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斬將奪旗(上)

洞口,安徽省五河縣東),南唐水軍集結地,水軍旗艦。

陳承昭接到了泗州陷落的消息,他狠狠地一推面前的几案,將大廚們精心烹製的佳餚掃落在地。先是渙水大敗,接着又是泗州陷落,自己上任濠泗楚海都應援使以後,幾乎沒有傳來一個好消息,自己的運氣也太不順了!

艙口的衛兵們聽着艙內陳承昭的咒罵聲,全都眼觀鼻鼻觀心,做出認真做事的樣子來,唯恐被陳承昭挑出毛病,泄憤處死。

有個叫小德子的衛兵腿直打顫,早知道當親衛這麼危險,當初自己就不該託人送禮又花錢,自己這不是沒事找事嘛!

就在他自怨自艾的時候,艙中陳承昭大聲喊道:“小德子!”

小德子一下子嚇得跌倒在地,卻不敢去撫摸自己很可能已跌破的膝蓋,趕緊跑進艙裡,跪倒在地。就聽他顫聲問道:“大人有何吩咐?”

陳承昭低聲說道:“你馬上去請廖先生、朱將軍來此議事!”

小德子連忙答應下來,立即跑出船艙,趕緊去請這二人前來議事。廖先生,就是廖維忠,是陳承昭麾下最得用的幕僚;而朱虎隆將軍乃是陳承昭麾下武藝最高強的將軍,也是陳承昭親軍的都虞候。

很快,廖維忠、朱虎隆就來到了陳承昭的面前,而此時艙中已經被陳承昭的衛兵們打掃得乾乾淨淨,並換上了新的几案,鋪好了作戰用的輿圖。

陳承昭辭退旁人,對這兩個心腹說道:“現在我軍連輸兩仗,我身上的壓力甚大。現在我有一個不成熟的計策,還望兩位幫我參詳一番。”

於是陳承昭指着輿圖說道:“咱們現在位於洞口,如果再往東南一退,就是洪澤湖。而周軍見咱們撤離,一定會認爲咱們心存怯意,肯定會全軍向前,試圖打咱們一個措手不及。這樣一來,周軍後方定然會出現疏漏!

我聽說董遵誨所部糧草都囤積在塗山附近,並無大將留守,咱們可以派出一支人馬奇襲塗山,將董遵誨的糧草全部燒燬!軍中無糧,軍心必亂,咱們可以順勢向前,將董遵誨所部徹底擊潰!到時候,朝廷聞訊,肯定會對咱們大加讚賞,升官封侯指日可待!”

廖維忠連連點頭,一個勁地伸着大拇指稱讚。而朱虎隆也覺得陳承昭的設想很好,但他馬上提出一個疑問:“將軍,董遵誨所部來勢洶洶,速度很快。如果咱們想要偷襲塗山,肯定不能沿着淮河西進,那怎麼才能及時到達塗山呢?”

陳承昭微微一笑,低聲說道:“我過去雖然沒有領軍打仗,可是卻也在附近進行過河道維護,熟悉這裡的水文情況。洪澤湖西南處有一岔道,連通那塗山附近的一條小河,那本是泄洪水道,只是這些年沒有修繕,河牀升高,走不得大船,也就引不起軍隊注意。加上蘆葦縱橫,將這河道遮掩起來,就算是當地人,也有許多人不知道這水道。要不是當年我醉心於治水事宜,也不可能瞭解到此事。咱們可以利用小船,走這水道直撲塗山,肯定能打敵軍一個措手不及!”

朱虎隆這次真心伸出大拇指來,連連吹捧;此時廖維忠卻沉下心來,皺着眉頭說道:“大帥,如果走這種隱秘水道,肯定無法大規模輸送部隊,要不然一定會引起敵軍斥候的注意;可要是派出的部隊過少,那就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啊!”

這時朱虎隆沉聲說道:“大帥,我朱虎隆身受大帥提拔大恩,一直想要回報一二。我手下兩千五百將士,都是軍中精銳士卒,不敢說以一敵十,卻也是軍中悍卒,足以擔任此次出擊重任。只是我要是領軍出征,大帥身邊就沒有貼心的部隊,警衛工作就會出現漏洞啊!”

這時陳承昭笑着說道:“既然朱將軍主動請纓,那我就將這重任交託給你。至於警戒之事,朱將軍不必擔憂,待你走後,我會立即下令全軍退守清口,我的指揮座艦更會退入軍陣深處,絕對不會冒失向前,朱將軍放心就是。”

於是三人仔細商議一番,很快就敲定下行動細節。爲了協助朱虎隆,陳承昭還特意命令熟知軍事的廖維忠隨之出行,爲他出謀劃策。待到朱虎隆離開之後,陳承昭立即下令,全軍退往清口。

眼看着唐軍拔寨起錨退往東方,正在洞口附近探查情況的董遵誨立即意識到這是難得的機會。南唐軍隊不光有水路兵馬,陸上還有輜重部隊接應,而此時突然拔寨回軍,那些個輜重部隊全都亂成一團麻,這可是突襲的最佳機會,只可惜自己此處前來探查敵情,身邊只有百餘人的親衛而已!

