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一章 “蕭條”的長安

農部除了負責推廣玉米和紅薯這些高產作物外,也負責改良和引進一些其它的作物,比如當初魏徵就把大白菜從李休手裡要了出來,做爲農部的一項功績,現在李休想引進棉花,自然也要打着農部的名義,這樣才名正言順。

“農部想引進白疊子?”李世民聽到李休的話也不由得愣了一下,對於白疊子他還是知道一些的,只是他一直覺得是高昌的特產,引種到大唐也不知道能不能活,更何況白疊子即不能吃又不能喝,只能做布,而大唐已經有了絲綢和麻布,所以他也根本沒想過引種白疊子的事。

“不錯,白疊子又名棉花,棉花織成的布陛下也見過,那種棉布雖然不如絲綢柔順,但卻麻布要強得多,而且也更加的耐磨,另外如果用棉花製成棉襖和棉被的話,在冬天也可以代替昂貴的皮裘保暖,甚至棉籽還可以榨油,可以說棉花全身都是寶,剛好這次高昌王前來,不如就趁着這個機會,和他們談一談引進棉花的事!”李休這時一臉鄭重的稟報道。

聽完李休的這些理由,李世民也不由得沉思了片刻,很快就做出決定道:“好吧,無忌你記一下,等到高昌王覲見之時,咱們和他聊一聊這方面的事!”

長孫無忌當即也答應一聲,對於李世民同意引進白疊子他也並不意外,畢竟能夠讓李休親自跑來請求的事,肯定十分的重要,更何況這還是農部的正常職責,至於高昌那邊他也不擔心,畢竟白疊子在高昌的種植面積那麼大,就算高昌王不給,大唐也有辦法搞到種子。

看到李世民同意,李休也十分高興,隨即他就告辭離開,畢竟農部那邊還沒有任何的準備,他得趕緊回去交待一下,好讓楊兌他們做好準備。

也就在李休出宮的同時,高昌王麴文泰的車隊也進入到長安城中,而在隊伍正中的一輛豪華馬車上,麴文泰推開車窗打量着窗外的長安城,目光中也滿是審視的味道。

麴文泰是個四五十歲的中年人,相貌與漢人幾乎沒有太大的差別,只是眼窩比較深,鼻子也尖一些,表明他有胡人血統,事實上麴文泰雖然是漢人,但是高昌胡漢混雜,純種的漢人也十分少見,連高昌王族也娶過不少胡女。

麴文泰從長安城的明德門進入,現在走的長安城最熱鬧的朱雀大街上,周圍也是人來車往熱鬧非凡,不過麴文泰這時卻是眉頭一皺,嘴角甚至流露出幾分不屑的神色。

事實這已經不是麴文泰第一次來中原了,當初前隋楊廣在位時,他就曾經親自出使拜見過楊廣,當時楊廣遷都到洛陽,所以麴文泰也是在洛陽見到了大唐最繁華的一面,雖然他在洛陽也僅僅呆了幾天,但卻對中原的繁華感到無緣的震驚,也是從那時起,他纔對中原王朝心生敬畏,再也沒有起過反叛之心。

可惜強大的隋朝卻忽然倒下,反而被唐朝取代,而且麴文泰在西域時,就聽說大唐比隋朝更加的繁華,前年更是一舉滅掉了草原的霸主突厥,甚至連頡利都被大唐俘虜,這也讓高昌上下大爲震驚,也正是因爲這個原因,所以麴文泰才決定再次前來中原,順便也能重溫一下中原的繁華。

在來長安之前,麴文泰就已經聽說長安是比洛陽還要繁華的城市,因此他心中也頗爲期盼,可是讓他沒想到的是,進到長安後卻讓他有些失望,雖然長安巍峨的城牆讓他十分震驚,大街上的人羣也十分的熱鬧,可是在他看來,卻怎麼也不及上次他在洛陽見到的景象,甚至相比當初的洛陽,長安竟然顯得有些“蕭條”,當然這個蕭條也只是相對的,如果以他的高昌王城相比,恐怕他的王城十個加一起也比不上一個長安。

也正是因爲看到現在的長安竟然比不上前隋時的洛陽,這讓麴文泰也不禁對大唐有幾分輕視,甚至覺得大唐只是運氣好,所以才能在大隋衰敗時取而代之,否則怎麼會連都城都不如大隋的都城?

