和昶“痊癒”,鑾駕啓程。

隊伍很快就到了驛站,張道長和傅雲章聽到動靜,出來迎。

朱和昶斥退隨行官員,迫不及待進了驛站,眼巴巴看着身旁的傅雲英,小聲問她:“我爹在哪兒?”

傅雲英給傅雲章使了個眼色。

傅雲章會意,不動聲色支開其他人。

等只剩下朱和昶,傅雲英道:“小爺在這裡等着。”

她走出大堂,找到驛站的驛丞特意給張道長佈置的煉丹房,推門走進去。

屋裡幾位道長聞聲驚起,本想呵斥她,見她生得俊秀,氣度不凡,呵斥轉爲微笑。

“原來是傅師弟。”

傅雲英常去長春觀,觀裡的小道童們都管她叫傅師弟。

她和幾位師兄見禮,師兄們還禮不迭。

“有幾個疑問,想找這位師兄請教。”

招呼過後,傅雲英直接上前,朝一位面白無鬚的道兄作揖。

那道兄吃了一驚。

傅雲英不等他客氣或是推拒,一把攥住他的手,含笑道:“師兄隨我來。”

不由分說,將道兄扯出煉丹房。

她力氣大,道兄掙扎了幾下,仍被她攥得緊緊的,忍不住笑了,在她耳畔低語:“你這把子力氣還挺像個男人的。”

傅雲英面無表情,掃他一眼,“王爺,您還是想想怎麼朝小爺解釋吧。”

道兄臉色驟變。

這位道兄,自然就是楚王了。

他常常微服去市井遊玩,扮過賣糖葫蘆的小販,扮過沿街討飯的乞丐,甚至連女人都假扮過,扮一個道人難不了他,不過信手拈來而已。

被傅雲英認出來,他不見驚慌,反而覺得好玩,想問她是怎麼認出自己的。

但想到兒子就在大堂裡等着見自己,楚王雙腿直哆嗦,“啪嗒”一下,癱坐在地上,耍賴道:“我已經死了!”

傅雲英居高臨下,語氣平靜,“楚王,小爺等着呢。”

楚王心驚膽戰,抖了幾下,抱住她的腿,“我不管,我都死了!我要是被人發現了,寶兒的皇位就保不住了!你敢出賣我,我就告訴寶兒你是個漂亮小娘子!讓寶兒娶你!你就沒法和你那個霍將軍雙宿雙棲啦!”

傅雲英眼皮直跳。

楚王看不到她的表情,繼續撒潑:“我死了!我死了!我不認識你,你快放開我!”

他一開始想用自己的死刺激兒子,當看到兒子以爲自己重病天天守在病牀前的時候,他覺得蠻好玩,寶兒真是孝順啊,瞧瞧,眼睛都哭腫了,這下子知道老爹有多重要了吧?誰叫你天天往外跑,都不曉得多陪陪老爹。

等他真的按照計劃“死”在兒子跟前了,聽着兒子撕心裂肺的哭聲,楚王心裡酸酸的,差點忍不住起來安慰兒子。

後來他狠下心,決定好好磨鍊兒子,不然等到了京師,兒子傻乎乎的,怎麼和那羣老狐狸周旋呢?

這一磨鍊,時間拖得越長,楚王越不敢和兒子相認,兒子心性單純,也固執,要是知道最爲敬愛的老爹騙了他,一怒之下,很可能和他斷絕父子關係!

還是拖着吧……

越拖越久,越拖越不敢說出真相,楚王現在只想等一切塵埃落定,再以得道高人的身份出現在兒子身邊,騙兒子說自己被張道長救活了。

說不定兒子就信了!

反正現在不能去見寶兒,寶兒生起氣來很難哄的……

楚王抱着傅雲英的腿,哼哼唧唧道:“得饒人處且饒人,傅大人,傅姑娘,傅姑奶奶,你幫我一回,我記得你的人情……”

沒想到堂堂楚王,臉皮竟然如此之厚。不講道理的時候,竟然和市井潑皮一樣。

傅雲英忍了又忍,撕開楚王緊緊扒在官袍上的手,拉他起來,推着他進了正堂。

楚王兩手張開,兩腿踩在門檻上,堵住房門,還想抵抗。

奈何年紀大了,身嬌肉貴,比不得傅雲英年輕矯健。

一個往裡推。

一個死死扒着門不放。

“爹!”

