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郭威出征

.白文珂、王峻雖然佔據西關城,但郭從義所部並無進展,白文珂害怕側翼被敵軍攻擊,不敢繼續前進,便在黃河西岸紮下營寨。此時,征討叛逆的戰爭已經進行了三個來月,後漢無論是政府還是民間,全都困頓不堪。

三司使王章絞盡腦汁,這才保證了朝廷的基本用度和平叛軍的各種消耗。不過他徵收賦稅的手段,越發刻薄峻極:過去民間繳納田賦,每斛之外,要多繳納兩升,稱爲“雀鼠耗”;而王章命令再在這基礎上繳納兩鬥,稱爲“省耗”。過去唐朝的時候,政府兌換貨幣爲一百錢一串,現在戰亂不止,一串錢嚴重不足數,通常也就八十餘枚,可王章還嫌不夠,他下令政府以七十七錢爲一串向百姓兌換,稱之爲“省陌”。

除此之外,王章嚴令禁止販賣私鹽、私礬、私酒,即便販賣一粒鹽、一塊礬、一滴酒,只要被官府逮住,那就要斬首!百姓們深受其害、人人愁苦怨恨。

朝廷也知道這是在飲鴆止渴,可是苦於沒有好的辦法,也只能維持這樣。劉承祐雖然最近老是在四位輔政大臣背後搞些個小動作,但也知道這樣下去,對他的統治不利。隨着時局的動盪,劉承祐的威信可謂是明顯下降,要想迅速平定三地的叛亂,必須派出高階層、重量級的官員到前方去督戰!

在劉承祐看來,楊邠如今已有尾大不掉的趨勢,肯定不能派他出戰;蘇逢吉動動嘴皮子還可以,真要他打仗,那就是對大漢的天下不負責任。史弘肇這個人兇暴殘忍,如果讓他前去主持平叛,三個地區非得燒成空地!而且史弘肇還要負責京城防務,有他坐鎮雖然有些殘暴,可宵小之輩皆不敢作亂。相對而言,一向恭謹的郭威最爲合適,何況他精通韜率、熟悉軍旅,可在最快凝聚軍心平定叛亂。最重要的是據密探打探,那郭威對家人十分重視,而他自己又體弱多病,只要以他的家人爲人質,郭威一定不敢有別的心思!

劉承祐打定主意,於是放下身段,親自前往郭威府中探望。在屏退侍從之後,劉承祐將目前朝廷上的困境全盤托出,而後對郭威說道:“朕欲煩公可乎(朕可以麻煩你做件事嗎)?”

郭威的回答不卑不亢,很符合他一向的脾性:“臣不敢請,亦不敢辭,唯陛下命!”

劉承祐對他的回答很是滿意,於是任命郭威爲河中四面招討使,節度諸軍,總督平叛!

三地的叛亂已經嚴重影響到後漢的安危,大家都是在後漢這條船上混飯吃,又豈能看着船底出現個大口子?!剩餘的三位輔政大臣並無異議,就連一向與郭威不和的蘇逢吉也欣然同意,在皇帝的詔書上副署。

郭威接到正式命令之後,並沒有立即出征,而是來到了馮道府上,向他問計。馮道可是混跡官場多年的重臣,對百姓生計很是重視,年前只有他奏請修繕河堤就是明證。在郭威看來,平定叛亂,不光是消滅李守貞等人的放抗力量,更是要震懾各地節度使,收攏民心。

馮道對郭威前來問計也很是高興,熱情招待。董遵誨在開封的時候,有兩個地方是最愛去的,一是姑父馮道的府邸,可以在閒談間就能學習從政的經驗;另一個就是郭威的廳堂,坐在那裡聽着郭威處理事情就能學習軍事知識。恰巧馮道和郭威都好爲人師,董遵誨也投了他們的緣分。一來二去,馮道和郭威的關係也很是融洽,有着忘年交的傾向。

見郭威向自己求教,馮道沉吟片刻,慢慢說道:“李守貞自認是沙場的宿將、又統帥過禁軍,以爲自己一定能得到士卒們的擁護,只要禁軍到了城下,就會倒戈相向,投靠於他,所以坐守河中府,絲毫不慌張。你既然領命出征,希望你不要吝惜國家的財物,對士卒、將官大肆封賞,收買軍心!這樣一來,禁軍上下對你的命令無不樂從,而李守貞也沒了依仗,對禁軍無能爲力!只有這樣,你才能順利擊敗李守貞!”

郭威連連致謝,滿意地離開。一路上果然聽從了馮道的建議,與士卒同甘共苦,小功必賞、微過不責,而且郭威也真能放下身段,時常去傷兵營探望,對於水土不服的士兵噓寒問暖,又爲他們延醫診治。對於麾下的將官,郭威不管他們是誰的舊部,全都一視同仁。只要是他們提出的問題,都耐心解答。對將官們提出的合理請求與建議,郭威也都耐心聽取。不久,禁軍人人喜悅、個個歡騰,郭威盡得禁軍軍心!

