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遇事要思量

就見王端臉上流露出尷尬的表情,就像是脫了褲子想耍流氓的**遇見了手握劍刃的蓋世俠女,又像是拿着菜刀搶劫的小市民遇見了全副武裝來鬧事的甲具騎兵,真是好一副無奈表情!

王政忠看着這無奈的王端,心中暗喜:看來這八弟礙於過去自己的威名,這次終於服軟了,真是太棒了!俗話說好民不與官鬥,能糊弄過去還是糊弄過去吧。只要這次王端退讓了,自己也就暫時保住了江湖上的聲望,自己再宣揚幾次,因爲賭坊被砸而離去的小弟們也會逐漸迴轉,自己那間“福旺賭坊”也就能維持下去。這樣一來,自己那些個傷殘的老兄弟的醫藥錢也就有了着落,自己也算是對得起他們抵抗契丹人的義舉了。

楊光義也長舒了一口氣,他不是膽小,如果那王端肆意打擊報復,甚至想要取王政忠的性命,楊光義肯定會拔刀相助,絕不會袖手旁觀,即使殺官造反也在所不惜,誰讓他和王政忠是兄弟呢。可如果單純只是意氣之爭,那還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好。正所謂江湖越老膽子越小,那王端縱有千番不是,可是人家手握重兵,執掌這隨州的大半兵權,咱們又不是小年輕了,該服軟時就服軟,幹嘛要弄出生死大事來呢?

王政忠和楊光義都放下了心頭的包袱,說了幾句場面話,這緊張的氣氛就緩解起來。大家都是混江湖的人,刻意打諢之下,氣氛逐漸緩和。倒是董遵訓和王樸兩人看那王端不順眼,不過兩個書生又能弄出什麼事來,到最後無非還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相安無事最重要。

倒是那閆二孃眼中居然略有一絲失落,不過她掩飾地極好,並沒有被衆人發覺。她笑着說今日衆人花費全部免單,讓大家痛快暢飲,又讓那艾雲前來致歉。就見艾雲從臺上湊近幾步,雙手交疊行了個萬福,那纖弱的身軀、嬌羞的神情,更是讓在場之人心中一蕩。色心一起,起爭端的心也就更淡了。

只有董遵誨依然小心地觀察着這王端,充滿了警惕。這已經算是他這幾天的本能,任何一個穿越到古代的人都會在穿越初期充滿了警惕,對自己獲取的情報進行儘可能多的分析。在董遵誨看來,這個王端很不簡單!

這王端雖然現在擺出一副卑躬屈膝的樣子,可是他畢竟是從一介小兵升爲都虞候的厲害人物,如果單純靠男色上位,那他絕不會贏得王令溫這個老狐狸的歡心,也不會得到隨州都虞候這樣一個實權位置,更不會有膽量去挑戰剛剛上任的隨州刺史!

一般人誰敢挑戰隨州的軍政老大啊,可是王端卻敢堂而皇之地做出這般行徑來,並通過這一舉動,樹立了自己的威信,讓所有人都感受到他的強硬。而且王端並不是一味強硬,他還派人四處散佈“自己是王令溫義子、頗受王令溫重視”的消息,讓所有人感受到他有力的後臺。雖然手中只有千餘士兵,但是王端卻愣是給人一種不可冒犯的感覺,讓人心中只起拉攏之意,卻無對抗之心!

這樣的奸詐之人,怎麼可能輕易服軟,又怎麼可能會損傷自己好不容易纔樹立起的威信?其中必定有詐!

於是心懷警惕的董遵誨就看到了王端悄悄摸向刀柄的手,看到了王端那四個繃緊了身子準備出手的隨從,董遵誨心中一驚,這王端果然是個笑面虎,那自己該怎麼辦呢?

穩妥一點的做法當然是出聲提醒,讓王政忠有所戒備。只要王政忠和楊光義聯手,憑藉他們倆的一身武藝和相互配合,那王端雖有五人,也不能貿然得手。雙方相持下去,最後也只能撂下幾句狠話,改日再戰。這樣一來,自己也能夠收穫王政忠和楊光義的善意,算是結交了兩個朋友。至於王端,反正他已經與老爹撕破了臉,得罪了也無所謂。但是,這樣真符合自己的利益嗎?

要知道,自己所處的可是五代十國這樣一個亂世,可是殺人如割草這樣一個割據時代!雖然自己是刺史的公子,但是安全並沒有充分的保證。畢竟自己前世的記憶裡並沒有“董遵誨”的影子,可能是他毫無業績默默無聞,更可能是他英年早逝,而自己可不願意悄無聲息地死去!

