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四章 突厥人?

秋高氣爽,微風徐來,李休騎在馬上兩邊的紅薯田,心中也頗爲欣慰,今天他帶着農部的一些官員離開長安,在關中各地轉了轉,主要就是考察一下各地紅薯的生長情況,託上次大雨的福,各地的旱情總算結束了,這些存活下來的紅薯也是長勢喜人,總算沒有辜負楊農他的心願。.『.

“駙馬,再往前就是咸陽縣境內了!”正在這時,忽然只見楊兌提馬上前對李休稟報道,這次他們農部的官員也是大出動,除了少數人在農部留守外,大部分農部的官員都被派了出來,而且還分成三隊,李休親自率領的這一隊負責考察咸陽涇陽和三原這三個縣,而咸陽則是他們考察的第一站。

“咸陽縣,當初秦國的都城舊址應該就在這個縣境內吧?”李休聽到這裡也不由得有些感慨的問道,當初秦始皇吞六國是何等的氣魄,可惜二世而亡,當年的都城也消失不見,只留下咸陽這個名字,而且還降爲縣,恐怕這是當年秦始皇做夢都不會想到的。

“駙馬說的不錯,咸陽舊址就在現在的咸陽縣城東北,不過那裡已經變成了一片農田,真正的舊城應該都被埋在地下了!”楊兌這時也開口說道,他雖然讀書不行,但自幼跟着楊農在關中長大,耳濡目染之下,對於關中的一些掌故也十分的瞭解。

“駙馬若是對古蹟感興趣,倒是可以去陽北原,西漢十一個帝王中,倒是有九個都葬在那裡,比如大名鼎鼎的漢高祖劉邦,他的墓就在那裡!”就在楊兌的話音剛落,只見一個年輕俊美的官員笑着提馬上前道,正是今年的新科進士上官儀,他被李休安排到楊兌手下做事,因爲能力突出,也已經成爲楊兌的主要助手。

“咸陽北原,那倒是要見識一下,不過在此之前,還是要先咸陽縣境內的紅薯生長情況如何?”李休聽到這裡也是大笑一聲道,他還真不知道劉邦竟然葬在咸陽境內,不過想想也不奇怪,漢朝的長安城與咸陽本來就很近,而且咸陽能成爲秦國的都城,風水肯定不錯,因此被漢朝的皇帝選爲墓地也很正常。

李休他們一行人說說笑的進來到咸陽縣境內,其實咸陽縣建立的時間並不長,而是在李淵建立了大唐後,這才從涇陽縣和始平縣各自劃出一部分,建立了咸陽縣,屬於京畿道管轄,地位比一般的縣城要高,畢竟關中是大唐的核心,無論是人口還是耕地面積,都不是其它地方可比。

咸陽縣本來就在長安城邊上,事實上如果是漢長安的話,咸陽離長安僅僅只有十幾裡,可惜漢長安因戰亂被毀,後來楊廣重建長安城,使得長安離咸陽遠了一些,這也讓李休他們花了一上午纔來到這裡。

咸陽縣境內大半都是平原,而且涇河與渭河流經這裡,使得這裡的土地十分適合耕種,特別是縣南更是大片大片的良田,紅薯也主要種植在這片區域。

李休他們進到咸陽縣境內不久,當地的縣令就急匆匆的跑過來迎接,事先他們已經接到農部要來的消息了,畢竟李休他們肯定需要當地官員的配合,而且明年要推廣紅薯和玉米,也需要與這些官員打交道。

咸陽縣的縣令是個頭花白的老者,姓黃,剛一見到李休立刻就向他們介紹道:“駙馬請們咸陽縣境內的所有田地中,有種植紅薯的約有三成左右,其它種植的麥子穀子等作物,全都毀於之前的蝗災與旱災中,幸好紅薯即耐蝗災又耐旱災,大部分紅薯都熬了過來,下官聽說紅薯的產量又高,應該能夠彌補今年的糧食損失!”

