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貞觀二十八年

日月如梭,時光飛逝,眨眼間已經到了貞觀二十八年,本來在五年前就應該去世的李世民卻還活着,主要還是多虧了當初李休和長孫無忌勸他放權,這才使得他延長了數年的壽命。X23US.COM更新最快

東方的天際剛剛發白,平安郎,確切的說是李安也早早的起牀,平安郎是他的小名,但是他現在已經成家立業了,所以哪怕是李休這些長輩,也不再以小名稱呼他。

多年前李安在雲州任職,一直做了四年的刺史,在那四年裡,雲州在他的治理下也是秩序井然,再加上朝廷對草原的吞併,也吸引了不少關中、河南等地的百姓前去定居,畢竟大唐再怎麼富裕,但肯定還是有不少窮人。

而按照大唐的規定,只要是大唐的子民去了草原,立刻就能分到一片牧場,以前沒人敢去是因爲擔心安全,但現在隨着大唐的吞併與治理,草原名州的治安也大爲好轉,於是有不少膽大的人就進入草原生活,用自己的雙手勤勞致富。

四年之後,大唐在漠南一帶的統治已經十分穩固,甚至連漠北也納入到大唐的領土之中,只不過大唐對漠北的統治還比較薄弱,暫時達不到漠南的程度,但現在大唐吞併草原的大勢已成,只要大唐自己不亂,日後整個草原遲早都會被納入到大唐的統治之中。

等到雲州刺史的任期結束,李安就被調回了長安,畢竟現在李治接管了相當一部分政務,每天都是忙的不可開交,所以他早就想將李安調回到自己身邊幫忙,現在總算是如願了。

天色還早,麗質依然在熟睡之中,李安起牀後幫妻子蓋好被子,然後悄悄的出門來到外面,他每天早上要去上早朝,所以每次都是天剛亮就得動身,家裡的下人這時也準備好了馬車,甚至連早飯也送上車子,因爲時間時間很緊,所以他一般都是在車上吃早飯。

“安兒等我一下!”不過就在李安準備讓馬伕趕着馬車去長安城時,卻沒想到忽然有人高喊道,緊接着只見父親李休邁步走了過來,並且也登上了自己的馬車。

“父親你這是要準備去長安?”李安看到李休的樣子也不由得驚訝的問道,自從李休辭官後,李世民和李治雖然幾次想要讓他再次到朝中爲官,但卻都被他給拒絕了,平時也很少去長安,卻沒想到今天竟然這麼早起來,而且還和自己同乘一車。

“不錯,昨天宮中送來消息,說是陛下的身體不太好,我打算進宮探望一下。”李休這時坐下來道,同時吩咐馬伕開始趕路,畢竟天色不早了,他不想耽誤了李安上早朝。

“陛下的身體不太好?”李晉聽到這個消息也是一愣,隨後又有些不敢相信的問道,“可是前天我還陪太子見過陛下,當時陛下精神抖擻絲毫沒有一點病容,怎麼這才一天不見就病了?”

“人的年紀大了,自然不能和年輕人相比,特別是陛下前些年日夜操勞,生活也沒有節制,結果使得身體元氣大傷,這幾年雖然安心休養,但身體的根基卻已經壞了,昨天陛下感染了風寒,本來只是小病,但是到了下午時卻已經臥牀不起,晚上我才接到消息。”李休這時嘆了口氣道。

雖然李世民聽他和長孫無忌的勸說放權休養,比歷史上已經多活了五年,但是現在李世民的身體卻開始再次惡化,畢竟休養只能給李世民延命,但卻不能讓他長生不老,這次李世民雖然得的是小病,但症狀卻十分嚴重,甚至臥牀不起,從醫理上來說,這可不是什麼好現象,所以李休纔想要親自去探望。

李安也精通醫術,聽到父親的話也立刻猜到了李世民的身體情況,這讓他也不由得暗歎一聲,李世民是他的岳父,萬一對方真的有什麼好歹,還不知道麗質會有多傷心?

“對了,這段時間太子主要在做什麼,朝中有沒有什麼大事發生?”李休這時對兒子再次開口問道,現在李安官拜太子洗馬之職,不過這個官職可不是給太子洗馬的,而是用來輔佐太子處理政務的,雖然品級不高,但卻極爲重要,日後若是李治登基,太子洗馬幾乎是內定的宰相。

“陛下將越來越多的政務交給太子,所以現在太子身上的擔子也很重,哪怕有我們這些輔臣幫他分擔,但他依然很忙,我已經勸說他學陛下一樣將手中的權力下放一些,這樣自己也能輕鬆一點。”

只見李安說到這裡頓了一下接着又道:“至於朝中的大事倒是不少,比如安西都護府又往西擴張了一部分疆域,朝中有大臣認爲安西都護府治理的土地太大,所以建議將安西都護府分拆開來,另外還有銀行已經深入到州縣,幾乎每州每縣都有銀行,只不過戶部想將銀行納入到自己的管轄,現在雙方正在打嘴仗,對了,還有一件事!”

