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將相失和(上)

昨天郭威就向董遵誨吩咐過,今天要去竇貞固家赴宴,這是漢朝所有高層官員的公開聚會,一定不能耽誤。

第二天一早,董遵誨就命人將馬車擦拭乾淨,尤其是拉車的那三匹黑馬,更是被刷洗地一塵不染。樂安也曾疑惑地問他,爲何選擇這焉不拉幾的黑馬,而不是那浪漫美麗的白馬?董遵誨只是微笑不語,低調是王道,囂張會早死,這可是真理。

果然,等到中午郭威出門的時候,看到拉車的馬匹後他連連點頭,處於他現在這個位置,一舉一動都要注意影響,千萬不要被人從禮制上找到漏洞,要保持低調。郭威上了馬車,董遵誨、石守信率領十餘衛士在周圍護送,便往竇貞固家而去。

很快就到了竇府門前,董遵誨上前遞交門帖,接着竇府就中門大開,竇貞固親自迎了出來。郭威與竇貞固把臂而行,率先走進府中。

董遵誨只是正五品的官員,根本沒有資格從竇府中門進去,不過他作爲郭威的侍衛副將,也得以跟隨郭威左右。董遵誨立即安排石守信守護馬車,自己則小跑着來到了郭威身後。

郭威到了不久,史弘肇、蘇逢吉等人也來到了竇府,竇貞固連忙出門,將他們也迎了進來。衆人寒暄幾句,就開始飲宴。反正大家最近官職都有所提升,也算是集體慶祝一下。

很快衆人就喝了十餘杯酒,都有些醉意上頭。董遵誨連忙從荷包裡取了一塊醒酒石,悄悄遞給郭威。郭威含在嘴裡,頓時覺得清爽了許多,對董遵誨的細心很是滿意。

這時史弘肇舉起大杯向郭威敬酒,就聽他大聲說道:“昨天廷議的時候,居然有人大唱反調,反對老弟兼任樞密使的職務,真是豈有此理!”說罷史弘肇瞪了蘇逢吉一眼,而後一飲而盡,將空空的酒杯高舉。

旁邊的蘇逢吉聽着就有些個刺耳,他也忍耐不住,舉起酒杯來大聲說道:“大家都是爲了國事,廷議上就應該允許有不同的意見,幹嘛如此介意?!”

旁邊的楊邠也大聲說道:“我也是這個意思,廷議嘛,就是讓大家各抒己見,免得有疏漏的地方。來來來,蘇公,咱們共飲一杯。”

見楊邠和蘇逢吉共飲一杯,郭威害怕史弘肇發飆,連忙說了幾句勸解的話,與大家共飲了一杯。

史弘肇酒意上頭,還是有些氣憤,就聽他大聲嘟囔道:“捍衛國家、保護人民,都靠咱們長槍大劍,只有武將才是定國安邦的依仗所在!你們這些個書生,筆桿子有什麼用處?!”

他這句話的打擊面太廣,一向低調的王章也按捺不住,就聽他舉杯抗議道:“史公這話有些過了,如果沒有筆桿子運籌帷幄,徵集錢財,那軍隊的後勤輜重、封賞軍餉,又從哪裡出來呢?!”

史弘肇這才閉上了嘴,只是大口喝酒。大家都有些尷尬,好好的一場酒宴竟然成了辯論會,太影響彼此間的感情嘍!王章見大家默默無言,感覺也過於沉默,就笑着說道:“中午咱們少喝點酒,等晚上的時候,大家都去我家聚一聚。我女兒剛爲我添了一個外孫,快要抓週嘍!”

衆人連忙恭喜,郭威知道董遵誨隨身經常帶些小物件,就悄悄往後一伸手。董遵誨連忙翻了翻袖筒,將前段時間漏在那裡的金壽桃遞給了他。

郭威見是壽桃,滿意地點了點頭,站起身來說道:“我郭威只是一介武夫,如果沒有楊公居中調度,沒有史公安撫京師,沒有王公充實庫藏,豈能平定三地叛亂。如今王公新添外孫,我先送個壽桃祝賀,願王公長壽健康,將來看着外孫開枝散葉!”

王章很是高興,樂呵呵地接過這壽桃。史弘肇也悄悄暗笑,他剛剛看到了董遵誨和郭威的小動作,而且這金壽桃他也認識,正是董遵誨前不久送給他、卻被他婉拒的那個。不過史弘肇倒是很羨慕郭威有一個機靈的部下,哪像自己身後的解暉,就知道埋頭喝酒,一點也不看眼色。

郭威送上禮品之後,主人竇貞固立即也命人獻上禮物,至於蘇逢吉等人,倉促之間雖然拿不出什麼賀禮,可是祝賀的話語倒是說了幾籮筐。宴會一下子熱鬧起來,大家觥籌交錯、一醉方休……

等過一個多時辰以後,雖然有着醒酒石的幫助,郭威也有些喝多了。不過這並不丟人,大家都是東歪西倒,誰也笑話不了旁人。

董遵誨將郭威慢慢攙到馬車上,馬上從壁櫥的下方取出一個銅壺來。打開蓋子,從裡面又取出一個小的銅壺,兩側銅壺之間有微燃的木炭保溫。董遵誨將銅壺打開,倒出一杯溫水來,遞給了郭威。

郭威一飲而盡,舒服之極。他笑着對董遵誨說道:“道安,讓你幹這個伺候人的活,實在是委屈你了!等到了鄴都,你還是獨領一軍,要不也太浪費你的才華!”

