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本宮不死,爾終究是庶!(1)【二合

迴歸後的白聖,並沒有自己去研究隨身位面當中多出來的那個福澤之山效果,而是從福澤之山上敲了一塊下來。

快遞給專業的檢測機構。

然後等那邊出檢測報告就行了,而她自己當然是繼續選了個新任務工作。

這次剛一進入原身身體,白聖便感覺頗爲尷尬,並立刻明白原身是個什麼死因了,偏癱心悸,失禁牙緊,這是明顯的急性心腦血管發作,導致的猝死。

或許用猝死來形容也不恰當。

但反正死的很快。

明白情況後,白聖也顧不上此時失禁的尷尬,趕忙便開始利用精神力疏通腦部血管,同時運轉龜息養元術儘可能調理身體,好在原身的條件應該相當不錯,體內還有不少補品所殘存的藥效。

所以龜息養元術運轉效率很好。

沒多久,白聖此時這具身體的狀態就基本穩定下來,同時開始梳理記憶。

原身姓鄭,全名鄭正容。

份數名門世家,宗室貴戚姻親。

家族世系很龐大,追溯源頭能追溯到開國的弘毅公,族內分了十六房,原身家屬於第三房,不提與其他勳貴之間的聯姻,光是與皇族聯姻便十分密切。

太宗元妃,世宗孝昭仁皇后、溫僖貴妃,高宗順貴人、誠嬪,仁宗孝和睿皇后、恭順皇貴妃,宣宗孝穆成皇后。

全都出自於他們家。

即便不提已經死去的那些,最近的聯姻其實也不少,比如原身的親姑姑嫁給了端親王,是端王妃,端親王有一個姐姐嫁人生的女兒,是鹹平帝的嫡後。

爲什麼提到這位呢?

因爲原身是鹹平帝的繼後!

在鹹平帝正式登基之前,他的太子妃就已經去世,並未留下子嗣,但夫妻倆還是有感情的,所以登基後將其追封爲皇后,原身則是在鹹平帝登基的第二年,也就是鹹平二年,通過選秀入宮。

二月初封爲貞嬪,五月便晉升爲貞貴妃,六月則是直接成爲當朝的皇后。

既有原身比較受寵的緣故在。

也有家世背景深厚的底子。

雖然不是直接以皇后禮進宮,但後續也補上了行冊立禮等流程,再加上前皇后實際上沒當過一天活着的皇后,所以大家一般默認原身爲鹹平帝的嫡後。

不過原身的身體不好,甚至於時常閉經,基本沒有生育可能,但在禮法規矩越來越森嚴的大幹朝,倒也半點不損原身的身份地位,誰生子她都是嫡母。

所以在後宮方面管的頗爲寬鬆,不但不苛責其他妃嬪,甚至於鼓勵她們。

並言明誰先生子,必有厚賜。

反正她也生不了,自然沒必要管。

畢竟不管如何,只要是鹹平帝的子嗣登基,都得尊她爲嫡母,可如果過繼一個的話,就不好說了,類似情況史書中多有記載,雖說不至於受苛待,但也確實沒什麼權利,直接在宮廷中隱身。

原身閒着可沒少看史書。

並且從史書中尋找經驗教訓。

不過可能是鹹平帝本身能力並不咋樣,後宮女子身體素質同樣不好,即便原身什麼陰暗手段都沒幹,甚至多有照顧。也是直到鹹平五年,後宮纔有妃嬪生了一女,後來是蘭貴人於鹹平六年生下鹹平帝長子,母憑子貴,晉爲貴妃。

而原身與蘭貴妃之間的關係,其實能用時好時壞來形容,最開始兩人沒什麼交集,畢竟原身成爲皇后的時候,她還只是個貴人,直到蘭貴人懷孕,原身才對她稍加關注,並且派人多有照顧。

