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生亂

這晚,傅雲英還是夢見前世了。

不過不再是噩夢。

滴水成冰的寒冬時節,她在甘州一處泥濘的河邊行走,淒厲的風聲中夾雜着柔和的汩汩水聲,風吹在臉上,冷得刺骨。

她卻不覺得難受,只是那樣漫無目的地走,雙手撥開一人高的茅草叢,前方豁然開朗。

黑夜如潮水一般緩緩退去,一望無際的草原,風停了下來,地平線上緩緩浮出溫和的光亮,日頭還未出,但天快亮了。

她沐浴在清寒的晨風中,眼前一片溫暖的璀璨光輝。

翌日一大早,吃飯的時候,傅雲英讓管家把家中備着做打球場的院子改建成射箭廳。

打球場、射箭廳可以共用一個院子,只需要做一些改動。管家應下,問她是不是要請騎射師傅。

傅雲英道:“不必,府裡有現成的師傅。”

喬嘉和護衛們都會騎射,她只是學基本的技巧,沒打算練成神射手,有人在一邊指導姿勢就行。

傅雲章看她一眼,“怎麼想起學射箭?”

她一笑,挖一勺桂花滷子澆在碗裡的豆花上,“技多不壓身。”

與其一直恐懼下去,不如主動去面對。宮中每年都會舉行各種大大小小的射禮,文武官員都要參加,她現在品階不夠,以後升官了,必然也要參加。

“二哥。”她用筷子把半塊流油的高郵醃蛋挖到碟子上,推到傅雲章面前,“我聽工部主事說翰林院有人爲難你?”

翰林院平時有各種大小詩會,過節要寫詩,宴飲聚會要寫詩,閒着沒事幹也要寫詩,但這些都不會影響到最後的考覈,哪怕請半年的長假,只要考覈通過,就能派官。以傅雲章的才學,通過考覈輕而易舉,但有人故意在名額上設了道關卡,不想讓他順利通過遴選。

傅雲章把她挖好的醃蛋黃倒進碗裡,手裡拿着小瓢羹,緩緩攪動荼蘼粥,淡淡道:“不妨事,已經解決了。”

不想多談的樣子。

傅雲英沉默下來,遞了一枚雜色鵝肉饅頭給他。

他接了饅頭,笑了笑,“真的沒事。”

正說着話,哐噹一聲響,兩人嚇了一跳,看向門口。

被門檻絆倒、剛剛摔了個大馬趴的袁三從地上爬起來,拍拍袖子,撓撓腦袋,眼神躲閃,神情尷尬。

傅雲英掃他一眼,目光在他那兩個顯眼的大黑眼圈上停留了片刻。

“坐吧。”

袁三答應一聲,挨着她坐下,自己盛了碗粥慢慢吃。

傅雲章和傅雲啓吃完,先出去了。傅雲英眼神示意房裡的丫鬟都出去。

等房裡只剩下她和袁三了,她問:“昨晚一夜沒睡?”

袁三突然變得木訥起來,不敢看她,垂着腦袋支支吾吾道:“還,還好。”

傅雲英嘴角翹起,“你在想什麼?”

袁三也不知道自己是怎麼回事,聽她在耳邊說話,渾身不自在,不知不覺出了一身細汗。

半晌後,他心一橫,鼓起勇氣問:“老大……你以前對我那麼好,不會是喜歡過我吧?”

如果老大喜歡他,而他不知情,那豈不是辜負了老大的一片心?

房裡安靜下來。

好險傅雲英剛剛吃完一碗豆花,不然聽了袁三這句話,一定會嗆個半死。

她無語了很久。

袁三小心翼翼偷看她幾眼,見她一臉莫名其妙,明明應該鬆口氣的,不知怎麼反而有點失落,哈哈大笑幾聲,“老大,我和你開玩笑呢!”

從武昌府到京師,慕丹映公子之名給老大寫詩、寫賦的文人不知有多少。文人間喜歡這種風流雅事,老大從來都是冷淡以對,不是那種喜歡到處留情的浪子。

傅雲英白他一眼,“這樣的玩笑話不好玩。”

他忙賠不是:“我曉得錯了。”

傅雲英搖搖頭,不理會他了。

她心裡明白,袁三不是真的自作多情到這個地步,而是故意用這種玩笑話化解昨晚的彆扭。

“明天我派人送九哥南下去考鄉試,你會試準備得如何了?”

