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杜如晦去世

杜如晦去世了!當這個消息傳出之時,整個大唐朝野也爲之哀痛,李世民更是親自前去杜府弔唁,另外帶上了李承乾,以及杜如晦的準兒媳城陽公主,據說那天李世民弔唁之時,也忍不住失聲痛哭。

李休也同樣去了杜府弔唁,對於杜如晦這個人,他也是十分佩服的,特別是在政務處理方面,整個大唐也只有房玄齡能與他相比,可惜李休也只能救杜如晦一次,畢竟對方的身體本來就不太好,能夠多活這麼多年也已經十分不容易了。

其實對於杜如晦去世這件事,李休雖然感到悲痛,但冷靜下來卻也不覺得意外,畢竟杜如晦的身體不好也不是一天兩天了,上次去泰山封禪時,杜如晦就因爲生病而無法前去,結果他們這纔回來沒幾個月,杜如晦就撐不住撒手而去了,這讓李休也不禁爲之嘆息。

值得一提的是,李休前去杜府弔唁那天,也見到了杜如晦的弟弟杜楚客,以及杜如晦的兒子杜荷,這對叔侄說來也有趣,杜楚客是李泰的心腹,而杜荷卻是李承乾的心腹,可以說是各爲其主,不過這並沒有影響到他們叔侄的私交,至少李休見到他們兩人時,發現他們叔侄的感情似乎還不錯,杜楚客也是忙裡忙外的幫着處理家中的事宜。

另外靈堂裡除了杜家的人外,還有一個十分特殊的人,那就是與杜如晦交情莫逆的房玄齡,自從杜如晦去世後,房玄齡先是在家大哭了一場,隨後就趕到杜府,然後在杜如晦的靈前又大哭一場,接着就留在杜家幫着主持杜如晦的葬禮事宜,李休見到他時,發現房玄齡整個人又瘦了許多,這讓李休也不禁擔心起他的身體。

就在李休弔唁完畢,正準備告辭離開時,卻沒想到長孫無忌竟然也前來弔唁,當下他也就沒有急着離開,而是等到長孫無忌弔唁過後,這才與對方結伴離開了杜府。

“杜如晦這一走,陛下就像是失去了一條手臂一樣,日後又少了一個能爲陛下分擔壓力的人了!”出了杜府之後,長孫無忌這時也神情低落的道,他是個十分自負的人,很少會真心實意的誇讚其它人,但是對於杜如晦卻是真心的感到佩服。

“江山代有人才出,我倒不擔心沒有人能接替杜相的職位,只不過杜相卻是當初陪同陛下打天下的老臣,現在這些老臣們年紀都大了,這幾年已經有不少老臣都離世了,日後恐怕只會越來越多,這對於陛下來說,纔是最大的打擊。”李休這時卻是嘆了口氣道,看着身邊的朋友、下屬一個個離開,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有些無法接受。

“你說的有道理,萬幸的是咱們兩個都比較年輕,應該可以多陪陛下幾年!”長孫無忌當下點了點頭,隨後又有些慶幸的道。

聽到長孫無忌上面的話,李休卻只是笑笑沒有接口,因爲長孫無忌的話雖然不錯,但未必是什麼好事,比如他們兩人如果沒有意外的話,應該會比李世民活的更久,到時長孫無忌也會像歷史上那樣成爲顧命大臣,只不過以長孫無忌的性格,最後也只會給他引來滅門之禍,畢竟沒有哪個皇帝能夠容忍一個獨攬大權的臣子存在。

“對了,之前就聽說吳王殿下回來了,可惜我還沒有見過他,他是駙馬的學生,肯定去過你府上了吧?”正在這時,忽然只見長孫無忌轉移話題道。

聽到長孫無忌問起李恪,李休心中也立刻警覺起來,不過表面上卻還不動聲色的道:“恪兒的確是回來了,而且還是陛下親自寫信召他回京爲自己祝壽的,估計是陛下看他在揚州做的不錯,所以想叫回來親自獎賞一番!”

“嘿嘿,我看可不是這麼簡單,這幾年魏王和太子殿下爭鬥不休,陛下雖然嘴上不說,但心中肯定也十分的厭煩,現在吳王表現的這麼優秀,陛下對他自然也是另眼相看!”長孫無忌這時卻是別有用心的道。

“陛下的心思誰也說不清楚,不過恪兒倒是經常去我那裡,他的心思我倒是十分清楚,說起來他並不喜歡長安,一直說想要回揚州去,不過就算他再怎麼想回去,也得等到陛下過完大壽才行!”李休當下故做輕鬆的解釋道。

