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俺是打虎英雄?(上)

話說老婦人見董遵誨醒了過來,極爲高興,心情激盪之下,淚水不停地流了下來。旁邊一個俏麗的小丫鬟十分有眼色,連忙對這老婦人說道:“夫人別哭了,二公子這不是醒了嘛,您要是再傷心難過,二公子心裡也過意不去。總算是菩提薩陀保佑,趕明我再去城外替您添點香火錢……”

這小丫鬟看來是很受老婦人賞識,極其受寵,她的一番話老婦人倒是十分聽得進去。這鶯聲燕語,甭說這老婦人了,就連董遵誨聽了骨頭也軟了三分。

就見這老婦人連連點頭,連忙用手拭去眼淚,連聲說道:“秋香說的是,是我糊塗了,是我糊塗了。我兒剛剛甦醒,先不要說話,喝點蔘湯養養氣力。春香,你去竈上熱些蔘湯來,要正合適的,別燙着;夏香,你去書房向老爺報喜,讓他重謝那劉翰醫師,這次真虧了人家;秋香在這裡陪我守着,明天咱娘倆一起去寺院;冬香,你去祠堂通知大少爺,讓他也放心下,安心跪着……要是那張三不在那,你就讓大少爺悄悄過來。要不是因爲老大他毛手毛腳不穩重,老二怎麼可能受重傷……”

老夫人正在安排身邊的小丫鬟們呢,就聽見門外傳來急促的腳步聲,接着有一個人衝了進來,就聽他欣喜地問道:“母親,我聽說二弟醒了?太好了,真是老天保佑啊!”

董遵誨奮力偏了偏頭,循聲望去,見那說話的是一個文質彬彬、儀表堂堂的年輕人。看模樣也就二十來歲,聽他的語氣,很可能就是自己在這個時代裡的便宜大哥。

就見那人滿臉喜色看着這邊,身上穿着一件藏青色的袍衫,戴着一頂黑色的襆頭,腰間佩戴着一枚古玉,跟電視劇上唐朝末年那些個酸書生一樣一樣的,袍衫膝蓋處有不少褶皺,看來是跪了很長時間。這傢伙雖然骨子裡就透着一股書卷氣,腰間卻佩着一柄長劍,增添了幾分英氣。難道是個文武雙全的全才?不過董遵誨再仔細看去,就見那劍柄上纏着一圈細緻鮮亮的紅纓,末尾處還打着一個精緻的流蘇,嶄新錚亮,一看就知道沒怎麼用過,這劍僅僅是個裝飾而已。

董遵誨對這個便宜大哥第一眼印象不壞,不過聽母親話裡的意思,自己就是因爲這個毛手毛腳的大哥所以受了重傷。董遵誨心中暗自納悶,看這當哥哥的挺穩重的啊,不像是母親說的那樣。難道又是大宅院糾紛,就像是電視機裡沒日沒夜無聊透頂的肥皂劇一樣?

那人看見董遵誨已經睜開眼睛醒了過來,很是高興,兩個手激動地搓來搓去,高興地說道:“母親,二弟總算是醒了,真是老天保佑啊!我在祠堂裡都跪了一整天了,總算是感動了列祖列宗啊!”

那傢伙正在表功呢,就見那老婦人一把揪住他的耳朵,狠命一擰。那力度,就連董遵誨都覺得耳朵腫脹,全身發涼!倒是這個年輕人像是習慣了,雖然也在呲牙咧嘴,可是表演的成分居多,嘴上還在說着求饒的話:“母親饒命啊,給俺留些個臉面,這麼多丫鬟看着呢。我好歹也是讀書人呢,在祠堂跪了這麼久,人來人往,多沒有臉面啊。母親,您就大人有大量,和父親求求情,讓我別跪了……”

“還在多嘴……”老婦人一邊說着,一邊狠狠地瞪着這個懈怠的傢伙,“要不是你和幾個書生閒着沒事去春遊,要不是你們幾個手無縛雞之力,要不是你們看見老虎心中發慌,你又逞英雄,咱們家剛到隨州,怎麼可能惹出這麼大禍事來?!幸虧老二老實、實誠,幸虧他還有幾分武藝,愣是衝到頭裡攔住了老虎!要沒有他,你的小命還能保住嗎?!你爹讓你跪了一天而已,你還想要偷懶,今天晚上繼續跪着去,給我長長記性!”

