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八章 大唐諸事皆巧

李世民的這封書信寫的並不是很長,而且因爲他和希拉剋略也並沒有見過面,連對方的名字都是從巴赫拉那裡聽說的,也不知道對方的脾氣稟性如何,因此信上滿滿的都是外交辭令,開頭先是回憶了一下大唐與羅馬之間的友誼,其實屁友誼都沒有,只不過彼此在幾百年前都曾經聽聞過對方的名字罷了,比如中原的史書中就將羅馬稱爲大秦。

簡單的寒暄過後,李世民立刻話鋒一轉,然後就開始進入正題,先是分析一下波斯、大食與羅馬這三國之間的關係,雖然現在大食主要是與波斯人打仗,但是等到波斯人倒下後,唯一可以威脅到大食的也就只剩下羅馬了,以大食人的霸道,他們會允許身邊有羅馬這樣的敵人嗎?

毫不誇張的說,李世民是世界歷史上最優秀的戰略家之一,雖然他沒有來過羅馬或波斯,更沒有親眼目睹大食人的崛起過程,但是他卻以自己敏銳的目光,以及獨道的見解分析出,大食在滅掉波斯後,接下來的目標肯定是羅馬,如果現在希拉剋略不救波斯,那麼日後他將獨自面對大食人的威脅。

也正是因爲上面的原因,所以李世民在信中也表示,羅馬現在只有兩條路,若是眼睜睜的看着波斯被滅,那麼接下來大食人肯定調頭西進,到時羅馬就只能與大食單挑,可若是現在出兵救下波斯,那麼日後兩國就可以互爲援引,從而遏制大食人的擴張,甚至從東西兩面夾擊大食,徹底的將他們消滅掉。

希拉剋略看完了李世民的親筆書信後,臉上也不由得露出沉思的表情,對於這封書信的真僞,他也並不懷疑,因爲只要他願意,也可以像波斯那樣向大唐派出使節,到時自然可以印證這件事,而且從這封信上,他可以感受到寫信這個人犀利的目光和廣闊的胸襟,不是他小看波斯,哪怕是眼前這個巴赫拉背後的那個卡瓦德將軍,也絕對沒有這樣的眼光與胸襟。

當然最關鍵的是,巴赫拉也帶來了不少大唐的物品,這些物品也絕對不可能是僞造的,而且從他之前對大唐的描述來看,他也肯定去過大唐,這些都間接證明了這封書信的真實性,更何況現在波斯已經都快要滅國了,更讓希拉剋略相信,哪怕借波斯一百個膽子,他們也不敢在這個時候得罪自己。

既然書信是真的,那麼希拉剋略第一個要分析的就是李世民這封信的真實意圖,畢竟大家都是皇帝,雖然距離遙遠,國情也不同,但本質上卻是相通的。

首先希拉剋略第一個就想到,大唐皇帝之所以給自己寫這封信,肯定是不希望波斯被滅掉,因爲波斯是擋在大唐與大食之間的屏障,哪怕大唐距離大食十分遙遠,但也不希望與大食這麼一個擴張成性的國家做鄰居。

想明白了上面這一點,希拉剋略也不由得爲李世民的深謀遠慮而感到敬佩,畢竟大食就算是滅掉了波斯,恐怕在短時間內也威脅不到大唐,可是對方卻已經開始警惕大食這個敵人,這可不是什麼人都能做到的。

連遠在東方的大唐都警惕大食這個敵人,更讓希拉剋略感受到一種危機感,畢竟相比遙遠的大唐,他們羅馬離大食可是太近了,甚至兩國本來就接壤,而且大食人的崛起,直接威脅到羅馬統治下的埃及與小亞細亞行省一帶,而且兩國的邊境也時有摩擦,只不過大食現在也比較剋制,暫時沒有與羅馬發生明面上的衝突。

面對大食的剋制,本來希拉剋略還以爲大食是畏懼羅馬的強大,所以纔不敢和他們起衝突,可是現在他忽然警醒過來,估計是大食人不願兩面作戰,所以才暫時選擇了退讓,等到他們滅掉了波斯後,還會像現在這樣保持克制嗎?

