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南北夾擊?呸!

六月二十日,晉王郭信登基稱帝。此時的後周政局正如郭榮生前所謀劃的一樣,朝中大事,由範質、王溥、魏仁輔三位資深丞相做主;軍隊之中,將有可能謀朝篡位的張永德和李重進兩員大將調離京師,出守邊疆;至於京中防務則交給一向忠誠的韓通負責,但爲了牽制韓通,又任命董遵誨爲殿前司點檢。

這樣一來,軍政體系中的每一個環節都內外牽制,使他們既能運轉,又不會相互勾結。如果換成一個年輕有爲的皇帝,一定會設法破除這些障礙,設法親政,可是對於智商受損的郭信,這樣的安排恰巧是最合適的。

皇帝沉默不語,朝會的時候時常走神,天天惦記着回宮玩玩具。而大臣們相互商議,取長補短,如有實在無法解決的爭端,則在皇太后符氏和皇帝的監督下,由範質等五人投票解決;如有重大事宜,除五人商議以外,還要徵求李重進與張永德意見。如此一來,後周政局異常穩定,朝廷中的精英不由得冒出這樣一個念頭:原來咱們並不需要皇帝,或者說並不需要事必躬親的皇帝。

這一天,鎮守南疆的李重進派人送來消息,遼國派出使者前往南唐,得到了南唐國主李煜的熱烈歡迎。而且有消息稱,李煜正在動員軍民整修城防工事,修建要塞。李重進曾經派人前去質問,李煜卻以世宗同意爲由。拒絕整修工事。雖然南唐遭受了重創。可是江南地區本就繁華,底子深厚,在加倍徵收賦稅之後,南唐已經逐漸恢復了元氣。李重進擔心南唐與遼國再次聯合起來,趁着大周新主即位的時機起來進攻中原,所以趕緊派人來此報信。

韓通、董遵誨兩人接到李重進的消息後不敢怠慢,立即前去與範質等人開始緊急商討。現在軍隊歷經南征北伐,正處於休養生息的階段,大批老兵回家省親,新入伍的士兵還沒有完成新兵訓練。後周的軍事力量正處於衰弱的時期。如果遼軍、唐軍南北夾擊,再加上北漢不時搗亂,那後周邊疆定會亂作一團!雖然後周如今也有點薄底子,可是最好還是別折騰!

範質嘆息一聲。對韓通說道:“韓將軍,我不能同意你全國戒備的提議。現在我朝百姓正在休養生息,加上又快到收麥子的日子,如果現在緊急動員、徵調軍隊,那百姓們的日子就更難了!陛下剛剛登基,如果百姓們的生活水平不漲反降,那咱們必將會在歷史上留下惡名!”

韓通卻皺着眉頭說道:“留下惡名事小,保全疆域事大!如果咱們毫無準備,豈能抵抗遼國的南下大軍。加上漢國、唐國從一邊牽扯,咱們萬一丟失國土。那惡名可就大多了!”

急切之間,王溥也想不出什麼好主意,這時曾經主政樞密院的魏仁輔對董遵誨問道:“董將軍,南征北伐你都參加過,你有什麼意見呢?”

董遵誨輕輕捋了下特意留起來的鬍鬚,對衆人說道:“其實我覺得大家不必心急,李將軍(李重進)只是發覺了遼人信使在唐國出現,並不代表遼國與唐國已經結成了軍事同盟。況且,就算是南唐敢於北上,有李將軍坐鎮南疆。咱們也不用犯愁!”

魏仁輔輕輕點頭,韓通卻撇了撇嘴,冷笑着說道:“現在要是不做好準備,等遼軍進攻的時候可就晚了,到時候咱們可就得兩面應敵了!雖然唐軍戰鬥力較低。可也能對我軍造成一定威脅,牽扯我軍兵力。讓咱們不能專心對付遼軍!”

董遵誨微微一笑,對衆人說道:“那咱們讓遼國和唐國無法結盟就是,只要派出一名刺客,扮成唐國之人刺殺遼使,就能讓唐國有嘴也說不清,兩國的軍事盟約就會不攻而破!不過,還要警惕遼國狗急跳牆,我建議向北疆的韓令坤將軍派出五千騎兵,以便他對抗遼軍騎兵。同時,向西北的張永德將軍送信,讓他找機會教訓漢國(北漢)軍隊一回,殺雞儆猴!”