說起正經事,袁三立馬正常了,點點頭,“老大,你放心,我這回怎麼說也得混個名次。”

傅雲英點點頭,“書坊的事你別管了,專心溫書,我前幾天找姚大人討來一套房稿集,都是近年來的士子所作,還沒出版過,你好好研讀。”

袁三嗯一聲,“我曉得。”

……

昨天千步廊發生的事傳得很快,一轉眼六部年輕官員都聽說了。

傅雲英剛進大理寺,陸主簿捧着點名冊,仔細端詳她一陣,嘖嘖道:“還好沒破相!你這副好相貌可是我們大理寺的招牌。”

她哭笑不得。

一路往號房走,路過的人都要拉着她關心幾句,大罵阮君澤狐假虎威狗仗人勢,最後一致表示阮君澤肯定是嫉妒她的年輕俊秀。

她素來不苟言笑,大家怕她惱了,開玩笑也僅限於此。

傅雲可是個不好惹的主兒,人家前些時日硬生生查閱所有前朝典籍,一個字一個字摳字眼,把刑部一個按照“舊例”判罰的案子給駁回了,光是這份韌勁兒,就不能小瞧她。

尤其這種局勢詭譎的時候,大家更爲謹慎小心,總之誰都不得罪。

傅雲英和同僚們敷衍幾句,回到自己號房。

石正搬來今天要審覈的卷宗,放在書案上,砰的一聲響,濺起一蓬灰塵。

按照她的吩咐,卷宗是分過類的,她拿起一份細看,剛看了個題頭,門外傳來一陣騷亂。

似乎是衝着她這個方向來的。

她放下卷宗,起身往外看。

長廊外,穿一襲飛魚服的年輕副千戶阮君澤正黑着臉往裡走,步子邁得又急又大,衣袍獵獵作響。

大理寺的評事、主簿們跟在他身後,想攔着他,又不敢攔,這位可是能以一當百的武狀元。

但這裡畢竟是大理寺,要是他們放任阮君澤在大理寺撒野,刑部、督察院的人還不得笑掉大牙?以後大理寺官員還怎麼在官場上混啊?直接捲鋪蓋回家種田得了!

想想刑部的人到時候會怎麼嘲笑大理寺的人窩囊,大家頓時不覺得怕了,一鼓作氣,擋在阮君澤面前,不許他往裡走。

“副千戶這是想在大理寺撒野麼?”

阮君澤濃眉皺起,有點不耐煩,大手一揮,想把人推開。

“阮千戶。”

一道清冷而悅耳的聲線響起。

阮君澤腳步一頓,擡起頭,視線越過衆人,落在傅雲英身上。

她走出號房,慢慢走上前。

周圍的人忙讓開,紛紛退到她背後,“傅雲,你別怕這小子,我們給你撐腰!”

“對,你別怕,這裡是咱們的地盤。”

一片威脅叫嚷聲,看架勢,他們也想效仿那天的六部大混戰,來一場羣毆。

老實說,就他們一個個細胳膊細腿的,打起架來,可能還不如她,至少她下手狠。

傅雲英搖搖頭,示意衆人安靜下來,對阮君澤道:“副千戶若是來爲昨日的莽撞賠禮道歉的,我這裡備下清茶一杯,若不然,還請回吧。”

衆人齊刷刷看向阮君澤。

阮君澤嘴角一挑,依舊是一副吊兒郎當的模樣,說出口的話卻讓衆人目瞪口呆:“沒錯,我今天來,是向你道歉的。”

彷彿沒看見大理寺的人臉上的古怪神色,他彎腰作揖,接着道:“昨天是我輕狂了,望你別往心裡去。”

傅雲英當然不會往心裡去,在官場上,冤家宜解不宜結,昨天兩人還針鋒相對,一轉眼可能就會因爲共同的利益結成同盟。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她做不到宰相肚裡能撐船,但知道對自己來說最重要的是什麼,平常的口角紛爭,只要不影響大局,不必放在心上。

她說到做到,請阮君澤去自己號房吃茶。

阮君澤應下來,跟着她進房,接過石正斟的茶,喝一口,撂下茶杯,看一眼在門外探頭探腦的人,大聲道:“好了,我是真心來向你賠禮道歉的,我欠你一份人情,以後要是誰敢給你臉色看,你只管來找我。”

他是個急性子,說完話,起身告辭。

待他走遠,評事們擠進號房,“了不得,這個副千戶囂張跋扈得很,竟然也肯服軟。”

傅雲英微笑道:“剛纔多謝諸位爲我說話。”

大家哈哈笑,“別和我們客氣,你要是被欺負了,我們臉上也無光啊!”

