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遵誨大事不糊塗

安守忠立即來到董遵誨的帳前,等不及通報,就闖了進去。

董遵誨也是剛剛接到父親的書信,信中父親不僅沒有誇讚與他,反而非常嚴厲的批評他的冒險行動,讓他多想想在家中焚香唸佛的母親,多想想思念他的高桂英,多想想想念他的弟弟妹妹,不要再做出這等危險的事情來。

不過,別以爲董宗本並不高興,哥哥董遵訓寄來的書信中說道:父親董宗本對於董遵誨的英勇行爲也很是得意,接到尹實的奏章副本後,他老人家更是一反低調的姿態,在隨州召集名流當衆宣讀,很是炫耀了一番。

董遵誨正看信呢,見安守忠急匆匆衝進來,詫異地問道:“信臣,你這麼慌張幹什麼,難道南平軍又開始攻城了,我怎麼沒聽到警鐘聲呢?”

安守忠連連搖頭,疾聲解釋道:“道安大哥,我剛剛接到襄州的書信,說是父親突發重病、昏迷不醒,讓我立即趕回襄州。我準備立即出發,拜託大哥與那尹實老頭說一聲。再個我聽說,最近有個名醫在隨州巡診,希望大哥馬上派人將他送到襄州去,小弟感激不盡!”

“突發重病、昏迷不醒?”董遵誨詫異地問道,“這怎麼可能啊,叔父才六十三歲而已,平時又沒有什麼積年沉痾,怎麼可能突然發病呢?”

“想必是父親最近勞心費力,這才突發重病吧。”安守忠一接到書信就跑到董遵誨這邊,根本就沒有多想。安守忠雖然有着牙內指揮使的名頭,也指揮過部隊廝殺,但他現在還只是一個十七八歲的少年人,是個聽說父親昏迷後手足無措的小孩子,比起二十二歲的董遵誨來,他還是少了一些沉穩。再說了,那畢竟是自己的親生父親!

董遵誨卻連連搖頭,“信臣,最近咱們立下了功勞,被尹實上奏朝廷,叔父和我父親都很高興。加上前幾天又有令他高興的事情發生(王令溫面子受損一事),叔父的精神狀態應該很好纔對。而且我聽說朝廷還賞賜給叔父好幾個莊子做私田,這麼多高興事湊在一起,叔父過着舒心的日子,又沒有什麼積年沉痾,最近也沒有什麼傳染病橫行,叔父怎麼可能突然昏迷?”

安守忠不確定地說道:“是不是太高興了,樂極生悲啊?”

董遵誨搖了搖頭,“叔父做官這麼多年了,又不是沒有城府的人,怎麼可能會犯下這低級錯誤。我覺得叔父昏迷這事情有些個蹊蹺,你是怎麼得知這一消息的?”

安守忠對董遵誨十分信服,對董遵誨的問題十分重視,他連忙回答道:“是我們安府的大管家安友進給我寫的信,信中說:父親昏迷來不及安排事物,襄州城已經亂成了一鍋粥!信中催促我立即趕回節度使府邸,在父親牀前接過節度使的大印,暫時執掌隨州。安友進這傢伙平日裡我總是看他不順眼,沒想到這次他倒是忠心。”

“你們兩個平時不對頭?”董遵誨詫異地問道:“那他這一次怎麼這麼贊同你回去執政?你在襄州的親信們呢,他們有沒有給你發來書信?”

安守忠搖了搖頭,“我倒是有些心腹,不過他們都沒發來書信,可能是他們位置太低了吧。或者他們的書信正在路上,安守忠可是派專人快馬加鞭送來的書信,比起我那些手下,應該要早很多。”

董遵誨連連搖頭,“不正常,很不正常!如果你父親真的臥病在牀,昏迷暈倒不能主事,迫切需要你回到襄州,那你的親信們肯定會飛書來報,讓自己討個頭彩。要知道,你可是未來的節度使大人,好不容易纔有個討好你的機會,他們不利用纔怪!換成是我,甚至會親自來報信。可是你現在卻沒有接到任何書信,這也太奇怪了,除非是有人封鎖了消息!”

