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七章 視察皇陵 上

不過很快洪州那邊又傳來消息,這次突厥人反叛的規模雖然前所未有的大,但也很快被鎮壓了下去,趙德言也親自上書,將這次突厥反叛的前因後果講了一遍。

直到這時李休才知道,原來這次突厥人的反叛並不出於偶然,而是早已經積怨已久,甚至可以說本來就是趙德言故意的,爲的就是將突厥人內部那些不安定的因素一次解決掉。

說起趙德言在洪州的所做所爲,李休也比任何人都清楚,而且趙德言心中恨極了突厥人,所以在施政之時,難免有些嚴酷苛刻,這也導致之前突厥人的就不明反抗,不過卻全都被鎮壓了下去,而且大唐上下也對這種情況集體失明,似乎洪州變成一個法外之地似的,當然這也和李世民的默許有着分不開的關係。

數十萬突厥人被遷到洪州,周圍所有出入的關口都有重兵把守,這也導致洪州境內的突厥人幾乎無法與外界接觸。而且這些突厥人從草原遷到洪州後,立刻就被趙德言將各個部落打散,然後百人爲一村,千人爲一鎮,各個鎮子都有專門的官員負責管理,並且爲每個鎮制定開墾荒地的任務,若是完不成的話,將會受到極爲嚴酷的懲罰。??一看書W?W?W·?KA?N?SHU·COM

另外洪州還實行了嚴酷的連坐制,一個村子裡的人若是有人敢反抗朝廷,整個村子都將受到牽連,同樣若是有人犯法,其它人也有責任,而且趙德言還鼓勵突厥人互相舉報,舉報人若是所言屬實,日後也會受到嘉獎。

也正是通過上面的一系列措施,使得趙德言將洪州的突厥人牢牢的掌控在手中,當然在暗中肯定有突厥人不滿,甚至試圖反抗,不過因爲之前的部落都已經被打散了,反抗的人能夠聯絡的力量也有限,所以這些反抗的力量也很快被鎮壓下去。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趙德言還扶植了一批突厥人中的親大唐派,他們雖然是突厥人,但有些爲了榮華富貴,有些人則因爲仇恨等等,紛紛投入到大唐的懷抱,這些突厥人更加熟悉自己的同族,而且在鎮壓突厥人時,他們比漢人更狠更殘酷,這也讓唐軍省了不少的力氣。

不過也應了後世的那句話,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趙德言雖然表面上將數十萬突厥人牢牢的控制住,而且洪州在他的治理下,開鑿了河道、修建了各種設施,連村鎮也都建了起來,糧食產量也一年比一年高,但是暗中想要反抗的突厥人卻一直沒有減少,反而因爲大唐的殘酷鎮壓,使得這些突厥人更加的謹慎,行事也更加的小心。

趙德言早就察覺到突厥人內部隱藏着這麼一股反抗力量,也一直想要將這股力量消滅掉,畢竟敵在暗我在明,這對他十分不利,而且隨着時間的推移,這股反抗的力量可能會聯絡到更多的突厥人,若是讓他們將力量擴展到洪州全境,那纔是真正的不妙了。

也正是在這種情況下,趙德言也開始有意的引誘暗中的這股突厥人反抗勢力出頭,一方面他開始裁撤洪州的軍隊,甚至連洪城的駐軍都撤掉了一些,理由是洪州越來越穩定,不需要浪費這麼多的兵力,事實上洪州表面的治安情況的確是在好轉,畢竟那些反抗的突厥人也不傻,慢慢的全都轉到地下去了。

另外趙德言還讓一些忠於大唐的突厥人儘量的打入到那些反抗派之中,鼓動他們起兵反抗,這也是他的老本行,當初那麼強大的突厥就是被他給一手拖垮的。

不過僅僅只靠上面這些,還是無法讓那些反抗的突厥人暴露出來,於是他就開始人爲的製造對突厥人的歧視,甚至不惜製造漢人與突厥人的對立,比如洪城的內城只允許漢人居住,而且漢人在洪州的地位也比突厥人要高,如果漢人與突厥人發生衝突,官府肯定會懲罰突厥人,哪怕是漢人有錯在先……

也正是在趙德言的房間製造下,洪州內部漢人與突厥人矛盾也開始變得尖銳起來,如果李休知道薛仁貴在路上的經歷,就會感覺到漢人與突厥人的對立,再加上趙德言暗中的鼓動,這才終於導致了這次突厥人的叛亂,雖然趙德言早有準備,但也差點讓叛軍攻下洪城。