既然如此,那就要抓住一切時機壯大自己的實力,如此纔能有自保之力,將來也能在後周或大宋謀得一片天地。這樣想來,區區善意顯然不能讓人滿意,最好是將王政忠、楊光義納入麾下,畢竟他們兩人可是自己轉世重生以來遇見的武藝最高、將來最有發展前途之人。想要將他二人納入自己麾下,那自己這個刺史家的二公子身份顯然並不能讓人信服,只有讓他們與那王端撕破臉面打上一架,才能讓他們礙於王端日後的報復而投入刺史府,這樣一來毫無門路的王政忠兩人最可靠的選擇無疑將是自己這個二公子!

而且那王端正是自己輔佐老爹董宗本掌控隨州的一大絆腳石,當初父親董宗本剛剛走馬上任,就被這王端擺了一道,大傷威信,只能夠拼命做事,這才挽回一點當官的顏面。可是,今時不同往日,父親也不是沒有權謀的人,他已經悄無聲息地將前任官員遺留下來的那些個下屬統統換成了自己的親信,徹底掌控了隨州的官倉錢糧。如此以來,雖然董宗本還沒有意識到,但隨州士兵的錢糧其實已經在他的控制之下,加上董宗本近日來招納丁壯,建立了一支兩百餘人的巡防隊伍,也有了與王端翻臉的初步本錢,目前欠缺的只是決心而已。

當然,以上諸點也是董遵誨以後向董宗本解釋的時候纔想到的,真要他當時就如此敏捷地考慮到這些問題,以董遵誨當時的經驗水平還真辦不到。當然更重要的是:王政忠和楊光義是他董遵誨剛剛結識的朋友,三個人意氣相投,都是性情中人,正所謂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爲輕,做人要厚道,爲朋友兩肋插刀,值了!

於是董遵誨顧不得考慮太多,張嘴就要示警,只是他已經晚了,一道雪亮的刀光照着王政忠就劈了過來!

第126章 西行平叛(2)第480章 運氣不佳的鄰居第175章 所向無敵(上)第470章 向前,向前!第200章 郭威返京第195章 《爭座位帖》第79章 酒樓巧遇(下)第248章 打劫(下)第17章 父子密談(上)第231章 大家一起吹牛皮第175章 所向無敵(上)第158章 大戰王景崇(5)第403章 再下泗州縣城第204章 郭威的努力第107章 爭鬥(下)第411章 較量(上)第351章 轉行工程兵?!第154章 大戰王景崇(1)第463章 嚇人的插曲第421章 要命的抉擇!第367章 唐使乞和第430章 南唐事變(下)第475章 運籌帷幄 決勝千里第329章 殉國(上)第507章 築基第435章 五千水軍戰遼兵(下)第432章 北疆鉅變第245章 追殺趙匡胤第52章 趙匡胤的出走(上)第233章 劉子陂大戰(1)第262章 郭威稱帝(下)第500章 食人魔第125章 西行平叛(1)第96章 走鏢(一)第372章 脣槍舌劍第176章 所向無敵(下)第45章 巡視一營第162章 千里外的算計(下)第446章 皇帝末路(下)第46章 城門爭奪戰(上)第288章 敷衍了事的夜襲(下)第424章 張彥卿的末路第500章 食人魔第283章 賄賂皇帝郭威第181章 誅殺趙思綰(中)第190章 計退南唐(下)第141章 無功無過第150章 勸說解暉第486章 圖窮第13章 坊中亂戰(上)第175章 所向無敵(上)第89章 襄州事了第449章 橐駝兒第371章 噩耗?議和?第72章 襄州鉅變(上)第497章 假道伐虢(上)第272章 遼國劇變(中)第419章 御帳獻策第386章 將帥失和第12章 遇事要思量第432章 北疆鉅變第433章 出兵北伐!第128章 西行平叛(4)第206章 沉默的火山第87章 誤食砒霜(上)第257章 奔襲劉贇(上)第324章 如有神助第166章 食君祿 不惜死(中)第154章 大戰王景崇(1)第240章 劉子陂大戰(完)第358章 正陽大戰第489章 背叛第476章 滅亡前的瘋狂第471章 猛張飛第399章 斷人念想(上)第119章 浴血搏殺第80章 掌櫃諫毒計第179章 通敵書信第415章 大戰洪澤湖(中)第251章 誰爲皇帝(3)第47章 城門爭奪戰(下)第298章 親密戰友副統帥(下)第289章 慕容之死第211章 大政變(4)第59章 包辦婚姻(下)第403章 再下泗州縣城第450章 李筠造反第497章 假道伐虢(上)第293章 李家莊之戰(上)第187章 回家完婚(上)第497章 假道伐虢(上)第128章 西行平叛(4)第464章 決戰碾子谷(下)第188章 回家完婚(下)第303章 歸去來第322章 攻破晉陽城第181章 誅殺趙思綰(中)第424章 張彥卿的末路第66章 禍起蕭牆第14章 坊中亂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