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幼帝之爭

花曉霜見二人出林,便道:“他們好多了。”樑蕭尚未開口,卻見何嵩陽支撐起來,啞聲道:“幾位恩公相救之德,何某沒齒不忘。”樑蕭聽他說話客氣,心中怪訝,定神細瞧,才發覺他被毒蜂蜇了臉,眼皮腫脹,不能視物。樑蕭不由心念忽動,壓低嗓子道:“好說,你們爲何會被元人追殺?”他着意掩飾,何嵩陽更加無法分辨來人,只是嘆道:“不隱恩公,區區姓何名嵩陽,以前江湖上小有名氣,這位則是靳文靳公子。我二人本是雲殊雲大俠的部下,此次從崖山突圍出來,四處召集救兵,怎料一無所獲,反被元人一路追殺至此。”樑蕭奇道:“宋軍在崖山?”何嵩陽慘笑道:“也快到頭啦!原本雲大俠屢敗韃子水師。韃子被逼無奈,專程自北邊調兵增援。兩軍對陣,正是緊要關頭,那些王八蛋官兒卻來害他,有人跟韃子私通,將城池獻了,有人則心懷嫉妒,怕雲大俠成了大功,專扯他的膀子,甚至不讓他入朝見駕。唉,雲大俠孤掌難鳴,連吃了幾個敗仗,退到崖山的海上。”

樑蕭沉吟道:“入朝見駕,大宋還有皇帝麼?”何嵩陽道:“自然有的?如今也被困在崖山。”樑蕭道:“是益王還是廣王?”何嵩陽聽得這一問,不覺疑竇叢生:“此人怎知聖上早年封號?”忽地向後一縮,挽住靳文之手,嘿笑道:“至於益王廣王,我便不知了!”樑蕭瞧破他的心思,情知再也問不出真話,便道:“先出了山再說!”扶起二人,一同出山。到了山前路口,說道:“此地向東直走,可上官道,但如今元人勢大,出去有死無生。你們不妨尋個隱蔽處,躲上幾日。”靳文雙眼雖能視物,但不認得樑蕭,便即謝過,扶着何嵩陽向西面一處山坳走去。

望着二人走遠,三人轉身前往官道,尚未走近,便見前方擱着數具屍首,樑蕭遽然一驚,施展輕功趕至官道處,卻見大路之上,也躺着幾具宋元士卒的屍體,鋼刀斷矛四處散落。卻不見了花生的影子,樑蕭心往下沉,急聲叫道:“花生,花生……”叫到第二聲,嗓子已然啞了。正自焦急,忽聽道旁樹叢中悉嗦作響,鑽出一個圓乎乎的光腦袋來,賊眼溜溜,不是花生是誰。樑蕭見狀,方鬆了口氣。花、柳兒女隨後趕至,見此情形,也是詫異,花生見了三人,喜道:“你們回來啦,俺還以爲你們把俺忘了!”說着牽着胭脂、快雪,揹着行禮走出樹叢。樑蕭接過行禮,問道:“怎麼回事?”花生苦着臉道:“俺坐得好好的,忽然來了許多兇巴巴的人,打着架一路過來。俺一害怕,就牽着馬呀驢的躲到樹林裡,就看他們砍呀殺的,死了好多人,流了好多血,俺趴在林子裡,大氣也不敢出。”

樑蕭心知必是元軍追趕何嵩陽一行,廝殺至此,嘆了口氣,拍了拍花生肩頭,道:“虧你機警,躲得及時。”花曉霜也誇了花生幾句。花生心中得意,撓着光頭,呵呵直笑,忽地想起一事,轉頭對柳鶯鶯道:“你這馬可真兇,幾乎兒比你還兇呢。”柳鶯鶯秀眉一挑,嗔道:“小賊禿,你敢罵我?”花生道:“俺不是罵你,俺說得都是真話,方纔我拉它躲避,卻被它踢在這裡。”他指指臀部道,“還有個蹄子印呢,你不信,俺脫給你瞧。”說罷伸手便解褲帶。柳鶯鶯玉頰漲紅,怒道:“瞧你個大頭鬼,你敢脫褲子,我……我便殺了你。”花生見她如此惱怒,大覺納悶,道:“這樣說,你就是信俺啦!”柳鶯鶯一怔,若說不信,這小賊禿便脫褲子,若是說信,豈非自承很兇,端端無言以對,心中氣悶之極,頓足掉頭,撅嘴生氣。

