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叔侄

武北昆坐在太和殿的龍椅上,在他的側後方還放有一把龍椅,那是他皇祖母太皇太后臨朝聽政時的坐椅。

武北昆的繼位因有悖先祖遺旨,難以服衆。雖然先祖指定的接班人武時正已經發布了禪位詔書,但朝中羣臣不服者衆,武北昆不得不擡出太皇太后爲其保駕護航。

爲了穩住局勢,力保武北昆順利接班,太皇太后黃氏不得不親自幹政,朝中大小事務,事必躬親裁決。她使出鐵腕手段,肅清宇文家族勢力,打壓皇親國姓,扶植黃氏黨羽,一番血雨腥風之後,才總算穩定了大豐朝綱。

此刻坐在龍椅上的武北昆想起了自己小時候,想起了那個比他只大一歲的叔叔-武時正,他倆從小就斯混在一起,成日出雙入對,形影不離,如同兄弟一般,並沒有什麼長尊之分。

太皇太后對這倆兄弟是痛愛有加,百般呵護,可是在她的精心照顧下,他那個叔叔卻是越發羸弱不堪,反到是他長得是愈發精狀。

可是讓他不服氣的是,他這個弱不禁風的叔叔,雖然從小就體質不好,身體孱弱,手無縛雞之力,但卻天資聰慧過人,文韜武略都遠遠勝過自己,並深得太祖賞識,早早就被確立爲太子。

可憐的武北昆的童年生活就籠罩在武時正的陰影之下,太祖母和父母都沒少拿他跟時正相比,不知捱了多少罵,遭了多少打,說起來都是淚啊。

好在,當武時正還未滿九歲時,突然間消失了,據說是跟一個能治他病的雲遊道人離開了皇宮,從此杳無音信。失去了小夥伴的武北昆再沒有興趣跟着太傅繼續讀經識字了,爲了讓北昆好好唸書,太皇太后又特意安排了兩個大臣家的孩童進宮陪伴皇子讀書。

這一男一女兩個七八歲的孩童都是來自朝廷高級官宦之家的,一個是宇文大宰相的千金宇文明珠小姐,另一個是御史大夫曹進滿的兒子曹俊傑公子。在他們的陪伴下,武北昆才又開始了他的學業。

以前武時正是他在學業上的偶像,給了他不少幫助,也給了他許多的壓力。沒想到這個宇文明珠也是個學霸,詩書棋畫,劍術武功可謂樣樣精進,人又乖巧機靈,深得太傅老師的欣賞。

在朝夕相處中,這位聰慧伶俐、麗質天成的明珠妹妹,不但沒有給武北昆形成壓力,反而成爲他奮發向上的動力,這個優秀的學妹,身上散發出一種令人着迷的光環,讓武北昆難以抗拒,他完全被其深深的吸引了,他十分努力地讀書學習,向着這位優秀的學妹看齊。此時的他已是芳心暗許,發誓今生一定要娶明珠爲妻。

與明珠妹子朝夕相處,青梅竹馬的日子是武北昆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可是時光如電,一晃近十年就過去了。隨着年齡的增長,武北昆對明珠小姐的情愫與日俱增,已到了即將就要爆發的時候。

可就在這個時候,在武北昆眼裡已失蹤多年的武時正突然回到了宮中。此時歸來的時正,已不是當年的羸弱小兒了,他俊朗挺拔,英姿綽綽,而且文武雙全,才華橫溢,處處彰顯令人奪目的光芒。更令人可恨的是,他還將從自己的父親那裡繼承皇位,成爲大豐帝國的真龍天子,真是人生贏家啊。

當然,這一點並沒有讓他真正地嫉恨,這個皇位本來就應該是他的,先祖在駕崩前就發佈了遺昭,立武時正爲太子,但因當時其年幼體弱,一時難以勝任,皇權暫由時正的皇兄也就是武北昆的父親武時中代執,並在太子武時正年滿十八歲以後,再還位於他。

真正讓武北昆不可接受的是,這位真命天子,回宮後並沒有着手繼位上任的正事,而是開始談起了戀愛,而他戀愛的對象,竟然是他朝思暮想的明珠姑娘。

讓武北昆沒想到的是,那位曾經與他青梅竹馬的姑娘,在不到三個月的時間裡,就與這位青年才俊兩情相悅,如膠似漆,談婚論嫁了。

武北昆甚至還沒有搞清楚狀況,甚至還沒來得及悲傷,兩人就迅速宣佈定婚了。婚慶大典就定在一個月之後,爲了與明珠小姐完婚,武時正甚至放棄了立即從武時中手上繼位的打算,並約定將繼位時間延後兩年。

在二人的婚慶大典上,武北昆的世界徹底坍塌了,他萬念俱灰,他的心在流血。他覺得一切都在離他遠去,一切都變得毫無意義,他成了一具行屍走肉,沒有了靈魂,沒有了念想,沒有了存在的意義。哀莫大於心死,此時的武北昆已經被人誅心而亡了。

爲了挽救他,太皇太后將自己身邊的一位叫做玄武的道長安排到武北昆身邊,讓他幫助武北昆解開心節。可這位道長,似乎對武北昆所處的困境並不在意,成日只顧自己飲酒作爲,把武北昆視作無物。

一天,武北昆問道長說:“道長,你成天如此高興,竟無視別人的痛苦嗎?”

