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一章 自己坑自己

銀行的作用可不僅僅用於放貸,在後世的國家之中,銀行是整個金融系統的核心,而金融系統則是國家經濟之中最重要的環節之一,只要運用得當,甚至可以決定一個國家的興衰,而中原古代封建王朝一直沒有重視銀行的作用,雖然錢莊出現的很早,但是直到明清才形成規模,而且也一直掌握在私人手中。

也正是因爲如此,所以李休纔想將銀行提前搞出來,至於打壓寺廟的長生庫只是順帶的作用,他真正的想法是想以銀行推動大唐的經濟發展,別的不說,若是能夠解決大唐因爲銅產量不足,導致銅錢一直處於緊缺的狀態,就足以對大唐的經濟產生巨大的影響。

李世民與長孫無忌等人現在可能還意識不到銀行對國家的深遠影響,但是他們治理着大唐這麼一個龐大的帝國,對經濟方面也並非一竅不通,因此對於李休講解的實爲銀行,名爲錢莊的計劃,也都十分的感興趣,李休講完之後,他們還主動提出一些問題,對此李休也一一做了解答。

“駙馬果然是治世之才,一直呆在小小的農部實在是太可惜了!”只見魏徵聽完後沉默了片刻,最後忽然嘆息一聲道,雖然李休早就以博學多才聞名,不過現在聽完李休對錢莊的計劃,他卻覺得自己以前還是小看了李休,這樣的人早就應該進入朝堂,別的不說,一個戶部尚書絕對不在話下。

“魏卿所言極是,朕也覺得駙馬呆在小小的農部實在太委屈了!”李世民這時也似笑非笑的看着李休道。

李休聽到這裡卻忽然打了個寒戰,心中那種不詳的預感也更加強烈了,當下急忙開口道:“陛下和魏大夫說笑了,我自己的事情自己知道,讓我在一旁出出主意想想辦法還行,可若是真要幹實事,卻遠無法與房相、杜相相比!”

“駙馬客氣了,當初滅突厥時,駙馬在後方調度糧草物資,保證前方大軍所需,可以說前面的大軍之所以能夠勢如破竹,也多虧了駙馬在後世的調度之功啊,這份能力可遠非我等相比啊!”正在這時,只見房玄齡也開口笑道,只不過他似乎也明白了李世民的心思,這時也笑得頗爲古怪。

看到房玄齡也開口幫腔,李休也不禁沒好氣的瞪了他一眼,這時他也已經明白過來,自己到底哪裡疏忽了,可惜這時明白過來也已經晚了。

果然,只見李世民這時笑呵呵的向李休再次開口道:“駙馬提議的這三條都是切中時弊,若是實施下去,定然能夠扼制佛道兩教的發展,特別是第三條的開設錢莊,朕更覺得大有可爲,只不過錢莊是個新興的事物,朕擔心若是由別人去辦,恐怕會不得其法,甚至可能會出現大的失誤,幸好這件事是駙馬提出來的,你也對錢莊的事務十分熟悉,所以朕覺得不如就由駙馬來負責此事如何?”

“陛下,臣……臣……”李休這時想要推辭,可是幾次張嘴卻不知道如何開口,之前因爲時間不足,他只顧着考慮對付佛門,以及錢莊出現後對大唐經濟的推動,卻沒考慮到該由誰來負責錢莊的事,結果現在李世民把這件事推到他身上,他想要拒絕都找不到理由,畢竟這件事是你提出來的,你不負責誰負責?

“陛下英明,臣也覺得駙馬是最合適的人選,我看不如即刻下旨,由駙馬籌備組建錢莊的事宜,至於設立僧道錄司的事,也要交給專門的人來辦理,臣覺得魏大夫最適合此事!”長孫無忌這時也笑着開口道。

他不但推薦了李休,而且連魏徵也一起推薦了,不過僧道錄司可是一個得罪人的活,畢竟佛道兩門在貴族中也擁有強大的影響力,可是僧道錄司卻要以度牒來卡住僧道的數量,這肯定會引起很大的轟動,到時定然有許多人或明或暗的向僧道錄司施加壓力,所以主持這件事的人必須要不懼任何阻力,而魏徵恰好是最合適的人選,只不過這麼一來,恐怕魏徵最後要得罪不少人。

“陛下,臣願主持僧道錄司之事!”魏徵雖然明知道長孫無忌推薦自己沒安什麼好心,但這時卻是毫不猶豫的開口道,自從李建成死後,他就將個人得失徹底的拋之腦後,現在他心中也只有大唐的利益。

