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下獄

傅雲英回大理寺應卯,點卯的陸主簿告訴她,她不在京城的這些天,出了件大事。

城西的火、藥庫失火爆炸,死傷慘重,連西直門的城牆都炸塌了一大塊。

民間老百姓不知裡頭火、藥庫裡頭的情形,以爲是鬧地龍了,當天城中打亂,人都往出城的幾條大道擠,街市人仰馬翻,因爲踩、踏死傷了不少人。

都指揮同知親自領兵纔將騷亂平息下來,連羽林禁軍都出動了。

宮內也不太平,爆炸發生時,皇上正和孫貴妃在御花園賞花吃酒。宮女、太監們聽到如雷的轟鳴聲,抱頭鼠竄,嚇破膽子的,直接跪在地上哭爹喊娘,驚動聖駕,皇上也嚇了一跳,還以爲哪個吃了熊心豹膽的闖宮行刺,帶着孫貴妃在陰溼狹窄的假山石洞裡躲了半天,最後得知只是一場爆炸,大發雷霆,處置了幾十個妖言惑衆的宮人。

還有不怕死的御史上疏,說火、藥庫爆炸乃亡國之兆,認爲皇上無故廢后有違祖制,這是上天對他的警示。

皇上勃然大怒,當場命人將那名哪壺不開提哪壺的御史拖到御道前杖打一百,把人活活打死了。

首輔沈介溪趁機以徹查火、藥庫失火爲由,大肆抓捕曾上疏彈劾他的官員,並且直接將矛頭對準霍明錦,認爲火、藥庫失火的事和他有關。

聽到這裡,傅雲英心中一緊,“火、藥庫由軍器監管轄,和霍指揮使有什麼關係?”

陸主簿看看左右無人,壓低聲音說:“你有所不知,霍指揮使曾在北邊戍守多年,雖然現在不領兵了,但軍器監的少監是他昔日的部下,這回錦衣衛負責抓捕軍中奸細,據說爆炸的事和那奸細有關,可霍指揮使讓奸細跑了,沈閣老一向和霍指揮使不對付,出了這種事,皇上龍顏大怒,他當然要趁機把霍指揮使拉下來。”

傅雲英眉頭緊皺。

難怪他們進京以後發現街道上的行人明顯比平時稀少,宮中氣氛古怪,霍明錦剛到京城就被帶到皇上面前回話,崔南軒貴爲吏部侍郎,竟然親自調查霍明錦遇刺事件,一個挨一個審問當天在場的人……

火、藥庫爆炸,京城人心惶惶,各種稀奇古怪的傳說鬧得沸沸揚揚。老百姓喜歡人云亦云,這種天災人禍最後往往會被傳成是不祥的預兆,皇上得位不正,本身最忌諱這種事,這一次一定會找一個位高權重的人來頂缸,以撫慰人心。

就像以前突發異常天象,有些皇帝會選擇殺幾個大臣平息流言一樣。

這一次,那個人就是霍明錦。

可火、藥庫爆炸,根本和他無關啊!至於奸細被人劫走……

如果不是在驛站遇到自己,霍明錦不會特意等到天亮纔出發,那麼奸細未必會被劫走,他也不會因爲分心中箭……

傅雲英回到自己的號房,窗前一缸肥厚碧綠的蓮葉,日光下葉片綠得反光,像塗了層蠟,縫隙間潺潺水波流動。

她想起霍明錦走進演武廳前和她說話時溫和的語氣,他很鎮定,難道這一切他都預料到了?他有脫身的辦法?

還是他怕她愧疚,才故作平靜?