後來隨着她生下皇長子,原身和鹹平帝都有恩賜,畢竟登基六年沒皇子出生,不管是鹹平帝還是原身都有壓力。

兩人的矛盾主要在於,蘭貴人晉升成爲貴妃之後,難免有些驕傲放縱,更別說之後幾年,宮裡一直沒有健康男嬰誕生,她的兒子是鹹平帝唯一的皇子。

唯一就意味着下一任皇帝的人選。

非她兒子不可,都沒有人競爭。

作爲未來板上釘釘的太后,蘭貴妃她有所驕傲放縱,甚至於沒事就想挑釁挑釁皇后,其實也不算特別難以理解。

原身能容忍其他妃嬪生孩子。

但是並不意味着,她能容忍其他妃嬪騎到她頭上來,所以自然要教訓蘭貴妃,並主要是以祖宗家法之類教訓,有理有據,就算鹹平帝也無法幫忙求情。

反倒教訓蘭貴妃對皇后尊敬點。

注意嫡庶之別,莫要僭越。

如此幾次之後,蘭貴妃沒辦法,只能規規矩矩的裝作認命,從此伏低做小當着自己的貴妃,不敢再有僭越之舉。

而原身也懶得與她計較。

後續基本能維持和平相處。

鹹平十一年,鹹平帝駕崩,年僅六歲的小皇子登基,改年號爲同輝,是爲同輝帝,並且因爲年齡小,太后垂簾。

原身爲母后皇太后,蘭貴妃則晉升聖母皇太后,兩宮太后共同垂簾聽政。

又稱東宮太后與西宮太后。

東宮明顯要比西宮更加尊貴些,畢竟自古只有東宮太子,從來沒聽說過什麼西宮太子,而原身這個嫡母,自然也是理所當然,更加尊貴的東宮太后了。

鹹平帝駕崩前幾年,他的身體就有些不好了,蘭貴妃貼身照顧的同時,還會幫忙讀奏摺,甚至於給些參考意見。

並且替他寫批註。

對權力的渴望表現的相當明顯。

再加上上一個有類似經歷,並且這麼幹的是武則天,蘭貴妃與武則天的區別無非就是她兒子沒有武則天多,同時她不是皇后。對於史書並不算太陌生的鹹平帝,自然會有所提防,所以他在駕崩之前,不僅留了八個顧命大臣輔佐兒子,平衡朝政,提防蘭貴妃攝政掌權。

還將更爲重要的帝王印璽。

交給了原身掌管。

他有兩個印,一個是帝璽,還有一個是私印,帝璽留給了原身,私印留給了他兒子,只是兒子年紀小,由蘭貴妃暫時掌管。同時他的遺旨明確表明,在他兒子成年親政之前,大事必須要兩個印一起蓋纔有效,但實際來講,很多旨意有無私印無所謂,帝璽是必不能缺。

畢竟前者才能代表皇權,後者所謂私印,其實每個皇帝都有自己的私印。

所以雖然將權力兩分算是提防兩個太后,但主要提防的還是皇帝的生母。

也就是蘭貴妃,聖母皇太后。

除此外,擔心不喜朝政之事,有可能被架空的原身,回頭對付不了生出野心的蘭貴妃,鹹平帝甚至還留了份密旨給原身,必要時可持密旨廢了蘭貴妃。

即便她成爲聖母皇太后一樣能廢。

原身作爲正妻,手持自己丈夫的遺書,廢個妾室,還是十分符合禮法的。

即便小皇帝想阻止也沒辦法。

畢竟他父皇旨意優先級高於他。

當然了,前提是對方實力還沒膨脹到離譜的程度,要是膨脹到想殺誰就殺誰,那麼有密旨也沒用,滅口就是了。

總而言之,鹹平帝對蘭貴妃相當提防,對原身則是很信任,只不過原身最多隻能算是個好人,碰上好皇帝可能還能混個賢后之名,但本身政治能力以及政治素養,理政手段可以說基本爲零。