僵持中,一聲飽含驚喜、孺慕的叫聲響起,像是要哭了似的,尾音發顫。

楚王愣住了。

朱和昶從正堂跑了過來,眼裡閃爍着淚光,直往楚王身上撲,“爹!”

楚王嘆口氣,一瞬間,身上的吊兒郎當之氣消失得乾乾淨淨。

“爹!”

朱和昶又叫了一聲,怕人聽見,聲音很低,像是從他心底裡喊出來似的。

一如他剛開始學會叫爹爹時,圓乎乎的小胖子,望着眼前錦衣華服的父親,那一聲聲天真無邪的呼喚。

他並不生氣,一點都不,只要老爹還活着,他是不是故意做戲,他瞞着自己……什麼都可以原諒,只要他還活着。

楚王鼻尖發酸,摟着兒子,溫聲細語安撫他。

傅雲英站在門外守着,等裡面說話的聲音停下來了,才走進去。

楚王和朱和昶坐在地上鋪的竹蓆上說話,旁邊几上剛剛斟的茶已經冷了。

“我離了武昌府後,一直跟着張道長學煉丹。”楚王道。

他坐姿端正,一身道袍,光看樣子確實很像道人。

出乎傅雲英和楚王的意料,朱和昶臉色如常,神情自然是歡喜的,但並沒有要求楚王和他一道進京。

“爹,你不是想到處走走,想去哪裡去哪裡嗎?”

他微笑着道,“以後沒人能攔着您了。”

楚王有些詫異,本以爲兒子會暴跳如雷,很難哄好,沒想到兒子一點都不生氣。不僅不生氣,現在還如此通情達理!

高興之餘,又有些落寞,兒子這是不要他這個老爹啦?

一旁的傅雲英將楚王那乍驚乍喜、似悲傷似惆悵的神情盡收眼底。

這都是您自己作的。

她暗暗想。

朱和昶不懂老爹在想什麼,看一眼傅雲英,道:“爹,我現在是皇帝,我曉得自己要承擔的責任是什麼。知道您活着,我真高興,您想去哪裡玩,就去哪裡玩罷,什麼時候您玩累了,想我了,記得回京師來看我。我冊封您做道長,給您在京師附近建一座道觀,這樣,您隨時都能進宮見我。”

他都想好了,老爹愛自由,那就給老爹自由。

他會努力去學習做一個好皇帝。

楚王眼眶發熱,拍拍兒子的肩膀。

刺激兒子還是有成效的,他的寶兒長大了。

……

帶上張道長一行人,隊伍繼續朝北走。

朱和昶派吉祥把傅雲英叫上自己乘坐的馬車。

他的馬車非常寬敞,和一間房子差不多大,太監宮女們跪在地上煮茶伺候,旁邊小漆几上擺滿精緻果點。

楚王這會兒坐在角落裡閉目沉思,他是朱和昶請來講道的“歸鶴道長”。

朱和昶屏退宮女,只留下吉祥一個人伺候。

他親自端起一杯茶遞到傅雲英手裡,道:“雲哥,叫你過來,是想和你商量封后的事。”

傅雲英接過茶,沒有喝,“小爺屬意誰?”

上次選秀,朝廷也給朱和昶選了一位世子妃,只那世子妃年紀還小,本應該今年成親,但楚王“過世”,朱和昶要守孝,親事還沒辦。那位世子妃是一位千戶之女,是家中獨女。唯一的獨女要遠嫁到湖廣,家中頗爲憂慮。誰知這位準女婿走了大運,成了皇帝,自家閨女也可能從世子妃一躍成爲皇后,千戶家接到了天上掉下來的餡餅,欣喜若狂。

世子妃孃家姓孔。

朱和昶沒見過孔氏。因爲要繼承皇位,他不必嚴格守孝,內閣大臣已經緊鑼密鼓安排選秀,爲他選妃。

“孔氏是選秀選出來的,讓她當世子妃沒什麼……”朱和昶喝口茶,輕聲道,“可我現在成了皇帝,我想先見見她,再做決定。”

喜不喜歡不重要,但不能讓他討厭,免得和先帝一樣鬧得帝后不和。他到時候要一口氣娶一位皇后,納四位妃子,五個女子中,總得有一個是他喜歡的吧?

