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六章 旱情蔓延

今天李休終於沒有去農部,在家裡睡了個懶覺之後,他這纔信步來到河邊,以前來他這裡肯定會帶上釣竿,不過今天他卻是空手而來,而且臉上也沒有往日的悠閒,反而來到河邊時,臉上竟然露出幾分愁容。

眼前的這條黃渠是一條半人工河,主要是由終南山支脈流下的溪水匯聚而成,平時溪水的水量很大,這也使得黃渠常年的水位都很好,比如李休建造的水車,就十分適合在黃渠上使用。

不過相比往日河水滔滔的黃渠,現在的黃渠卻變成了一條小溪,河牀已經裸露出大半,在太陽的暴曬下露出龜甲般的裂紋,只餘河底還有一條細細的水流,但好像隨時都可能斷流,僅存的一些魚兒浮在水面上,張着嘴巴不停的吐着泡泡,河牀上也到處都是曬死的魚蝦。

李休沿着黃渠一邊走,一邊思索着現在的情形,蝗災並沒有結束,上次的蝗蟲離開長安後,一路席捲關中各地,所過之處赤地千里,很多即將成熟的莊稼也被它們吞噬一空。

不過萬幸的是,今年初農部就開始在關中各地種植了不少紅薯,所以蝗蟲過後,這些紅薯就成了關中的救命糧,雖然吃不飽,但也不至於餓死人,更何況朝廷也準備了不少賑災的糧食,因此吃飯在短時間內倒還不是什麼特別大的問題。

但是蝗災一向都是與旱災相伴而生的,從去年冬天的時候,老天就一直沒怎麼下雨,今年初夏的時候,倒是下了兩場小雨,但僅僅打溼了地皮就停了,而且今年的太陽也格外的毒,人在太陽底下根本呆不住,河面上的青煙簡直肉眼可見。

在這種酷暑之下,旱情也越來越嚴重,比如眼前這條長安八水之一的黃渠就已經快要乾了,黃渠下游的曲江池也因缺水導致水位下降了近半,池中的畫舫都已經擱淺在岸邊,聽說舫上的歌伎都已經回家休息了,因爲已經沒有人再閒心去舫上聽曲了。

另外不僅僅是黃渠,長安附近八條河流幾乎都處於這種即將斷流的狀態,甚至連黃河的水量都大爲減少,這也更進一步加劇了旱情的蔓延。

蝗災剛過,旱災又接踵而來,這讓大唐朝廷上下也都是愁眉不展,農部身上的擔子也很重,主要是在這種旱災之下,農部需要組織各地的官府優先保證紅薯的灌溉,使得紅薯可以存活下來,這樣等到秋天的時候,至少有糧食可收,而這些紅薯將讓關中的災民在冬天有糧可吃,否則天知道會有多少人因凍餓而死?

想到今年接連不斷的天災,李休都替李世民發愁,事實上這段時間李世民也都快要瘋了,蝗災與旱災倒也罷了,關鍵是朝廷中有不少人吵着讓他下罪己詔,可是李世民卻是硬頂着就是不下,結果無論是朝中還是民間,都有不少人對他頗爲不滿,再加上這場大災,爲了防止民亂,李世民乾脆讓關中各地的軍隊戒備起來,比如長安城到處都能看到巡邏的士卒。

“大哥,想什麼呢?”也就在李休沉思之時,忽然只聽一個清脆的聲音打斷了他的思考,並且有人拍了他的肩膀一下,不用回頭他也知道,能夠靠近他而不讓周圍的侍衛示警的,自然只有他的好妹妹七娘了。

“你今天怎麼這麼閒,不用去跟着先生學造船?”李休當下扭頭看着七娘笑了笑道,他發現這段時間七娘的心情很好,也不像以前那樣天天去宇文怵那裡學習,好像又恢復了以前的開朗,甚至對他也不像以前那麼叛逆,這讓他心中十分的欣慰。

“先生說了,他已經沒什麼東西可教我了,剩下的就要靠我自己去積累經驗,以及我在造船方面的悟性了,而且今天比平時涼快了一些,所以我就和恨兒姐姐一起出來轉一轉!”七娘說到最後時,也特意向自己身後指了一下,這時李休才發現,恨兒也在後面不遠處,看到他時也露出一個靦腆的笑容。

“大哥,你還沒回答我的問題,剛纔你在想什麼?”七娘這時卻是再次追問道。

“我還能想什麼,你看看這天氣旱成這樣,關中各地種植的紅薯還不知道能不能活下來,我現在都快愁死了!”李休這時雙手一攤的道,紅薯雖然耐旱,但也只是相對的,事實上紅薯在生長旺盛的時候,對水分的需求也很大,再加上之前藤蔓被啃噬一空,更是需要水分才能生長。

