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三章 送課本

一萬部《氏族志》若是放在以前,就算是真的能找到一萬個人抄寫,恐怕也需要好幾天才能抄完,畢竟毛筆的寫字速度可比不過後世的鋼筆或鉛筆,不過若是印刷起來卻是很簡單的事,幾班工匠輪流操作,一天十二個時辰不停的印刷,結果短短几天就將氏族志印刷了出來,其中有一千部在長安城中出售,剩下的則送到全國各地。

本來按照李世民的意思,印書局並不打算盈利,甚至剛印刷出來的一萬部氏族志他都打算白送出去,不過卻被李休給勸阻了,畢竟若是印書局沒有盈利,說不定哪天就會被砍掉,哪怕李世民不砍,日後也會被他的兒子孫子砍,畢竟印刷的紙張、墨汁等成本也不低,再加上工匠們的開銷等等,一本書下來的成本也不算低,總不能一直虧本吧?

所以在李休的堅持下,《氏族志》最終還是在成本上加價一成賣了出去。說起來李世民和世家之間的爭鬥本來就因這本書而起,所以氏族志的名聲也早就傳出去了,很多人都想看一看書上的內容,以前朝廷雖然抄寫了一些,但數量有限,一般人根本見不到,現在終於可以在市面上買到,自然也不愁銷量,短短兩天長安城的一千部書就賣個精光。

《氏族志》的成功也讓李休的信心大增,另外還有一個好消息,那就是劉仁軌在洛陽又鑄造出幾套銅活字,馬上就要送到長安了,如此一來,印書局的效率肯定會大增,而接下來李世民要印的書也十分有代表性,那就是《論語》。

自從漢代獨尊儒術後,儒家從此成爲帝王統治天下的依仗,隋唐時期開始的科舉考試自然也在儒家的範圍內出題,如此一來,《論語》自然成爲詩書人必備的書籍之一,畢竟若是一個人連論語都沒看過的話,恐怕連試題都看不懂,別的不說,李休穿越過來後也曾經專門學過論語,因爲若是這本書不讀的話,平時與一些人,特別是詩書人的交流都有困難。

不過想要印論語還是有點問題,主要是李世民的野心很大,他在看到李休將標點符號引入印刷之後,就想將論語重新斷句,因爲以前論語是沒有標點的,斷句不同,意思也就不同,所以對於論語的解釋不一,爲此儒家內部也沒少發生爭吵。

李世民想給論語加上標點符號,也就是統一對論語的斷句與解釋,這可是個了不起的功績,甚至可以名垂青史,畢竟國家可以滅亡,但是儒家卻不會隨同國家一起滅亡,世家也正是藉助了儒家才做到了這一點,而且世家的傳承也會出現意外,但是儒家的學說卻是不滅的。

對於李世民的心思,李休也懶得理會,反正他只要等着對方把論語斷好句交給自己就行了,不過在此之前,印書局這邊也沒有閒着,趁着論語還沒有送過來,他又讓人印了點東西。

“啓稟駙馬,您讓我們印的書都已經印好了,您要不要看一看?”這天下午,李休剛從理財監來到印書局,結果一個管事就喜滋滋的上前稟報道。

“噢?那可太好了,帶我去看看!”李休聽到管事的稟報也不由得一喜,當下急忙催促對方道,印書局除了完成李世民交給的任務外,也接受一些私人的任務,當然印書的花費肯定要由私人來承擔,而他則是第一個向印書局下單子的個人。

當下李休跟着管事來到印書局的庫房,只見這裡擺放着十幾只大箱子,箱子蓋都還沒來得及封上,當把蓋子打開時,一眼就看到裡面整整齊齊的一本本書籍。

看着這些已經印好的書籍,李休也不由得興奮的大步上前,伸手拿起一本翻了一下,這本書正是當初李淳風替他寫的《李公子算術》,後來李休把這本書進行了整理修改,當做課本來用,比如他的學生和新築小學生的學生,用的都是這本書做教材。

除了這本數學教材外,其它的也都是一些學校用到的各種教材,這些也就是李休爲自己的學生,以及新築小學的學生印製的,特別是新築小學的學生,以前這些學生學習時都沒有課本,只能是上面的老師講一句,他們自己在下面抄一句,學習的效率很差。

也正是因爲上面這些原因,所以李休在印書局開張之後,第一個就想到了給學校印一些課本,畢竟教育才是國家富強的根基,更何況現在的新築小學也是名聲在外,畢業的學生要麼進到官府做小吏,要麼自己經商做事,相比他們窮苦的出身,這已經十分的難得了,更何況還有一些人因做事出色得到提拔,成爲有品級的官員,更有不少人因經商發財,年紀輕輕就成爲富賈一方的大富豪。

