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魏徵來了

“先生,一米是十分米,一分米是十釐米,一釐米是十毫米,這個進度十分的簡單易懂,而我大唐的長度單位卻有些混亂,比如以最常用的步來說,有些地方一步是指單腳一步的距離,有些地方竟然是指雙腳一步的距離,雖然歷朝歷代都有官方的解釋,但卻無法落實到各地,現在我大唐還沒有開始統一度量衡,沿用的依然是前隋的標準,我覺得先生講的度量衡就很好,可以照搬過來使用。天 籟小 『說”花園的草地上,李承道一本正經的向李休提議道。

“承道,你的想法是好的,統一的度量衡的確很重要,另外我也覺得十進位的度量衡很方便,咱們大唐的長度單位還算比較不錯,十分爲一寸,十寸爲一尺,十尺爲一丈,不過相比之下,重量單位就有些混亂了,比如二十四銖爲一兩,三兩爲大兩,十六兩爲一斤,僅僅一個重量單位,就有多個進位,十分不方便計算。”

說到這裡時,李休心中也不禁爲古人的腦回路感到驚訝,他這個後世人在計算這些重量單位進位時,經常被搞的頭暈腦漲,一會是三進位,一位是十六進位,一會又是二十四進位,簡直就是考驗人的智商極限,可是很多大唐人卻換算的十分輕鬆,比如家裡的衣娘和月嬋就是如此,這讓李休也是自愧不如,同時也感慨後世華人被評人智商最高的民族,估計也與此有關,全都是從古代開始鍛煉出來的。

不過大唐的度量衡雖然有很大的缺點,但李承道提議照搬李休講的那些米或千克也有很大的問題,所以李休當下再次開口道:“度量衡雖然有些問題,但承道你也要知道,度量衡的使用,其本質還是一個習慣的問題,大唐各地都習慣使用本地的度量衡,哪怕是朝廷想要統一度量衡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何況要把一套完全陌生的度量衡照搬過來,你覺得百姓們會接受嗎?”

“這個……”李承道聽到這裡也不由得露出沉思的表情,這個問題他還真沒考慮過,他只是覺得李休講的度量衡十分方便實用,所以纔想照搬過來,可是卻沒考慮到推行時的困難。

看到李承道陷入沉思,李休則是笑了笑沒有打擾他,李承道有着遠同齡孩子的成熟,但有時還是會暴露出一些太過天真幼稚的缺點,這也不能怪他,畢竟他還是太小了,等到有了足夠豐富的閱歷之後,他纔會真正的成熟起來。

“先生,您看我這個十個數字寫的正確嗎?”正在這時,忽然只聽一個嬌怯怯的聲音問道,當李休回過頭來時,立刻看到恨兒拿着一張紙睜大眼睛看着他,她才第一天上課,李休教她練習十個阿拉伯數字。

看到恨兒有些膽怯的樣子,李休則向她溫和的笑了笑,然後接過紙張看了一下,隨即就誇讚道:“不錯,寫的很工整,現在我來教你一些數字使用的簡單規則……”

剛剛和李承道討論過度量衡推行這種關乎國家制度的問題,然後李休又要從最基礎的數字開始講起,對於這麼大的跨度,李休也早就習慣了,畢竟這幾個孩子的學習進度不同,李承道和七娘學的最快,小丫和李承乾則要差一些,至於恨兒就更差了,只能從最基礎的講起,幸好昨天七娘已經幫她預習了一些,而且恨兒也很聰明,學習起來倒並不怎麼吃力。

給恨兒講完之後,李休又急忙轉過身給李承乾和小丫講課,雖然每個學生的學生進度不同,他要一分爲五操心,不過只要習慣了也沒什麼,而且他安排的課程也很輕鬆,一個人一天也只上一節課,倒不是他偷懶,而是後世學校裡學的東西他頂多也只能教到初中,後面學的東西幾乎全都還給學校了,所以他想教也教不了。

不過就在李休正在講課之時,忽然只見月嬋匆匆忙忙的跑來,然後向李休稟報道:“老爺,前面有客人來了,說是有要事要見您!”