她氣了一陣,轉過身來,正想臭罵花生兩句,忽見樑蕭坐在道邊,擡頭望天,一副神思不屬的模樣,不由問道:“小色鬼,你想什麼。”樑蕭道:“我從山上下來,始終想着一件事情。”柳鶯鶯道:“什麼事,是三日後的事麼?”她暗忖樑蕭必是爲三日後取捨之事煩優,故而心事重重。

誰料樑蕭搖了搖頭,道:“鶯鶯,倘若一個孩子叫過我叔叔,如今又遇上性命之危,換了是你,你怎麼做?”柳鶯鶯不假思索,道:“那還用說?自然是奮力相救了。”樑蕭微微頷首。柳鶯鶯嗔道:“你古古怪怪的,怎麼突然說起這個?”樑蕭一拂衣衫,起身道:“鶯鶯,我將曉霜託付給你,請你好好照看於她。”柳鶯鶯一驚,但見他神色嚴厲,全無嬉戲之態,不由啐道:“你這話什麼意思?哼,我爲什麼要照看她,我恨不能殺了她纔好。”樑蕭一呆,忖道:“是了,我怎可將曉霜託付給她?”再瞧花生呆傻模樣,更覺煩惱,忽聽花曉霜顫聲道:“蕭哥哥,你,你果真的討厭了我麼……”樑蕭側目望去,但見她眉眼通紅,心知自己一言不當,又要惹她垂淚,不覺嘆道:“鶯鶯,曉霜。便如方纔所言,那個叫我叔叔的孩子如今身處絕境。他向我叩過頭,我也曾答應過,保他周全。男子漢大丈夫,生於天地之間,豈能無信,更何況……”說到此處他胸中大痛,緩緩道,“他能活到今日,全賴我妹子阿雪出生入死,捨命換來,若不能將這孩子救出,我九泉之下,有何面目見她?”說到後面幾句,聲音已是微微顫抖。

柳鶯鶯微微冷笑,揚聲道:“這好辦,我跟你一起去救人。要活,一起活!要死,一起死!你想借此逃避三日之約,想都別想。”樑蕭還未答話,花曉霜也道:“柳姊姊說得極是。”她語聲雖柔和,眉間卻有一股決絕之意。樑蕭見二人兩對美目閃閃發亮,瞧着自己,不由心虛起來,一時又無別法,只得道:“也罷,若是如此,凡事便要聽我吩咐。”二女聽了,暗暗吁了口氣。樑蕭又向花生道:“花生!你怎麼說?”

花生耳裡聽得清楚,心中卻不明所以,摸摸光頭,道:“你們去哪裡,俺就去哪裡!有吃有喝就是好的。”

柳鶯鶯一指頭戳在他光頭上,笑道:“算你小禿驢說了句人話,你若不敢去,我一百個瞧你不起!”花生摸頭憨笑,樑蕭卻知此行兇險異常,若得此人相助,可多幾成勝算,當下含笑道:“如此甚好,屆時怕還要仰仗你呢。”

計議已定,方要啓程,樑蕭心念忽動,對三人道:“你們在此等我一陣。”不由分說,快步進了山中。三人等了半個時辰,仍不見他回來,柳鶯鶯心中驚疑:“這冤家莫非趁機遁走,獨自行險去了?”越想越急,一頓足,便欲入山尋找,就當此時,忽見遠方山巒之間,濃煙滾滾,沖天而起。正自驚疑,又見樑蕭大步流星,奔了回來,頓時又驚又喜,迎上嗔道:“小色鬼,你去哪裡了?”一把揪過樑蕭,狠狠打了一拳。樑蕭捂着肩頭痛處,笑道:“我去蚩尤林了。”花曉霜奇道:“又去做什麼?’’樑蕭道:“我放了一把山火,將那鳥林子燒了,老虔婆害我不淺,也算是討個公道?”柳鶯鶯喜道:“好呀,雖不能討回本錢,討點利息總也不錯。”花曉霜舉目望去,但見濃煙越發濃重,不由嘆道:“蚩尤樹天下奇木,如此滅絕,忒也可惜啦?”樑蕭道:“誘殺萬千生靈,以成一己之私。此等歹毒物事,留之何益?”花曉霜低下頭去。樑蕭卻怕駱明綺尋來,纏夾不清,催促三人上路。一行人披星戴月,連夜兼程。樑蕭沿途拾揀被人丟棄的弓箭槍矛,修理妥當。次日清晨,抵達崖山附近,他促馬上了一處小崗,極目眺望,只見大洋如靛,浩蕩無極,宋元戰艦陳列海上,旌旗分明,狀若無數具細小玩偶,隨波盪漾,起伏不定。