“你是在懷疑那安友進搗鬼,他沒這麼大膽子吧!”安守忠詫異地問道,不過他這段時間被董遵誨所折服,很是佩服董遵誨的判斷能力,所以心中也對安友進起了疑心。

董遵誨說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安友進大反常態,對你加以奉承,不排除他在修補你們倆之間的裂痕、企圖與你重新交好的可能性,但是也可能是他在麻痹你,試圖有所行動。雖然你有牙內指揮使的名頭,可是現在遠離襄州,誰知道哪裡到底發生了什麼。依我看來,爲了穩妥起見,還是先派人回去瞭解下情況,等得到詳細消息後,你再趕回襄州吧。”

安守忠點了點頭,卻又馬上搖了搖頭:“道安兄,你說的很有道理,但是我實在是擔心父親的身體,如果他真有個萬一,我這個當兒子的不在身邊,他能安心嗎?那安友進能有什麼作爲啊,他不過是我們安家的一條狗而已,平日裡狐假虎威狗仗人勢,真要是他有什麼異動,我父親一聲令下就能要了他的狗命!他還能翻了天不成?!道安兄放心就是!我現在心裡很亂,還是快馬加鞭回到父親身邊爲好。還請道安兄替我向尹實大人說明情況,讓他不要見怪。至於我手下的那些士兵,就暫時交給道安兄來指揮了。他們在你麾下,我才放心!”

說完,安守忠轉身就想離開,卻被董遵誨一把抓住。董遵誨嘆了一口氣:“誰讓我和你脾氣相投吧,這樣吧,我帶上幾個衛士和你一起趕回襄州,你自己回去我實在是不放心。我手下劉慶義倒是能獨當一面,我的部隊就交給他來指揮。咱們再去華軒(王西昌)那邊,向他交代一下。安州兵馬雖然與咱們有着諸多摩擦,可是大事上面卻不糊塗。在這郢州城裡,我寧願相信華軒也不相信尹實那頭老狐狸。”

安守忠大爲感動,誠心實意地說道:“大哥,謝謝您!”

董遵誨揉了揉安守忠的頭髮,“自家兄弟說什麼客套話,欠打!範通死後,南平軍根本就沒有什麼戰意,反正這郢州現在也打不起什麼打仗來,我當哥哥的這次就陪你回襄州看看。”

第73章 襄州鉅變(中)第321章 党進大戰劉繼業(下)第354章 伏擊追兵第331章 殉國(下)第474章 悲催的李重進第406章 斬將奪旗(下)第445章 皇帝末路(中)第110章 暗夜入城第427章 三碗酒!第101章 曹州兵變(下)第316章 御營密談(下)第420章 炮兵對決!第275章 漫長血夜(上)第211章 大政變(4)第386章 將帥失和第384章 擊敗朱仁裕第278章 王峻來援第292章 趕赴幽燕第362章 計殲塗山敵(上)第72章 襄州鉅變(上)第227章 起兵南下!第93章 出使南平(下)第221章 尋醫問藥第360章 截流!?第326章 代州鉅變第249章 誰爲皇帝(1)第239章 劉子陂大戰(7)第241章 劉承佑之死(上)第346章 攻克鳳州第289章 慕容之死第475章 運籌帷幄 決勝千里第13章 坊中亂戰(上)第53章 趙匡胤的出走(中)第6章 客棧送王樸(下)第475章 運籌帷幄 決勝千里第116章 浴血搏殺(4)第114章 浴血搏殺(2)第277章 漫長血夜(下)第119章 浴血搏殺第74章 襄州鉅變(下)第501章 勸降專業戶丁德裕第200章 郭威返京第305章 再戰北漢(1)第65章 夜襲(三)第339章 奸佞誤國第442章 董遵誨大婚第309章 高平之戰(3)第187章 回家完婚(上)第385章 夜襲紫金山第498章 突襲百里!第503章 兩腳羊(上)第334章 斷後(上)第501章 勸降專業戶丁德裕第219章 逃離開封府(7)第195章 《爭座位帖》第396章 進軍濠州第323章 君臣定計-第453章 儋珪槍、撥汗馬,可平天下!?第344章 要你性命!第360章 截流!?第491章 內訌第162章 千里外的算計(下)第411章 較量(上)第361章 怒鋒!第66章 禍起蕭牆第407章 單挑牀弩!第383章 孫晟之死第327章 空城計(上)第98章 走鏢(三)第279章 謀算定勝局第257章 奔襲劉贇(上)第151章 馳援咸陽(上)第439章 大意失荊州第492章 塵埃落定第146章 第一次較量第413章 較量(下)第310章 高平之戰(完)第250章 誰爲皇帝(2)第505章 攻克朗州第217章 逃離開封府(5)第299章 再除王殷第316章 御營密談(下)第155章 大戰王景崇(2)第261章 郭威稱帝(上)第298章 親密戰友副統帥(下)第507章 築基第462章 決戰碾子谷(上)第342章 專打破柴都第299章 再除王殷第358章 正陽大戰第336章 忠奸馮道第407章 單挑牀弩!第108章 直入鄴都(上)第333章 氣死劉崇第249章 誰爲皇帝(1)第314章 盜賣軍糧第313章 攻克汾州第112章 糧食危機第276章 漫長血夜(中)第396章 進軍濠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