她揉揉眉心,喝了口茶,慢慢平復心情。

不一會兒,石正過來找她,告訴她之前帶回來的文書、供詞不小心全燒燬了。

她面色冷下來。

石正抹了把眼睛,支支吾吾道:“大人,文書交給餘評事後,餘評事便不許小的去查閱供詞,昨天餘評事的號房走水,裡頭的文書都燒了,小的去看過,張氏一案的供詞只剩下幾張驗屍記錄……”

傅雲英擺擺手,“也罷,你下去吧。”

石正嘆口氣,嘴脣囁嚅了幾下,欲言又止,出去了。

傅雲英若無其事,先去找餘評事討要供詞,餘評事拱手作揖,給他賠不是,旁邊的人打圓場,道:“傅司直,張氏人都死了,這案子是刑部和都察院都通過的,你查來查去,刑部那邊不認,也沒什麼用。”

她沉默不語,像是被說服了,氣沖沖出了號房。

餘評事等人看她走遠,搖頭失笑。

這小子,還是太年輕了。

傅雲英從走廊出來,卻沒往自己的號房走,徑直去裡院找大理寺少卿趙弼。

趙弼這邊的人得過吩咐,從不攔她,看她來了,寒暄幾句,道:“少卿在裡頭,你進去吧。”

她走進當中一間前廳,趙弼已經聽到外面說話的聲音,放下筆,沉聲問:“何事?”

傅雲英走上前,將自己暗中多備的那一份藏在袖子裡的供詞拿出來,說了張氏冤死的事。

趙弼接過供詞和她寫的詳細查案記錄,唔了一聲,道:“大理寺不通過審覈複查,刑部和都察院無權結案,你找到的這些證據可以爲張氏翻案,我這就把案子打回刑部。”

傅雲英緩緩吐出一口氣,趙弼此人說不上有多清白,有時候也會因爲背後的利益關係和刑部、都察院的人妥協,對某些案子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是他經手的案子,一定會查一個水落石出,斷案正直,有理有據。有他這幾句話,張氏一定能昭雪。

“張氏已經死了……韓八斤和她並沒有留下後人……”趙弼放下供詞,擡頭看她,“你何必還爲她奔走?要知道,你已經得罪刑部了,尤其是刑部侍郎,恨你很得牙癢癢,你這次還往上撞,就不怕仕途盡毀於此?”

這個問題身邊的人問過很多次了,傅雲英每次都答,既然看到了,不能就這麼坐視不管。

她拱手,慢慢道:“女子狀告他人,本身就有諸多不便,張氏鼓起勇氣狀告韓氏族人,卻因爲‘女子本人不得上堂’這個規矩而被叔叔出賣,最後落得悽慘而死。如果不還張氏一個清白,以後其他女子有了冤屈,誰還敢去衙門訴訟?女子本身就處於弱勢,如果連一絲希望都看不到,那些欺壓女子的歹人會更加猖狂。這樣的事到處都是……下官管不了那麼多,但管了這一樁,就得管到底。”

張氏死了,還有無數個和張氏一樣處境的女子,她幫張氏伸冤,於張氏來說,死後能夠沉冤得雪,於其他女子來說,是對她們的一種鼓勵,讓她們在絕望中看到一點光明,能夠鼓起勇氣保護自己,而不是麻木地任人欺凌。

後者只是傅雲英心底的奢望,也許張氏這樁案子根本沒有人關注,她爲張氏翻案一點水花都攪不起來,但她願意爲此冒險。

多一分希望,總是好的。

她從沒有忘記,自己是一名女子。

聽了她的話,趙弼沉默了片刻,深深看她幾眼,笑了笑,道:“大理寺的人都說你不近女色,是個清心寡慾之人。我看你分明憐香惜玉,很憐愛女子。”

傅雲英沒說話。

過了一會兒,見趙弼埋頭翻開其他卷宗看,她小聲道:“霍大人剛回來就被叫去演武廳,吏部侍郎崔大人問了我一些問題。”

趙弼臉色微微一變,對她搖搖頭,說:“奸細逃走的事我知道,這事二爺心裡有數,你無須操心,千萬別爲了二爺自己自作主張,反而會壞事。”

看來霍明錦的鎮定不是裝出來的,這一切他都預料到了。不然趙弼不可能還有閒情在這裡慢慢看卷宗。

傅雲英緊繃着的心一鬆,告退出去。

屋裡,等她走後,趙弼立刻推開案前堆成小山包的文牘,叫來自己的心腹,沉聲吩咐:“沈閣老想借火、藥庫爆炸的事陷害二爺,五軍都督府名下在京衛全都有調動,他們想對二爺不利,你們仔細盯着刑部和都察院。”

心腹躬身應喏。

趙弼往後仰靠在大圈椅上,神情沉重。

……

趙弼駁回張氏的案子,讓刑部覆審。

有傅雲英蒐集的證據,張大官人夥同韓氏族人和張氏的叔叔陷害張氏的整個過程清晰明瞭。

但刑部就是不願重審,張氏都死了,審誰去?