李休一邊聽着黃縣令的介紹,一邊打量着眼前這一片又一片的紅薯田,這些紅薯種植的並不集中,有些田地只種了一半,有些則間隔着幾空白的田地,這也並不奇怪,畢竟當初的紅薯都是分給各家各戶,農夫無論願不願意,都必須得種植。

不過紅薯畢竟是新作物,很多人都懷疑紅薯的產量,因此相比之下,人們還是更願意種植麥子和穀子,但是在官府的強制下,他們也不敢不種,這也導致當初很多人都種得很隨意,這一塊那一塊的到處都是,卻沒想到紅薯最後竟然成爲家中的救命糧。

“咦?那些人在做什麼?”不過就在李休打量着眼前的這些紅薯田時,忽然現遠處的田地裡有一些人提着籃子,似乎是在採摘着什麼,這讓他也有些奇怪的問道。

“這個……”黃縣令些人也是一愣,猶豫了一下這纔開口道,“可能……可能是在採摘野菜吧,畢竟今年的糧食不足,很多人家都需要用野菜充飢!”

治下的百姓以野菜充飢,這並不是一件光彩的事,因此黃縣令說到這裡時也有些臉紅,不過李休並沒有覺得有什麼,別說咸陽這裡了,長安附近的一些百姓也開始以野菜充飢,而且數量還不在少數,畢竟在這種災荒年間,能有東西填肚皮就已經不錯了。

當下李休帶着人走上前,這些採摘的百姓大多是一些婦女和老人,休等人衣着光鮮的走過來,一個個也都有些畏懼,只有少數幾個孩子睜着圓圓的大眼睛,一臉好奇的們。

隨着李休的走近,也這些人採摘的東西,這讓他也不由得眉頭一皺,隨後這才向不遠處的一個老人問道:“這位老丈,你們這是在做什麼,爲何把這些紅薯藤給割掉?”

李休現這些人的籃子裡除了野菜外,還有不少紅薯藤,事實上這些人不少都拿着鐮刀,主要就是來割紅薯藤的,這讓他也不禁有些惱火,畢竟之前蝗災已經吃光了一次紅薯藤,現在好不容易纔又長了出來,再割掉肯定會影響紅薯的產量。

“官人,我們也不想糟蹋這些紅薯,畢竟全家老人都指着這東西救命呢,不過現在家裡實在沒糧食了,野菜也不頂餓,這紅薯藤雖然不是糧食,但卻比野菜好吃多了,而且也頂餓,所以現在我們全家老小全都靠這東西活命呢!”只見這個老者一臉苦相的回答道。

聽到對方的回答,李休這才注意到對方臉色臘黃,雙頰也深深的凹陷,他身後還有一大一小兩個孩子,髒兮兮的也男女,但卻都是頭大身小,和後世電視裡的非洲兒童差不多。

“原來如此,不過老丈你們割的時候要注意一些,儘量割那些新長出的藤蔓,老藤就不要割了!”李休聽到這裡沉默了片刻,隨後就開口說道,他不想告訴對方割掉藤蔓會影響紅薯的產量,因爲這都是屁話,畢竟人家連飯都吃不上了,哪裡還顧得上這些?

“多謝官人,小老兒種了一輩子地,雖說以前沒種過紅薯,但也知道這個道理,所以我們割紅薯藤也都是選着割,每棵紅薯上只割一小半,剩下的讓它們繼續長,我還等着今年冬天吃紅薯呢!”這個老者說到最後時,也不由得露出欣慰的表情,在這種饑荒年間還能有一口吃的,這對於他來說已經十分的知足了。

“紅薯可十分的美味,特別是把它放在火堆邊烤熟了,味道又香又甜,另外放在鍋裡煮的味道也不錯,不過老丈還是要留一些紅薯,等到明年再種!”李休這時也不由得笑道。

“那是,今年年初的時候,官府讓我們種紅薯,很多人家都不願意種,等到蝗災一來,各家才知道紅薯的好處,明年我打算把家裡租的田全都種上紅薯,這東西的產量又高,以後再也不怕吃不飽飯了!”老丈說到紅薯,當下也露出殘缺的門牙笑道。

“哈哈,紅薯的產量是高,但就是不好保存,冬天還好一些,可以放在地窖裡,不過天氣熱了就不行了,到時老丈可以把紅薯切成片,曬成紅薯幹,那樣就可以像麥子一樣保存幾年了!”李休當下也笑道,順便還向對方科普了一下紅薯的保存方法。