李休本來還擔心薛仁貴的安全,不過在趙德言送來的奏摺中,卻是提到薛仁貴幫助朝廷的大軍平叛,立下了天大的功勞,估計是趙德言看在李休的面子上,並沒有隱瞞薛仁貴在平叛中的作用,否則朝廷的大唐還需要一個平民來幫忙,這可不是什麼太有面子的事。

“李休,沒想到你身邊還藏着這麼一個猛將,趙德言簡直把那個薛仁貴都誇成古之惡來、樊噲再生了,不過樣的猛將你怎麼不把他推薦到軍中?”皇陵之中,李世民一邊打量着眼前這座正在修建的皇陵,一邊微笑着向李休道。

“陛下可真是冤枉我了,薛仁貴還是上次我去太原爲穆皇后遷陵時,才無意間遇到的,晉兒也吵着要拜他爲師,向他學習箭法和武藝,所以我才帶他回長安,本打算找個機會推薦他進軍校,不過他是家中獨子,去世的父母也有遺命,讓他先成家後立業,這次他之所以去洪州,就是要和他兒時就訂下婚約的妻子成婚的!”李休這時卻是苦笑一聲解釋道。

今天李休來皇陵視察工程的進度,卻沒想到李世民竟然也來了,而且一見面就說到洪州那邊的事,特別是對薛仁貴十分的感興趣,畢竟趙德言看在李休的面子上,對薛仁貴是好一頓誇,而李世民本來就是武將,自然對薛仁貴起了愛才之心。

李世民也知道李休沒有說謊,事實上他早在之前就把薛仁貴的身世查的一清二楚了,連薛仁貴未婚妻的事都知道,他剛纔也只是和李休在開玩笑罷了。

“對了,皇陵的進度能不能加快,父皇那裡恐怕……”不過也就在這時,忽然只見李世民語氣一變,臉色也有些沉重的道。

第一百九十二章 衝突 上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一個時代的終結 下第八百八十四章 高僧明概第七百九十一章 扔出府去第八十二章 唐朝潘仁美?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居養院第七百零七章 抓回來?第四百四十五章 農部與天花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王玄策獻俘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易主的南山書院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猜忌第二百五十六章 太子反擊了第四百三十四章 奸細第六百九十一章 “蕭條”的長安第二百三十三章 張十一的報應第一百四十四章 借酒澆愁第五百五十一章 李休升官了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一個時代的終結 下第六十四章 恩斷義絕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房玄齡病重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遼東戰事 下第五百三十二章 馬爺犯傻第一百四十六章 靠譜的賺錢辦法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巧遇王方翼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柴紹的忠告第一百一十章 奢侈的李休第五十四章 死不認賬第四百八十六章 玄奘西行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親自見證 上第四百八十章 胡商哈格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八十八章 虯髯客第七百八十章 太原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內訌第一百七十七章 虯髯客啓航第七百六十九章 阿史那結社率第二百三十九章 虯髯客歸來第九百七十九章 一萬部氏族志第二百二十四章 真下毒了第三百三十五章 成功了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易主的南山書院第四十四章 輪椅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行軍第四百四十三章 種牛痘 下第四百五十一章 一碗水端平第四百七十章 信上寫了什麼?第四百五十四章 承道在美洲 上第一百零九章 優柔寡斷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貞觀二十八年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人口第九百一十七章 偶遇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巴赫拉的近況第九百九十四章 臨終囑託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李佑的鬧劇第五百七十八章 玄奘的消息第一千零十章 殿前之爭第三百九十八章 被算計了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出兵時間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考慮一下第六百二十四章 逃亡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狄仁傑的仕途第一千零十八章 伊嗣俟的消息第七十七章 被嫌棄的人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下雪了第九百一十章 李承乾受傷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長孫衝的勸說第四百六十五章 曲江池畔 上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兕子要去翠微宮第三百九十九章 收下第七百五十四章 李世民的眼光第二百二十三章 第一條家訓第六百零三章 王庭北撤第十四章 有人受傷第七百九十四章 突厥人造反了第七百二十一章 陽澄湖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李休的提醒第七百七十二章 跳樑小醜第五十八章 水車作坊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戰爭開始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東宮的變化第六百七十一章 山長田籌第七百五十五章 波斯使節巴赫拉第四百零八章 拜訪裴寂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李承乾也回來了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糊塗賬 下第三百四十二章 ”死人“復生第七百一十四章 亡國奴第一百六十四章 李承乾來了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泉蓋蘇文的政變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晉陽宮 下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靺鞨人第五百零四章 光化郡主的秘密 下第八百七十六章 被罵了第八百六十五章 蘇定方的學生 上第六百一十六章 唐儉的計劃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席君買第五百三十三章 上元詩會第六百二十九章 薛延陀的試探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行軍第二百三十三章 張十一的報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