樑蕭默默瞧了一陣,道:“宋軍敗了。”柳鶯鶯道:“宋人戰艦還要多些?怎會敗了?”樑蕭道:“兵不在多而在於精。元軍陣容整肅,壁壘森嚴,戰艦大小相宜,一東一西勢成犄角;宋軍截然相反,大艦與小舟雜陳,軍船和民船爲伍,陣勢混亂,不能成軍,倘若一戰不利,前陣受挫,後軍必然潰敗,再無挽救餘地。奇怪,雲殊頗通兵法,怎會恁地糊塗?”皺眉沉吟,好生不解。

柳鶯鶯白他一眼道:“說得蠻好聽,難不成你會打仗麼?就會說嘴罷了。”樑蕭微微苦笑,卻聽花曉霜嘆道:“無論怎樣,打打殺殺終歸不好,常言道:‘和爲貴’。蕭哥哥,你千萬想個法子,爲他們兩家消解誤會,大家和和氣氣,豈不更好?”樑蕭搖頭道:“這個誤會大到無以復加,絕無和解餘地。當務之急,是要救出兩個孩子,至於其他,非我單人只劍能夠濟事。”轉頭叫道:“花生。”花生笑道:“俺聽到啦。”樑

蕭見他憨態可掬,不由暗自嘀咕:“這三人懵懵懂懂,全不知兵兇戰危。我忒也自大了,不該帶他們來的

……。”但事已至此,翻悔不及,一指帶來的鋼刀長矛,說道:“你揀一樣趁手兵器,護住曉霜與鶯鶯!”花生一怔,明白過來,抓頭咕噥道:“非得兵器嗎?”環眼一掃,不拿地上槍矛,徑直走向一株水桶粗細的大槐樹前,將行禮擱在一旁,兩手環抱,神力猝發,喀喇一聲,將丈餘大樹連根兒拔起。花生託在手中,揮舞數下,笑道:“這個麼……卻還趁手!”柳鶯鶯忍不住啐了一口:“蠻牛便是蠻牛。”

樑蕭莞爾道:“好和尚,算我服了你。”下馬將八支長矛斷作四尺來長,負在背上,方纔提起一杆中平長槍,躍上馬背。柳鶯鶯卻抓起一口單刀,翻身跳上雪癡兒背脊,與花曉霜坐在一處,含笑道:“就坐這兒好啦。”樑蕭怔了怔,心口一熱:“鶯鶯平日嘴上刻毒,此時此地,竟肯看顧曉霜。她的心腸終是好的!”他舉目遙視,見兩軍戰船來回遊弋,交戰在即,倘若宋軍一敗,亂軍中再無救人時機,當下面色一沉,凜凜殺氣直透眉梢,舉槍勒馬,飛馳而下。

元軍依陸爲寨,正與宋軍對峙,轅門向北,左右各有塔樓一座,以作嘹望之用。塔上土卒遙見樑蕭人馬疾來,心中驚疑,發出喊聲。誰料樑蕭來勢更疾。一名土卒頓時吹起號角,餘者彎弓發箭,躲在箭垛之後,向樑蕭攢射過來。

樑蕭看得分明,右手掄槍,蕩起斗大槍花,將羽箭一一撥開;右手挽繮,馭使“胭脂”神駒,演起“十方步”來,忽左忽右,頃刻間避開來箭,離轅門百步之時,他反手摘下斷矛,疾喝一聲,抖手擲出,斷矛掠過百步,刺中箭垛,木箭垛豁然而裂,斷矛去勢不止,洞穿一名十夫長胸口,那人長聲慘嚎,從塔樓上重重栽落,摔得肝腦塗地,慘不忍睹。

花曉霜見此情形,目瞪口呆,急道:“蕭哥哥,不要殺……”忽覺後頸一麻,嗓子頓時啞了,只聽柳鶯鶯在耳邊笑道:“我便知道你假仁假義,會鬧這些把戲。你當我真想護着你麼?哼,臭丫頭乖乖閉嘴,不要添亂。”花曉霜啞穴被制,眼睜睜看着樑蕭將斷矛當作投槍,出手如電,例不虛發,將塔上元軍一一刺殺,心中一陣難過,雙眼一閉,淚水撲簌簌滾了下來。