很快,郭威就率領數萬禁軍來到了虢州,在此承製傳檄,召集各路人馬統帥,召開軍事會議。收到命令之後,郭從義、白文珂、王峻等諸位大佬立即齊聚虢州。因此,當董遵誨到達西關城的時候,西關城軍營裡的主將都已離去,營裡最大的官員就是侍衛親軍步兵都指揮使、寧江軍節度使劉詞。

董遵誨呈上調令,劉詞展開一看,很是詫異。不過他沒有多講話,只是說道:“剛剛我正在打熬筋骨,你有沒有興趣,咱們較量一番?”

見董遵誨有些詫異,劉詞也不奇怪,過於有很多人也是這般,於是他笑着解釋道:“你是不是覺得我這老頭子都升任節度使高位了,幹嘛還要打熬筋骨、苦練氣力?!我是憑藉勇武獲取的富貴,豈能一做了官就拋下這看家本事?而且人性本惰,如果我放鬆了鍛鍊,失去了這番氣力,等到國家有事需要我的時候,我又拿什麼來報效國家、贏取前途呢?”

董遵誨肅然起敬,便脫下外袍,站在了校場上。劉詞見董遵誨沒有客氣,很是滿意,也來到校場上與之角力。反正士兵們閒着沒事,見有人比試,全都涌到校場上看熱鬧。兩人比試了三四個來回,董遵誨年輕氣盛,劉詞經驗老到,兩人勢均力敵,分不出高下,便以平手結束。周圍將士紛紛喝彩,熱情歡呼。

劉詞卻知道董遵誨手下留情,他對董遵誨很是欣賞,既有實力又懂得做人,這樣的小夥子值得培養!

第228章 痛苦的回憶第401章 緩兵計?滾犢子!第369章 拯救袍澤(下)第494章 構陷第47章 城門爭奪戰(下)第18章 父子密談(下)第262章 郭威稱帝(下)第251章 誰爲皇帝(3)第321章 党進大戰劉繼業(下)第109章 直入鄴都(下)第1章 重生古代第145章 多做少說第452章 各有心機第79章 酒樓巧遇(下)第205章 逼退遼軍第92章 出使南平(中)第151章 馳援咸陽(上)第381章 放火?自焚!第139章 深仇大恨(三)第408章 重傷昏迷第105章 爭鬥(上)第227章 起兵南下!第230章 漢庭應對第433章 出兵北伐!第142章 城門失火第119章 浴血搏殺第485章 吃人魔王第304章 郭威駕崩第295章 雨落幽燕第23章 首次見面第433章 出兵北伐!第413章 較量(下)第447章 皇帝之死!第375章 南唐的反撲第189章 計退南唐(上)第112章 糧食危機第385章 夜襲紫金山第199章 史府夜宴(下)第413章 較量(下)第351章 轉行工程兵?!第428章 南唐事變(上)第161章 千里外的算計(上)第377章 六合大戰(中)第98章 走鏢(三)第292章 趕赴幽燕第324章 如有神助第425章 恫嚇南唐第236章 劉子陂大戰(4)第210章 大政變(3)第88章 誤食砒霜(下)第227章 起兵南下!第154章 大戰王景崇(1)第508章 新兵入伍第28章 巧做整編第165章 食君祿 不惜死(上)第164章 郭威出征第434章 五千水軍戰遼兵(上)第114章 浴血搏殺(2)第442章 董遵誨大婚第220章 劉大慶之死第366章 激戰皇甫暉!第213章 大清洗(1)第305章 再戰北漢(1)第231章 大家一起吹牛皮第500章 食人魔第264章 城頭伏擊戰第279章 謀算定勝局第130章 西行平叛(6)第475章 運籌帷幄 決勝千里第407章 單挑牀弩!第118章 浴血搏殺(6)第313章 攻克汾州第84章 倔強的張逸第350章 血流成河第288章 敷衍了事的夜襲(下)第121章 御營議事第185章 誅殺趙思綰(5)第17章 父子密談(上)第423章 屠城?!第251章 誰爲皇帝(3)第111章 城樓交鋒第408章 重傷昏迷第33章 喜得大將第81章 月黑殺人夜第234章 劉子陂大戰(2)第329章 殉國(上)第238章 劉子陂大戰(6)第3章 俺是打虎英雄?(下)第120章 善後與誓言第405章 斬將奪旗(中)第354章 伏擊追兵第465章 神兵突降第167章 食君祿 不惜死(下)第221章 尋醫問藥第13章 坊中亂戰(上)第247章 打劫!(上)第340章 突襲趙季札第73章 襄州鉅變(中)第429章 李煜的野望第292章 趕赴幽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