“大豐國近來國運昌旺,喜事連連,人人都爲之歡欣鼓舞,誰人不高興呢?至於公子的痛苦,不礙國運,無關民生,如鄰婦齒疾,自痛自受,關他人何事?”

“先生是說我自作自受,並無人願同情與我?”

“國是興而民幸,王者喜而民慶,公子哀樂則無足輕重,熟與之同悲喜乎?”

“先生說的是,吾等平庸之輩,不值得天下人共情。”

“哈,哈,哈”道長爽聲笑道:“公子差矣,爾貴爲皇子,絕非凡等,只是你自爆自棄而已。”

“此話怎講?”

“自古以來,父業子承,令尊貴爲九五至尊,而你是其長子,以後天下都是你的,怎可自稱平庸?”

“可先祖早有遺訓,這皇位是該傳給我叔叔的,怎可覬覦?”武北昆悻悻地答到。

“你可知道當初先祖爲何立幼不立長,只因你父親是黃氏所生,並非嫡出,你祖母黃氏曾爲大豐天下嘔心瀝血,鞠躬盡瘁,而她這一脈,包括你們父子,始終只是武家的二等臣民,只能給武家看家,不能掌權。”

道長看了武北昆一眼後,繼續說到:“而在你黃氏祖母的輔助之下,你父親已經替大豐執政近十載,期間,國泰民安,人壽年豐,說明你父親本身就是一個好君王,是衆民擁戴的聖賢之君。而不應該是你那個遊手好閒,只知兒女情長,不務正業的叔叔。”

這一點到是說到了武北昆的心裡去。是啊,如果他不是先祖指定的繼承者,他能有今天如此的榮光,能輕易就獲取明珠妹子的芳心嗎?憑什麼他就該擁有一切,而我就註定一無所有?

“敢向先生請教,我該怎麼做?”武北昆雙膝着地,跪到在道長面前。

第七十四章 入城六十六章 相持第八十六章 圍府第七十一章 停戰第二十七章 天兵第一百三十一章 驛站第三十章 神丹第一百四十六章 滅門第五十六章 阻敵第五十一章 突圍五十二章 馬車第一百三十四章 伏兵第五章 狼母第一百二十九章 反擊第三十八章 劫匪第二十五章 劫糧第二十四章 奪城第十五章 尋父第四十章 繼位第三十章 神丹第六十一章 義女第九十四章 罈子第一百零八章 圍城第八十二章 出城第三十章 神丹第七十一章 停戰第一百二十五章 正法第七十九章 角鬥第五章 狼母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牛第三十章 神丹第九十三章 棄城第二十八章 辭別第三十七章 銀票第八十四章 遭擒第七章 道觀第一百零六章 吳徵第十四章 往事第八十七章 上任第五十七章 對陣第四十二章 會面第一百三十一章 驛站第一百零三章 兄弟第三十九章 投靠第一百三十九章 繼位第一百章 詐降六十六章 相持第五十七章 對陣第一百四十二章 巫師第三十一章 贈丹第三十章 神丹第一百章 詐降第一百二十七章 北伐第一百四十一章 杖責第十九章 救美第一百零八章 圍城第一百四十三章 蠱術第三十八章 劫匪第八十一章 劫持第一百零三章 兄弟第七十四章 入城第七章 道觀第六十章 解圍第一百一十一章 身世第八十六章 圍府第四十八章 伍魁第七十五章 洞穴第三十三章 石匣第一百一十九章 神像第八十三章 赴任第一百零二章 火攻第七章 道觀第十八章 葬父第三十一章 贈丹第八十八章 盜馬第二十一章 投案第六十三章 貨物第九十五章 巨石第十五章 尋父第四十八章 伍魁第九十七章 烈酒第一百二十七章 北伐第五十章 牛陣第一百一十八章 油燈六十四章 上任第一百三十三章 山道四十四章 授計第四十章 繼位第一百三十八章 叔侄第六十七章 爭功第二十五章 劫糧第二十八章 辭別第六十八章 佈陣第一百二十四章 典禮第一百四十三章 蠱術第三十二章 重逢第一百一十二章 信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