終於有藉口和她搭話,大家有些興奮,硬賴着和她扯了不少閒話才走。

……

到用膳的時候,衆人正約齊往外走,忽然聽到一陣急促的鐘聲。

鐘聲本應該是沉重而渺遠的,此時的鐘聲卻短促而嘹亮,莫名讓人覺得恐慌。

響聲還未停下,幾個雜役飛奔進來,面色驚惶,聲音直抖:“南廡走水了!”

衆人面面相覷,抓住兩腿直打哆嗦的雜役,追問:“哪個南廡?”

雜役軟倒在地上,站都站不起來:“乾清宮南廡!”

衆人愣了片刻,反應過來,無不駭然。

現在是白天,衆人涌出大理寺,走到高處,望向宮城的方向,只見一股黑色濃煙騰空而起,繚繞在宮城正上方,那裡就是皇上接見羣臣和日常起居之所——乾清宮。

隔得這麼遠,他們也能聽到那種巨大的噼裡啪啦燃燒聲。

偶爾還傳出幾聲爆炸的聲響,似乎是整個乾清宮都燒起來了,黑煙越來越濃,漸漸遮天蔽日,幾乎將北邊的天空都蓋住了。

此刻,南城的人只要一擡頭,就能看到北邊灰濛濛的一片暗沉。

不知情的可能還要疑惑,好好的豔陽天,怎麼突然就變成陰天了。

刑部的人也出來了,大家互望一眼,心驚肉跳。

火勢這麼大,又是在短時間內燒起來的,恐怕難以撲滅。

這大白天的走水,是宮裡伺候的宮人不當心,還是……宮裡出了什麼異變?

衆人不知該如何是好,一片騷亂。

有人叫:“救火班已經趕去救火了。”

有人覺得他們應該立刻趕去宮裡幫忙救火,其他人則反對:“宮中此刻肯定亂成一團,我們貿然過去,不是更亂麼!”

乾清宮屬於宮城內廷,並非外朝,大臣無詔不得擅入。現在他們趕過去,也進不了內廷啊!

京中人口稠密,房屋又大多是木質結構,極易走水,錦衣衛、京衛、金吾衛各自抽調出幾十人組成救火班,每天負責巡邏京師皇城,一旦有火情,立時敲鐘示警,前往撲滅,以免火勢蔓延。宮中從早到晚都有救火班巡邏。

衆人各持己見,吵得面紅脖子粗。

一撥人性子急,在刑部尚書的帶領下往宮城的方向走去,剩下的人選擇先留在官署等消息。

在鐘聲響起的時候,傅雲英心跳陡然加快。

霍明錦一直盯着沈家,沈家大公子在幕僚的慫恿下,預備孤注一擲,於明天起事,東宮那邊已經佈置下天羅地網,皇上想在明天沈黨聚齊時給他們來一個甕中捉鱉,將沈黨一網打盡,今天乾清宮怎麼會走水?

事情有變!

沈家肯定猜到他們已經走漏消息,又或者他們實在等不下去了,所以提前行動。

她不動聲色,掃一眼左右,發現身邊突然多了幾個人。

正是霍明錦留給她的護衛,不知他們是怎麼混進官署的。

“傅相公莫怕,二爺已經進宮了,尚不知宮中是什麼情形,您最好待在大理寺。”一名護衛道。

她定定神,“勞煩你去刑部找到我二哥……確保他的安全,他是刑部山西司主事。”

護衛抱拳應喏,留下兩個人緊跟着她,混進人羣裡不見了。

她和陸主簿等人回大理寺,大理寺卿今天不在,身爲少卿的趙弼帶着兩個助手匆匆出去,叮囑其他人:“你們待在衙署內,不要隨便走動。”

大家心頭惴惴,還沒商量出一個所以然來,刀兵響動聲驟起。

剛纔跑出去的幾個官員屁股尿流跑回大理寺內,“外面全是兵!我們根本出不去!”