估計是休沒什麼架子,這個老丈也放開了膽子,當下與李休聊了起來,除了紅薯之外,李休也向對方打聽了一下當地人今年的生活情況,結果據對方所說,今年的蝗災加旱災,使得大家的生活都不太好,以他們的村子爲例,除了兩個小地主外,大部分人家的存糧都已經吃光了,現在就指着地裡的紅薯救命了,甚至就算是小地主家,現在也都只能以稀粥度日。

聽完這些,李休也不由得心頭沉重,同時他也更加明白當初楊農那麼拼命的原因,畢竟只有把紅薯和玉米推廣出去,才能真正的解決百姓吃不飽飯的問題。

考察完咸陽縣的紅薯生長情況,李休他們又去了涇陽三原兩縣,結果現這兩縣的情況和咸陽縣差不多,百姓雖然生活困苦,但也儘量的保證紅薯的生長,實在是餓的狠了,這才挖一兩顆紅薯回去熬湯喝,反正餓不死人就行。

等到李休將三個縣轉完,已經花費了十天的時間,這天終於要回去了,李休騎在馬上也是歸心似箭,想着家裡的妻子兒女,不過也就在這時,忽然只聽背後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而當李休扭頭觀卻不由得眉頭一皺道:“突厥人?”巨臀妖豔女星曝大尺度牀照"!微信公衆:meinvgu123(長按三秒複製)你懂我也懂!

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缺一道聖旨第一百零七章 當斷不斷,必受其害!第七百五十六章 兩個使節的爭吵第二百五十三章 警示裴寂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平安郎告別第四百九十五章 王家第一百六十九章 釣魚偶遇第六百零四章 蕭皇后 上第五百五十八章 長孫無忌辭官第一千零三章 死士第八百四十八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所謂神通 下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破城第五百七十四章 甲等飛奴第九百九十五章 長孫去世第一百一十章 奢侈的李休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放不下的馬爺第二百七十六章 祭奠第四百八十九章 螞蚱與蝗蟲第四百二十章 鑽石的下場第一百九十二章 衝突 上第七百五十二章 第二個波斯使團第五百四十七章 蝗災下的紅薯第三百六十三章 未來的隱憂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再臨遼東第六百七十九章 內遷 下第四百七十四章 新家第六百零九章 太晚了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齊王謀反案第五百三十四章 一詩一詞第九百五十三章 虯髯客的信第八百零六章 替換成功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東宮事發 上第三百九十章 秦瓊之病第一百五十章 裴矩的決定第七百八十九章 柳家的消息第三百三十章 做個交易第二百九十四章 理論與實踐第七百二十七章 太子舊部第一千零二十章 李承乾的異常第六百七十五章 學堂開學第三百八十二章 七斤的兒子第二十六章 紙牌的影響第六百五十三章 孩子打架第八百四十三章 高句麗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探望李承乾第二百八十章 馬爺的隱痛第五百四十二章 月嬋的母親第二百八十三章 很有趣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困獸猶鬥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封禪大典 下第七百三十章 泄露?第六十章 回家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吵架第一百零二章 閹豬的變化第九百三十七章 白銀不夠黃金湊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李泰的表現第六百四十一章 做夢都想不到第二百九十五章 裴矩受傷第九百九十四章 臨終囑託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李道宗第二百三十六章 紅薯活了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李承乾也回來了第九百五十五章 裴寂也“死”了第二百八十六章 柴紹與李世民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父子夜談 下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拿海軍練手第五百六十一章 要下雨了?第五百八十九章 備戰第五百四十三章 夫君這是去哪了?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受挫第六百一十六章 唐儉的計劃第十三章 懶散的日子結束了第二百二十六章 另一個楊文幹第三百八十九章 御下之道第三百三十八章 突厥終於來了第七百二十五章 聯姻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埋伏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離他們家的男人遠一點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樑父山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糊塗賬 上第五百七十八章 玄奘的消息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北邙山第八百零三章 守靈 上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父親與帝王第一百零四章 上了賊船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見馬爺第三百六十九章 王君廓逃了第九百六十四章 舉辦婚禮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又一個十年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李治回來了第八百二十八章 被告變原告第九百二十六章 傲驕的李世民第八百一十章 訓斥李承乾第一百八十九章 爛狗皮的一天第六百三十六章 獾子與田鼠第九百一十九章 大朝會第七百三十二章 乘船出海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信第一千零十章 殿前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