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八章 主將人選

聽到李世民真的打算進攻突厥,李休也是精神一振,當下急忙開口問道:“不知陛下有什麼事情拿不定主意?”

“想要攻打突厥,必須動用舉國之力,以我大唐現在的國力,恐怕也只有一次主動出擊的機會,可是現在我卻拿不定主意,不知該派誰去統領大軍,畢竟這次可是關係到我大唐的國運,本來我打算御駕親征算了,畢竟對於別人我都不怎麼放心,不過無忌卻拼死反對,而且朕也知道其它的大臣肯定也不同意,因此一時間也拿不定主意。天 籟小說”李世民說到最後時,臉上也露出躊躇的神色。

“陛下萬萬不可親自冒險!”李休聽到李世民想要御駕親征,當即也立刻表明自己的態度,隨後想了想這才繼續道,“我大唐良將無數,不過這些將領有些擅攻,有些擅守,可以說各有特長,想要從他們之中挑選出一個合適的人的確有些困難。”

“朕也是這樣想的,甚至還將我大唐所有名將的名字都寫下來,然後一個個考慮,最後好不容易纔篩選出三個人,但是這三人卻各有所長,我最後也一直拿不定主意。”李世民這時也頗爲苦惱的道,無人可用固然讓人絕望,但是可用的人太多了,想要從中挑選出一個則是讓人頭疼。

“不知是哪三位將軍?”李休這時也十分好奇的追問道。

“李靖、李績以及李道宗!”李世民當下將自己選中的三人挑選出來道。

“果然如此!”李休聽到這裡也是心中暗道,其實他剛纔也在心中權衡了一下,現大唐的良將雖多,但真正能夠統領大軍,並且讓李世民放心的將領也並沒有多少,李世民說的這三人也全都李休的猜測之中。

“李績隨我平王世充,滅竇建德,伐劉黑闥,立下無數汗馬功勞,而且精於算計,用兵大膽,對於他的能力,我是十分相信的,只不過李績用兵喜歡求險,險中求勝可以將戰果擴大到最大,但也太過危險,一不小心就可能導致全軍覆沒之危。”

“李道宗是朕的堂弟,而且從十七歲就跟着我一起衝鋒陷陣,雖然不如秦瓊等人勇猛,但他卻是朕一手調教出來的將領,用兵方面也最像朕,同樣爲我大唐立下赫赫的戰功,而且他是朕的堂弟,將大軍將給他朕也放心,可是他實在太過年輕了,今年還不到三十歲,以他的年紀統率大軍的話,恐怕難以服衆。”

李世民接連點評了李績和李道宗兩人的優缺點,李休本以爲他會繼續說李靖,不過卻沒想到的是,李世民說到這裡忽然一頓,轉而向他笑道:“李休,李靖是你的父親,雖然你們父子不和,不過你恐怕比朕更瞭解他,所以我想聽一下你對李靖這個人選的看法?”

看以李世民竟然問自己對李靖的看法,李休也不由得苦笑一聲道:“陛下何必爲難臣?”

“這可不是朕爲難你,其實在朕的心中,李靖比李道宗和李績都更加的合適,因爲他的才能的確比李道宗兩人高上一籌,不過他的缺點也很明顯,那就是他不受朕的信任,店裡朕把軍隊主力交給他來指揮,朕着實有些不放心!”李世民這時微笑着着開口道。

當初李世民與李建成爭位時,李靖就是個堅定的中立派,兩邊都不幫,誰贏了他就向誰效忠,這樣做雖然穩妥,但是在李世民登基後,李靖受到的寵信就比不上程咬金和尉遲恭這些人了,別說李靖了,連玄武門事變時,因爲良心不安而沒有盡力的秦瓊,都受到了李世民的冷落,這並不是李世民小心眼,而是要表明他的一種態度,這樣纔對得起跟隨他冒險一搏的人。

聽到李世民這麼說,李休再次苦笑一聲,猶豫了片刻終於開口道:“陛下其實已經分析的很對了,雖然我與對方不和,但是對於那個人的兵法,還是十分佩服的,整個大唐除了陛下,恐怕也找不出另一個比他更厲害的將領了。”

李休說到這裡頓了一下,考慮片刻接着又道:“至於陛下的顧慮,我卻認爲有些多餘了,畢竟如此要攻打突厥,肯定會數路大軍齊,其中肯定需要分清主次,就算陛下讓那個人擔任統帥、節制諸軍,但其它路的大軍主要還是掌握在各自的將領手中,這些將領肯定都是陛下的心腹,所以只要對方不傻,肯定不會有什麼其它的心思!”

