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8章 竺蘭寺(4k)

第1538章 竺蘭寺(4k)

行進之間。

住持聽聞秦桑遠道而來,似要與他探討佛理。

世間至理,佛道共通。

但佛門辯經自有其一套規則。

入西漠之後,秦桑瞭解過佛門精義,倒也能勉強應付。他僞裝成信徒居士,而非遊方僧,編造了這樣一番說辭,正是這個原因。

僧嚴住持聽罷,知曉秦桑並非皈依佛門的真居士,不會對他有太高要求。

“近來聽聞有一位居士在瀚海禮佛,舉止恭謹,想來應該是明月居士了,”僧嚴反問,“明月居士既然幡然悔悟,意圖消去業障,何不擇一廟宇,皈依我佛?”

“末學擔心紅塵未了,衝撞清淨之地。”

秦桑恭聲回道。

僧嚴聞言,微不可查搖了下頭,自以爲看破了秦桑的心思。

此人恐怕禮佛消業是假,在修行上遇到了瓶頸是真,苦修無果,意圖在佛門尋找突破契機。

沙海佛國,萬衆佛徒。

此類情形屢見不鮮。

有的甚至乾脆剃度出家,徹底改換門庭,改修佛門功法,實則心中對佛陀沒有半分敬意。

不過,就算那些真正的佛宗高人,又有多少虔信我佛,否則何至於連個自稱‘菩薩’的猖狂之徒都辯不倒?

若非很多佛門的功法神通能從佛經尋到印證,甚至有可能獲得精進的機緣,怕是連佛經也不會打開。

僧嚴有心改變佛門風氣,卻自知量小力微,心中暗歎,並未揭穿秦桑,“明月居士經三千佛國而來,怎麼看那位月光菩薩?”

說着,僧嚴下意識看了秦桑一眼。

一個明月,一個月光,真是巧了。

“末學不敢妄言,只明白一個道理。無論月光菩薩是何來歷,既通佛理、明佛性,便是至聖先師,末學心嚮往之。”

秦桑討巧答道。

僧嚴卻瞠目結舌,肅立半晌後如夢方醒,對秦桑深施一禮,“幸得明月居士點醒,是貧僧着相了!”

秦桑無言以對,他對僧嚴的想法不感興趣,只想儘快把話題引導到隱禪寺上。

有此一着,僧嚴卻對秦桑愈發熱情,竟聲稱秦桑生具佛性,“明月居士若不願剃度,不妨在寺中掛單修行幾日,貧僧望與居士促膝長談。”

聞聽此言,秦桑心中一動,故作猶豫之後點頭應下。

此後一段時間,秦桑依舊我行我素,清晨出門,去各處寺廟,一絲不苟燃香拜佛,晚上便返回貝山寺。

每當掌燈時分,僧嚴住持便會尋來,與他談經說法。

僧嚴乃是真正的信徒,秦桑這段時間接觸到的佛門修士裡非常少見。

起初,秦桑只是懷着應付僧嚴的心思,準備等待時機成熟,打探隱禪寺的消息。

過了幾天,秦桑越聽越感興趣,甚至開始精心鑽研起佛經。

他能取得今日道行,心志堅定,不可能真的皈依佛門。原因是他發現,研究佛經似乎對《七師佛印》有好處。

之前他已經將《七師佛印》前四印修煉大成,如今再看,前四印分明還有很多精妙之處,被他忽略了。

《七師佛印》並非單純的殺伐神通這麼簡單,暗合佛理,他‘煉成’的前四印,彼此間相互呼應,前後排列的順序也暗藏玄機。

爲此,秦桑向僧嚴住持借來貝山寺珍藏的佛經,幾乎都翻閱了一遍。

他當然沒有忘記此行真正的任務。

經過耐心鋪墊,自然而然引到隱禪寺上。

“今日禮佛,無意間聽一位法師說起一則秘辛,”秦桑露出好奇的表情,“多年前,瀚海並無佛光普照,有一位大德高僧孤行至此,建立第一座佛寺,弘揚佛法、普度萬民,不知是哪一座聖寺?”

