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投靠

自從楚爲天將軍成功擊潰朝廷大軍後,升任桐源縣城的總兵,他開始整頓吏制、清理黑市、興農重商,又爲百姓的冤假錯案平反,加之兩年免去稅賦的政策,深得民心。一時間,桐源城內民豐物阜,市景雍和,做買做賣,和容悅色。引得周邊地方的百姓紛紛慕名而來。

爲加強城防,鎮西王派成廣大將率兩萬人到桐源縣城駐防,加上原來的本地守軍,現有兵力近三萬人了,爲防朝廷大軍再次進犯,加強城防兵力,楚總兵命趙簡都尉大力招募士兵。

正好,近段時間,大批流民擁進桐源城,特別是從北域高原爲避戰火逃來而投奔過來了不少身強體壯的民夫,趙簡不費吹灰之力就在短時間內招募到了二千多新兵,而且這些新兵在訓練中體現出很高的素質,簡直就是天生當兵的料。趙簡真是喜出望外,在經過簡短的新兵訓練後,就從中選取了一千多人佈防到城內各個軍事要點上了。

看到如今愈發兵強馬壯,城防穩固,楚爲先也十分欣慰,他也越來越喜歡趙簡這個手下干將了,私下甚至有將趙簡招爲賢胥的想法,只是不知道自己的女兒是如何作想的。

此時,朝廷大軍已經攻克北域都城固橦關的消息傳來,楚爲先吃了一驚,心想固若金湯的固橦關,又有智勇雙全的鎮北王宇文浩天親自駐守,朝廷十幾年來都不曾攻下來,現在怎麼會說破就破了呢,越想越是想不通。

他擔心朝廷一旦平了北域之亂,可能就會集中兵力來圍剿西域,那該怎麼應付呢,鎮西王又是如何打算的呢。爲此,他立即招來了成廣和趙簡二人來府中商議。

趙簡首先說:“怕他個鳥啊,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大不了跟他們拼個魚死網破罷了。”

“趙兄息怒,我看也不一定只有死磕一條路,我們現在已有了三萬多人馬,下馬關也駐有六七萬的兵將了,加起來也有小十萬,只要鎮西王不放棄桐源城,我們就能跟朝廷相持。”成廣大將說道。

楚爲先點了點頭說:“成將軍說得不錯,只要我們齊心協力,也未必不能抵擋敵軍。”他來回走了幾步,停下來又說:“只是現在北域已平,再無牽制,如果朝廷集中重兵來犯,只怕雙方懸殊不是一點兒吧。”

“我正在加緊徵兵,我們的軍餉高,願意來當兵的還真不少。”趙簡說。

“唉,再怎麼招,就這麼大個縣城,也不可能招來幾萬兵馬的,還得另想辦法纔是。”成廣嘆了口氣說道。

“這到也是,要是真能再有幾萬精兵強將的話,那就不怕朝廷再來進犯我城了。”說着趙簡用力握了握手中的劍柄。

這時,探馬來報,城關前來了一隊人馬,爲首者自稱是鎮北王宇文浩天,前來拜見楚大人。

衆人聞言大驚,楚爲先從帥椅上站起來問:“來了多少人馬?”

探馬答道:“有文武隨從十數人,還有輕騎二百騎左右。”

聽言後,楚爲先才放下了一顆心,說:“走,你二位同我去會會這位名震天下的鎮北王,看他來此究竟是意欲爲何?”

楚大人與二位將軍率衆來到城門之上,向下府看,只見城牆之下有數百人馬,前邊左右排列着文臣武將,中間有一將銀盔素鎧,白馬似雪。

細看此人,頂上鳳翅銀盔,身着團龍白袍,腰束八寶鑲,繫着五尺長劍,馬鞍旁掛着四棱鐗,胸前護心鏡,光芒四射, 好不威風!

“城下何人,有何指教?”趙簡大聲喝問。

城下的白馬將軍策馬上前幾步,拱手答道:“吾乃前朝相國宇文博之子宇文浩天是也,本在北域舉事與當朝分庭抗禮,最近因朝廷攻破城池,失了疆地,無處安身,特來投奔鎮西王,共議廢君大計。還望楚大人收納爲盼。”

楚爲先心想我還沒有同意你進城來,你到先謝了我起來,這是從何講起。他沒有說話,而是轉身看了看身旁二位大將。

趙簡很是痛快地說:“放他們進城吧,好歹都是共同反抗朝廷的,聽聞宇文王是個聲明大義,深得民意的人,說不定對我們很有益處。”

“不行,鎮西王可一直不怎麼欣賞宇文王,常說自己造反是爲了匡扶朝廷,救國救民,而宇文王是裡通外國,串通土番國謀取中原疆土。”

楚爲先聽了二位的意見後有些猶豫,一時也拿不定主意,他稍作遲疑後,向二位問道:“要不,先派人向鎮西王請示一下?”