衆人心驚膽戰。

……

宮中火勢這樣大,半個京城的人只要擡起頭,就能看到滾滾濃煙。

沈府內花園一座被家丁層層把守的暖閣裡,閣老夫人坐在窗前,擡頭看一眼突然暗下來的天空,緩緩閉上眼睛,摩挲手中一串佛珠,默唸祝禱之語。

房裡響起幾聲咳嗽。

“貞淑……”牀榻上,沈介溪掙扎着坐起來,滿臉病容,鬢髮雪白,因爲病痛折磨和最近一年的鬱郁不得志,短短几個月,蒼老了十幾歲,“那幾個孽子呢?”

沈介溪多次以老病爲由上疏致仕,倒也不全是爲了向皇帝施壓,他確實病了,這些天府中內外事務全是由兩個兒子處理。前天他發現兒子們揹着他聯繫遼東總兵徐鼎,並且已經買通兵馬司、京衛、羽林軍,勃然大怒,還不及叱罵兩個兒子,便氣倒在牀,一睡就是一天一夜。

趙氏放下佛珠,倒了杯茶,走到牀邊,喂丈夫喝下,臉上皺紋舒展,“到了這個時候,也不必瞞你,他們帶兵進宮去了。”

“孽障!他們這是去送死!”

沈介溪額前青筋暴跳,面容猙獰,手中茶杯摔落在地。

一地殘茶,上好的茶葉,宮中御用的也不及沈府的精緻,以後怕是喝不到這樣的好茶了。

趙氏嘆息一聲。

沈介溪站了起來,眼前一片暈眩,踉蹌幾下,勉強站穩,“我這就去把他們叫回來!”

太孫還未長成,他們沒有勝算,最好的辦法是隱忍退讓,待皇上百年,太孫年幼,沈家照樣能崛起!何必孤注一擲,急於一時!

剛走出幾步,手腳發軟,栽倒在地。

“官人,放手吧。”趙氏攙扶沈介溪站起來,扶他回牀邊坐下。

這個曾權傾朝野、指點江山的男人,終究是老了,如今白髮蒼蒼,孱弱無力,連臥房都走不出去。

趙氏的冷靜和淡漠讓沈介溪愈加煩躁,“這是謀反啊!一旦事敗,沈家死無葬身之地!十萬火急的時候,你這婦人懂得什麼!”

“官人,你攔不住他們的。”

被丈夫厲聲指着鼻子訓斥,趙氏神色仍是淡然,眼簾擡起,“何況,這也不是第一次了。”

沈介溪一愣。

趙氏淡淡道:“官人,當年您爲扶持皇上登基,不惜先下手爲強,以至於先帝臨死前連遺旨都沒留下,都說先帝走得倉促,其實只是你們沒預料到那枚藥丸藥性那麼烈罷了……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兒子們這也是跟你學的。”

沈介溪臉色驟變,目光似鷹隼一般盯住自己的老妻。

這是他頭一次用這種眼神看自己的妻子。他十幾歲便娶了妻子,她是趙家嫡女,溫柔賢淑,持家有道,這些年爲他操持家務,打理內院,含辛茹苦,賢名遠播,讓他能夠心無旁騖地處理前朝政事,沒有後顧之憂。

全天下人都知道,他娶了一個好妻子,又賢惠又大方,主動爲他納妾,撫養庶出兒女,從不會拈酸吃醋,苛待妾室。

他的妻子,一個溫婉賢惠的內宅婦,竟然知道當年的隱秘!

趙氏看也不看自己的丈夫,接着道:“您這些年愈發剛愎自用,幕僚但凡說一句不中聽的話,就遠遠打發走,從內閣到地方,所有人都得對您言聽計從才能得到升遷,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風光得意,只怕是早就忘了那年入閣時曾說過的話吧?您那時還感慨前首輔不知收斂,被先帝砍了腦袋,覺得自己肯定比前首輔冷靜,輪到您把持朝政時,您怎麼就不爲自己留一條後路呢?”

沈介溪臉色越來越冷。

他的妻子,一直唯唯諾諾,以他爲天,竟然敢當面和他說這樣的話!