僧嚴聞言一笑,“明月居士說的聖寺是隱禪寺,那位大德高僧乃是弘一尊者,隱禪寺正是當今的竺蘭寺。”

秦桑聞言一怔,“爲何改名?”

弘一尊者就是留下佛骨舍利的那位大德高僧。

此尊者非滄浪海商盟的尊者,是佛門對元嬰修士的尊稱。

竺蘭寺乃當今瀚海七星之首,原來承襲了隱禪寺道統。

這麼簡單,他之前竟然沒打聽到。

“非是改名。”

僧嚴搖頭,“弘一尊者原本法名道育,少時便在竺蘭寺修行,修爲有成,雲遊四方,見瀚海邪魔橫行,發下大宏願,助瀚海萬民脫離苦海。邪魔勢大,弘一尊者擔心爲師門引去災禍,便隱姓埋名,建造隱禪寺。後弘一尊者打開局面,竺蘭寺恰好爲強敵所迫,遂將僧衆遷徙瀚海。”

提及弘一尊者,僧嚴不掩飾敬佩之情,“弘一尊者曾言功德在心在行,不圖虛名,暮年時恢復原本法名,青燈古佛,直至坐化。直至竺蘭寺大敵的勢力衰落,恢復‘竺蘭寺’之名,其後又在寺中爲弘一尊者修建了一座佛塔。竺蘭寺每隔十年舉辦一次法會,起初便是爲紀念弘一尊者,不過現在已經變成各寺弟子好勇鬥狠的場所。”

秦桑恍然,暗道原來如此。

瀟湘子當初發現佛骨舍利的時候,竺蘭寺還叫隱禪寺。

僧嚴有一點卻是說錯了,弘一尊者並非正常坐化。

瀟湘子分析,弘一尊者很可能是在衝擊元嬰後期瓶頸時出了變故,身死道消,留下佛骨舍利。

按照常理,弘一尊者自己突破失敗,即使遺留下特殊的舍利,也不可能幫助後人突破相同的境界。

瀟湘子卻在佛骨舍利發現了點兒不尋常的東西,懷疑弘一尊者突破時藉助了某種佛寶,圓寂之時,舍利和佛寶意外融合,形成獨特的佛骨舍利。

這種舍利是無法複製的。

竺蘭寺爲弘一尊者建造佛塔。

佛骨舍利是否就供奉在佛塔之中?

秦桑心中暗喜,暗道終於找到線索了,繼續詢問,得知下一屆法會就在兩年後。法會舉辦之日,各寺弟子均可進入竺蘭寺,可能有接近佛塔的機會,是最好的觀察時機。

他和琉璃不遠萬里而來,不在乎多等兩年。

得知這個消息後,秦桑並未停止禮佛,一個綠洲一個綠洲穩步推進,舉止依然恭謹。

一年之後。

秦桑終於來到竺蘭寺所在的最大綠洲。

竺蘭寺建在湖畔山間。

廟宇連綿,清淨莊嚴。

不出意外,竺蘭寺不像貝山寺那麼寬鬆,外來僧侶禮佛、掛單可以,但只允許在前寺活動,後山乃是禁地。

佛塔建在後山。

根據秦桑打探到的消息,竺蘭寺有三位尊者,其中承遠尊者乃是元嬰中期,這位尊者常年坐禪,多年未離開過竺蘭寺,修爲是否又有精進,尚未可知。

一位元嬰中期,兩位元嬰初期,秦桑自認爲他和琉璃能夠應付。

最麻煩的是竺蘭寺的護寺靈陣。

秦桑進入竺蘭寺禮佛時,靈陣例行運轉,沒有開啓全部威能,也能感受到靈陣不凡。

佛門靈陣和他在元蜃門學到的陣法有很多差別,尤其善於防禦。

佛塔禁地,位於靈陣的核心。

如何潛入禁地,拿到佛骨舍利,還能在三位尊者圍攻的同時全身而退,需要仔細謀劃才行。

如若不能及時撤離,接下來要面對的便是各寺高手內外夾攻!