大理寺一次次卡着覆審不通過,刑部侍郎惱羞成怒,衝進大理寺,和趙弼大吵一架。

兩人吵得臉紅脖子粗,刑部侍郎把趙弼的書案都踹爛了一塊,木屑飛得到處都是,雜役清掃半天才打掃乾淨。

趙弼不爲所動,刑部一次次發回案子,他一次次駁回。

刑部侍郎爲人器量狹小,隱私手段多,大理寺的人提醒傅雲英每天出行注意安全,不要去人少的地方,發現有人跟蹤自己,立刻趕去人多的地方求救。

傅家人如臨大敵,喬嘉和傅雲啓每天接送傅雲英往來大理寺。

她自己倒是不覺得害怕,畢竟是朝廷命官,大理寺內部又還算團結,知道她得罪刑部的人,有和刑部打交道的差事,都主動幫她攬下來。她怕因爲自己連累傅雲章,他在刑部任主事。

面對她的擔憂,傅雲章不以爲意,道:“刑部侍郎雖然品級高於我,也不能一手遮天,我已經在刑部站穩腳跟,他不能把我怎麼樣。”

他做事總喜歡謀定而後動,很多平時不經意的舉動都是在爲之後的仕途鋪路。姚文達雖然失望於他的保持中立,但仍然處處護着他,畢竟是他的學生,官場上,師生、同鄉、同窗都是天然同盟,一損俱損。他在刑部遊刃有餘,很有點長袖善舞的意思。

傅雲英放下心來。

傅雲章輕輕拍她的發頂,“別擔心我。雖然做人太迂直容易得罪人,討不了好,可你現在還年輕,迂直一些也沒什麼,先打出名聲,圓滑是以後的事。不過你要記住一點,你的迂直是對其他人的,在大理寺,還是要小心應對同僚,不能得罪你身邊的人。”

確實,迂直是沒法在官場走下去的,但現在傅雲英恰恰就是要保持這一份“傻氣”。

能進大理寺爲官的,個個都是飽讀詩書、出類拔萃的英才,誰年輕時沒有“匡扶正義、懲惡揚善”的雄心壯志呢?

雖然大多數人慢慢被現實磨平棱角,選擇圓滑處世,但看到傅雲英堅持爲張氏伸冤,他們嘴上說他傻,心裡其實隱隱有些佩服。

想當年,鮮衣怒馬,青春年少,他們也曾這般初生牛犢不怕虎,想憑藉自己一雙手,掃盡一切魑魅魍魎,讓世間再無冤屈……時隔多年,回想年輕時的理想和抱負,衆人無不感慨。

因此,他們很願意盡己之力幫傅雲英一把,她雖然傻里傻氣,但平時很好相處,辦事謹慎又麻利,不會爲難部下,有事主動攬責任,最重要的是出手還大方,經常請同僚們開小竈,這麼貼心的夥伴,去哪裡找!

傅雲英慢慢在大理寺積累人脈。

大理寺和刑部之間的拉鋸戰,並沒有引來太多關注。

傅雲英回京第三天,火、藥庫爆炸一案就查出結果。軍器監少監玩忽職守,被撤職查辦,這在衆人的意料之中,沒有什麼可驚訝的,但皇上緊接着的一道道諭旨,震動滿朝文武。

皇上當着內閣大臣的面斥責霍明錦辦事不利,並拿出幾分朝臣彈劾他的摺子,要他自辯,朝臣揭發霍明錦私藏武器、意圖不軌,並指出火、藥庫失火的事是少監自編自演,他怕和霍明錦勾結的醜事敗露,才故意燒燬庫房以掩飾其罪行。

人證物證俱在,霍明錦無話可說。

皇上大怒,下令將霍明錦關押在刑部,錦衣衛暫時由他本人指揮。

朝堂再起動盪,人心浮躁,朝局大動。

傅雲英隱隱覺得事情有些不對勁。

趙弼要她不必擔心,可他卻整天心事沉沉,之後更是徹底消失了,好幾天沒有露面。

她去找陸主簿打聽。

陸主簿也摸不着頭腦,道:“趙少卿好像是出外差了,據說是大案子。”

什麼大案子,需要趙弼親自去查?