“客人?”李休聽到這裡也不禁有些驚訝,當下追問道,“是什麼樣的客人,以前來過嗎?”

“來過,上次老爺您不是招待過許多的朝廷官員嗎,我記得這位客人就是那些人中的一員,不過我不記得他的名字。”月嬋想了想回答道,她說的那天正是李休和平陽公主向朝廷獻上紅薯和玉米後,很多官員跑來觀看這兩種高產作物,然後李休在家招待了一下這些人。

“那天來的官員,他是不是個國字臉的中年人?”李休先是回憶了一下,隨後立刻猜到一個人,也只有他纔有理由來找自己。

“是啊,這位客人自從進來後就板着臉,好像不會笑似的,奴婢也不敢多問。”月嬋聽到李休的話立刻猛點頭道,剛纔面對那位客人時,她也感覺很有壓力,所以沒問清楚對方的身份就逃出了客廳。

“還真是他。”李休聽到這裡也露出頗爲無奈的表情,隨後這才向月嬋交待道,“這個客人名叫魏徵,官至太子冼馬一職,正三品的高官,以後可能還會經常來,月嬋你讓人不要慢待了。”

聽到對方竟然是個正三品的高官,月嬋也有些驚訝,要知道六部尚書也不過才正三品,不過隨即她就冷靜下來,以自家老爺的身份地位,來往正三品的官員也很正常。

當下李休讓李承道幾人自己學習,然後他大步來到前廳,剛一進去,立刻看到魏徵端坐在那裡,板着臉品着茶,臉上看不出喜怒,看起來更是一塊石頭雕刻出來的人臉,讓人望而生畏,難怪日後李世民會因爲他頭疼萬分。

“下官拜見魏洗馬!”雖然對魏徵有些畏懼,不過李休還是硬着頭皮上前道。

出乎李休意料的是,只見魏徵看到他時,如同岩石般的臉上竟然露出一絲笑容,並且很客氣的道:“李祭酒不必多禮,本官今日前來,是與想李祭酒談公務的!”

魏徵說着從懷裡拿出一道聖旨,然後交給李休,這讓李休也有些奇怪,當下打開看了看,結果現這是一份任命,主要就是玉米和紅薯推廣的事全部由魏徵負責,如果需要的話,其它官員也要全力協助於他,這讓李休也有些無奈,昨天才做出決定,今天聖旨就下來,更糟的是魏徵立刻就來了,看來他也別想清閒了。

果然,魏徵等到李休把聖旨看完之後,立刻開口道:“李祭酒,閒話我就不多說了,推廣玉米和紅薯的事還需要李祭酒大力協助,今天我帶着幾個相關的官員前來想統計一下玉米和紅薯的數量,以及生長情況等等,還請李祭酒幫我們介紹一下!”

“沒問題,如果魏洗馬現在有空,我立刻就可以帶你們前去!”李休立刻點頭道,他知道魏徵這種人不喜歡客套,所以也沒有廢話,直接答應帶他們去。

魏徵對李休這種雷厲風行的舉動似乎十分讚賞,當下也是笑着站起來也李休一起離開客廳,等到出了大門李休才現,原來外面還站着幾個年紀不一的官員,不用問,這些官員肯定都是魏徵推廣高產作物的助手了。

當下李休帶着魏徵等人先去了玉米地,然後給他們介紹一下玉米的生長情況,預計這批玉米會在秋天收穫,不過讓李休沒想到的是,魏徵來到玉米地後大手一揮,他帶來的幾個官員立刻上前對着玉米數了起來,丈量土地後並在紙上寫寫算算,估計是在計算着玉米的大概數量。

“魏洗馬,有必要計算的這麼清楚嗎?”李休看到這裡也有些驚訝的問道。另外他現這些官員在紙上驗算時,竟然使用的是阿拉伯數字,看來上次李淳風的那本《李淳風算術》在官員中推廣的還不錯,竟然已經到了實用的階段了。