這既是鹹平帝放心的原因。

也是擔心她鬥不過蘭貴妃的根源。

不過小皇帝繼位後,成爲聖母皇太后的蘭貴妃並未表現出跋扈之態,甚至於朝政之事,事事請示原身才敢批註。沒啥宮鬥經驗,算計心思的原身。

是理所當然放鬆警惕。

並且因爲明白自身能力不行,胡亂施政,有害無益,所以很快放權,只有碰到一些大事纔會參與,瞭解下情況。

或者提一提自己的想法。

讓他們把自己想法加進去。

在此期間,顧命八大臣對兩宮太后垂簾聽政很是不滿,聖母皇太后更是他們厭惡的核心人物。因爲相比較於不怎麼管事的原身,一直在插手朝政,安插自己人手的聖母皇太后,完全不像是單純垂簾聽政,而是有奪權攝政的意思。

當然了,最關鍵的一點還是侵害了顧命八大臣利益,縮減了他們的權利。

所以顧命八大臣與聖母皇太后。

很快便明爭暗鬥了起來。

過程很複雜,但結果很簡單,就是聖母皇太后進讒言說動了原身,並且聯合宗室中一些沒能掌權的王爺,共同發動政變,最終將顧命八大臣全部誅滅。

提拔了不少宗室勳貴上來。

原身家也因此得了很多好處,所以即便後來原身意識到,自己可能被算計了,顧命八大臣沒那麼可惡,但最終並未說什麼,更沒有替那八個大臣翻案。

就這麼順水推舟揭過此事。

之後,原身除了偶爾壓制下聖母皇太后的野心,並不怎麼過多幹預朝政。

直到同輝帝駕崩。

同輝十二年的時候,因爲同輝帝已經成年,可以親政,所以原身便覺得自己的任務完成了,也算是對先帝有個交代,故而率先提出,捲簾歸政,就是還政於同輝帝,她們兩個不再垂簾聽政。

一衆宗室勳貴和大臣都相當支持。

西太后有所不滿,不願意歸政。

但是她並不敢表現出來,同時還十分清楚,即便她反對也沒有任何用處。

最終只能無奈同意,還政同輝帝。

並暗地以孝道壓制同輝帝。

間接達成一些自己的政治目的。

同輝帝對此頗爲不滿,開始設法聯絡起宗室大臣,想要重修園林,讓太后離宮居住,以此來擺脫他母后的干政。

但次年,同輝帝就駕崩了。

只親政了不到一年,便死於養心殿冬暖閣,年僅十九歲,對外則是宣稱他意外感染天花,最終不治,暴斃而亡。

原身其實也知道,同輝帝與他親生母親之間關係有些不太融洽,從選皇后開始,彼此矛盾便挺大,而後續西太后干政,無疑更是觸動了同輝帝的逆鱗。

但原身覺得他們好歹是親生母子。

她這外人反倒不好過多幹預。

所以也就沒管。

直到同輝帝突然暴斃宮中,聖母皇太后,也就是西太后,還以他是感染天花而亡,有傳染性,不讓任何人見其死後遺容。可當時京城並沒有人羣大規模感染天花,同輝帝又是如何染上的呢?

щщщ☢т tκa n☢Сo

那時的原身,雖然覺得自己的猜測有些離譜,但畢竟有武則天逼死自己親兒子,乃至親孫子的歷史前車之鑑在。

所以原身還是懷疑起了西太后。

並派人暗地調查。

最終雖然沒有找到實際證據,來證明同輝帝是被西太后害死的,但有很多證據都能間接證明,同輝帝的死與西太后有關,不是直接死於她手也是間接。

調查到這些信息之後。

原身可謂痛心不已。

一來是同輝帝好歹認她做嫡母,與她關係處的也很不錯,比他親生母親都好,原身對他,也算有點母子之情,雖然可能比不上親生的,但反正有感情。

二來就是,原身覺得自己辜負了先帝的囑託,並且還讓先帝因此而絕嗣。

即便之後可以過繼。

那也不是先帝親生的了。

也就是從那之後,原身開始警惕提防起了西太后,後來西太后提議讓有皇室血統的她外甥,過繼給她兒子之際。

原身還想以國賴長君來阻止。

想要立一個成年的皇族子弟,這樣也免得西太后妄圖繼續垂簾聽政,同時自己能省點心,不用繼續壓制盯着她。

但奈何當時掌權的那些宗室勳貴大臣們,乃至於原身孃家,都希望立個小皇帝,他們好繼續掌握朝政大權,爲自家爭取好處。原身再怎麼是正室,再怎麼是母后皇太后,也無法與那麼龐大的既得利益羣體相抗衡,最後只能妥協。