俄頃,樑蕭斷矛用盡,人馬也已逼近轅門,眼見大門緊閉,轉身喝道:“花生!破門!”花生應聲奔近,手中大樹奮力頂出,一聲巨響,轅門就如紙糊一般,整個兒仆倒在地上。樑蕭飛馬縱入,迎面呼喝如雷,元軍士卒蜂擁而來。樑蕭長槍抖出,紅纓亂撲,槍花與血花共舞,元軍騎兵紛紛墮下馬來。“胭脂”性子暴烈,遇上如此戰陣,興奮異常,放聲長嘶,馬蹄亂飛,踹得元軍步衆鮮血亂進。

花生隨在樑蕭身後,糊里糊塗衝進營中,乍見元軍個個齜牙咧嘴,撲將上來,不由大爲驚懼;但到此田地,後悔逃跑卻已來不及了;驚惶之餘,忽見對方拉開弓箭,便要射來,他萬般無奈之下,只好暫且忘了師門教訓,搖動大樹,舞了個風雨不透,盪開箭矢,向前猛衝,所過之處,元軍將士人仰馬翻,當真六丈之內無人能夠立足。柳鶯鶯緊隨在花生後面,她膽量雖大,此等戰陣卻是從所未見,望着四面人影憧憧,不由心驚肉跳,除卻催驢向前,再無別的念頭。曉霜被她摟在懷裡,始終閉着雙眼,淒厲慘叫聲聲人耳,刺得她心如滴血。

四個人各懷心思,一路廝殺過去,直如滾水湔雪,勢不可擋;元軍將士從四面八方蜂擁而來。樑蕭殺得性起,橫槍馬上,取下弓箭,左右馳突,箭如飛電,斷是無一虛發。戰到緊要處,忽聽左方一人驚呼道:“樑蕭!”樑蕭側目看去,卻見一名漢軍百夫長望着自己,滿臉惶恐。樑蕭但覺此人眼熟,正想何處見過,忽聽右旁又是一聲“是樑蕭。”剎那間,呼叫聲一個變成兩個,兩個變作三個,越來越多,越來越響,如旋風般捲過人羣,衆軍士驚惶異常,紛紛喊道:“樑蕭來了!樑蕭來了!”一邊呼叫,一邊四下退卻,前後雜沓,東倒西歪,衆將官想要喝止,卻是哪裡能夠。

,樑蕭向日從軍之時,威名極大。後來錢塘江一戰,單槍匹馬,殺得元軍屍橫遍野。伯顏雖嚴令封鎖,但衆口難防,消息終究不脛而走。軍中最重勇士,士卒們道聽途說,越說越玄,傳到後來,竟將樑蕭描繪成力大無窮、不懼刀箭的怪物,還說他能驅鬼運神,喚來錢塘江潮破敵。此地多是北方漢軍,雖沒見過樑蕭,但這些傳說卻也聽過,眼見來人驍勇無匹,早已膽裂,再聽那百夫長一呼,俱都生出一個念頭:“是他?難怪了……”一時紛紛萌生退意。

樑蕭不知就裡,忽見元軍不戰自潰,頓覺機不可失,衝開一個缺口,奔出營外,只見海上艫舶相連,密密層層,白帆片片,連天接雲,難分彼此。四人沿海岸狂奔,身後元軍緊迫不捨。樑蕭反身發箭,護着衆人且戰且走,忽然間,前方喊聲大作,擡頭看去,卻是一彪元軍自前兜截過來,人人扯滿角弓,潑天箭矢瀉落過來。

柳鶯鶯心驚膽寒,急催毛驢迴轉,花生則舞着大樹抵擋羽箭,且戰且退,直退到樑蕭馬前。樑蕭射倒數騎,伸手一摸,忽覺箭囊空空,羽箭已然告罄,此時前有堵截,後有追兵,北面山崖聳峙,南方大海茫茫,不由心急如焚,正要挺槍迎敵,忽見一艘小艇自宋營中飛出,槳櫓輪轉,逼近江岸,一名宋軍站在船頭,揮手喊道:“壯士,快快上來!”樑蕭大喜,與三人躍上小艇。水手將竹篙一撐,小艇離岸數丈,其他宋軍紛紛搖櫓弄槳,去岸漸遠。元軍趕到岸邊,張弓射來,箭矢紛紛墮人海里。宋軍歡然大笑,將小艇劃得似如一條活潑潑的飛魚,在海面上縱躍不止。