現在朝中人都忙着落井下石,彈劾霍明錦的摺子像雪片一樣堆滿御前書案。地方官也不甘落後,紛紛上疏歷數霍明錦在地方公、幹期間的罪狀,什麼欺壓良民,踩踏莊稼,收受賄賂,勒索地方官……

一直到滿山楓葉紅透,重陽佳節時,霍明錦還關在刑部大牢裡。

這時,又有人上疏,彈劾霍明錦“奉母無狀,殘害嫡兄”,他曾不顧安國公老夫人的苦苦哀求,斬斷兄長霍明恆的一根手指。這件事衆人皆知,那時候皇上需要重用霍明錦,沒人敢說什麼,現在霍明錦成了階下囚,所有瞧他不順眼的大臣搜腸刮肚也要給他安一個罪名,這種明明白白的事,更是要拿來利用,好讓霍明錦沒有翻身之地。

狼狽逃去南京的安國公被人接回京城,自霍明錦回京,他攜家帶口倉皇逃走,在南京城躲了這麼些年,對霍明錦恨之入骨,不僅絲毫不掩飾安國公府家宅不寧,還趁機狀告霍明錦對生母和長嫂不敬,當堂叱罵霍明錦的罪行,說到最後,痛哭流涕,幾度因爲激動暈厥。

大家都很同情安國公。

一時之間,誰不說痛罵霍明錦幾句,都不好意思和其他同僚寒暄。

事情越來越嚴重,天下臣民的目光都投向霍明錦,每天都有新的證據呈遞到御前。而風光一時的錦衣衛失去主心骨,成了一盤散沙。

沈黨趁此機會,瘋狂報復霍明錦平時倚重的心腹,和他走得近的文官人人自危,紛紛上疏痛罵霍明錦,以證明自己的清白。

皇上沒有明確表態,不過從他接連下旨將同情霍明錦的官員貶謫出京來看,他也懷疑霍明錦狼子野心,想要謀反。

不管怎麼說,火、藥庫爆炸的事沒人提了,也沒有言官指桑罵槐暗示那是不祥之兆,皇上成功達到一開始的目的。

……

入冬前,張氏的案子終於有了結果,刑部和都察院忙着給霍明錦定罪,覆審張氏一案,終於還她一個清白。

傅雲英託人將張氏和她的丈夫合葬,爲她料理後事。

石正主動請纓。

她沒說什麼,把差事交給石正去辦。

上次文書供詞被焚燬,石正也是迫於無奈,他連正式品級都沒有,評事把供詞要走,他只能眼睜睜看着。

水至清則無魚,傅雲英自己也有軟弱妥協的時候,剛者易折,上善若水,她得向傅雲章學習,做人辦事,不能一味剛直。

解決了張氏的案子,她眉頭仍然緊鎖。

她已經很久沒看到李昌了。

趙弼也一直沒有出現。

霍明錦說他心裡有數……這種狀況,也在他意料之中嗎?

傅雲英憂心忡忡,他被押進大牢的時候,身上還帶了傷。

皇上從來沒有真正信任過他,也許這一次,皇上是想借沈介溪的手除掉他?

畢竟他在軍中威望太高了,又正當壯年。

……

院子裡的芙蓉花開了,一朵朵粉嫩花苞抖落露珠,迎着晨風次第綻放,繁花似錦。花冠碩大如傘蓋,籠下的綠蔭罩滿大半個庭院。可惜並無香味。

北方冬季寒冷,一家子都是南方來的,傅雲章特意囑咐竈房婆子多燉些羊肉湯給一家人進補。

傅雲啓嬌氣,嫌羊肉腥羶,吃飯的時候自己捧着碗躲到隔間吃。

傅雲章失笑,盛了碗羊肉湯放到傅雲英面前,“能喝嗎?”