於是才四歲的明光帝過繼登基。

兩宮太后繼續垂簾聽政。

直到這時,原身才想要多掌握一些政權,以預防西太后手裡掌握的權勢越來越多,乃至有攝政,臨朝稱制之嫌。

但是吧,西太后已經與更多的宗室勳貴成爲利益共同體,再加上原身對朝政之事並不熟悉,有些事情即便讓她處理,她也不會。最重要的是原身也沒怎麼提拔自己人上位,朝中基本沒多少她的死忠,願意聽她話的,大多都是比較古板,遵從禮法的大臣,數量並不多。

所以原身是處於勢弱的狀態。

只能在一些規矩比較森嚴的場所或者典禮上,以祖宗禮法勉強略勝一籌。

前些日子,原身身體有些不適。

而西太后也直接說自身病重,暫時推辭了垂簾聽政,不再露面,然後原身便覺得,這是自己設法奪權的大好時機啊,所以便強撐着不適開始處理政務。

原身雖然能力不行,但做事認真。

想要勤能補拙,把事情辦好。

結果嘛,現在很顯然,直接把自己累死了,急性心腦血管疾病爆發猝死。

臨死前,原身甚至懷疑是西太后給她下了毒,所以原身的遺願之一就是必須要將西太后打壓下去,不能讓她得勢之後爲所欲爲,更不能讓她臨朝稱制。

有必要,甚至得名正言順弄死她。

其二就是,如果有可能希望能夠改善民生,中興大幹,再創個輝煌盛世。

不過白聖仔細梳理了一下原身記憶以及身體狀況之後,基本可以斷定,原身還真不是被西太后毒死的,因爲原身二十幾歲時就有過一次中風前兆,三十幾歲時也出過一次事,只是救治及時。

現在再出事,完全屬於舊疾發作。

當然了,西太后在當中可能有做些手腳,拖延太醫診治時間,但就原身的狀態以及如今的醫療水準而言,即便太醫搶救的再及時,原身最多也就是能活下來,還是那種後遺症相當嚴重,半身不遂啥,或者直接偏癱的勉強活下來。

被毒害完全是原身自己臆想。

但若是報復西太后,倒也不算報復出錯,反正西太后肯定無法脫離干係。

就在這時,外面傳來了聲音。

“恭迎聖母皇太后駕到,聖母太后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萬福金安!!”

