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杜重威之死

後漢乾佑元年正月十四日,劉暠(劉知遠)徹底病倒,不僅無力上朝,也無力處置楊邠、蘇逢吉遞交上來的奏摺。他知道自己的時限已到,趁着自己神智還有幾分清明,劉暠連忙宣劉承佑入宮覲見。

等到劉承佑入宮覲見之後,劉暠屏退從人,也不再稱孤道寡,對自己的兒子低聲叮囑道:“我早年窮困,靠替人家牧馬爲生。後來遇到了晉高祖,在他帳下征戰多年,這才登上了帝位,深知爲君不易!你還年幼,經驗不足。一定要記住,謹慎行事,不要冒險。

楊邠、蘇逢吉、郭威、史弘肇四人,都是我的心腹,忠於大漢。他們經驗豐富,足以輔佐你處理軍政大事。而且他們之間相互牽制,不會一人獨大,你也能安心坐穩這帝位,保全我大漢的基業。等到五年以後,相信你也熟悉了政事,就可以將他們一一撤換,免得影響君權。畢竟他們向我效忠了大半生,到時不要對不起他們!”

劉承佑哭着答應下來,看着未滿十八歲的兒子,劉暠很是不捨:“癡兒,人自有生老病死,我豈能例外?!快去將他們四人招來,趁着爲父神智還清醒,再叮囑他們一二。”

於是劉承佑命人招來四位大臣,四人得知皇帝不豫的消息後,已經在宮外候旨。得到命令,連忙入宮,拜於劉暠牀前。

劉暠命人取過自己前段時間寫就的聖旨,讓內侍大聲宣讀:“樞密使、右僕射、同平章事楊邠,左僕射、同平章事蘇逢吉,樞密副使郭威,侍衛親軍都指揮使、典宿衛史弘肇,四人忠心爲國,勞苦功高。如今朕氣力將近,特立二子承佑爲帝。承佑年紀尚輕,勞煩衆位重臣多多照應、好生輔佐!”

楊邠等人皆哭拜於地:“臣等敢不鞠躬盡瘁,繼之以死!”於是四人將劉承佑奉爲上座,行了君臣叩拜大禮。

劉暠又低聲向劉承佑囑咐道:“當日在鄴都我留了杜重威的性命,本想還晉高祖的恩德,保全他的女兒、女婿一家。現在看來,當時的舉動有些草率。石氏畢竟是高祖的女兒,留她一條性命。至於杜重威等人,汝可盡殺之,以掃除後患!”

劉承佑還有些個迷茫,旁邊的楊邠等人卻很是清楚:如今劉暠即將去世,新登基稱帝的劉承佑年紀尚輕,容易出現主少國疑的局面,天下可能不穩。這時公開斬殺杜重威,既掃除了後患,新皇也可趁機樹立自己的權威。而石氏乃是後晉高祖的長公主,與劉暠曾有主僕的名分,不可任意加害,免得天下人議論劉暠不念後晉高祖知遇之恩。

正月十六日,劉暠宣佈遜位於劉承佑,自己爲太上皇。同日,劉承佑登基稱帝,年號不變,今年爲乾佑元年。在楊邠等人的率領下,文武百官對劉承佑行君臣之禮。

正月十七日,劉知遠下令誅殺杜重威,詔書宣稱:“杜重威父子,在鄴都投降之後,仍然包藏禍心,肆意妄爲,梟音不改,虺性難馴!在太上皇生病之時,杜氏父子誹謗議論,煽惑羣衆,動搖軍心,其心叵測。現在有人揭發杜重威的陰謀,物證齊全,辜負了太上皇對他們的恩典,足以夷族。不過新皇登基,皇恩浩蕩,法外開恩。現將杜重威以及他的兒子杜弘璋、杜弘璉、杜弘璨四人,全部斬首;至於原後晉長公主石氏,及杜重威親族,雖有所過錯,但罪不至死,對其不加追究。”

杜重威自從離開鄴都之後,雖然得以安享富貴,但是卻沒有了以往的權勢,楚國公的封爵就像是一頂紙糊的帽子,雖然好看卻沒有一點分量。劉暠的旨意傳到杜府,杜重威立即和兒子們束手就擒,唯恐拖累了自己的親族。一行人被押上囚車,杜重威的親族被綁在了車後,前去陪刑。

過去杜重威當官的時候,爲官貪婪,又多行酷刑,百姓們深受其害。而且杜重威投降契丹之後,更是引賊入室,讓中原百姓飽受遼人殘害,大家對他恨之入骨。甭管是認識他的,還是不認識的,都拍手稱快,齊頌太上皇、皇帝英明。

到了刑場之後,人犯被一一驗明正身,面北而跪。百姓們紛紛把手上的爛菜葉子、石子往杜重威頭上投去,砸得他頭破血流。往日裡杜重威有時誇耀自己交際甚廣,如今到了生死關頭,卻沒有一人前來送行,實在是對他極大的諷刺。

等到午時已到,皇帝沒有下達赦免的旨意,杜重威不由得長嘆一聲,徹底死心。有獄卒抱上一摞酒碗,在杜重威和他兒子面前各放下一個碗,倒上了渾濁的斷頭酒。負責伺候他們歸天的開封府衙役,將酒碗端到了他們的面前,讓他們一飲而盡。

杜重威面前也擺上了一個酒碗,有人舉起碗來,湊到杜重威的嘴邊,一邊喂他喝酒,一邊低聲說道:“董遵誨大人託我告訴杜公,已安排義莊爲您收屍!他就在對面的酒樓處悄悄設祭,感謝您當日爲他指明遼兵的去向。”

杜重威擡頭往酒樓處看去,太陽底下也看不清楚,他只能衝着對面點了點頭,對那傳話的衙役低聲說道:“大恩不言謝,我杜重威有愧!”