就選那個不討厭的當皇后。

傅雲英道:“選秀出來的女子,個個秀外慧中、溫柔賢淑,小爺會找到喜歡的。”

選秀出來的后妃,出身都不高,朱和昶的後宮不會影響到前朝,至少短時間內不會。他還未正式娶親,有選擇的機會。

朱和昶笑道:“你呢?你還沒娶親,你要是看上誰家小娘子了,只管告訴我,我幫你做媒。”

傅雲英淡淡一笑。

朱和昶以爲她害羞,也一笑。

角落裡,楚王撩起眼皮,朝她眨眨眼睛。

傅雲英假裝沒看見,取出自己身上帶的賬本,遞到朱和昶面前,道:“這些是沈閣老壞了事以後,沈黨官員賄賂的記錄。從內閣到地方,牽涉其中的官員,有四五百人之多,還不包括那些低級官員。”

凡是找上門給她送禮的,她都讓袁三記下名字官職和所送禮金的數額,一個都不少。

朱和昶翻開,隨意看幾眼,“我聽說審理沈黨案子的是那個湖廣出身的崔侍郎?”

傅雲英點點頭。

“他也曾是沈黨一員?”

“是。所以才把案子交給他。”

朱和昶唔一聲,問:“這案子還要查下去嗎?”

傅雲英垂目道:“以微臣愚見,等到了京師,小爺可以下旨了結此案。”

沈介溪並不是大奸大惡之徒,掌權多年,也做了不少實事,如今沈黨骨幹都已經被崔南軒料理得差不多了。

黑鍋讓崔南軒背,該輪到朱和昶施恩於沈黨了。

朱和昶皺起眉,看着她,道:“這裡只有我們幾個人,你別一口一個微臣了。”

傅雲英面不改色,道:“還是謹慎點,不改口的話,萬一哪一次當着其他人的面說漏嘴了呢?您自然不會計較,其他人未必會放過微臣的錯處。”

朱和昶想了想,點點頭。

他現在根基太淺,不能因爲自己的任性害了雲哥。

“小爺,您看這些金銀如何處置?”

傅雲英問。

那些官員平時哭窮,其實家中一個比一個富有,都是搜刮來的民脂民膏,區區一個侍郎,竟然能拿出百萬兩銀子來保命,而戶部卻屢屢以國庫沒錢爲由駁回皇帝的敕令。

這些錢沒法入庫,只能私下裡處理。

朱和昶不缺錢,聞言想也不想,道:“他們送你的,你收着罷!”

傅雲英搖搖頭。

朱和昶忙道:“那就先收起來,用來賑災。”

那些錢來路不明,賞給雲哥,不是侮辱雲哥麼?給雲哥的賞賜還是從自己私庫裡撥吧。

他下定主意,又道:“方長史年事已高,我想打發他回武昌府。”

傅雲英驚訝揚眉。

馬車走得很穩,外面錦衣衛儀仗隊手中執旗,坐在馬車裡,能聽見南風扯動旗幟獵獵作響。

朱和昶歪在矮几上,坐姿懶散,慢慢道:“不過眼下不宜調動人手,等到了京城再說。”

方長史是老爹的人,行事傲慢,故意激怒他,應該是老爹指使的,老爹想讓他明白該狠心的時候得狠心。

老爹多慮了,他的善心,只給自己在意的人。

傅雲英猜出楚王的安排,所以只懲戒小太監,暫時沒有動方長史。

朱和昶自己提出來也好,如此一來,日後他想起方長史的好,又後悔了,不會遷怒到其他人身上。

接下來,傅雲英拿出一早準備好的冊子,從內閣大臣講起,細細將京師的局勢、六部官員之間盤根錯節的姻親關係和黨派學派講給朱和昶聽。

朱和昶前些天聽京中內官講過這些,知道個大概,但哪些大臣和另外的大臣是親戚,誰家侄子娶了另一家媳婦的外甥女這之類七拐八拐的關係他就不清楚了。

傅雲英記性好,怕他聽不明白,畫了簡單的名姓譜給他看。

朱和昶翻開冊子,笑着問:“這是專給我畫的?畫得真好!”