衆人紛紛點頭,都覺得董遵誨的建議花費不多,效果卻很是明顯。就連韓通也連連點頭,順口說道:“可以向李帥(李重進)說明咱們的處置方略,讓他酌情派出刺客。反正他在南疆鎮守了許多時間,應該很容易挑選出數名刺客。”

衆人全都頷首同意,有人注意到這是韓通主軍以來,第一次符合董遵誨的意見。大家在會議記錄上一起簽字,將處置節略寫了上去,送交皇帝審閱。當然,這只是個形式,郭信只是隨口問了一句,就立即蓋上了印璽。

半月之後,韓令坤終於盼到了由慕容延釗親自率領的五千騎兵,心中大安。因爲新帝剛剛登基的緣故,韓令坤一直死守三關,加上他軍中騎兵力量不足,對於挑釁的遼軍並不敢深入反擊。如今得到了騎兵的增援,韓令坤立即心動,馬上與慕容延釗一起制定了一個誘敵深入、聚而殲之的計劃。

數日之後,有遼軍數千騎兵再次南下,當他們聽說有一隊糧車從關前經過後,立即調轉方向,鑽進了後周軍隊的包圍圈。經過半天的激戰,遼軍戰死五百餘人,被俘千餘人,餘者倉皇逃竄。

而遼國皇帝耶律述律對南方的土地並沒有太多興趣,有着“睡王”綽號的他忙着平定國內各地的叛亂,以及在各大草原彎弓射獵。

當年郭榮取得兩週三關的時候,耶律述律就曾滿不在乎地說道:“燕南本是中國的土地,不適合放牧射獵,如今被中國奪取,又有什麼可惜的?!”所以在得知蕭思溫所部有所折損後,耶律述律也只是少吃了一個熊掌,多喝了兩碗黃湯而已,並沒有設什麼過激的反應。

見耶律述律並沒有大舉南下的意思,衆人更加放心,於是馬上向李重進通告此事。李重進得知後很快選拔出數名刺客,悄悄混入南唐。

某日南唐夜宴遼國使者,當夜大家都喝了不少酒,半夜裡遼國使者爬起來上廁所,被李重進派出的刺客刺殺。遼國得知消息後,遂與南唐斷絕了往來,未及形成的遼唐盟約便胎死腹中!

第69章 浴血城頭(二)第431章 李煜登基第31章 軍棍與雞蛋第360章 截流!?第316章 御營密談(下)第436章 輕取益津關第363章 計殲塗山敵(下)第282章 晉州事了第169章 挖溝築牆第136章 瘟疫(下)第116章 浴血搏殺(4)第173章 崩潰的西北角第262章 郭威稱帝(下)第261章 郭威稱帝(上)第160章 大戰王景崇(7)第313章 攻克汾州第216章 逃離開封府(4)第396章 進軍濠州第475章 運籌帷幄 決勝千里第166章 食君祿 不惜死(中)第208章 大政變(1)第473章 老將末路第155章 大戰王景崇(2)第362章 計殲塗山敵(上)第251章 誰爲皇帝(3)第392章 奮起追擊第289章 慕容之死第424章 張彥卿的末路第438章 北伐的分歧第76章 襄州定策第419章 御帳獻策第182章 誅殺趙思綰(3)第299章 再除王殷第33章 喜得大將第241章 劉承佑之死(上)第66章 禍起蕭牆第33章 喜得大將第267章 願爲將軍效死第398章 是賢士還是大頭兵第463章 嚇人的插曲第58章 包辦婚姻(上)第369章 拯救袍澤(下)第250章 誰爲皇帝(2)第398章 是賢士還是大頭兵第366章 激戰皇甫暉!第502章 暗渡澧水第121章 御營議事第42章 小巷刺殺(下)第63章 夜襲(一)第412章 較量(中)第25章 飯後整頓第173章 崩潰的西北角第413章 較量(下)第168章 軍議與禁酒令第68章 浴血城頭(一)第400章 斷人念想(下)第269章 大戰長壽村(中)第147章 弄巧成拙(上)第5章 客棧送王樸(上)第361章 怒鋒!第267章 願爲將軍效死第185章 誅殺趙思綰(5)第474章 悲催的李重進第210章 大政變(3)第265章 騎兵突襲(上)第49章 大戰城門洞第98章 走鏢(三)第200章 郭威返京第353章 御營副先鋒第327章 空城計(上)第73章 襄州鉅變(中)第237章 劉子陂大戰(5)第353章 御營副先鋒第363章 計殲塗山敵(下)第136章 瘟疫(下)第281章 晉州城下二三事第83章 敲竹槓第354章 伏擊追兵第50章 智退王西昌(上)第417章 皇帝南征!第486章 圖窮第61章 郢州內爭第44章 進城與誤會第41章 小巷刺殺(上)第171章 鐵口神算(下)第336章 忠奸馮道第412章 較量(中)第210章 大政變(3)第83章 敲竹槓第23章 首次見面第228章 痛苦的回憶第361章 怒鋒!第293章 李家莊之戰(上)第86章 風高放火天(下)第452章 各有心機第312章 有過必究第230章 漢庭應對第191章 平定叛亂第495章 平反第466章 一聲霹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