一名壯年宋軍笑道:“大壯士,你也來勤王麼?”樑蕭道:“我有要事,須見聖上,相煩老哥帶路。”那宋軍眉頭一皺,並不作聲。片刻工夫,小艇鑽入水營,在大船小艇間穿梭前行。樑蕭舉目望去,只見各船水手衣衫雜駁,有男有女,還有十來歲的懵懂少年,個個面容愁苦,皮膚黧黑,渾然不類尋常士卒。一問身旁宋軍,才知都是來勤王的沿海漁民。

樑蕭尋思道:“這些百姓卻是何苦,多來一人,不過多送一條性命。”轉念又想,“換了是我,與其甘爲魚肉,任人宰割,倒不如豁出性命一戰。”想着蹙額不語。花曉霜此時睜開雙目,想着方纔殺戮之慘,猶有餘悸,望着四周宋人,心中更生茫然:“倘若打起來仗來,他們也都會死麼?”想着不覺流下淚來。柳鶯鶯瞧見,心中冷笑:“小賤人害怕了麼?真沒出息。”忽見花生摟着船舷,面如土色,兩眼發直,不禁冷笑道:“小禿驢,你該不會是怕水吧?”花生聽得這話,顫聲道:“你……你不怕嗎?”說了兩句話,臉色更壞了三分。柳鶯鶯自家也不識水性,但她生性好強,即便心頭惴惴,對着旁人也不露聲色,冷冷道:“那個自然,小禿驢,你信不信,我這就推你下去做王八。”說罷做出推人模樣。花生神色大變,雙手亂擺,忙道:“別……別,俺吃王八好吃,王八吃俺,可就大大不好了。”大嘴一撇,眼看哭出來。

柳鶯鶯道:“那好,想我不推你,你須得答應,從今以後,都要聽我吩咐,我叫你向東,你就不得向西,叫你坐下,就不許站着。”花生此刻但求自保,言無不從,連道:“好,好!”柳鶯鶯妙目一轉,笑道:“你說得好聽,我便試你一試,看你聽不聽話,嗯,你且向東邊跳三尺!”花生驚道:“哪怎麼成?東邊都是水呢。”柳鶯鶯道:“你不聽我的話了?”花生左右爲難,苦着臉連聲哀告。柳鶯鶯此時別說推人,便是挪身也是不敢,只是覺得氣氛過於沉重,是故拿花生尋開心罷了。

說鬧之際,小艇在一艘大船邊停住。船頭放下舢板,樑蕭當先躍上,一名校尉迎上來,拱手笑道:“閣下驍勇善戰,令人佩服。敢問可是雲將軍的部下?”樑蕭心道:“若以本名相告,不免一場廝殺。”當下胡謅道:“不錯,我此來是有要事,須得面見聖上。”那校尉笑容忽斂,冷然道:“這卻免了?陳大人和陸大人說了,雲殊的人,聖上一律不見!”樑蕭打量對方一眼,道:“我不見什麼陳大人陸大人,只求面聖……”那校尉甚不耐煩,揮手打斷他道:“陳大人的意思便是聖上的意思。”斜眼一瞅樑蕭,冷笑道,“還站着作甚?要我踢你下船麼?”不料樑蕭目中威棱迸發,伸手拿住他胸口,提得離地三尺。那校尉掙扎不得,驚怒道:“反了麼?左右,給我拿下。”他是宰相陳宜中的親信,平日裡作威作福,衆軍土受夠他的閒氣,此時俱是冷眼旁觀。那校尉喊了兩聲,眼看無人答應,頓時着慌,澀聲道:“都是自家人,凡事好說,凡事好說。”說話之時,餡媚之態天然流露。

樑蕭笑道:“你帶不帶我去?”那校尉面露難色,忽見樑蕭神色不善,忙道:“帶,帶。”樑蕭放手道:“你走前面。”那校尉不敢違抗,轉到前艙。卻見艙門處站了四個軍士,校尉一指艙內,嘟噥道:“就是這裡……”門前衛兵見勢不妙,舉槍阻攔。樑蕭擡臂一揮,衆衛兵虎口劇痛,四條長槍飛到半空。