她點了點頭,喝了幾口湯,示意旁邊伺候的丫頭都出去,小聲問:“二哥,霍大人在裡頭……有沒有受罪?”

傅雲章夾菜的動作頓了一下,面色如常,夾一筷子花菇鴨掌到她的碟子裡,道:“皇上下旨,讓刑部尚書主審此案,吏部侍郎崔大人和禮部尚書擔任副審,你知道的,刑部尚書是沈閣老的人。”

傅雲英垂下眼簾,面色微微一沉,沈介溪恨不能將霍明錦扒皮抽骨,落到刑部尚書手裡,霍明錦這些天的境遇,可想而知。

而且還有崔南軒,他似乎和霍明錦不和,從無往來。

“你擔心他?”傅雲章問。

其實不需要問出口,她這些天雖然沒有明着幫霍明錦,但私底下一直在打聽火、藥庫爆炸的事,張氏的案子解決了,也沒見她露出歡顏,她是真的爲霍明錦的安危擔憂。

傅雲英點了點頭。

傅雲章脣角輕輕抿了一下,望一眼緊閉的窗戶,“雲英……你老實告訴我,你是不是喜歡霍明錦?”

語氣有些嚴厲,和他平時的溫和散漫截然不同。

傅雲英怔了怔,想起那天霍明錦微紅的眼眶,出了半天神,搖搖頭:“二哥,我只是不想看到他出事。”

傅雲章沉默不語,把她的臉掰過來對着自己,幽黑眸子似要看進她心裡去。

她想了想,小聲說:“二哥,霍大人知道我是女兒身。”

傅雲章瞳孔微微一縮。

“什麼時候的事?”

“他一直都知道。”

羊肉湯還是熱的,絲絲縷縷的乳白熱氣圍着瓷碗繚繞盤旋。

傅雲章這一次沉默得更久,過一會兒,拿起筷子塞到傅雲英手裡,“先喝湯。”

她喔一聲,把自己碗裡的飯菜吃完。

傅雲章沒吃飯了,自己走到一邊的四方桌前,倒了杯已經冷掉的茶,慢慢喝下去。

涼茶入喉,有助於他保持清醒。

霍明錦早就知道……卻沒有以此爲威脅,還主動提攜照拂她……現在他出事了,整個北鎮撫司亂成一鍋粥,可英姐卻完全不受影響,沒有人因爲她和他的交情爲難奚落她……

傅雲章握着彩繪一年景茶杯,手指慢慢摩挲杯沿,目光落在傅雲英身上。

她坐姿端正,一口接一口吃飯,網巾下是黑鴉鴉的長髮,眉清目秀,瑤鼻櫻脣,年紀越長,越出落得清麗。一樣的官袍,穿在她身上,就是比別人的要好看。大理寺司直的美貌之名早就傳開了,千步廊的人說她“面若好女”,因着這個名聲,沒有人懷疑她的身份。每天有人守在她進出大理寺的路上,想一睹她的容顏,然後和別人吹噓誇耀。

他雙眉略皺,不知在想什麼。

傅雲英吃完飯,漱口吃茶,讓下人進來收拾碗筷,挪到書房裡,接着道:“二哥,我只是問問霍大人的情況,你放心,我知道輕重,你用不着因爲我和霍大人的交情爲難。”