這時曹銓向董遵誨行禮說道:“將軍,這可是難得的機會,末將願意率隊上前,突襲敵軍軍營,還望將軍立即後退,以包周全!”

董遵誨聽得此言,不由得一愣,環顧左右,見大家都有心請戰,頓時笑着說道:“我正有衝鋒的意思,沒想到卻被你搶先說出!眼下敵軍隊形紛亂,正是咱們突襲的最佳良機,我願意匹馬衝營,不知道誰願意隨我上前?”

董遵誨身邊所有將士都舉起馬刀,幾乎同時壓低聲音吼道:“某願追隨將軍向前!”

董遵誨大喜,對曹銓吩咐一二,隨即一提手中繮繩,策馬向旁邊的一個小山坡衝去。曹銓嘟囔了一句,率領他手下的二十名騎兵手持旗幟,向一旁的蘆葦蕩方向衝去。

很快,董遵誨就衝上了山坡,衝着他身後的騎兵笑道:“諸君可曾看到那河邊的軍旗,可曾看到那指手畫腳的敵軍將領?這次我就爲諸君斬將奪旗!”

說罷董遵誨一踢戰馬,就從山坡上衝了下去,他身後的騎兵連忙跟在他身後,左右護衛。

此時陳承昭麾下步兵統制趙海興也看到了衝下來的那小股騎兵,身經百戰的他豈會將這不到百名騎兵放在眼裡?!趙海興笑罵道:“周軍都是些瘋子,區區百人居然也敢衝陣?!左右,給我將他們擒下!”

聽到趙海興的命令,他身邊的三百名騎兵立即迎着周軍衝了上去。而派出這些人馬之後,趙海興便不再關注他們,三倍於敵軍的兵力,難道還不能打勝仗嗎?!可是,三倍的兵力真得能贏嗎?他們面對的可是董遵誨!

第20章 義結金蘭(下)第89章 襄州事了第470章 向前,向前!第328章 空城計(下)第432章 北疆鉅變第317章 炮兵指揮使(上)第197章 血案(下)第224章 田間地頭第371章 噩耗?議和?第16章 以爹壓人第147章 弄巧成拙(上)第171章 鐵口神算(下)第94章 北上中原第412章 較量(中)第324章 如有神助第31章 軍棍與雞蛋第314章 盜賣軍糧第262章 郭威稱帝(下)第483章 天命?第80章 掌櫃諫毒計第253章 誰爲皇帝(5)第243章 劉承佑之死(下)第232章 戰前謀算第225章 逐鹿攆虎!第500章 食人魔第151章 馳援咸陽(上)第286章 攻擊兗州府第98章 走鏢(三)第13章 坊中亂戰(上)第134章 侍衛親軍新兒郎(下)第303章 歸去來第490章 瓜分權柄第266章 騎兵突襲(下)第419章 御帳獻策第322章 攻破晉陽城第80章 掌櫃諫毒計第96章 走鏢(一)第243章 劉承佑之死(下)第44章 進城與誤會第423章 屠城?!第397章 攻克淺灘第233章 劉子陂大戰(1)第208章 大政變(1)第106章 爭鬥(中)第323章 君臣定計-第29章 積怨與綠帽子第94章 北上中原第259章 奔襲劉贇(下)第308章 高平之戰(2)第226章 野外定計第438章 北伐的分歧第296章 親密戰友副統帥(上)第107章 爭鬥(下)第134章 侍衛親軍新兒郎(下)第90章 老來喪子第152章 馳援咸陽(下)第482章 野心與野望第404章 斬將奪旗(上)第90章 老來喪子第74章 襄州鉅變(下)第487章 匕首現第312章 有過必究第71章 相互算計第177章 李守貞的覆滅(上)第119章 浴血搏殺第76章 襄州定策第449章 橐駝兒第404章 斬將奪旗(上)第455章 初戰天井關第415章 大戰洪澤湖(中)第293章 李家莊之戰(上)第97章 走鏢(二)第162章 千里外的算計(下)第196章 血案(上)第268章 大戰長壽村(上)第441章 老實人,愚蠢事第91章 出使南平(上)第452章 各有心機第207章 意外臂助第228章 痛苦的回憶第507章 築基第335章 斷後(下)第275章 漫長血夜(上)第71章 相互算計第224章 田間地頭第235章 劉子陂大戰(3)第434章 五千水軍戰遼兵(上)第145章 多做少說第392章 奮起追擊第178章 李守貞的覆滅(下)第465章 神兵突降第122章 功過相抵(上)第189章 計退南唐(上)第310章 高平之戰(完)第372章 脣槍舌劍第141章 無功無過第194章 居於開封(下)第490章 瓜分權柄第115章 浴血搏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