樑蕭跨入艙內。但見艙室闊大,四壁斑駁,佈滿褐色水漬,鹹溼的空氣中混着一股淡淡藥香。靠裡處稀稀拉拉坐着幾個官兒,愁眉苦臉,正在說話,聽得腳步聲,紛紛掉頭來望,一個方面黑鬚的官兒喝道:“怎麼沒經通報?”那校尉慌道:“陳丞相,這是雲殊的部下,要見聖上!”陳宜中怒道:“不是吩咐了麼?但凡雲殊遣人,統統趕走。”那校尉苦着臉道:“沒奈何,他逼我來的。”陳宜中一怔,厲聲道:“作反了麼?豈有此理,來人……”他身旁一個清癯文官擺手道:“丞相,罷了!他拼死來此,可見忠於我大宋,倘若這般趕走了,豈不叫人齒冷?”陳宜中一拍大腿,佛然道:“陸太傅,你還不明白?雲殊狼子野心,仗着手握兵權,一心要奪走聖上……”清癯文官嘆了口氣,向樑蕭道:“聖上龍體欠安,不便見客,你有什麼話,只管對我陸秀夫說罷!”

二人言語,樑蕭聽得清楚,便向陸秀夫拱手笑道:“雲將軍聽說聖上微恙,特令在下請來一名女神醫,爲聖上診治。”堂上諸人都是一愣,陳宜中兩眼瞪着樑蕭,冷笑道:“我們自有大夫,不必勞動那位神醫的大駕了。”樑蕭沒想這人恁地不識好歹,正要發作,忽聽花曉霜道:“那位……那位聖上可是患了驚風之症?”陳宜中與陸秀夫對視一眼,眉間露出訝色,後者奇道:“你怎地知道?”花曉霜又道:“方纔你們給他服用了壽星丸,是不是?”陸秀夫更驚,點頭道:“不錯,不錯。”花曉霜道:“方子用得不壞,可惜缺了幾本緊要藥材,不能濟事。”衆官臉色微變,陸秀夫站起身來,肅然道:“敢問其詳!”花曉霜道:“從藥味分辨,當是缺了人蔘與石菖蒲,嗯,是了,硃砂分量也沒用足!”陸秀夫眉間透出一團喜色,拱手道:“姑娘說得極是,只因被元人圍困,藥材奇缺,故而缺了幾味;嗯,敢問可有補救之法麼?”花曉霜道:“我要見過病人,才能決斷。”陳宜中勃然怒道:“豈有此理……”陸秀夫擺手道:“丞相,事急從權。而今眼目下,聖上性命危在旦夕,這位姑娘未卜先知,一語道破用藥之蔽,必是有真才實學的,讓她試試,聊勝於無吧。”

陳宜中擰起雙眉,打量曉霜,滿臉狐疑。陸秀夫又道:“她一介弱女,丞相顧忌什麼?雲殊擁兵自重,所忌者唯有聖上,倘若聖上有個長短,只怕大事不妙。”陳宜中聽他言之有理,無奈道:“好,且讓她進去。”

陸秀夫喜道:“姑娘請!”當先引路,花曉霜舉步跟上,樑、柳三人跟隨在後。陳宜中急道:“你們站住。”

樑蕭全不理會,陳宜中驚怒交進,衝出艙外,召喚軍土。

陸秀夫一心救人,也顧不得許多,掀開竹簾,匆匆步人後艙。艙內氤氳繚繞,藥味更濃,兩個宮女坐在一旁,煽火烹藥,牀上蜷着個小孩,伶仃瘦小,不堪一握,小臉煞白如紙,兩眼緊緊閉着。樑蕭一眼便認出這孩子就是廣王趙咼,想起那日荒山相遇的情形,不覺胸中一酸,轉念又生疑惑:“怎麼只見弟弟,不見哥哥,星兒哪裡去了?”。

花曉霜傍着趙咼坐下,伸手探脈,雙眉微蹙。陸秀夫觀顏察色,心頭暗驚,還未及說話,樑蕭已搶先問道:“如何?”花曉霜嘆道:“他想是受了莫大驚嚇,痰迷心竅,此外肝腎不調,有消中易飢之患。唉,二疾併發,也真是苦了他”陸秀夫搓着手,惶聲道:“可有救治之法麼?”花曉霜瞧了樑蕭一眼,見他面帶憂愁,不覺心頭微動:“敢情蕭哥哥說的孩子,便是他了。”當下淡淡笑道:“不用擔心,我自有法子,不出明日,便能讓這孩子活蹦亂跳了!”看了趙咼一眼,眼裡露出憐惜之色。衆人齊鬆了口氣,忽聽有人冷聲道:“好大的膽子,他是當今聖上,你敢叫他孩子?”