趙氏笑了笑,“官人,您權勢滔天,那時候宮中舉行宮宴,連皇上都得老實等你入席才動筷子,您被富貴權勢迷花了眼睛,哪裡想得到其他……太子的死,和先帝的死因何其相像,皇上觸動心事,怎麼還可能留下沈家?如果那時候您願意退一步,或許還有轉機,可您卻再次用辭官逼迫皇上……沈家遲早都會落得萬劫不復,早一點,晚一點,沒什麼分別。”

很多事其實是可以避免的,可身在局中,不是每個人都能清醒認識到自己的真正身份。

沈介溪眼前發黑,又開始暈眩,趙氏扶他躺回牀上,“您躺好了,外面都是兒子們留下的心腹,我們誰都出不去,事已至此,您不如留口氣,看看他們能不能成事。若成了呢,您還能繼續風光,若不成……”

趙氏笑了笑,“若不成,也不過是一死罷了。”

這樣詭異而冷淡的妻子,讓沈介溪不由沉默下來,徹骨的寒意爬滿全身。

他以爲自己是高高在上的內閣首輔,總攬大權,得意半生,即使最後落一個慘淡收場,也不要緊,因爲他已經風光了那麼多年,不枉多年苦讀。

然而枕邊人卻騙了他幾十年!

在內宅中隱忍幾十年,知道他的所有秘密,卻忍到今天才說出口……妻子的心性,絕不在他之下!

“您是不是覺得妾身瘋了?”

趙氏用帕子沾了點茶水,幫沈介溪溼潤乾燥的嘴脣,“其實這纔是我啊……官人,我從小聰明伶俐,跟着叔叔讀書認字,族裡的男孩子們沒有一個比得上我,叔叔說我若是男子,說不定能爲官做宰。我不服輸,爲什麼女子就不行?我努力讀書,不管是老師還是長輩,都說我比男兒強。”

她說到這裡,臉上的笑容淡了下來。

“可是不管我有多聰明、悟性有多高,十四歲那年,長輩還是把我帶到沈家人面前,隨你們家的婆娘挑挑揀揀。我到現在還記得那天,我和其他姐妹們一起,穿上最好的衣裳,打扮得千嬌百媚,坐在海棠花樹底下說笑。你們家的婆子走過來,拉起我們的手一個個摸過去,看我們相貌怎麼樣,身材如何,好不好生養,還要看看牙齒長得好不好,人人都誇我們人比花嬌,我卻覺得自己就像牲口,豬欄裡等着宰殺的豬。”

“我的字寫得多好啊……可那有什麼用,你們家挑中我了,我就得丟開書本,學着怎麼當一個賢妻良母。我那時候才明白,家中長輩用心教養我,讓我學詩書辭賦,教我做人的道理,不是爲了我,而是爲了滿足他們的攀附之心,用我換取家族利益。”

趙氏垂眸,看着躺在枕上神情複雜的沈介溪,“官人,從那以後,我再也不碰書本了。我和叔叔決裂,不許妹妹們讀書,讀了有什麼用?還不如安安分分做一個賢惠的妻子。免得像我一樣,多年的希望破滅,不甘心,又不敢反抗,也沒法反抗,只能乖乖嫁人……這麼多年,我看着你一步步高昇,到最後得意忘形,埋下禍根,我不是沒勸過你,可你聽得進去嗎?你只會說我是內宅婦人,不懂朝堂之事……我確實不懂做官的道理,可我知道你正一步步往懸崖邊走,我想拉你回來,你罵我無知短見。那幾個年輕貌美的小妾嘴甜,知道哄着你,你常去她們那兒,順耳的話聽多了,哪裡聽得進逆耳忠言。”

窗外揚起大風,吹動庭院樹枝嘩啦響,宮城方向的濃煙飄過來,伴隨着煙霧的是無數還在燃燒的火星子。

這一場大火,不知要燒到何時。

趙氏起身,合上窗戶。

那年她年少天真,衝動易怒,和趙師爺大吵一架後,回到自己的房間,痛哭一場,親手把自己的書本焚燬了。

趙師爺至今都不懂她爲什麼厭惡書本,只有她自己知道,正因爲喜歡,正因爲認清現實,她才碰都不敢碰一下。

她不滿足於只當一個閨閣才女,既然沒法走出內宅,那還不如從此和書本劃清界限。

“官人,你我同牀共枕幾十年,做了一輩子的夫妻,託你的福,我身爲閣老夫人,也算是榮寵一生……人人都羨慕我,我也沒什麼不知足的。兒子忤逆,也不是我的錯,我用心教導他們,終究比不上權勢誘惑大,他們是你的兒子,沒有你的才華,野心卻比你大多了,我這個母親,仁至義盡。”

她轉過身,坐回牀邊,替沈介溪掖被子。

“若事敗,妾身願意同相公共赴黃泉,咱們也算是有個伴。”

沈介溪望着陪伴自己幾十年的老妻,喉頭滾動了幾下,終究還是無言。

……

太監們都在救火,水桶、木梯、沙子源源不斷送進乾清宮,到處都是此起彼伏的驚叫聲,怒吼聲。

猶如修羅地獄。

秉筆太監的御賜莽服被燒了一大塊,氣得直罵娘,抓住身邊的小太監:“爺爺呢?”