“原來是這件事,我記得以前大哥你曾經說過,有種叫做人工降雨的辦法,可以讓老天下雨,爲什麼大哥不用這個辦法?”七娘這時歪着腦袋想了一會兒,隨後就開口詢問道,人工降雨是李休給她們講物理時,順口提了一下,所以她就記了下來。

“人工降雨可不是現在能夠做到的,而且你看這藍藍的天空,連片雲都找不到,就算是有這種技術,恐怕也很難讓老天下雨!”李休聽到這裡卻是苦笑一聲道,人工降雨只有在雲層在已經或即將降雨時,才能起到更大的作用,可是現在天上一來沒雲,二來他也沒這種技術,所以根本就是空想。

“先生,既然不能讓上天降雨,那不如就向大地借水,可以讓朝廷在各地打井,取出地下的水灌溉土地!”正在這時,恨兒也開口提議道,做爲李休最年長的學生,她學到的東西也更多,雖然無法與七娘這種小天才相比,但見識也不是一般人可比。

“這倒是個辦法,其實朝廷已經開始這樣做的,只是打井需要時間,而且需要灌溉的土地實在太多了,光靠水井根本灌溉不過來,另外聽說有些地方連吃水都困難,所以即便打井,恐怕也要優先供應百姓的飲水。”李休說到最後時,也不由得再次嘆息一聲,哪怕他擁有遠超這個時代的知識,但是面對這種天災也是束手無策。

“站住!”就在李休與恨兒說話的時候,忽然只聽不遠處的侍衛有人叫道,隨後就只見有人被侍衛團團圍住,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說沒想到天氣轉暖的時候我竟然中招了,現在感冒發燒,中午吃過藥睡了一覺,醒來還是全身無力,腦子裡一團漿糊,勉強一章,等下吃過藥早點睡,希望明天能好一點。

第四百五十章 封王?第三十六章 人才變廚子第五百六十七章 讓突厥人去開荒第二百一十二章 李淵來訪第六百章 王庭中的“宰相”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扶余城第六十四章 恩斷義絕第一百三十二章 回家了第六百三十章 大雪封路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扶余城第一百八十九章 爛狗皮的一天第三百一十七章 太子與宮中有染?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南山書院第九百八十三章 送課本第三百二十九章 平陽懷孕第五百七十一章 對馬爺的安排第四百一十一章 玉球第八百八十四章 高僧明概第四十五章 李淵來了第四百五十五章 承道在美洲 下第一百九十三章 衝突 下第一千零八十章 以逸待勞第八百一十五章 天子一怒第五百二十四章 坦白第五百章 龍門尋親第七百五十六章 兩個使節的爭吵第九百四十四章 武順入宮第五百五十章 楊農離世第九百九十二章 吊命第三百七十四章 產前綜合症第七十章 建造新宅院第二百九十八章 朝中出大事了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爲人父母第一千零一章 退往五指莊第三百三十六章 去美洲第二百二十二章 你果然知道第六百六十九章 又見倭人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猜忌第六百九十章 白疊子第二百九十四章 理論與實踐第一百九十一章 假的也是真的第七百五十九章 太上皇有請第六百三十章 大雪封路第五百五十九章 聯姻?第四百六十八章 樂見其成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糊塗賬 下第六百二十章 再起衝突第四百五十一章 一碗水端平第二百零六章 罐頭第三百四十二章 ”死人“復生第五百四十九章 楊農回來了?第六百一十四章 頡利求和第七百三十二章 乘船出海第六十七章 平陽來訪第二百七十七章 奇怪的小乞丐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薛仁貴的機遇第三百五十章 囚禁的帝王 上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訂婚第九百九十六章 靈前衝突第二百三十四章 種子運回來了第三百九十七章 武士彠被貶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大道理第二百一十八章 洞房之夜 上第一千零十六章 圖書館第四十四章 輪椅第六十二章 大鬧李府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倒黴的李泰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趕往遼東第九百二十一章 李泰來訪第五百九十六章 糾結的月嬋第四百四十一章 天花來了第七十五章 公主搶人第七百八十五章 薛仁貴第五百三十三章 上元詩會第八百零九章 終於蓋棺了第二十章 多喝水第五百二十四章 坦白第六百八十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第一百一十二章 女護院 上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席君買第六百六十七章 光化郡主的決定第二百八十四章 魏徵來了第六百三十九章 蕭皇后的“東西”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李承乾又受傷了第三百零七章 你嫌棄我!第三百五十四章 再見裴寂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晉陽宮 下第一千零十七章 軍校放假第八百三十六章 籌建銀行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傲慢第一百七十二章 初見長孫氏第一千零十一章 馬匹“受驚”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奇怪的馬車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封禪第二百一十六章 與平陽拜堂第四百一十六章 玄奘的修行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東西論道 上第一千零六十章 書院招生 下第七百一十四章 亡國奴第七百八十六章 飯量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