學生們有了成就,也沒有忘記培養他們的母校,以前學校的運營都需要李休自己往裡面貼錢,不過這幾年有了學生們的捐助,學校不但不用他再捐錢,反而還有餘錢擴大學校的規模、改善學校的教學條件。

連畢業的學生們都這麼心繫母校,李休這個名義上的資助人自然也不能落後,所以這些書也就是他送給學校的禮物,以後學校有什麼需要的書籍,也都可以從這裡印刷。

當下李休讓人把這些剛印好的課本都搬到車上,然後親自押送着準備送到學校,這時天色還早,不過李休早退都習慣了,也沒有人敢說什麼,畢竟無論是理財監還是印書局,只要是李休主持的機構,就從來沒出過什麼大問題。

當李休帶着這些課本來到新築小學時,已經是下午快要放學的時間了,當下李休找到田籌準備讓他找個地方把書搬下來,畢竟今天肯定沒時間發書了。

只不過讓李休沒想到的是,當他來到田籌的房間時,卻發現這裡竟然有客人,對方是個鬚髮皆白的老者,看起來有些眼熟,似乎是在哪裡見過?

而田籌看到李休時也十分高興的站起來介紹道:“駙馬來的正好,這位是崔公崔侍郎,以前我曾經在崔公手下任職,今天他特意前來探望於我,沒想到駙馬您也來了!”

第一百六十章 平陽見衣娘第七十一章 太子的請柬第五百五十三章 睡不着的上官儀第五百二十章 光化郡主的異常第六百五十二章 西市夜談 下第六百八十八章 以突厥制突厥第四百八十二章 回紇崛起第五百五十七章 撮合第八百二十六章 進宮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同意第五十三章 兩種水車第四百章 巧遇裴寂第五百二十六章 兩全其美?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使節來訪第二百一十二章 李淵來訪第八百七十五章 可疑的和尚第六百六十三章 變化巨大的洛陽第三十九章 李休VS柴紹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去世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又一個十年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海軍第二百九十五章 裴矩受傷第七十二章 戰場四件套第三百四十七章 取名字第七百五十六章 兩個使節的爭吵第六百四十四章 奇特的人第二百七十三章 陪馬爺外出第一千零七十章 李績來訪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蕭瑀入彀第六百九十九章 不行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改變計劃第一千零七十章 李績來訪第八十七章 馬爺與秦瓊 下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泉蓋蘇文的決定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水泥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書院招生 中第六百九十章 白疊子第七百九十二章 天子之怒第七百八十二章 比箭第三百九十六章 空歡喜一場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父子對質第六百零一章 炒麪第三百五十九章 真正的主謀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蘇定方登陸第五百三十七章 蝗災來了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父子夜談 下第二十六章 紙牌的影響第五百一十二章 少女懷春第九百零二章 吏員學校第五百六十一章 要下雨了?第一千零三十章 科舉與國子監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後勁不足的新羅人第四百一十七章 釣魚第九百四十四章 武順入宮第九十六章 你來了!第五十二章 澆地的難題第六百九十章 白疊子第四百九十二章 紅薯的妙用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一個時代的終結 上第六百四十四章 奇特的人第四十三章 送給公主的驚喜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平叛第五百九十八章 白菜變鹹菜第一百七十九章 木炭與石炭之爭 上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趙德言又要離開第八百五十二章 多體船第七十一章 太子的請柬第六百九十三章 高昌王不同意第八百零七章 頭七第二百九十八章 朝中出大事了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兕子撒嬌第三百二十四章 聚將鼓第三十九章 李休VS柴紹第九百八十八章 七娘在哪?第九百四十四章 武順入宮第七百三十二章 乘船出海第五百五十三章 睡不着的上官儀第一百三十五章 李淵的老花眼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王玄策獻俘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再臨遼東第六百八十七章 關鍵在百濟第六百七十三章 李承道的船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王方翼的道路第五百八十一章 美洲大唐 上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改革的時機第七百零八章 裝病?第五百零四章 光化郡主的秘密 下第五百四十章 吃蝗蟲 下第五百八十八章 主將人選第一百一十八章 夜半怪聲第四十九章 才氣逼人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李治的一天 下第三百四十三章 頡利沒死第二百八十九章 掃墓 上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王方翼的道路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攻略四方第五百九十四章 兩個助手第六百三十九章 蕭皇后的“東西”第四百二十章 鑽石的下場第九百三十章 今天是上元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