幾杯涼茶下肚,傅雲章這會兒整個人都是冷的,連臉色也冷,聽她說完話後,卻微微一笑,揉了揉她的髮鬢。

……

霍明錦武藝高強,關押他的地方層層守衛,看管很嚴。進出都必須檢查腰牌,沒有憑證,擅入者格殺勿論。

傅雲章走進地牢。

暗處一片窸窸窣窣響,據說刑部的人怕有人劫獄,在角落裡佈置了弓弩手,誰敢闖進來,立馬萬箭齊發,當場就能把霍明錦紮成刺蝟。

傅雲章低着頭,聽前面汪玫和守衛低聲說話,守衛檢查過腰牌,放他們進去。

牢裡光線昏暗,沒有點燈。

霍明錦坐在角落陰影裡,看不清模樣,雖是坐着,而且現在是階下囚,可他仍然給人以強烈的壓迫氣勢,深沉如淵,脊背挺得筆直。

這樣一個人,任誰見了,都不由得生出敬畏之心。

汪玫照例問霍明錦是否和軍器監少監勾結,他一言不發,不認罪,也不辯白。

辯白沒有用,沈黨有備而來,證據確鑿,全是不利於他的罪證。而且他辯白了,供詞也不一定能送到御前。

傅雲章在一旁記錄兩人的對話,基本上是汪玫在不停發問。

不一會兒,守衛送來飯菜,托盤裡兩隻粗瓷碟子,菜色倒是不錯,有魚有肉,還有這時節難得一見的精緻綠蔬。

汪玫一直在問話,嗓子乾啞,笑眯眯給傅雲章使了個眼神,預備出去。

什麼都問不出來,浪費他的精力。

傅雲章遲疑了一下,和汪玫一起往外走。

地牢陰暗潮溼,霍明錦坐在黑暗中,身影似乎和陰影融爲一體,眼神卻清亮而堅定,如一頭蟄伏的雄獅。

等他暴起時,不知又會掀起多少腥風血雨。

傅雲章不贊同霍明錦的處事方式,覺得他太過暴戾,殺戮過多,而且手段狠辣……可這樣的人,卻能事事爲英姐打算,即使自己身陷囹圄,也將她護得周全,沒有對任何人吐露她的秘密。

而且沒有他的戾氣,沒有他當年率兵對敵寇窮追不捨,一直將那羣窮兇極惡的敵寇趕到荒漠以北,又何來邊疆十年太平?

傅雲章踏上潮溼的石階,腳步微微一頓。

他還能看着英姐幾年?她還那麼年輕……

地牢裡的空氣很難聞,不知混雜了多少種讓人渾身不適的味道,汪玫掩鼻,回頭和傅雲章說話,卻見他霍然一個轉身,往地牢跑去。

他目瞪口呆。

錦靴踏過一地坑坑窪窪,傅雲章快步跑回地牢裡,送菜的守衛已經走了,霍明錦低着頭,手裡拿了一隻碗,一雙筷子。

他大踏步上前,拱手,小聲道:“霍大人,如果我是你,不會動今天的飯食。”

霍明錦擡起眼簾,掃他一眼。

傅雲章接着道:“我曾跟着道長修道,於毒、物上略有研究。”

今天的飯菜有問題,他聞得出來。

說完這句話,他撿起地上一張無用的紙,對身後跟過來的汪玫揚了揚,“忘了這個。”

汪玫一笑,“你總是這麼仔細。”

兩人一前一後走出去。

地牢裡,霍明錦揚揚眉,把碗筷撂在一邊。

傅雲章和汪玫出了地牢,回議事廳向刑部尚書彙報剛纔在牢裡問出了什麼。

剛說了沒幾句,門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守衛滿臉是汗,來不及等人通報,衝進議事廳,喊道:“霍大人中、毒了!”

廳堂裡的人衆人愀然變色,面面相覷。

傅雲章不動聲色,只露出恰到好處的驚愕。

藏在袖子裡的手卻緊緊握拳……他剛剛提醒過霍明錦,霍明錦還是吃下有、毒的飯菜……

刑部尚書嘴角微微一翹,慢條斯理地站起身,道:“那就去請太醫來爲他診治吧。”

衆人心領神會,這太醫幾時來,來了之後能不能治好霍明錦,還不是他們說了算?

大家各有打算,各自忙活起來,亂成一團。

傅雲章和汪玫剛剛去過地牢,被大家拉着打聽裡頭的情形。

汪玫還是一張笑臉,“我也不知道吶!剛纔還好好的。”