想起那本燈謎冊,有些感慨。

雲哥大概不知道,他站在燈下從容答題的時候,當真是風采過人,像鍍了一層溫潤的光澤。

傅雲英掃朱和昶一眼,他的重點永遠是歪的。

上京途中,傅雲英一天之內三五次被朱和昶宣去議事,一談至少就是半個時辰。方長史漸漸退居幕後,不再管事,改由她主持。

衆人見識到新君對她的倚重,愈加賣力巴結奉承她。

幾日後,鑾駕抵達京師郊外。

李昌一行人翹首以盼,早就在官道外等候多時。

“二爺早就盼着了,讓小的把這個交給您。”

傅雲英接過李昌遞過來的信,打開細看,嘴角一挑。

內閣大臣們商議過後,認爲朱和昶奉遺詔即位,此時還算不上皇帝,不能從正門入宮,而應該以太子的禮儀,從東門進。

霍明錦提醒她做好被羣臣爲難的準備。

她告訴朱和昶這個消息。

此時爲避人耳目,楚王已經和張道長一起離開了。

朱和昶皺眉道:“按理來說大臣們也沒有錯……不過這東門,我走不得,是不是?”

傅雲英點點頭。

禮儀規矩表面上看只是繁冗儀式中的一道程序罷了,其實不然,它背後代表的含義至關重要。

以太子的身份入宮,還是以皇帝的身份入宮,不僅是身份上的轉變,還昭示朱和昶和羣臣之間的關係。

他是皇帝,內閣大臣是臣子,還沒入宮就先被臣子壓一頭,以後還怎麼驅使羣臣效忠自己?

霍明錦並不在接駕的行列之中,他選擇置身事外。

傅雲英早就知道他不會插手朱和昶和羣臣之間的角力,他無須討好朱和昶,也無意和羣臣作對,只需作壁上觀,兩方都得拉攏他。

霍明錦冷靜而自信的態度讓她放下心來,她就怕他爲了她失去理智,和羣臣交惡。

朱和昶命鑾駕原地停下歇息。

大臣們在東門前等候,苦等了幾個時辰,等不到新君身影。

禮部官員找到幾位內閣大臣,向他們稟報,朱和昶堅持要從正門入宮,不然就不進城。

他說得很含蓄,其實吉祥的原話是:不讓我們小爺從正門入,那大家就一拍兩散,我們打道回府啦!

王閣老臉色微沉。

新君年紀不大,倒是不好糊弄。

滿朝文武都在東門前等,本以爲這個天真的藩王會迫於壓力服軟。

禮部官員急得團團轉,他們負責迎聖駕入宮,但下命令的是內閣大臣,他們沒法違抗閣老,又不敢得罪新君,偏偏不得不夾在中間受氣,只能打落牙齒和血吞,當真是憋屈!

王閣老問汪玫:“傅雲此刻是不是在新君身側?”

汪玫答是。

王閣老把姚文達叫到跟前,“新君年幼,難免意氣用事,你過去勸勸新君。傅雲深受新君信任,你曾教導過他,有半師之名,若見不到新君,從傅雲那裡入手。”

姚文達並未教過傅雲英,不過因爲傅雲章的關係,大家都把她當成姚文達的半個弟子。

聽王閣老如此吩咐,姚文達答應下來。

王閣老又吩咐隨從將帶傷出席典禮的崔南軒請過來,把剛纔和姚文達說的話含笑重複了一遍,不過用詞客氣些。

崔南軒俊秀的臉上沒什麼表情,道:“下官試試。”

兩個從來不對付的人同乘一輛馬車。

姚文達細細端詳崔南軒,哼哼唧唧了幾句,道:“你還真是不要命,沈黨那些可都是你的舊相識,說判刑就判刑。”

審理案子的差事推到他頭上,他沒有推託,接了,帶着傷處置了一干人等,雷厲風行,毫不手軟。

不止沈黨的人罵他,其他人也罵他,實在是太涼薄了,當年對岳家見死不救,現在對舊相識趕盡殺絕。

崔南軒閉目沉思,不理會他。

姚文達囉嗦了一通,還是忍不住問:“你的傷全好了?”