126.第126章 殺盡天下負心人(11)【二合一第6章 太皇太后就是不死(6)第231章 百計千方只爲活(1)第75章 太皇太后就是不死(完)第205章 本宮不死,爾終究是庶!(3)【二合第87章 想我遺產,下輩子吧(7)第3章 太皇太后就是不死(3)第203章 本宮不死,爾終究是庶!(1)【二合第62章 太皇太后就是不死(62)第100章 想我遺產,下輩子吧(20)第229章 番外白羽的復仇不歸路【二合一】第83章 想我遺產,下輩子吧(3)第219章 莫欺老年窮(6)【二合一】第82章 想我遺產,下輩子吧(2)124.第124章 殺盡天下負心人(9)【三合一】第44章 太皇太后就是不死(44)第255章 被殉葬的湘貴妃(13)【二合一】第70章 太皇太后就是不死(70)128.第128章 殺盡天下負心人(13)【三合一第195章 年代老太慘死未來(5)【二合一】第153章 你們總刨我墳幹啥?(3)【二合一】第102章 想我遺產,下輩子吧(22)第145章 想復仇的太上皇(12)【二合一】第12章 太皇太后就是不死(12)第162章 你們總刨我墳幹啥?(完)【二合一第1章 太皇太后就是不死(1)第73章 太皇太后就是不死(73)第176章 甄老太妃不敢死(12)【二合一】第237章 百計千方只爲生(7)【二合一】第169章 甄老太妃不敢死(5)【二合一】第25章 太皇太后就是不死(25)第96章 想我遺產,下輩子吧(16)第184章 甄老太妃不敢死(20)【二合一】112.第112章 想我遺產,下輩子吧(32)第244章 被殉葬的湘貴妃(2)【二合一】第1章 太皇太后就是不死(1)第205章 本宮不死,爾終究是庶!(3)【二合第78章 番外《竇太后》VS《武帝》下第161章 你們總刨我墳幹啥?(11)【二合一第54章 太皇太后就是不死(54)第148章 想復仇的太上皇(15)【二合一】132.第132章 番外避世百年,滄海桑田【三合第104章 想我遺產,下輩子吧(24)第249章 被殉葬的湘貴妃(7)【二合一】第219章 莫欺老年窮(6)【二合一】第22章 太皇太后就是不死(22)第40章 太皇太后就是不死(40)第250章 被殉葬的湘貴妃(8)【二合一】第8章 太皇太后就是不死(8)第162章 你們總刨我墳幹啥?(完)【二合一第4章 太皇太后就是不死(4)第159章 你們總刨我墳幹啥?(9)【二合一】第220章 莫欺老年窮(7)【二合一】112.第112章 想我遺產,下輩子吧(32)第52章 太皇太后就是不死(52)第150章 番外大唐帝國亡了!!!【二合一】第21章 太皇太后就是不死(21)第61章 太皇太后就是不死(61)第63章 太皇太后就是不死(63)第206章 本宮不死,爾終究是庶!(4)【二合第156章 你們總刨我墳幹啥?(6)【二合一】115.第115章 番外次元穿越,大開拓時代【三第98章 想我遺產,下輩子吧(18)第30章 太皇太后就是不死(30)第45章 太皇太后就是不死(45)第179章 甄老太妃不敢死(15)【二合一】第5章 太皇太后就是不死(5)第84章 想我遺產,下輩子吧(4)第206章 本宮不死,爾終究是庶!(4)【二合110.第110章 想我遺產,下輩子吧(30)第250章 被殉葬的湘貴妃(8)【二合一】第251章 被殉葬的湘貴妃(9)【二合一】129.第129章 殺盡天下負心人(14)【三合一第34章 太皇太后就是不死(34)117.第117章 殺盡天下負心人(2)【二合一】第208章 本宮不死,爾終究是庶!(6)【二合第39章 太皇太后就是不死(39)第185章 甄老太妃不敢死(21)【二合一】第3章 太皇太后就是不死(3)135.第135章 想復仇的太上皇(2)【三合一】第74章 太皇太后就是不死(74)第28章 太皇太后就是不死(28)第10章 太皇太后就是不死(10)第139章 想復仇的太上皇(6)【二合一】第219章 莫欺老年窮(6)【二合一】第82章 想我遺產,下輩子吧(2)第33章 太皇太后就是不死(33)第82章 想我遺產,下輩子吧(2)第160章 你們總刨我墳幹啥?(10)【二合一第47章 太皇太后就是不死(47)第86章 想我遺產,下輩子吧(6)第179章 甄老太妃不敢死(15)【二合一】第192章 年代老太慘死未來(2)【二合一】第235章 百計千方只爲生(5)【二合一】第73章 太皇太后就是不死(73)第260章 一生平淡,何嘗甘心(2)【二合一】第238章 百計千方只爲生(8)【二合一】第259章 一生平淡,何嘗甘心(1)【二合一】第215章 莫欺老年窮(2)【二合一】第74章 太皇太后就是不死(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