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成爲李月圓後,我和李白雙雙頂流了(三十九)
(三十九)
李明月通透非常,這些道理不是不懂,只是不能出自她自己之口。
李白閃神,微愣。
如此簡單不算委婉的寓意,他怎能不知。
空有經邦濟世之志,卻無經世濟民之能。
大唐的官場,的確無一人似他這般放浪形骸,隨心所欲。
爲翰林供奉,酒意上頭,都天子呼來不上船,口無遮攔,揮墨無度。
謹言慎行,乃爲官之要。
滅絕灑脫天性,拋卻美酒美景,中規中矩地換一個官位,真的是他想要的嗎?
“道長,求仕十餘年,潦草收場,如何甘心?”
他生性豁達,瀟灑淡然,鮮少有執念之事。
苦苦幹謁十餘年,營造名聲,爲上位者所知,如今若是回頭,這十餘年彷彿大夢一場。
“小友魔障了。”
“何爲潦草收場?何爲功成名就?”
“小友如今詩名遍天下,追隨者衆多,難道不算收穫嗎?”
“隨心而爲,才應是小友的作風。”
有些人,可以是出口成章始終站在巔峰的天才詩人,可以是仗劍去國的俠客,卻不會是一個合格的官員。
“方纔所說,皆是老道的肺腑之言。”
“言盡於此。”
“小友切莫因虛妄的魔障,反誤了自己,誤了身邊人。”
“否則,驀然回首,前塵往事,除卻詩酒,再無他物。”
司馬承禎的眼神睿智清明,平和神秘。
這個幾乎要走到人生盡頭的老者,這個道家一門的宗師,似乎真的能看破紅塵俗世,一語道破因由。
劇情中的李白,生命將亡之際,何其悽苦。
反誤了自己?
誤了身邊人?
不,他不會。
李白下意識地想反駁。
可嘴脣翕動,終究還是沒有底氣喊出來。
“小友,請代老道嚮明月公子問好。”
司馬承禎在童子的攙扶下,慢悠悠離開了李白的視線。
希望今日之談,這個本就驚豔衆生的李太白能夠破繭重生。
助人之樂,亦是修道修心。
李明月超然於世,他願意結這個善緣。
李白呆坐在原地,腦海中先是不斷迴盪着司馬承禎語重心長的話,後又走馬觀花般掠過了這些年的種種。
誤人誤己。
這四個字,其實並沒有錯。
他看似隨性不羈,實則早就將自己陷於囹圄之中。
他的阿月呢?
時時刻刻伴他身側的阿月,是否也曾因他的執迷不悟心中愁苦煩悶。
岑勳沉默的坐着,沒有打擾李白沉思。
突破虛妄前的迷霧,是李白必然要經歷的。
時間一分一秒的流逝,良久良久,李白長嘆一口氣,似是要將心中的濁氣盡數吐出。
道理他不是不明,只是一直在自欺欺人。
司馬承禎仙風道骨,德高望重,有世外仙人之名,這番話由司馬承禎說出,如同重錘響鼓,有醍醐灌頂之效。
很多時候,真真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岑兄,我悟了。”
李白暢快的笑着。
岑勳笑而不語,並沒有煞風景的打破砂鍋追問到底。
無論李白悟出了什麼,是離經叛道還是石破驚天,都不重要。
此刻,李白的狀態便是最好的說明。
離開王屋山陽臺觀,客棧之中,李白倒頭便睡。
前所未有的平靜,前所未有的踏實。
彷彿,在陽臺觀對坐沉思,耗盡了他所有的心神。
衝破藩籬,越過迷霧,得見新的世界。
何苦作繭自縛,不得開心顏呢?
一兩清風二兩酒,三抔清溪四海去,自是詩道最上乘。
一覺醒來,神清氣爽。
河南道一行,甚值。
他的阿月還真是有一顆七竅玲瓏心,格外通透。
阿月用意,他怎能不知。
李白一改迷惘困頓,遊山玩水,談天說地,攜岑勳與潁陽山居重逢了元丹丘。
司馬承禎是前輩論道,而元丹丘則是同輩相交,這場小聚便更加隨性富有趣味。
山中清幽雅緻,百花正盛,蟬鳴鳥叫,酒香劍鳴。
李白舞劍,元丹丘相和,快哉快哉。
酒酣耳熱,此意最闌珊。
李白放下那把明月劍,手執酒杯,朗聲出口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一開口,便是千古之句。
狂放不羈,大氣磅礴。
元丹丘揮手,招來一旁的小童吩咐幾句,小童執筆記下了這場從此刻起便會被歷史銘記的山間小聚。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
李白身形微微踉蹌,肆意笑着,將元丹丘和岑勳杯中蓄滿美酒。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
李白將杯中酒一飲而盡,反覆高呼重複着“與爾同銷萬古愁!”
清風依舊吹拂着,暖陽透過枝繁葉茂的縫隙灑下斑駁光影,隨意的山間小聚,不再平凡。
元丹丘和岑勳看着童子執筆寫下的《將進酒》,相視一眼,皆是震撼。
酒後的李白,才情如泉涌。
這篇《將進酒》註定流傳千古。
而不論是元丹丘,還是岑勳,都會因這篇《將進酒》在歷史的洪流中得以留下自己的名字,不會成爲一顆沙礫。
“喝!”
“與爾同消萬古愁!”
元丹丘和岑勳心中豪氣沖天,起身,與李白繼續痛快暢飲。
放浪形骸,似山間野仙。
暢快,滿足,酣暢淋漓。
元丹丘和岑勳不約而同篤定,與李白對飲,是人生一大幸事。
一篇詩,一斗酒,一曲長歌,一劍天涯。
雖是山中小聚,但那種撲面而來的浪漫瑰麗大氣磅礴的感覺就好似是在李白的引領下訪名山,遊江河。
李太白,不愧是李太白。
此間,唯有李太白。
鼾聲漸漸響起,蟬鳴也不知何時悄悄降低了聲音,彷彿生怕打擾到這場無與倫比的山間小聚。
千古佳句,旁人苦苦思索不可得,一字推敲,耗盡心血。
而李太白,天馬行空,信手拈來。
天才,唯有這樣一個解釋。
酒醒之後,這篇《將進酒》已經傳遍了河南道,不出多時,大唐盡知。
李太白之名,如花團錦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