“你這麼說也有道理,不過我卻沒想到你竟然會支持李靖負責攻打突厥?”李世民聽到李休的話也是點了點頭,隨後就有些挪揄的道。

“突厥是我大唐的生死大敵,一日不滅,我大唐上下一日難安,因此只要能夠消滅突厥,其它事情都可以暫時放到一邊!”李休這時一臉義正言辭的道,說到這裡時,他腦子裡又想到突厥南下時被殘殺的普通百姓,以及不惜以身犯險的趙德言和那些飛奴們,相比之下,他和李靖的這點私人恩怨根本不算什麼。

“朕果然沒有看錯你,在大義面前,這些小節的確不算什麼,有了你這些話,朕也總算做出決定,那就讓李靖爲主將,李道宗與李績等人協助,只可惜現在還不是出兵的時機,畢竟我們現在連軍糧都拿不出來,希望今年能遇到個豐收年,等到秋收之後,就是出兵之時!”李世民這時拍着李休的肩膀道,說到最後時,他臉上也露出幾分殺氣,大唐與突厥之間的恩怨,也是時候做個了結了。

聊到突厥的事,李世民和李休都顯得十分興奮,確定了李靖擔任主將之後,兩人又商量起攻打突厥的細節,李休對軍事方面雖然不太懂,但卻知道歷史上李世民的滅突厥之戰,而且他又熟悉火藥、熱氣球等新式武器,這些東西都已經應用到戰爭之中,因此李休比別人更加有言權。

遠在千里之外的頡利恐怕做夢都沒有想到,他的命運在這個上元節的最後一天做出了裁決!

第七百五十五章 波斯使節巴赫拉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註定的悲劇第二百零九章 裴寂論李休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李休入朝堂?第一百零五章 逗你玩第四百八十九章 螞蚱與蝗蟲第六百五十三章 孩子打架第一百一十九章 該攤牌了第六百五十八章 鬧事的倭人第一百九十三章 衝突 下第九百一十二章 瘸太子第八十章 祭拜第五百六十二章 給孩子看相第八百一十五章 天子一怒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泉蓋蘇文的政變第三百二十九章 平陽懷孕第九百三十五章 南方的第一座銀行第六十九章 李休贏了第二百零二章 酒精的應用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兕子病發第一百章 李休的計劃第五百一十五章 教訓 上第九百九十二章 吊命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電磁感應第三百零四章 大白菜也要推廣第四百一十九章 造船作坊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平壤城下第三百五十章 囚禁的帝王 上第一千零三十章 科舉與國子監第四百一十八章 送給我吧第三百一十二章 雪天火鍋 上第四十七章 又見柴紹第六百八十三章 孫思邈收弟子第三百零三章 大白菜餃子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吐蕃犯邊第七百零三章 楊妃的心事第一千一百章 忠臣第一百四十二章 硝石的作用第五百九十二章 出兵時間的爭執第五百四十七章 蝗災下的紅薯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報喪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李泰又回來了第七百三十一章 七娘又不見了第十九章 散官和胰子第八百二十章 知道?不知道?第三百三十三章 李休的狂傲第九百八十一章 崔民幹第八百七十二章 拍賣進行中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病重第二百九十七章 去農部第一百八十六章 閹豬祖師爺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吵架第二百二十一章 李世民的反擊第五百八十七章 放開宵禁第六十九章 李休贏了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李厥第六百八十七章 關鍵在百濟第九百四十章 武家的消息第四百五十一章 一碗水端平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玄奘歸來 上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決戰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丸都城 上第五百五十七章 撮合第七百一十八章 大唐,我回來了第八百七十七章 火堆裡的屍體第三百四十二章 ”死人“復生第九百九十九章 印書局失火第六百四十一章 做夢都想不到第四百五十四章 承道在美洲 上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封號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海軍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周興與赫處俊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九成宮遇刺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兒女親家第八百四十一章 撤職第五百二十八章 張氏父子死了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杜如晦去世第八百五十七章 早朝 上第五百四十章 吃蝗蟲 下第四百六十章 茶葉作坊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李承乾又受傷了第三十四章 突利之恨第五百五十章 楊農離世第三百零一章 趕出家門第九百四十二章 藥觀見聞第四百八十三章 再陰頡利一把第六百六十一章 突厥人的命運第一千三百章 最後一步 下第七百九十七章 視察皇陵 上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求親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拉攏第六百六十三章 變化巨大的洛陽第六百七十四章 想得太簡單了第三百二十四章 聚將鼓第四百零三章 李淵想出宮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改革的時機第四百六十七章 難兄難弟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拉攏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兒子們的事第七百二十一章 陽澄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