小太監哭着道:“萬歲爺爺避去西苑了。”

這時,幾名佩刀錦衣衛飛跑至太監身邊:“東宮有異動,沈家的人趁太子妃發動,挾持孫貴妃,萬歲爺爺也被圍起來了!”

秉筆太監魂飛魄散,汗出如漿,這場大火燒得蹊蹺,果然是沈黨故意縱火!

“太子妃怎麼會發動?不是說還有一個月嗎?”

錦衣衛低聲道:“其實太子妃半個月前已經平安生產,生下太孫。沈家買通宮人,故意隱瞞消息,就是爲了今天。”

秉筆太監忍不住打了個哆嗦。

完了,這和皇上掌握的情報完全不一樣。

“快去傳霍指揮使,他戰無不勝,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一定能救出萬歲爺,快去!”

衆人應喏。

……

紫禁城規劃嚴整,前前後後耗時十幾年方建成完工。

前朝後寢,王者居中。

外朝三大殿,奉天殿,華蓋殿,謹身殿,舒朗雄偉,裝飾華麗。三座大殿沿中軸線排列,屹立在漢白玉臺階上,明黃琉璃瓦,青白石底座,彩畫金碧輝煌,殿內鋪墁金磚,兩旁殿宇簇擁,左右對稱,殿前設有廣場,可同時容納上萬人朝拜慶賀。

氣魄宏偉,壯麗輝煌。

這裡是權勢的巔峰,代表着至高無上的皇權。

讀書人夢寐以求的功成名就,便是有一天能夠出入紫禁城,匍匐在帝王腳下,爲其鞠躬盡瘁,施展抱負才華。

霍明錦一身戎裝,戴大帽,手提長刀,站在廣場前,環顧一週。

旌旗獵獵,遠處巍峨高聳的宮殿靜靜矗立在日光下,金光閃耀,撲面而來一股無形的威壓。

不管是誰,到了它腳下,都得卸下一身傲骨,俯首陳臣,一如螻蟻在神佛前虔誠參拜。

他卻沒有跪下去,從奉天殿徑自往裡走,一路暢通無阻。

身後黑壓壓一羣身着罩甲、手執長纓槍的兵士,沉默地緊跟着他的步伐,如一羣暗夜潛行的野獸,就像以前在戰場上一樣,明知前方是數倍於他們的敵人,明知可能有去無回,仍然毫不猶豫地跟隨他們的將軍衝上去迎戰。

乾清宮南廡被熊熊大火包圍了,火光沖天,烈焰上空,是鋪天蓋地的黑煙。

霍明錦目光平靜,彷彿閒庭漫步一般,帶着潮水一般的兵士,涌進莊嚴肅穆的宮城內。

太子妃早已平安生產,沈家隱而不報,假裝在爲皇上的震怒忐忑不安,實則暗中佈置人手,準備了一場宮變。

他早已得知消息,只是不知道沈大公子會提前一天動手。

“二爺,咱們早有準備,他們提前一天也不過如此,大理寺、刑部和千步廊那邊都派了人手看着。”李昌急匆匆從穿廊跑出,跑到他身後,上氣不接下氣,“皇上被羽林軍圍在西苑,東宮那邊已經全是沈黨的人,水潑不進,針插不入。”

東宮又與他何干呢?