略微觀察了一番竺蘭寺的佈置,秦桑再度回到貝山寺,一邊等待時機,一邊精研佛經,《七師佛印》有明顯精進。

他不認同僧嚴的理念,但對每一個心存堅持的人都懷有敬意,哪怕僧嚴修爲遠不及他。

在不暴露自己的前提下,有時也會不動聲色提點幾句,僧嚴住持暫時感覺不到什麼,隨着修爲精深便會發現箇中妙處。

法會如期而至。

竺蘭寺大開方便之門,在後山舉辦法會,是接觸佛塔的好時機。

僧嚴住持不喜這種法會,命一位師弟率領寺中真傳弟子,前往竺蘭寺赴會,秦桑爭取到同行的機會。

法會的流程甚是繁瑣。

據說,以前法會有辯經和鬥法兩場,同等重要,瀚海各寺拿出寶物,獎勵給勝出的弟子,以爲鼓勵。

後來鬥法成爲重心,辯經不受重視且過程枯燥無比,甚至有人提議取締。

秦桑其實能理解這些佛門弟子。

當代化神難如登天,不進則死。

有多少人敢冒着耽誤修行的風險,分心旁騖,全神貫注精研虛無縹緲的佛理?

佛經上所謂因果報應、六道輪迴、靈山淨土,凡人篤信,修行者卻有疑慮。

飛昇成仙,至少有傳說,這些只存在於佛經單薄的紙張上,未聞佛陀顯聖之事。

能從佛經獲得頓悟,修爲大進之人,千年難得一遇。

毫不客氣的講,當代修士的修爲太低微,所能接觸到的功法神通,還涉及不到經義至理的層面。

秦桑這種半吊子,粗學了幾年佛經,已經足夠用來參悟《七師佛印》前四印。

當然,後三印他暫時無法修煉,另當別論。

如今月光菩薩鬧出的風波愈演愈烈,此人辯才無雙,駁倒了無數所謂的大德高僧,一日摘不掉此人的菩薩名號,佛門便一直顏面無光。

是以,此次法會和以往有所不同,辯經一場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

法會進行得如火如荼。

秦桑尋了個時機,悄悄溜出會場,不費吹灰之力便找到佛塔所在的地方。

竺蘭寺後山,佛塔如林,裡面供奉的皆是歷代高僧。

“阿彌陀佛。”

秦桑剛來到塔林近前,前方閃出一位僧人,擋住去路。

看僧人的神情,分明是不予通行。

“這位法師有禮了,”秦桑不慌不忙施了一禮,道明來由,“末學得知弘一前輩一人弘法的功德事蹟,心生崇敬之情,聽聞塔林中有爲弘一前輩建造的佛塔,想在塔前燃香祭拜,不知法師可否行個方便?”

秦桑邊說邊觀察四周。

塔林雖是寺中重地,守衛的法師不過金丹初期而已。因爲此地和真正的藏寶之所不同,更多的是紀念作用。

不過,這不代表能夠輕易得手。

開辦法會之時,護寺靈陣威力全開,塔林受到着重庇護。

站在外面,便能看到塔林金光灼灼,佛塔頂部閃耀佛光,熠熠生輝。

見秦桑言行恭謹,不似作僞,僧人神色稍緩,語氣溫和,回禮道:“這位居士有心了,塔林禁地,非有住持法旨,不可擅入。居士可以在塔林外焚香禮敬,以示誠心,那座佛塔便是爲道育先師而建……”

說着,僧人轉身,指向塔林中心的一座佛塔。

秦桑早已喚醒天目蝶,目光從一座座佛塔上掃過。

佛塔的作用,便是供奉寺中高僧的遺物。

透過佛塔頂部的佛光,可以看到,有的裡面供奉舍利,有的則放着鉢盂、袈裟、念珠等高僧生前近身之物。

雖是俗物,被人賦予了不尋常的意義。

順着僧人的手指,秦桑在佛光深處看到一枚白色的舍利子。

舍利子乃是橢圓形,潔白無瑕,看起來和其他舍利沒有區別。

竺蘭寺供奉這枚舍利子多年,都沒能發現舍利子的奇妙之處,肉眼更不可能看出來舍利子有何神異的地方。

顏色是對的。

但要驗證真假,必須拿在手裡,用瀟湘子傳授的秘術驗證。

秦桑暗自思索,竺蘭寺應該不會爲了一枚普通的舍利子大費周章,故意替換成假的吧?否則,豈非失了供奉之意?