“吳王何必這麼急着回去,長安是首善之地,揚州雖然有南長安之稱,但畢竟無法與真正的長安相比,而且他身爲皇子,呆在長安也能更好的照顧陛下和他母親,畢竟魏王和太子這幾年實在太讓陛下失望了。”長孫無忌當下再次笑呵呵的問道,如果說剛纔他的話只是試探,那麼現在的話就是赤裸裸的質問了。

“無忌兄,陛下心中的想法你也不是不知道,恪兒年輕不懂事,有時犯點糊塗也很不是什麼大事,咱們做長輩的,在旁邊指點一下他們也就是了,何必和晚輩過不去?”李休這時卻是嘆了口氣,然後鄭重的看向長孫無忌道,既然長孫無忌不再遮遮掩掩,那他也就把話給說開了,再怎麼說李恪也是自己的學生,所以他無論如何也不會讓別人傷害到李恪。

看到李休鐵了心的要護着李恪,長孫無忌卻是轉而一笑道:“駙馬不必生氣,吳王是我的晚輩,我自然也不會和他過不去,而且他若是去了揚州,我就算是想和他過不去,恐怕也找不到人了!”

聽到長孫無忌的這番話,李休這才鬆了口氣,歷史上李恪之所以受高陽公主謀反的事牽連而死,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長孫無忌從中鼓動,所以李恪在死之前也怒罵長孫無忌弄權,而等到長孫無忌一死,李恪也立刻得到平反,不過現在有自己護着,長孫無忌倒也不敢做的太過分。

杜如晦去世,李世民追贈他爲司空、蔡國公,諡號“成”,而且杜如晦的葬禮一切都由朝廷出資,這對於一個臣子來說,可謂是極盡哀榮,而隨着杜如晦的去世,似乎是標誌着一個時代人物的落幕,就在杜如晦剛剛下葬沒多久,又有一個重臣一病不起!手機用戶請瀏覽m.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第七百零七章 抓回來?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李承乾與崔幹第二百九十九章 李世民升官了第九百二十八章 新羅婢第四百九十九章 算盤第三百五十三章 廬江王反了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註定的悲劇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巧遇王方翼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考慮一下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珠娘拜師 下第五百四十二章 月嬋的母親第八百二十四章 武明空要入宮?第一百九十六章 東安賭場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牽連第三百九十八章 被算計了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目標高昌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凱旋而歸第一百一十章 奢侈的李休第五百八十三章 美洲大唐 下第九百九十二章 吊命第九百四十一章 平安郎要學醫第七百六十八章 利與弊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改變計劃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埋伏第二百零六章 罐頭第二百二十一章 李世民的反擊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歸來的王玄策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安市城下 下第七百八十四章 箭技無雙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戰爭開始第一百九十四章 痛哭的平陽第一百四十章 一元一次方程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決戰第三百零七章 你嫌棄我!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長孫衝的勸說第七百零一章 楊妃也來了第三百一十章 放棄皇位?第二百七十三章 陪馬爺外出第九百二十五章 宮中吵架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歸來的趙德言第九百零三章 波斯王第八百八十二章 當面對質第一千零十三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五百四十五章 兩儀殿的怒吼第五百六十七章 讓突厥人去開荒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拒絕第二百零三章 李世民又醉了第四百三十一章 又添一子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所謂神通 下第七百四十五章 波斯帝國的危機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李世民的決定 上第一百零二章 閹豬的變化第一千零六章 馬踏崔府第一百八十章 木炭與石炭之爭 下第八百三十九章 搶手的學生第四百零一章 辭官第五百八十四章 思念第一百五十二章 虎刨第六十五章 史上十大渣爹第四百四十一章 天花來了第四百八十三章 再陰頡利一把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齊王謀反案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吐血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兕子撒嬌第六百五十二章 西市夜談 下第六百九十五章 李恪來了第六百零三章 王庭北撤第三百九十五章 太極拳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放不下的馬爺第四百二十二章 玄奘的請求第六百零三章 王庭北撤第三百四十二章 ”死人“復生第一百三十三章 長江與黃河的難題第二百五十六章 太子反擊了第一百一十一章 張家的家風第八百一十章 訓斥李承乾第八百五十六章 模擬運營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倒黴的李泰第一百八十九章 爛狗皮的一天第五百一十八章 殺子送刀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牽連第一百八十章 木炭與石炭之爭 下第七百三十章 泄露?第九百零六章 出使羅馬 下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吐蕃攻打鬆州第五百九十二章 出兵時間的爭執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回長安第一千零三十章 科舉與國子監第四百零三章 李淵想出宮第四十七章 又見柴紹第七百二十四章 螃蟹也會成災第一百八十四章 煉焦第五百七十八章 玄奘的消息第五百一十章 婚配?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父子夜談 下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策略已定第一百三十六章 李承道的請求第二百一十二章 李淵來訪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投降了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吐蕃攻打鬆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