一想到上面這些,希拉剋略也不由得驚出一身的冷汗,心中對大食的警惕也立刻提到了最高。不過想到出兵幫助波斯這件事,希拉剋略一時間也感到十分爲難,一來波斯也不是什麼好鳥,當初他們羅馬幫助波斯,卻反被波斯咬了一口,差點就落入到滅國的境地,這也使得羅馬上下對波斯都十分的仇視,若是現在出兵幫助波斯,他也將面對國內強大的阻力。

另外希拉剋略的年紀也大了,這幾年他的主要精力也放在挑選繼承人這件事上,同時努力在國幾推動希臘化,使得羅馬更加的純粹,對於外面的征戰幾乎也都停了下來,若是現在突然對大食發動進攻,恐怕會讓羅馬陷入到一場浩大的戰爭之中,若是天長日久的拖下去,甚至很可能讓他之前的努力付之東流。

也正是考慮到上面這些,希拉剋略一時間也拿不定主意,殿中的人也不敢打擾他思考,巴赫拉正是一臉緊張的站在那裡,目光緊緊的盯着希拉剋略,現在對方的選擇就可能決定波斯的命運,甚至他這時也產生一種荒謬的感覺,誰能想到以前被波斯視爲敵人的羅馬皇帝,這時竟然掌握着波斯未來的命運?

過了好一會兒,只見希拉剋略這才擡起頭緩緩的開口道:“這件事關係太過重大,我一時間也無法做出決定,所以我也需要與其它人商議一下!”

看到希拉剋略並沒有當場拒絕,這讓巴赫拉也不由得心中一鬆,因爲這說明大唐皇帝的信已經起到了效果,至少希拉剋略心中已經有所動搖,只要他能夠說服其它貴族,羅馬還是有很大的可能出兵的。

“皇帝陛下所言極是,說起來我們波斯當初曾經做出過一些錯誤的決定,所以無論皇帝陛下如何選擇,我們波斯都不會因此而怨恨,只不過我私人還是希望皇帝陛下能夠早點做出決定,若是您拒絕救援我們,我也希望您能早一點告訴我,這樣我也可以早一點回波斯,拿起武器保衛自己的祖國!”巴赫拉這時再次鄭重的開口道,爲了得到希拉剋略的好感,他連當初波斯忘恩負義的錯誤都承認了。

聽到巴赫拉後面的話,希拉剋略也不禁有些動容,巴赫拉只是個使節,卻有着爲國死戰的覺悟,這樣的人簡直可以和神話傳說中的勇士相比了,一時間他也對巴赫拉增加了幾分好感,當下再次開口道:“你放心,我會在幾天內做出決定的,不過你遠道而來,我們羅馬也不能慢待了客人!”

希拉剋略說着就讓人備宴,然後又召集了幾個大貴族一起款待巴赫拉,說起來羅馬帝國的美食也是十分有名的,而且進食方式也十分的有意思,因爲他們是躺在牀上進食的,而且還伴隨着許多的娛樂活動,甚至在吃完飯後,還有羅馬人最喜歡的海河,可謂是十分的奢靡。

入鄉隨俗,巴赫拉跟着希拉剋略來到舉行宴會的大廳,然後像其它羅馬貴族一樣躺在牀上,旁邊有一個長條形的桌子,上面擺放着各種羅馬物色的菜餚,希拉剋略倒是十分的健談,這時也問起大唐與波斯當地的美食與風俗,卻是對其它方面的事避而不談。

“皇帝陛下,說起大唐的美食,我倒是從大唐那邊帶來一些,同樣也做爲禮物送給了您,若是您喜歡的話,倒是可以嘗一嘗!”正在這時,巴赫拉忽然想到了什麼,當下再次笑着開口道。

“美食?”希拉剋略聽到這裡也是一愣,估計他想不通什麼樣的美食竟然可以從萬里之外的大唐帶過來?不過這也讓他更加的好奇,當下吩咐人從巴赫拉的禮物中將大唐的“美食”送上來。

不一會的功夫,就見有侍從帶來一個箱子,當把箱子打開後,裡面露出一排排用草繩扎的很緊的玻璃瓶子,這時巴赫拉站起來從裡面拿出一個瓶子道:“皇帝陛下請看,這是大唐的罐頭,裡面的食物做好後,經過大唐的特殊處理,可以存放一年而不變質,比如這瓶罐頭裡的羊肉,就已經保存了好幾個月了!”