衆人唏噓,明白這一次沈首輔是真的打算將霍明錦置於死地。

傅雲章應付同僚們的問題,回頭看一眼粉牆外露出的一角碧藍天空。

雖是明淨晴空,他卻嗅到山雨欲來的味道。

……

關在刑部大牢裡的霍明錦中、毒了,第二天早上太醫才診斷出結果,他發現中、毒以後及時自己催吐,暫時沒有性命之憂,但是武功盡廢。

對於一個曾在戰場上拼殺的武將來說,他算是廢了。

民間百姓得知這個噩耗,大爲痛惜,每天趕去城西堵刑部的門,要求他們立刻釋放霍將軍。

誰都不喜歡錦衣衛,現在霍明錦不是錦衣衛了,大家想起他早年保國衛疆、浴血奮戰的英勇,想求皇上留他一命,接着讓他領兵守衛邊疆,但已經晚了。

傅雲英很快得知這個消息,大理寺和刑部離得不遠。

她去找趙弼和李昌,兩人仍然不知所蹤,大理寺的人也不知道趙弼到底去了哪裡。

趙弼曾警告她不要自作主張,以免壞事。

她記下這句話,一直按兵不動……可現在霍明錦的處境實在太危險了。

這到底是不是他的計劃之一?

皇上先前靠他削弱了沈黨,這一次也許是真的利用沈黨報復的機會除掉他,君心難測。

傅雲英考慮了很久。

崔南軒算得上是主審之一……真到了生死關頭,她可以利用這一點。

她不能看着霍明錦就這麼死在沈介溪手上。

……

情勢一面倒,那些曾得罪沈首輔的言官終於看不下去了,要是沈首輔再捲土重來,哪還有他們的活路?

言官們指責刑部看管不力,認爲霍明錦中、毒的事是刑部尚書指使的,要求將霍明錦移交給都察院。

都察院不敢接這個燙手山芋,上上下下空前團結,表示他們很忙,真的很忙,而且都察院的人手遠不如刑部,霍明錦放在他們那裡,更容易出事啊!

最後皮球踢來踢去,皇上決定,霍明錦仍然關押於刑部,但中、毒的事必須徹查。

這樁差事最後落到大理寺頭上。

傅雲英立即去求陸主簿幫忙。

陸主簿皺眉道:“這個案子誰接都討不着好……你還是不要惹禍上身了。”

她一笑,說:“我只是一介司直,左右不了調查結果,查案的人是大理寺丞,我只能幫着記錄供詞……”

陸主簿嘖嘖道:“既然如此,你爲什麼還要蹚這趟渾水?你幫不了霍大人。”

傅雲英垂目,回答說:“幫不了忙,至少可以藉機和霍大人說幾句話,看看能不能讓他在裡面過得舒心點。”

見她執意堅持,陸主簿嘆口氣,點點頭。

第167章 結局(六)(崔)第44章 自救第121章 駕崩第117章 春耕第65章 藏書第138章 考官第104章 殺良第151章 (二)第47章 起鬨第3章 灌漿饅頭第151章 (二)第97章 選秀第42章 偷拿第14章 餈糕第66章 殺雞第128章 小懲第153章 (四)第128章 小懲第125章 準備第13章 洋糖第32章 說定第19章 激動的四叔第52章 燈會第90章 驛站第118章 蠟頭第122章 混亂第62章 公佈第58章 備考第156章 (七)第86章 對峙第51章 陰影(捉蟲)第86章 對峙第151章 (二)第27章 善後第92章 承諾第167章 結局(六)(崔)第72章 祝壽(捉蟲)第44章 自救第146章 過年第132章 第 132 章第62章 公佈第26章 打羣架第59章 道歉第90章 驛站第110章 歸京第144章 佛郎機第89章 得救第18章 買書第136章 夜談第123章 說開第124章 剖白第125章 準備第101章 太子第159章 (十)第122章 混亂第108章 試探第37章 冤枉第44章 自救第159章 (十)第128章 小懲第153章 (四)第57章 江城書院第89章 得救第62章 公佈第123章 說開第139章 並肩第136章 夜談第148章 華人(捉蟲)第12章 烤紅苕第22章 驚聞第155章 (六)捉蟲第35章 高人第115章 守歲第107章 懷疑第84章 喜訊第46章 回家第33章 兄妹第53章 破題第55章 雲哥第3章 灌漿饅頭第71章 考課第107章 懷疑第126章 宅子第88章 上山第117章 春耕第31章 心事第81章 新學長第1章 素餡饅頭第62章 公佈第62章 公佈第123章 說開第30章 姐妹第141章 一百四十一(捉蟲)第105章 任命第50章 第 50 章第61章 廢后(捉蟲)第82章 制藝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