崔南軒仍然不迴應。

姚文達吹鬍子瞪眼睛,“我告訴你,你可別拿老師的身份給傅雲臉色看,他不吃這一套的。他和他二哥不一樣,也只有他二哥佩服你。”

崔南軒睜開眼睛,眼底暗流洶涌,“那他吃哪一套?”

姚文達哈一聲,“你問了,我就老實告訴你,我傻嗎?”

崔南軒不說話了。

馬車到了郊外,遠遠可以聽到旗幟、傘蓋在風中飛揚的颯颯聲。

到了地方,姚文達直接去找傅雲章,打算先從他口中套出點消息,比如新君的喜好、脾性什麼的。

吉祥告訴傅雲英,崔侍郎要見她。

她愣了一下,道:“那便見吧。”

崔南軒緋紅官袍底下纏着厚厚的紗布,臉色蒼白,下了馬車,被郊外的風一吹,彷彿隨時要摔倒。

但他走得很穩,不論發生什麼,他從不動搖,一直都是如此。

冷情冷性,對身邊人狠,對自己也狠。

傅雲英屏退其他人,坐在臨時搭建起來的帳篷裡等崔南軒。

她席地而坐,氈子上設一張矮桌,桌上一壺清茶,兩隻杯子。

崔南軒掀簾走進帳篷,腳步聲很輕。

他走到她對面,幽黑眸子看着她,緩緩坐下。

不等他開口,傅雲英先說話了:“崔大人,你當年改革稅賦,可有心得?”

崔南軒眉頭微動。

傅雲英接着道:“歷來的改革者,如果沒有君王的支持,所有抱負野心,不過空談而已。就算有君王支持,改革也不可能在短短兩三年、四五年內有成效,這期間必然會遭到其他人的阻撓,導致功虧一簣。又或者,朝堂動盪,那麼之前的所有辛苦,只能付諸東流。”

崔南軒沉默不語,眸光閃動。

她也不需要崔南軒說話,繼續說:“小爺欲整頓吏治,裁汰冗官,鼓勵商貿,重新丈量土地……崔大人,你多年前曾主持稅賦改革,因遭羣臣反對,最後所有舉措戛然而止……實在可惜。”

話說到這裡就夠了,崔南軒這種人,眼裡永遠只有利益。

時至今日,她還記得魏翰林那晚說的話,父親叮囑她,要她發誓……

傅雲英放下茶杯,轉身往外走。

“雲英。”

身後忽然傳來一聲輕柔的呼喚,崔南軒薄脣微啓,慢慢吐出兩個字。

傅雲英只當沒聽見,腳步沒有遲疑,掀簾出去了。

看着她從容離去的背影,崔南軒恍惚了片刻。

一個男子,怎麼會是她呢!

吳同鶴什麼都查不到。

也許,他應該換一個思路。

崔南軒閉一閉眼睛,將杯中涼茶一飲而盡。

半個時辰後,姚文達和崔南軒返回東門。

姚文達道:“新君不會改主意的。”

崔南軒更乾脆,直接領了自己的隨從,帶上擁護他的人,往正門方向走去。

王閣老頭疼不已,崔南軒不是最不愛出頭的嗎?怎麼一轉眼,就投靠新君了?

連崔南軒都帶頭走了,其他搖擺不定的大臣忙跟上他的腳步。

於是,禮部官員又忙起來了,將準備好的儀式從東門挪到正門前。

這可是一項大工程,光是數千人的隊伍換一個地方按次序站好,前前後後就費了一個時辰。

這時候,羣臣妥協了,朱和昶自然不必再擺架子,客客氣氣接見羣臣,言語溫和,謙遜有禮。

彷彿執意要以君王身份入宮的人不是他。

王閣老等人不動聲色。

其他品階較低的朝臣面面相覷,互相交換了一個複雜的眼神。

登基大典在奉天殿舉行。

雄壯巍峨的大殿,曾見證無數腥風血雨,如今,又以沉默肅穆的姿態,迎來一位新的君王。

一切井然有序。

執事官捧着冕服寶案上前,朱和昶披上袞服,戴好冠冕。

百官站在階下仰望着年輕的君王。

禮官出列,唱道:“排班。”