“魏卿果然是朕的肱骨之臣!”看到魏徵毫不猶豫的接下僧道錄司這個註定得罪人的活,李世民也不由得開口誇讚道,隨後他就看向了一直默然不語的李休,這時殿中的其它人也都同樣看向李休,畢竟他們都知道李休不願意進入朝堂,不過錢莊的事卻是非他莫屬。

李休這時也暗暗後悔,他也沒想到自己竟然把自己給坑了,可是現在後悔也晚了,李世民他們都等着自己的答覆,而且他連推辭的理由都沒有,一想到這裡,他也不由得感到十分的頭疼。

“駙馬,剛纔你也說了,錢莊一事關係重大,打擊長生庫放貸僅僅只是順帶而爲,錢莊真正的作用卻是推動國家經濟的發展,如此重要的事情,朕也不放心交給其它人來做,所以這件事也只能有勞駙馬了!”李世民看到李休不說話,當下再次開口道,他身爲帝王,能夠兩次在衆人面前勸說李休,幾乎可以說是難得一見,從他登基後也是頭一次。

李休聽到這裡也不由得嘆息一聲,看來今天自己無論如何也推不掉這件事了,當下他也只得躬身行禮道:“多謝陛下的賞識,臣願意主持籌建錢莊的事宜!”

“哈哈~,朕就知道駙馬肯定不會讓我失望的!”看到李休終於點頭,只見李世民也不禁仰天大笑道,他之前一直想要讓李休承擔更多的職責,可是李休卻只肯守着農部,卻沒想到這次他自己跳進來,實在是一個意外之喜。

“陛下,若是籌建錢莊,臣還有一個要求,若是陛下不肯答應的道,那錢莊也無從籌措!”正在這時,只見李休忽然再次鄭重的開口道。

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再臨遼東第七十一章 太子的請柬第六十八章 河邊談心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一個時代的終結 下第一千零六章 馬踏崔府第八百零四章 守靈 下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下雪了第七百九十三章 李淵的病第六百三十一章 熱氣球報信第四百五十五章 承道在美洲 下第六十三章 七娘醒了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選妃第二百六十二章 李世民的掙扎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高昌城變 下第七章 美好前景下的隱憂第七百零四章 海鹽縣第七百九十四章 突厥人造反了第三百四十章 渭水河畔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封禪第四百七十章 信上寫了什麼?第八百五十三章 蒸汽機第二百三十三章 張十一的報應第九百六十三章 相見第六百三十六章 獾子與田鼠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李承乾又受傷了第九百五十二章 不應該出現的人第一千零十四章 流言第二百五十一章 出門沒看黃曆第七章 美好前景下的隱憂第五百二十九章 王仁表外放第一百二十七章 玻璃器皿第五百二十七章 牽線搭橋第八百二十五章 訓徒第三百九十六章 空歡喜一場第九百二十二章 哪來的回哪去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李休入朝堂?第七百零一章 楊妃也來了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聲東擊西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百濟王與新羅王 下第六百零六章 獻人獻城第六百零一章 炒麪第八百八十二章 當面對質第六百八十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第六百七十六章 渾水部 上第四百七十八章 大唐“老乾媽”第二百八十二章 柴紹的消息第九百一十六章 探望李承乾第九百五十六章 李承道的消息第八百五十二章 多體船第七百五十六章 兩個使節的爭吵第一千零六章 馬踏崔府第八十九章 縱論天下事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攻入泉府第一千零九章 印書局毀了第六百三十章 大雪封路第四百九十八章 去洛陽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李休的請求第九百四十二章 藥觀見聞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乙祭第一百六十二章 絕對招惹不得的人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再臨遼東第八百八十八章 愁嫁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李世民的心意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高昌城變 下第九百六十章 碼頭上的商社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魏徵也走了第一百一十章 奢侈的李休第二百九十五章 裴矩受傷第一千零七章 進宮第八百三十章 度牒與錢莊第一百六十八章 放暑假第二百六十四章 李淵與紅薯 下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周興與赫處俊第一百六十八章 放暑假第三百六十六章 再次武士彠第三百六十六章 再次武士彠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兒子們的事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兕子病發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鯨魚第四百九十章 魚蝗互化?第六百二十五章 張寶相第七百六十八章 利與弊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御駕親征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海戰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拔灼之死 上第五十四章 死不認賬第六百八十五章 高表仁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百濟王與新羅王 下第八百二十六章 進宮第八十三章 竣工了第九百一十三章 被拒之門外的國舅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李世民來訪 上第四百八十三章 再陰頡利一把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內訌第二十四章 腦子有病的李休第三百四十八章 捷報傳來第九百二十九章 你要嫁人?第三十章 蒸餾酒精第九百一十二章 瘸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