這時,只見城門下宇文王向城牆上拱手答謝道:“多謝楚大人開門相迎,救援之恩,沒齒難忘!”說罷,則率衆人策馬前行,往城門口走去。

城上三人大驚,忙府身往城下看,只見城下城門已經洞開,裡面還迎出一小隊人馬,列隊迎接宇文王等進城。

這時又有探馬突然來報:“總兵大人,適才城北門、城東門已開,各入兵馬近萬人!”

三人聞言大驚失色,一時不知所措。趙簡突然間想起了他剛招募的那批訓練有素的新兵,有些明白過來,“糟了!已然中計。”他心中暗自叫苦不迭。

楚爲先見木已成舟,只有對二位說:“事已至此,我等只有順勢而爲了,現在隨我即刻下城樓去迎接。”說罷轉身帶上二人直奔城樓下而去了。

楚大人下得樓來,迎住宇文王的隊伍作揖施禮:“在下楚爲先在此恭迎鎮北王大駕光臨。”

宇文王當下即下得馬來,上前幾步扶住楚大人說:“大人客氣了,我宇文浩天如今落難,幸得大人相助,真是患難見真情啊!”

當下兩人握手言歡,彼此客套了一番,並行向城內帥府而去。

賓主在帥府中落座後,宇文王向楚爲先介紹了隨從衆文臣武將,個個精明強幹,氣宇軒昂,一一參見過後,楚爲先又向宇文王引見了帳下的將官等,也一一拜見了宇文王。

楚夫人攜小女慕陽也上前拜過了宇文王,宇文王將兩顆罕見的域北九眼天珠贈予了二位家眷,兩位家眷歡天喜地的謝過。

正要退下時,楚慕陽突然站住,向宇文王施了個禮,說道:“小女鬥言冒犯,我觀大王顏容氣質與小女幼時相識的一位好友十分相似。”

楚爲先聽他如此說,也扭頭注視了一下宇文王后,不由得點頭稱是:“吾兒可說的是賢侄張天賜,我看也是有幾份相似啊。”

“正是,特別是眉宇間的英氣簡直如出一人。”慕陽答道。

“哦,那是巧了,本人相貌普通,芸芸衆生中有一兩個相似的也是正常。”宇文王聞言後笑着說道。“不過,有機會到是可以將這位仁兄引見於我認識一下。”

“好的,那是一定。”慕陽答應了,拜謝後退下。

隨後,楚爲先在帥府設宴宴請了宇文王及衆文臣武將,雙方把酒言歡,高談闊論,其樂融融。

這邊楚總兵早已派人向鎮西王通報了宇文王率兵進入桐源縣城的情況。

第七十一章 停戰第三十六章 叛敵第一百三十五章 仇家第八十八章 盜馬第十六章 探父第一百零九章 罪臣第八十八章 盜馬第九十一章 謀局六十六章 相持第一百一十五章 玄清第二十九章 癡道第一百一十八章 油燈第九十八章 帳冊第一百三十五章 仇家六十五章 奇襲第十四章 往事第一百三十三章 山道第八十七章 上任第八十二章 出城第四章 交友第八十六章 圍府第一百四十四章 血脈第四章 交友第七十四章 入城第三十九章 投靠第五十六章 阻敵第二十二章 獻計五十五章 奪馬第九十四章 罈子第一百二十章 天尊第五十四章 比武第一百四十章 上朝第七十四章 入城第五十三章 從戎第二十九章 癡道第一百二十二章 道姑第二十五章 劫糧第二十一章 投案第四十二章 會面第二十五章 劫糧第六十章 解圍第四十二章 會面第一百一十五章 玄清第十一章 拜師第一百三十四章 伏兵第一百三十章 撤退第十八章 葬父第七十一章 停戰第五十八章 破陣第一百二十九章 反擊第一百四十二章 巫師第一百三十五章 仇家第四十三章 兵符第一百一十六章 教會第八十九章 破案第一百四十六章 滅門第一百四十一章 杖責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牛第一百三十三章 山道第二十七章 天兵第八十九章 破案第三章 少年第四十三章 兵符第一百零九章 罪臣第一百四十五章 蘇家第一百章 詐降第一百一十三章 後人第八十八章 盜馬第一百二十九章 反擊第一百一十九章 神像第八十二章 出城第一百三十二章 佈局第一百三十一章 驛站第一百四十四章 兇殺第九十五章 巨石第一百零六章 吳徵第一百四十四章 血脈第五十一章 突圍第一百章 詐降第二十九章 癡道第二十七章 天兵第一百四十章 上朝第六十二章 深山第六十章 解圍第一百四十六章 滅門第三十三章 石匣第四十六章 襲城第五十一章 突圍第一百一十七章 頭模第九十四章 罈子第一百零一章 救駕第二十九章 癡道第九十八章 帳冊第一百零四章 城門第七十七章 節日第四十一章 真相第一百三十一章 驛站第一百三十六章 報仇第一百零九章 罪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