樂班奏起禮樂,聲震雲霄。

羣臣早就按品階次序站好,下拜,羣呼萬歲。

起身,再拜。

再起身。

再拜。

等禮樂停下來,大臣上前奉玉璽。

朱和昶受璽。

百官於是又拜。

這還沒完,接下來還有鞠躬,拜興,持笏,舞蹈,叩頭,山呼萬歲……

直到出笏爲止。

一套完整的禮節下來,年老如姚文達這樣的大臣,站都站不起來了,旁邊的年輕官員忙幫忙攙扶。

這還是精簡過的禮儀,如果按照原本禮部制定的儀式來,一天下來還弄不完。

以傅雲英現在的品階,沒資格進正殿。

朱和昶要她跟着自己進去,她搖搖頭,堅持在外面廣場上隨禮。

這裡是紫禁城,到處都是別人的注目,不比在路上隨便。

響徹整座大殿的樂聲傳到外面廣場上,莊重威嚴。

從今天起,朱和昶就是皇帝了。

她聽到一片跪地之聲,也跟着跪了下來。

空曠的廣場,數百名官員,一聲咳嗽不聞,只有獵獵風聲。

窸窸窣窣的響動由遠及近,又漸漸遠去,大臣們簇擁着朱和昶去祭拜先帝。

禮官一聲嘹亮的唱喏,廣場上的官員們站起身。

遠遠傳來驚訝的吸氣聲,衆人交頭接耳,不知在議論什麼。

傅雲英正好奇,幾名太監迎着無數道或驚詫或嫉妒的視線,走到她面前。

“傅相公救駕有功,陛下御賜蟒袍。”

廣場靜了一靜。

樂聲停了。

風聲也停了。

能容納數萬人的廣場,一片黑壓壓的腦袋,所有人的目光都朝傅雲英看過來。

蟒袍是御賜袍服中最高級的一等。

這下子可不是芒刺在背就能形容的,傅雲英都快被各種視線烤熟了。

這其中,也有幾道眼神帶着欣喜和羨慕,替她高興。

她擡起眼簾,看到不遠處人羣之外的傅雲章,他望着她,目光平靜而溫和,帶着淡淡的鼓勵之意。

吉祥捧着裝蟒袍的漆案,笑眯眯看着她。

傅雲英跪接蟒袍,謝恩。

第91章 錯過第138章 考官第137章 測試第56章 雙陸第132章 第 132 章第51章 陰影(捉蟲)第105章 任命第136章 夜談第102章 才子第45章 獲救第74章 山間第163章 結局(二)第61章 廢后(捉蟲)第118章 蠟頭第51章 陰影(捉蟲)第16章 金銀蛋餃第20章 借書第55章 雲哥第113章 加柴第106章 初案第120章 生亂第150章 (一)第81章 新學長第78章 逃出第127章 爲難第66章 殺雞第6章 桂花藕粉第159章 (十)第113章 加柴第155章 (六)捉蟲第93章 解決第104章 殺良第99章 出發第87章 走人第126章 宅子第131章 剿襲第53章 破題第55章 雲哥第118章 蠟頭第147章 跑馬第24章 端午(修改)第8章 訓兄第26章 打羣架第86章 對峙第1章 素餡饅頭第65章 藏書第107章 懷疑第27章 善後第31章 心事第84章 喜訊第157章 (八)第154章 (五)第145章 銀荒第76章 學長第47章 起鬨第4章 芝麻團第67章 催書第87章 走人第36章 泥人第73章 做戲第125章 準備第30章 姐妹第39章 圖志第12章 烤紅苕第115章 守歲第1章 素餡饅頭第109章 受傷第139章 並肩第138章 考官第50章 第 50 章第137章 測試第5章 羊肉大蔥蒸餅第43章 返程第142章 (捉蟲)第17章 上課第21章 拜師第60章 再見第129章 登基第132章 第 132 章第150章 (一)第114章 回來第145章 銀荒第70章 搬家第147章 跑馬第94章 考試第155章 (六)捉蟲第132章 第 132 章第125章 準備第105章 任命第138章 考官第26章 打羣架第127章 爲難第10章 松花皮蛋第77章 黑手第31章 心事第106章 初案第7章 八寶茶第66章 殺雞第152章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