他跟着僧人,來到塔林前的香案,完成禮數,思索着現在動手,強行奪走舍利子的可能性。

法會之時,竺蘭寺戒備正嚴,還有各寺的高手前來參加法會,匯聚一堂,他和琉璃的準備不足。

出手的機會只有一次。

一旦暴露目的,竺蘭寺的尊者便會意識到舍利子是至寶。

秦桑評估之後,覺得這一次的機會不大。

當得知寺中尊者的禪堂就在塔林後方的摩崖石壁上時,秦桑徹底打消了現在動手的念頭。

他破陣而入,肯定不如三位尊者動作快。

三位尊者一齊出手,根本無須擊敗他,只要能配合靈陣將他阻攔片刻,捲走塔林裡的供奉,便能讓他竹籃打水一場空。

秦桑以瞻仰弘一尊者的事蹟爲名,和僧人攀談起來,同時暗中催動天目神通,記下護寺靈陣運轉的規律,回去之後再行推演。

及至法會尾聲。

秦桑隨衆退出竺蘭寺,連夜會合琉璃,說明情況。

(本章完)

第496章 鐵扳指第1119章 三年第1830章 驚退第1919章 雷霄大會第594章 劍徑第1519章 傀儡之身(4k)第569章 魔頭和傳音第67章 聚氣丹第1951章 中舉第1597章 青毛鼠妖第549章 靈潮(爲盟主起點王多魚加更!)第1427章 神通之戰第576章 掌印第544章 放棄第1879章 初探風暴第692章 巫亂第871章 謀劃第183章 收服第164章 天屍宗第1229章 傳承第1833章 化神中期第692章 巫亂第1184章 引誘第540章 上品靈石!第1141章 妖王壽辰第1095章 迴歸第1929章 不化骨第729章 變異第1075章 追蹤第1803章 拳套和劍器第1182章 識破第1373章 風老鬼第1956章 王佐第1787章 具山治壇第1506章 石碑空間(4k)第1214章 逃離第1578章 飛昇第1153章 前塵過客第859章 獵妖第1018章 後人第504章 死不瞑目第1642章 無字玉璧第1083章 爭奪第290章 齊至第1581章 盂蘭盆會第784章 第七層第289章 引誘第707章 蟲影第1842章 治壇風起第57章 劍意法旨第8章 落腳青羊觀第897章 師伯第383章 叢林與花海第354章 交代第1406章 佛宗現世第407章 苦肉計第1299章 經過第348章 感應第818章 不速之客第1042章 血染密窟第186章 劍魔第1089章 巫族不能沒有大巫祝第1053章 元嬰之劫第1711章 後怕第1694章 相見第1809章 花田第1004章 一別經年第2014章 聖人第44章 抉擇第1322章 靈胚第479章 伏擊第245章 公與母第602章 緣由第1583章 白衣南渡第1167章 壺口關第418章 引誘第1082章 控制第1329章 污穢之地第1923章 血月第964章 佈陣第1502章 祭元術(4k)第1024章 古魔第305章 無暇珠第1435章 神識化形第98章 九頂山鳳凰頂第1556章 靜觀風雲變幻第908章 天地偉力第372章 跟蹤第515章 種種變化第1275章 叱雷第1913章 叉魚第970章 破禁第274章 回返第1085章 御翎第547章 奇蟲 靈蟲第527章 青陽罡英第1808章 孽原之變第619章 巫神大陸第498章 絳雲紫果第1758章 兩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