“羊肉保存一年不壞,你確定是真的?”哪怕希拉剋略在心中承認大唐的許多方面都比羅馬要強,但是對罐頭依然感到無法相信。

“當然,這些罐頭是我親自從大唐帶出來的,味道與羅馬、波斯的風味完全不同,陛下您嘗過之後就會知道的!”巴赫拉信心滿滿的道,在他送的禮物中,很多都是他從大唐帶過來的特產,而罐頭更是長途跋涉的必需品,因此他也帶了不少。

希拉剋略聽到這裡也立刻讓人將罐頭打開,其中一個侍從先是嚐了一下,發現沒有任何異常後,這才呈給希拉剋略品嚐,結果希拉剋略發現這個罐頭雖然是涼的,但的確沒有任何腐壞的樣子,當下吃了一口,立刻感到一股異域的風味,的確與波斯、羅馬的美食做法完全不同。

“大唐真是諸事皆巧啊!”品嚐着美味的罐頭,希拉剋略也不由得對大唐更加的嚮往,如果他不是皇帝,真想親自去大唐看一看,不過這也讓他更加堅定了心中的一個想法,無論如何也要向大唐派出使節,加強兩國之間的聯繫!

第八百一十八章 猛虎第三百六十二章 馬爺回來了第二百七十一章 楊農的打算 上第一百四十章 一元一次方程第九百六十八章 兒女婚事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父子對質第四百七十四章 新家第五百九十六章 糾結的月嬋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被拒絕了第三百一十三章 雪天火鍋 下第六百二十八章 李道宗的苦水第六百六十八章 回長安第四百七十一章 李道宗來訪第九百九十五章 長孫去世第五百一十一章 苦命人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拖延?第六十章 回家第四百五十六章 李元吉的信第四百七十一章 李道宗來訪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封禪第七百四十章 瘧疾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崔幹辭官第六百五十一章 西市夜談 上第四百四十九章 草原政策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昭陵 上第二十一章 在長安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消息泄漏第九百六十六章 離開揚州第九百八十八章 七娘在哪?第五百六十六章 一紙可抵十萬兵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圖書館中的議論第九百一十七章 偶遇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珠娘拜師 下第七十二章 戰場四件套第九百四十四章 武順入宮第七百五十四章 李世民的眼光第七百五十二章 第二個波斯使團第六百四十八章 國之重器第七百四十七章 使節是個女子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東西論道 上第五百七十三章 馬爺的選擇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李休的提醒第四百九十三章 苦命人第五百五十八章 長孫無忌辭官第五百七十四章 甲等飛奴第四百四十八章 打起來了第三百七十一章 佛山無影腳第一百三十三章 長江與黃河的難題第九百九十四章 臨終囑託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狄仁傑第四百八十一章 小媳婦與王劉氏第九百五十四章 裴寂、虯髯客、李淵第九百一十九章 大朝會第九百四十三章 周參軍第一千零七十章 李績來訪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隋軍將士的家眷第一百五十八章 送親第二百一十七章 第二場婚禮第八百五十八章 早朝 下第五百五十五章 香餑餑第三百五十章 囚禁的帝王 上第八百三十二章 白銀鑄幣第二百六十九章 全都給我住手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名士杜楚客第六十章 回家第九百六十三章 相見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安北都護府第九百七十四章 火藥配方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曳莽敗亡第五百五十六章 旱情蔓延第四百三十六章 貞觀元年第七百零三章 楊妃的心事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兕子病發第二百零五章 李淵來了第五百二十四章 坦白第四百三十八章 清靜庵第二十三章 來自南樑的侍女第二百零七章 掌控草原的契機第六百五十九章 楊氏遊長安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警告第五百九十三章 去還是不去?第三百一十八章 秦瓊求醉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馬爺也要去?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李治的一天 上第七十四章 齊王大戰尉遲恭第二百三十四章 種子運回來了第二百零四章 新生意第七百七十二章 跳樑小醜第七百零七章 抓回來?第四百六十六章 曲江池畔 下第九百六十五章 兄弟重逢第九百五十九章 帝王無親情第一百六十章 平陽見衣娘第七章 美好前景下的隱憂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內訌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狄仁傑中舉第七十九章 t竹林偶遇第七百三十九章 瘟疫?第九百八十四章 崔幹印書第二百三十二章 開解平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