衆人回頭看去,只見陳宜中兩手叉腰,臉色陰沉,幾個士兵站在身後,只怕驚了趙咼,不敢率爾上前。陸秀夫點頭道:“丞相說得對,姑娘,這位可是我大宋天子,你日後稱呼千萬小心,不可亂了規矩;若犯了欺君之罪,我可保你不得!”花曉霜聽得這話,瞪大雙目,大爲不解。卻聽樑蕭冷冷道:“孩子就是孩子?有什麼叫不得?”陳宜中怒道:“放肆……”正要喝令拿人,忽聽外面有人說道:“請稟告聖上,都統制雲殊求見。”語聲疲憊沙啞,但一字一句,不失沉穩。

衆人心頭齊震,忽聽嗆啷聲響,夾雜着幾聲悶哼,陳陸二人顧不得樑蕭等人,掀開竹簾,搶出艙外。

只聽陳宜中怒聲道:“雲殊你好大膽子,擅闖朝堂,該當何罪?”雲殊嘆道:“丞相見諒,若不出此下策,雲殊萬萬進不來的。”陸秀夫怒道:“你這話什麼意思,是說我們把持朝政麼?”雲殊道:“這是太傅自己說得,雲某可沒說過。”靜了一靜,陳宜中寒聲道:“好,那你此番前來,所爲何事?”雲殊道:“如今軍情危急,我要帶聖上突圍。”陳宜中冷笑一聲,道:“如此說,我們是輸定了?”雲殊緩緩道:“敗多勝少,但大宋血脈不可就此而絕!”陳宜中冷笑道:“就算敗了,又與你何干?姓雲的,你別忘了,聖上已頒下聖旨,虢奪了你的兵權,你如今一介白身,卻強佔兵符,處處以主帥自居。哼,自古以來,曹操王莽等奸佞小人,也莫過於此吧!”雲殊嘆道:“丞相言重了,雲某生當爲宋人,死亦爲宋鬼;眼看着漢柞運移,國事崩摧,豈有袖手旁觀之理。再說,倘若雲某真是操莽之徒,我大宋兵馬怎會落到這步田地?”他語中雖力持平靜,但悲憤之意卻不自覺地流露出來。

只聽陸秀夫怒道:“好啊,你這話什麼意思?要推卸兵敗之責嗎?”雲殊道:“會有今日之局,雲某自也脫不了干係。只是當日雲某提請棄舟北上,兵發江西,與文天樣文丞相匯合,但丞相以聖上安危作爲託詞,堅決不允,力持遊擊海上。文大人一介書生,不通兵法,勉力爲將,以致一潰千里,葬送大好時機。此爲其一。”陳宜中冷道:“這麼說,還有其二了。”雲殊道:“不錯,其二便是泉州一役。諸位大人不分好歹,輕信蒲壽庚,殊不知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那廝本是西域胡人,雲某曾說得明白:舉凡胡人,都不可相信。可惜諸位把雲某之言當作耳邊風,以致這奸胡臨陣倒戈,害我大軍一敗塗地。”陳宜中冷笑道:“如此說來,今日之局,都是我們的不是了?”雲殊長嘆了口氣,道:“豈敢,雲某未能堅持己見,也算是莫大過失了。如今我軍人數雖多,卻都是未經操練的百姓。一派烏合之衆,如何抵擋元人狼虎之師,一經交戰,不僅無補於事,反成拖累。當日我力請不要接納百姓從軍,諸位大人不加理會,以致今日形勢危殆。此乃其三也。”樑蕭聽得明白,心道:“原來此中利弊,他盡都知道的。”心下也不覺替他惋惜。

卻聽陸秀夫冷笑道:“真是笑話!百姓投奔我軍,是因我大宋秉承仁義之道,深得人心。孟子曰:‘仁者無敵’,我軍人多勢重,萬衆一心,勢必能擊敗韃子,光復華夏。哼,你一介武夫懂什麼?我且問你,你讀過幾本書,又懂得多少聖人的道理?”雲殊道:“說起聖人之理,雲某遠不及太傅淵深。但云殊卻明白一個道理:爲子死孝,爲臣死忠。雲某絕不能眼看聖上送命,聖上若在,大宋還有光復之機;聖上若有不測,大宋纔算是亡了。”陸秀夫怒聲道:“你今日擅闖朝堂,以下犯上,還有臉說什麼忠孝?倘若天不佑我大宋,此番兵敗,陸某便負聖上蹈海而死。太祖杯酒釋兵權以來,大宋三百年以文德治國,就算要亡,也該亡在士大夫之手,絕不能亡於你這個屢抗聖旨,擁兵自重的武夫。”