老婦人一邊說,那傢伙一邊點頭稱是。不過看他的樣子,純屬左耳進右耳出,看來早就被數落過許多遍了。不過看着母親教育兒子的場景,董遵誨不禁想起自己穿越前母親打來的那個電話,心中不由得對那老婦人更親近了幾分,也對自己的身份多了幾分認可。

老婦人一面握着董遵誨的手,一面繼續教育那個懈怠的傢伙。原來這傢伙叫做董遵訓,在家裡排行老大,平日裡就喜歡吟詩作樂,倒也有些打油詩的功底。文學水平雖然一般,但是爲人四海有豪氣,樂於助人熱心腸,倒也結交了不少好友。

而董遵誨奪舍的這個倒黴蛋也叫做“董遵誨”,平日裡就喜歡舞刀弄槍,雖然功夫一般,智商二流,可是天生神力,打架鬧事總少不了他。哥倆雖然一個重文輕武、一個重武輕文,但是感情極好,做什麼事都叫着對方,當然,一出事互相打小報告的也是他們倆。

前幾日董遵訓眼見着城外春色連綿,不由得“詩興”大作,於是叫上自己的豔麗丫鬟,領着平日裡熟識的五六名書生一同出城。在城門口正好遇見了沒事瞎逛的二弟,便相邀一同登山。結果就在山澗遇見了老虎,於是丫頭嚇昏了,書生們嚇呆了。不過人家老虎也很忙,沒理他們幾個,就在那裡叫喚幾聲,亮亮嗓子。人家老虎可能也在想,春日裡正是捕食的好時節,這幾個動物什麼來歷,怎麼用兩條後腿走路,怎麼看怎麼彆扭,山中怎麼沒見過啊?!

可憐的董遵訓還以爲它要撲上來,覺得自己既是大哥又是此次出行的發起人,關鍵時候絕不能夠拉稀擺帶。於是他毅然拔出從來沒用過的長劍衝了上去……然後……還沒說完場面話的他就被樹藤絆倒在地,結結實實地啃了個狗吃屎。

那老虎很可能覺得自己的虎威受到了侵犯,以爲對方在挑釁,便奮力撲了過來。眼見着大哥就要喪命於虎爪,早就抽刀在手的董遵誨怎肯退後,他連忙緊走幾步,衝上前來,與那老虎戰在一起。

第484章 京中來信第290章 貶官兩級第198章 史府夜宴(上)第102章 上奏朝廷第376章 六合大戰(上)第115章 浴血搏殺(3)第235章 劉子陂大戰(3)第141章 無功無過第140章 深仇大恨(完)第151章 馳援咸陽(上)第227章 起兵南下!第486章 圖窮第89章 襄州事了第204章 郭威的努力第291章 祭拜孔子第82章 聯想的力量!第374章 劉仁瞻之殤第472章 壯士淚第178章 李守貞的覆滅(下)第267章 願爲將軍效死第227章 起兵南下!第61章 郢州內爭第367章 唐使乞和第12章 遇事要思量第53章 趙匡胤的出走(中)第256章 黃旗加身(下)第434章 五千水軍戰遼兵(上)第39章 痛打趙匡胤(三)第451章 艱難的選擇第340章 突襲趙季札第503章 兩腳羊(上)第12章 遇事要思量第261章 郭威稱帝(上)第319章 炮兵指揮使(下)第486章 圖窮第79章 酒樓巧遇(下)第105章 爭鬥(上)第132章 西行平叛第175章 所向無敵(上)第223章 澶州示警第170章 鐵口神算(上)第397章 攻克淺灘第443章 另立皇儲?第98章 走鏢(三)第111章 城樓交鋒第122章 功過相抵(上)第429章 李煜的野望第386章 將帥失和第201章 遼軍南下第346章 攻克鳳州第50章 智退王西昌(上)第250章 誰爲皇帝(2)第68章 浴血城頭(一)第49章 大戰城門洞第79章 酒樓巧遇(下)第310章 高平之戰(完)第469章 打鐵匠第234章 劉子陂大戰(2)第38章 痛打趙匡胤(二)第499章 假道伐虢(下)第147章 弄巧成拙(上)第469章 打鐵匠第78章 酒樓巧遇(上)第330章 殉國(中)第289章 慕容之死第48章 緊急救援第197章 血案(下)第256章 黃旗加身(下)第470章 向前,向前!第479章 好大一場火(下)第307章 高平之戰(1)第90章 老來喪子第418章 上陣父子兵第66章 禍起蕭牆第25章 飯後整頓第64章 夜襲(二)第372章 脣槍舌劍第445章 皇帝末路(中)第164章 郭威出征第241章 劉承佑之死(上)第38章 痛打趙匡胤(二)第460章 奇襲高平關第324章 如有神助第504章 兩腳羊(下)第311章 自在將軍第339章 奸佞誤國第46章 城門爭奪戰(上)第441章 老實人,愚蠢事第338章 平邊策第152章 馳援咸陽(下)第261章 郭威稱帝(上)第143章 殃及池魚第70章 浴血城頭(三)第399章 斷人念想(上)第94章 北上中原第256章 黃旗加身(下)第33章 喜得大將第148章 弄巧成拙(下)第74章 襄州鉅變(下)第497章 假道伐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