說到銀行時,李安忽然想到一件十分重要的事,當下一拍腦袋又道:“前段時間二弟率領着海軍出兵倭國,搶了倭國的銀礦,倭王派使節來告狀,結果引來一些大臣彈劾二弟膽大妄爲,不過這件事卻被陛下給壓下來了!”

“呵呵,你二弟這件事做的不錯,咱們銀行自從發行金銀幣後,每年都需要大量的金銀,美洲那邊雖然盛產金銀,但距離卻太遠了,運輸也不方便,反倒是倭國那邊有個大銀礦,現在咱們鑄造銀幣的白銀有一半都是從倭國運來的,以前咱們還要拿貨物與倭國交換,現在晉兒佔了銀礦,日後開採的白銀自然都是咱們的了,這麼大的利益陛下自然不會理會倭國!”李休聽到這裡也不由得一笑道。

劉仁願培養了李晉幾年後,果然主動將海軍扔給了李晉,自己跑去南方領兵了,結果李晉竟然在短短几年內將海軍治理的十分興盛,這主要是李晉對海軍的理念與劉仁願不同,不過也正是這點不同,使得李晉這幾年受盡別人的非議。

第一百五十五章 身在局中第七百七十九章 死士第七百三十七章 抵達流求大島第三百一十七章 太子與宮中有染?第四十九章 才氣逼人第二百一十八章 洞房之夜 上第二百章 人工授粉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大壽第五百八十九章 備戰第七百二十四章 螃蟹也會成災第四百九十章 魚蝗互化?第七百四十八章 得罪第五百零一章 母女團聚第三百八十七章 求你幫忙第六百九十七章 你自己信嗎第四百一十八章 送給我吧第八百四十三章 高句麗第二百五十一章 出門沒看黃曆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王宮中的“戰利品”第九百九十七章 膽小的李治第三百八十章 會爆炸的“地道”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最後一次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三路大軍第八百六十九章 偷吃第六百七十七章 渾水部 下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奪取山路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拔灼之死 中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功高震主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文官與武將第八百三十一章 自己坑自己第四百四十三章 種牛痘 下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外舉不避仇第四百四十六章 縣尉劉仁軌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希拉剋略的私心第五百七十八章 玄奘的消息第一百七十五章 粉兒掙錢了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主將的人選第三百三十三章 李休的狂傲第二十三章 來自南樑的侍女第八百四十二章 劉仁軌回京第九十一章 侄兒無所不知第一千零九章 印書局毀了第二百零六章 罐頭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海上行軍第六百九十七章 你自己信嗎第五百二十二章 母女相認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信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隋軍將士的家眷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糊塗賬 下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青騅之死第三十章 蒸餾酒精第三百八十八章 矛盾的李世民第七百三十七章 抵達流求大島第一百零四章 上了賊船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策略已定第四百六十七章 難兄難弟第四百二十四章 番僧波頗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兕子病發第二百四十一章 瑪雅人第一百零八章 拔劍四顧心茫然第六百九十章 白疊子第七百零八章 裝病?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大道理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巧遇王方翼第一千零十九章 讓人爲難的事第九百五十五章 裴寂也“死”了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樑父山第三百章 尷尬的相處第五百六十七章 讓突厥人去開荒第九百八十九章 東宮中的怒火第一千零九十章 賜白袍第八百七十章 令牌第九百一十二章 瘸太子第四百八十三章 再陰頡利一把第四百七十九章 衣孃的小心思第七百二十七章 太子舊部第一百六十三章 永不回裴府第四百八十六章 玄奘西行第六百九十六章 李恪上學堂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誰泄的密?第八百零三章 守靈 上第二百二十四章 真下毒了第三百零三章 大白菜餃子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人蔘的後續影響第五百五十一章 李休升官了第二百二十二章 你果然知道第九百四十章 武家的消息第四百三十九章 題詩第五百三十九章 吃蝗蟲 上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龍門石窟的風波 中第九十二章 請客吃牛肉第三百零一章 趕出家門第六百八十九章 貞觀六年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反常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蘇定方登陸第九百五十三章 虯髯客的信第八百三十八章 高季輔第四百五十九章 無能爲力第九百三十四章 裴行儉的選擇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拔灼之死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