這時時間已到,精心挑選的幾名劊子手手持虎頭大刀,走到了杜重威及他幾個兒子身後。劊子手們各喝了一碗壯膽的酒,將杜重威等人踹倒在地、露出脖頸,手起一刀,四個人頭頓時滾落於地!

接着有衙役取出早就準備好的木匣,將人頭放入,向監斬官侯益展示。這幾個衙役都收了董遵誨的重禮,展示完人頭後,便將木匣關好,並放在石氏身邊。皇帝早有命令,不得對石氏無禮,不僅允許他出家爲尼,而且供奉如常。將人頭放在石氏身邊,大家也不敢上前冒犯。

石氏痛哭流涕,昏厥於地。周圍杜重威的親族更被嚇得心驚膽顫,有不少人大小便失禁。

行刑完畢,侯益帶隊離開,屍體周圍沒有官兵把守,曾經深受杜重威毒害的百姓們衝到了屍體前面,一邊高聲責罵,一邊揮拳痛打。不多時,四具屍體皆不成爛泥,百姓們這才罵罵咧咧離開。不過,得益於開封府前段時期關於食品安全的反覆宣傳,並沒有出現歷史上分食其肉的慘劇。

這時有義莊收屍的車隊來到,將這四堆肉體鏟到棺木之中,並悄悄放入他們的頭顱,送往城外安葬……

第64章 夜襲(二)第451章 艱難的選擇第54章 趙匡胤的出走(下)第259章 奔襲劉贇(下)第335章 斷後(下)第253章 誰爲皇帝(5)第456章 擊退儋珪第236章 劉子陂大戰(4)第106章 爭鬥(中)第470章 向前,向前!第495章 平反第61章 郢州內爭第240章 劉子陂大戰(完)第191章 平定叛亂第466章 一聲霹靂第107章 爭鬥(下)第31章 軍棍與雞蛋第498章 突襲百里!第87章 誤食砒霜(上)第138章 深仇大恨(二)第415章 大戰洪澤湖(中)第498章 突襲百里!第435章 五千水軍戰遼兵(下)第348章 一文錢難倒英雄漢(下)第157章 大戰王景崇(4)第442章 董遵誨大婚第8章 雲韶坊中話拔釘(下)第376章 六合大戰(上)第92章 出使南平(中)第318章 炮兵指揮使(中)第438章 北伐的分歧第104章 驛站夜話第470章 向前,向前!第290章 貶官兩級第470章 向前,向前!第404章 斬將奪旗(上)第493章 暗鬥第83章 敲竹槓第175章 所向無敵(上)第143章 殃及池魚第110章 暗夜入城第389章 朱元降周第263章 增援晉州第36章 落魄青年趙匡胤第375章 南唐的反撲第317章 炮兵指揮使(上)第223章 澶州示警第37章 痛打趙匡胤(一)第437章 大戰“姚大蟲”第297章 親密戰友副統帥(中)第207章 意外臂助第507章 築基第337章 全國海選第189章 計退南唐(上)第431章 李煜登基第428章 南唐事變(上)第38章 痛打趙匡胤(二)第78章 酒樓巧遇(上)第209章 大政變(2)第2章 俺是打虎英雄?(上)第411章 較量(上)第236章 劉子陂大戰(4)第503章 兩腳羊(上)第94章 北上中原第21章 我要開青樓第439章 大意失荊州第360章 截流!?第134章 侍衛親軍新兒郎(下)第18章 父子密談(下)第256章 黃旗加身(下)第302章 樓觀道(下)第204章 郭威的努力第274章 失敗的夜襲第485章 吃人魔王第171章 鐵口神算(下)第108章 直入鄴都(上)第197章 血案(下)第82章 聯想的力量!第87章 誤食砒霜(上)第32章 劉慶義入彀第458章 大會寨第132章 西行平叛第431章 李煜登基第36章 落魄青年趙匡胤第106章 爭鬥(中)第104章 驛站夜話第250章 誰爲皇帝(2)第238章 劉子陂大戰(6)第20章 義結金蘭(下)第408章 重傷昏迷第125章 西行平叛(1)第500章 食人魔第219章 逃離開封府(7)第303章 歸去來第82章 聯想的力量!第155章 大戰王景崇(2)第407章 單挑牀弩!第171章 鐵口神算(下)第380章 撤軍北上?第418章 上陣父子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