卻聽雲殊略一沉默,冷道:“看起來,雲某話已說盡,唯有冒這個不忠不義之名了。”話音方落,便是數聲悶響,只聽陳宜中咆哮道:“好賊子,反了麼……”叫到一半,戛然而止,忽地清風颯然,雲殊捲起竹簾,跨人內艙,與樑蕭見了個正着。這一下,即便泰山崩摧,萬馬忽至,雲殊也不至於如此驚駭,一時間,只看他目瞪口呆,雙足好似釘在門前,挪不動半步。樑蕭望着這個宿敵,心中暗歎,敢情經年不見,雲殊容色枯槁,雙頰凹陷,兩鬢之間竟已星星斑白。

雲殊略一愣神,側目望去,渾身又震,澀聲道:“柳姑娘……”柳鶯鶯也怔了怔,嘆道:“雲公子,一別數年,你可憔悴多啦。”雲殊聽得這話,心中沒由來一酸,雙目不由潮了,強自忍住,回望樑蕭,寒聲道:“你來作什麼?”樑蕭道:“你做什麼,我便做什麼。”雲殊只當他奉了軍令,來擒趙咼,心中暗恨。再見趙咼躺在牀上,猶如死人,頓時目光一寒,道:“好啊。”樑蕭隨口應道:“當然好了……”話未說完,雲殊雙掌猝發,裹在袖中拍來。樑蕭見他擡肩,便知他要出手,身子稍挫,揮掌迎出。二人雙掌一交,身子各自一晃,樑蕭心頭暗凜,原以爲自己妙悟神功,此番該當穩勝,不想一別年餘,雲殊精進之速竟也非同小可。雲殊更是驚駭,只感樑蕭掌力雄奇,隱隱然已出1/2

第九章 自古多情第五章 人命至重第六章 人生初見第十二章 勾心鬥角第九章 暗香浮動第十二章 一劍橫天第九章 自古多情第七章 車馬轔轔第一章 萬物歸藏第七章 車馬轔轔第十章 和諧之道第十一章 舊愛南泯第十一章 撥雲見日第八章 天機有月第五章 敵友莫辨第十章 和諧之道第六章 天狼嘯月第五章 槍挑東南第十二章 勾心鬥角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六、射天狼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六、射天狼第三章 情何以堪第二章 霧林奇嫗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六、射天狼第五章 槍挑東南第八章 羣魔亂舞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二、連環劫第十一章 襄陽攻防第一章 左右爲難第十二章 勾心鬥角第十章 漢水驚濤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二、連環劫第一章 萬物歸藏第十章 見花生佛第六章 天狼嘯月第十一章 大王天寺第九章 六花妙術第十一章 大王天寺第十一章 襄陽攻防第十三章 隰桑有阿第二章 蛇嘯雀來第十一章 襄陽攻防第十章 和諧之道第八章 金蟬脫殼第四章 純陽鐵盒第六章 赤毛之虎第十三章 衆叛親離第三章 仙佛爭鋒第十四章 捨身飼虎第十一章 襄陽攻防第五章 槍挑東南第七章 車馬轔轔第六章 煙波微茫第十章 移星換斗第三章 眉間掛劍第七章 杏林醫隱第十二章 一劍橫天第九章 自古多情第三章 情何以堪第二章 濁世滔滔第三章 大哉崑崙第九章 迷陣無形第一章 石公山頭第八章 天機有月第十章 移星換斗第九章 自古多情第二章 霧林奇嫗第二章 四面楚歌第四章 西塞龍吟第十一章 襄陽攻防第十一章 大王天寺第十章 可恃唯我第十二章 勾心鬥角第七章 杏林醫隱第九章 暗香浮動第十二章 天地反覆第七章 故人相逢第九章 六花妙術第十一章 大王天寺第三章 情何以堪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六、射天狼第二章 雪舞鳳翔第九章 龍奔萬里第九章 迷陣無形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五、戰城南第十二章 一劍橫天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四、蝶戀花第四章 幼帝之爭第八章 樂極生悲第七章 故人相逢第十章 漢水驚濤第三章 情何以堪第五章 槍挑東南第五章 槍挑東南第十章 可恃唯我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三、三才變第十章 漢水驚濤第二章 白梅含香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六、射天狼第一章 左右爲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