“有必要,雖然上次李祭酒收穫玉米時已經提供了一個畝產量,但我相信那是在李祭酒的精心照料下,畝產量會偏高一些,所以需要重新計算一下,另外還有這些玉米的生長情況,也需要詳細的觀察和記錄下來,以後這些官員會每天都來,爲了方便他們,暫時就借住在附近的農家!”魏徵一板一眼的回答道。

李休聽到這裡也不由得有些同情魏徵手下的這些官員了,跟着這麼一個上司,日後有得是苦頭讓他們吃,不過奇怪的是這些人一個個都是幹勁十足的樣子,實在讓人搞不明白他們心中到底是怎麼想的?

計算出玉米大概的數量,以及每畝大概能容下多少玉米苗,然後魏徵又向李休打聽起關於玉米耕種時需要注意的東西,比如澆水、施肥等等,這些李休本來也不懂,不過種了一年玉米後,劉老大他們倒是總結出一些,再加上李休前世的一見聞,倒也能講得頭頭是道。

李休一邊講,魏徵那邊還讓人一邊記下來,用後世的話講,這些都是最珍貴的第一手資料,以後在推廣玉米種植時有着極其重要的作用,否則玉米下去,卻因爲不知道怎麼耕種而造成減產甚至是絕收的話,肯定會極大的打擊百姓種植玉米的信心。

等到李休講完之後,魏徵又要求去看紅薯,李休只得再次帶他們去紅薯田那邊,其實就是平陽公主別院旁的溫室,不過就在往那邊走的時候,忽然只見走在旁邊的魏徵忽然開口道:“李祭酒,聽說你與楊農楊尚書的交情很好?”

“呃?魏洗馬何出此言?”李休聽到魏徵的話也不由得愣了一下道,他和楊農雖然見過一面,但恐怕還談不上什麼交情。

“呵呵,楊尚書本來也想負責推廣玉米和紅薯,而且他的第一份奏摺上就說得到李祭酒的支持,並且說與李祭酒相談甚歡,聽起來你們應該是交情不錯纔是?”魏徵這時笑了笑道,不過他這張岩石臉好像真的不適合笑,無論什麼笑容在他臉上看起來都格外的僵硬。

“這個……恐怕魏洗馬誤會了,我與楊尚書只有一面之緣,還是上次你們一起來看玉米和紅薯時見的面,至於交情真的談不上。”李休猶豫了一下道,他和楊農的確談不上交情,不過他現在倒是挺同情楊農的,也不知道這老頭現在怎麼樣了,如果有時間倒是可以去探望一下。

“原來如此,不過楊尚書對李祭酒倒是十分的推崇,事實上本官也對李祭酒極爲佩服,別的不說,剛纔計算玉米產量時,就用到李祭酒傳出來的算學,十分的方便快捷。”

魏徵難得夸人,這讓李休也有種受寵若驚的感覺,不過隨即只見魏徵話題一轉道:“不過楊尚書的私心太重,我又擔心他年紀大了,不能勝任推廣玉米和紅薯的重任,所以才主動爭取了過來,只是楊尚書卻因此一病不起,本官也心在愧疚,不過我倒是想出一個解決的辦法。”

“哦?什麼辦法?”李休聽到這裡也不由得驚訝的看向魏徵道。

“其實很簡單,紅薯與玉米關係到全天下百姓的福祉,我一人也難以勝任,需要更多的人協助,特別是戶部那裡更是繞不過去,如果楊尚書願意的話,我倒是希望他可以做我的副手,與我一同推廣這兩種高產作物!”魏徵再次一本正經的道。

搶了人家的差事,現在又要讓人家做自己的副手,如果別人這麼說,很可能會讓人認爲這個傢伙是在羞辱那個失敗者,但是同樣的話在魏徵口中說出來,卻讓人不會有這樣的感覺,李休也一直盯着魏徵的眼睛,結果只從他眼中看出了真誠,一來他的確需要戶部的協助,楊尚書那一關肯定繞不過去,二來他不希望真把楊尚書氣出個好歹來,所以想把功勞分給對方。