霍明錦冷淡道:“守住各處宮門,除了沈敬德的人手,其餘人都不準放進來。你親自去大理寺。”

李昌抱拳應是。

霍明錦很快就趕到西苑。

一國之君,如喪家犬一般,先是因爲乾清宮的大火嚇得魂不附體,又被羽林軍一路追殺,帶着幾個隨身太監躲進太液池旁的寶華殿內,等着他前去救援。皇帝知道沈家人將會有大動作,但沒想到羽林軍和金吾衛、京衛都會反,他以爲自己勝券在握,是釣魚的人,卻不知自己也只是魚餌罷了。

皇帝大概不會知道,羽林軍之所以會跟着沈敬德造、反,原因很簡單,他喜怒無常,曾因爲一件小事虐殺羽林軍統領,而那位統領很受部下敬愛。

霍明錦帶着人馬趕到,擺出陣勢。

沈敬德的周密安排他一清二楚,早就在暗處佈置好人手,只等羽林軍自投羅網。

寶華殿前人頭攢動,卻不是如往常那般舉行慶典,而是密密麻麻的羽林軍正往裡衝刺。地上到處是倒伏的屍體,殿前侍衛已經死得所剩無幾。皇帝和小太監躲在梢間內,瑟瑟發抖。

看到霍明錦看到,裡面的太監欣喜若狂,“萬歲爺,霍指揮使趕來了!”

皇帝臉色鐵青,咬牙對天發誓,“朕必要將沈家人碎屍萬段!”

殿外,隨着霍明錦一個擡手的動作,庭院內的假山上,忽然架起一排排弓弩。嗖嗖數聲,羽箭激射而出。

這些羽箭是特製的,劃破空氣,往羽林軍背後飛竄過去。

羽林軍一心想攻進寶華殿,沒料到後面又殺出一支隊伍,驚慌了一陣,迅速調整陣型,想要反擊。

然而霍明錦早有準備,幾輪飛箭過後,身後死士執槍往前推進,埋伏在暗處的兵士手舞長刀,從兩邊撲出,輕易就撕開了羽林軍的陣營。

戰場上歷經百戰的死士,悍不畏死,豈會輸給宮中這一批散沙似的羽林軍。

羽林軍肝膽俱裂,潰不成軍。

血紅的眼睛,凌亂散落的肢體,發狂的喊殺聲……恍惚又將霍明錦帶回昔日的戰場上。

但這並不是戰場,只是一場場陰謀詭計。

甚至這一仗也在他的計劃之內。

他拔出腰間佩刀。

周圍的人立刻讓開道路,看着他的目光充滿敬畏。

霍明錦慢慢上前,刀尖向下,刀刃反射道道雪亮光芒,看着濃濃黑煙下仍舊高大雄偉的宮殿,一字字道:“該收網了。”

沈介溪是生是死,沈黨亂不亂,他根本懶得管。

從始至終,他的目標只有一個。

奉天殿上,穿黃袍的帝王。

第96章 鐘聲第71章 考課第38章 化解第108章 試探第111章 下獄第125章 準備第117章 春耕第155章 (六)捉蟲第59章 道歉第163章 結局(二)第99章 出發第142章 (捉蟲)第15章 湯圓第146章 過年第160章 (十一)第117章 春耕第32章 說定第156章 (七)第130章 密道第39章 圖志第92章 承諾第21章 拜師第137章 測試第74章 山間第117章 春耕第37章 冤枉第24章 端午(修改)第101章 太子第144章 佛郎機第3章 灌漿饅頭第29章 建議第95章 案首第21章 拜師第34章 出行第94章 考試第40章 故人第153章 (四)第150章 (一)第29章 建議第165章 結局(四)第125章 準備第11章 蜜汁燉肘子第151章 (二)第18章 買書第95章 案首第156章 (七)第50章 第 50 章第164章 結局(三)第155章 (六)捉蟲第144章 佛郎機第107章 懷疑第136章 夜談第18章 買書第29章 建議第60章 再見第148章 華人(捉蟲)第50章 第 50 章第140章 暴脾氣第22章 驚聞第120章 生亂第11章 蜜汁燉肘子第100章 回京第21章 拜師第53章 破題第27章 善後第100章 回京第74章 山間第83章 高中第71章 考課第127章 爲難第97章 選秀第155章 (六)捉蟲第59章 道歉第30章 姐妹第75章 踐行第36章 泥人第117章 春耕第145章 銀荒第129章 登基第72章 祝壽(捉蟲)第47章 起鬨第29章 建議第129章 登基第128章 小懲第68章 旁聽第6章 桂花藕粉第42章 偷拿第47章 起鬨第21章 拜師第55章 雲哥第10章 松花皮蛋第112章 保證第116章 交心第37章 冤枉第145章 銀荒第49章 離別第60章 再見第138章 考官第83章 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