如果麴文泰上面的這些想法要是讓李休知道的話,恐怕會笑破肚皮,因爲麴文泰明顯被楊廣給坑了,當初楊廣好大喜功,爲了自己的面子,每年邀請各國的使團去洛陽朝見他,而且還以舉國之力裝扮洛陽,光是動用的歌伎就超過三萬人,而且街道上的店鋪全都要重新裝潢,連賣菜得都必須得用龍鬚席,街道邊的樹木都要纏上絲綢。

更加過分的是,所有酒樓對於這些胡人全都免費,只要是個胡人,進入酒樓都可以隨意吃,而且還要打腫臉充胖子說中原物產豐厚,吃東西不要錢。

麴文泰就是以上這些的親歷者,想想也是,他在洛陽呆的那幾天裡,不但免費吃喝,而且還有數不盡的歌舞,大街上可以說極盡繁華,簡直就像是人間天堂一般。

可惜那一切都是楊廣給這些胡人營造的假象,當然也有一些聰明的胡人看穿了楊廣的把戲,比如有些人就發現大唐的一些窮人衣不蔽體,但卻用絲綢纏樹木,明顯不合理,但是麴文泰明顯不是一個聰明人,現在拿他用舉國之力打造出的天堂洛陽與真實的長安相比,自然感覺“蕭條”了許多,畢竟長安可沒有免費的吃食,更沒有穿着絲綢的樹木。

等到麴文泰來到鴻臚寺爲他們安排的住處時,更讓對大唐惱火之中又帶着幾鄙視,因爲鴻臚寺竟然給他們安排了一座普通的宅院,相比之下,當初楊廣可是給他們這些使節建造了專門的宮殿居住,而且每天都安排酒宴款待,現在大唐對他們的安排簡直太寒酸了。

這要麼是大唐對他們的輕視,要麼就是大唐的國力遠比不上前隋,而無論是哪一條,都讓麴文泰對大唐的觀感再次下降,對這次參見李世民的事也不再抱什麼期望,只不過讓麴文泰做夢都沒想到的是,也正是他現在的想法,才爲高昌埋下了滅亡的禍根。

第一千零十八章 伊嗣俟的消息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玄奘歸來 上第七十四章 齊王大戰尉遲恭第五百四十九章 楊農回來了?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東宮閒談第五百五十五章 香餑餑第二百三十四章 種子運回來了第四百一十章 炒茶產業第七十三章 李元吉出場第二百九十一章 有喜了第六百六十一章 突厥人的命運第八百三十八章 高季輔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攻入泉府第四百六十二章 喝的不是茶第一百零七章 當斷不斷,必受其害!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珠娘拜師 上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海戰第三百九十章 秦瓊之病第九百一十四章 七娘的逼問第四百七十七章 探望素娘第二百九十五章 裴矩受傷第五百二十一章 她是我女兒第四百五十三章 倒黴的張氏父子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遼東戰事 上第一千零四十章 兩小無猜第六十七章 平陽來訪第九百七十九章 一萬部氏族志第二百五十二章 愛信不信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勸說趙德言第六百九十五章 李恪來了第五百六十九章 “宰相”秘報第五百九十二章 出兵時間的爭執第四百零六章 大安宮第三百一十一章 兄長的責任第五百六十章 看不透的命運第一千零十七章 軍校放假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最後一次第三百二十五章 逃往終南山?第五百四十六章 李世民的牌坊第四百一十一章 玉球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海上行軍第七百二十五章 聯姻第四百一十二章 番僧咒術第六百三十二章 長安的反應第五百二十一章 她是我女兒第五百四十七章 蝗災下的紅薯第七百五十一章 遠離長安第六百六十七章 光化郡主的決定第八百五十四章 李洛第一百四十九章 蜂窩煤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兕子病發第一千零四章 衝撞城門第七百二十九章 泉州的大海商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歸來的趙德言第二百八十九章 掃墓 上第九百零三章 波斯王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初次試探第二百二十九章 罐頭的情況第九百九十一章 皇后病危第五百五十一章 李休升官了第四百七十九章 衣孃的小心思第九百九十二章 吊命第七百九十八章 視察皇陵 下第二百五十三章 警示裴寂第六百一十四章 頡利求和第三十四章 突利之恨第三百八十一章 總算死了第四百九十七章 世間安得雙全法第九十六章 你來了!第三百七十四章 產前綜合症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內訌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爲人父母第三百三十五章 成功了第九百四十章 武家的消息第七十七章 被嫌棄的人第一百七十四章 突厥內亂第五百七十七章 晉兒訂婚?第四百二十二章 玄奘的請求第一百一十五章 與李元吉的交鋒第五百三十章 上元夜第七百三十三章 偷東西的七娘第七百五十八章 即是姐姐又是王后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戰後統計第五百零四章 光化郡主的秘密 下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層觀第三百四十五章 終於要恢復正常了第六百八十二章 土豆第四百八十四章 李淵的異常第六百八十四章 萬邦來賀第一千零九十章 賜白袍第七百三十一章 七娘又不見了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平安郎告別第五百四十六章 李世民的牌坊第四百零六章 大安宮第六百五十八章 鬧事的倭人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初次試探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被拒絕了第六百四十八章 國之重器第五百三十七章 蝗災來了第八百五十一章 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