想到上面這些,李休終於緩緩的開口道:“魏洗馬的想法是好的,不過我擔心楊尚書會無法接受。”

“不錯,我也有這樣的擔心,所以我想請李祭酒與我一起去拜訪一下楊尚書,我相信李祭酒肯定能夠說服李祭酒!”魏徵這時終於說出自己的打算道。

“我?這個……”李休聽到這裡也不禁愣了一下,隨後也不由得苦笑起來,魏徵還真會找人,這可不是什麼好差事。

“咦?那個是什麼?”也就在李休苦笑之時,忽然只見魏徵指着旁邊的田地驚訝的問道。(未完待續。)

第四百四十七章 大器晚成第七百一十六章 隋煬帝陵的趣事第六百三十二章 長安的反應第七百八十五章 薛仁貴第九百七十三章 嫁妝第七百四十章 瘧疾第六百七十八章 內遷 上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崔幹辭官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李休的提醒第二百一十九章 洞房之夜 下第九百五十章 又見李恪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所謂神通 上第七百零六章 七娘逃跑了第六百三十九章 蕭皇后的“東西”第七百二十章 兄妹相見第八百零七章 頭七第一百二十五章 搬家還是送禮?第七十章 建造新宅院第四百零九章 隱士與俗人第九百五十八章 今晚別想睡了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使節來訪第九百六十六章 離開揚州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龍門石窟的風波 上第八百六十章 官員的俸祿第七百四十一章 張十一中招第五百五十四章 分權第六百四十七章 單獨召見第六百四十六章 回家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商人孟姚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峰迴路轉第九十一章 海的盡頭第三百一十八章 秦瓊求醉第七百零三章 楊妃的心事第五百八十一章 美洲大唐 上第四百八十七章 灞橋送別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周興與赫處俊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四十一章 給公主做飯第六百二十一章 蘇定方求見第二十一章 在長安第三百八十一章 總算死了第七十五章 公主搶人第八百八十五章 真相大白第四百六十章 茶葉作坊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乙祭第九百四十四章 武順入宮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兩百歲第六百三十八章 馬爺回來了第三百七十三章 棄船?未必!第九百章 再活五年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王玄策獻俘第九百四十九章 告別第九百二十四章 臣請辭第一百五十一章 裴家有女第九百八十一章 崔民幹第八十九章 縱論天下事第三百六十五章 兩千人第八百六十四章 將軍與奸商第七百零五章 比竇娥還冤的李恪第五百二十一章 她是我女兒第一千二百章 李世民的情報網第三百四十六章 涇陽城外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又是世家第八百五十九章 不對稱戰爭第七十九章 t竹林偶遇第七百五十七章 關鍵在於拜占庭第五百七十三章 馬爺的選擇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牽連第六百二十二章 馬踏突厥大營第四百五十六章 李元吉的信第七百七十一章 誤會與陰謀第一千零八章 女人的優勢第二百九十七章 去農部第三百七十八章 冤家路窄第七百六十章 駙馬幫我第一百五十五章 身在局中第四百四十三章 種牛痘 下第一百七十章 想不想賺錢?第五百八十四章 思念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好一個泉蓋蘇文!第八百二十一章 党項戰事第六百六十四章 菜市場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大道理第二百一十八章 洞房之夜 上第四百八十五章 經商自污第八百三十一章 自己坑自己第二百七十七章 奇怪的小乞丐第四十三章 送給公主的驚喜第七百三十二章 乘船出海第三百六十六章 再次武士彠第八百九十六章 七娘的決定第五十三章 兩種水車第四百八十三章 再陰頡利一把第八百七十六章 被罵了第十五章 傷口縫合第三百八十二章 七斤的兒子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拿海軍練手第一百六十一章 小妮子有點意思第五百八十四章 思念第八百五十四章 李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