董遵誨憨笑着說道:“您也算是我的半個師父,伺候師父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哪裡能說上委屈?反正只要待在您身邊學習,幹啥都行!”

董遵誨的這幾句話讓郭威很是舒服,他笑着說道:“你有這個心就成,咱們馬上就要去鄴都了,老夫還等着你在沙場上建功立業呢!”

兩人閒聊幾句,郭威又說道:“馬上咱們都要出征了,朝廷有着制度,武將上陣不可攜帶家眷。而且咱們出陣鄴都後要執掌大軍,雖然朝廷沒有明確命令,可是咱們的家眷按慣例也得留在京中。你抽空將桂英接到我的府上,找一個單獨的院子住,有樂安和她作伴,應該不會太寂寞。”

董遵誨恍然大悟,怪不得郭威的家眷後來會被朝廷屠戮一空,原來還有這等留着家眷做人質的慣例。他有心拒絕,可是這畢竟是郭威對自己的看重與關心,再說自己現在也提不出反對的理由,只好裝出欣然的樣子答應下來。

看着沉沉睡去的郭威,董遵誨暗自盤算:他隱約記得劉承祐斬殺羣臣的日期是在十一月,反正現在是五月,還有大筆的時間。只要自己提前在十月份派出得力人手,就能有驚無險地救出桂英,甚至還能挽救郭威全家,只不過到時候解釋自己未卜先知也是個難題。算了,到時候再頭疼吧!

第224章 田間地頭第74章 襄州鉅變(下)第105章 爭鬥(上)第497章 假道伐虢(上)第364章 趙普來投第344章 要你性命!第444章 皇帝末路(上)第101章 曹州兵變(下)第487章 匕首現第306章 再戰北漢(2)第247章 打劫!(上)第412章 較量(中)第397章 攻克淺灘第147章 弄巧成拙(上)第469章 打鐵匠第292章 趕赴幽燕第358章 正陽大戰第288章 敷衍了事的夜襲(下)第325章 北上抗遼第218章 逃離開封府(6)第204章 郭威的努力第158章 大戰王景崇(5)第150章 勸說解暉第292章 趕赴幽燕第436章 輕取益津關第473章 老將末路第84章 倔強的張逸第41章 小巷刺殺(上)第418章 上陣父子兵第93章 出使南平(下)第327章 空城計(上)第174章 中計!第66章 禍起蕭牆第491章 內訌第271章 遼國劇變(上)第426章 南唐內附第204章 郭威的努力第328章 空城計(下)第359章 瞄準皇帝,射擊!第309章 高平之戰(3)第502章 暗渡澧水第95章 杜重威造反第89章 襄州事了第505章 攻克朗州第109章 直入鄴都(下)第158章 大戰王景崇(5)第431章 李煜登基第331章 殉國(下)第178章 李守貞的覆滅(下)第423章 屠城?!第215章 逃離開封府(3)第324章 如有神助第478章 好大一場火(上)第90章 老來喪子第492章 塵埃落定第92章 出使南平(中)第248章 打劫(下)第405章 斬將奪旗(中)第467章 文臣不惜死,武將逃命忙第358章 正陽大戰第111章 城樓交鋒第160章 大戰王景崇(7)第233章 劉子陂大戰(1)第45章 巡視一營第151章 馳援咸陽(上)第71章 相互算計第256章 黃旗加身(下)第449章 橐駝兒第74章 襄州鉅變(下)第474章 悲催的李重進第448章 南北夾擊?呸!第324章 如有神助第113章 浴血搏殺(1)第314章 盜賣軍糧第369章 拯救袍澤(下)第320章 党進大戰楊繼業(上)第19章 義結金蘭(上)第260章 勸降劉贇第167章 食君祿 不惜死(下)第448章 南北夾擊?呸!第341章 破柴都第113章 浴血搏殺(1)第453章 儋珪槍、撥汗馬,可平天下!?第507章 築基第290章 貶官兩級第276章 漫長血夜(中)第252章 誰爲皇帝(4)第301章 樓觀道(上)第106章 爭鬥(中)第353章 御營副先鋒第144章 杜重威之死第458章 大會寨第211章 大政變(4)第486章 圖窮第397章 攻克淺灘第249章 誰爲皇帝(1)第399章 斷人念想(上)第487章 匕首現第36章 落魄青年趙匡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