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圓房

冬日裡的沛水城並不顯得蕭瑟,寒冬臘月,街道上的人來人往,在這裡沒有臘月裡不出門的習俗,過年之前,正是賺銀子的好時候。

在城北有一個類似勞務市場的巷口,每天天剛矇矇亮,就有不少百姓直奔這裡,衆人都是到這邊求個活計,蓋房,做雜工,洗涮等,需要用人直接過來談價錢,當面溝通,比請中人要好。

今年家裡要在沛水城過年,這邊也相對穩定,青璃和淳于諳商議一下,在沛水賃住一個小院子,一共前後有兩進,房屋不多,方便公婆一起到這裡來過年。

人手不夠,房屋也趕着在過年之前修繕,臘月初五一大早,青璃帶着於嬤嬤和麥芽一起趕往勞務市場,想請幾個手藝人,自家包吃,把房頂上換新瓦片,內室米分刷上一層白灰。

北堂諺解蠱之後,沒有什麼副作用,還和以往一般,繼續留在大營,安撫手下的人馬,隨時準備和大秦進行一番廝殺,而趙晚春被驚嚇到,北堂諺好了,她卻病倒,發高燒說胡話。

“小姐,麥冬傷勢好轉,今年也接她到沛水服侍吧。”

於嬤嬤走在青璃的身後,思索片刻,還是決定開口。前段時間,麥冬總是偷偷出府,回來身受重傷,一直在平陽調養,眼瞅進了臘月就過年了,麥冬一個人留在那邊,也沒有熟人,過年也夠孤單。

“恩,等回頭記得給商隊的領隊送信。”

才兩個月,青璃的生意已經開到沛水,這邊玉器鋪子生意一般,糧店生意火爆,她的鋪子支持以物易物,用肉食替換糧食等,有半個當鋪的性質,這樣能變相賺取銀子。

商隊在北地的幾個城池往返,把每個城裡的特色運送到周圍城池,賺個跑腿的銀子,聚少成多,也是一大筆。

前面巷口就是沛水的勞務市場,很多工匠們已經等候良久,周圍亂糟糟的,有穿着體面一些去挑人的主家,會很快被圍上,大家爭先恐後地自薦,都想在過年之前賺一筆。

青璃完全可以找城北大營的士兵來幫忙,不過最近軍情緊急,隨時有可能爆發大戰,她怕耽誤士兵們的訓練。大秦的男子身體強健,做活麻利,人工也比大周便宜,做一天活只需要給十個銅板。

“這位夫人,咱們不要銅板,用豬肉,羊肉或者糧米都成,咱們兄弟出來做活兒,就是給年夜飯加一道菜。”

一個人高馬大的憨厚漢子搓搓手,天冷,他的棉襖開了口,裡面鑽出來糾結成一團的棉花,看起來家裡的日子過的不算好。

和他一起的還有七八個漢子,都是他的親兄弟和堂兄弟,一大家子沒分家,出來找活幹。一般人家用人只要一兩個,這些人想在一起不分開,眼瞅着周圍的人被看中領走,兄弟幾個急得抓耳撓腮。

“是啊,咱們指定能把活兒做好的!包您滿意!”

幾位兄弟一起點頭附和,然後尷尬地不知道說什麼好。

青璃見兄弟幾個人嘴笨拙舌,覺得爲人還算實在,她點頭應允。院子終究不是自己家的,不用太精心,只要大體上過得去,畢竟要住上一個來月。

把人領回到院子,青璃這邊提供材料,兄弟幾個開始忙活。青璃觀察了一上午,點點頭,人沒白找,幹活手腳麻利,能吃苦。晌午歇息的時候,她這邊提供了點心茶水,幾人分吃了兩三塊,剩下的用油紙小心包好,想要帶回去。

閒談之中,青璃得知,在大秦偏遠的山村,一向都是男多女少,所以幾個兄弟娶共妻比比皆是,親兄弟共三人,只娶了一個娘子,生了兩個小娃。

這種情況在大周偏遠的地方也有,不是因爲男女比例,而是漢子家裡太窮,是娶不上媳婦兒的,傾盡舉家之力,勉強能湊夠一人的彩禮,剩下的只好打光棍,索性不如娶一個女子,兄弟間共用。

有兩個小娃,那麼孩子是誰的?青璃抽抽嘴角,這是個嚴肅的問題。

下晌,青璃離開小院,回到城北大營。昨天收到京都來信,水零黎已經到達,現在肚子和皮球一樣,正在待產,找太醫請脈看,都說是個男胎,白家老祖宗笑得眯縫着眼睛,對她多有照顧。

北地連續大捷,讓京都形勢日趨穩定,因此淳于家的地位更是水漲船高,很多官員見皇上遲遲不下旨賜婚,全部盯上了新任京兆尹莫子歸,如此青年才俊,有實權,手底下還有十萬京都城防軍,背後靠着淳于家這個大靠山,就算冒着被皇上看不上眼的危險,也要爭取一番。

最近,京都官家千金頻頻開詩會,賞梅會,有那膽子大的,堵在京兆尹衙門門口,前幾天鬧出一件不大不小的事,一位官家千金丟了荷包之後,跑到京兆尹衙門口擊鼓,想借此機會見莫子歸一面,卻被他以擾亂衙門秩序爲理由關進大牢。

一時間,京都百姓們衆說紛紜,本來衙門口擊鼓是爲有冤情的人設立,你今兒丟只貓,明天丟個荷包就去擊鼓,那衙門的捕快不用幹別的了,從早到晚在擊鼓面前維持秩序,讓衆人排隊等候。

當然,也會有人莫子歸狂妄,辦事不留餘地,不給人家官家小姐面子。念是初犯,簡單訓斥兩句就可以了,偏偏關進牢獄,讓這位小姐以後怎麼有臉面見人?

關於莫子歸和白可心的親事,莫家這邊沒有給一點反應,青璃四嬸陳氏見到白家的族長夫人很冷淡,從未提起,這件事就傳到白太后的耳朵裡,白太后比較怨念,責怪莫家沒眼色,好在她爲人比較寬厚,想着兒女緣分也強求不得。

“夫君,爹孃說要在來年開春回京都去,你說我到底要不要跟着一起?”

青璃歪着頭,一手托腮,對着面前的熱茶發呆。這件事公婆肯定要問她的意見,做人家媳婦之後,即便生活的再肆意,還是要顧及公婆的意思,青璃拿不準。

淳于諳放下棉門簾,邁着大步走進門,他的面部表情凝結了一下,然後才啞着嗓子道,“照這個事態,攻進治水也快了,我的目標是一年之內,攻進大秦京都。”

青璃點點頭,淳于諳沒有給出意見,但是他肯定不希望她回去。罷了,這個讓人苦惱的問題,可以推到年後去解決。

過完了臘八節,離過年之日越來越近,青璃算算最近幾年,似乎每年都換一個地方,跟隨城北大軍的腳步走,自從和淳于魔頭定親之後,她就開始了東跑西顛的生活,一直持續到現在。

兄弟幾個人做活細緻,超出青璃的預期,其中有兩個人會木匠活,用木頭幫着打造了幾樣實用的傢俱,其中有青璃最喜歡的沙發,她讓於嬤嬤和麥芽一起用棉花加厚,做了墊子,坐着非常舒服。

院子裡每個房間的高麗紙,全部換新,竈間又添置一些新的鍋碗瓢盆,在一進院子的房間,青璃特地自己畫了一幅茉莉花,掛在內室,給文氏準備了屏風和梳妝檯。被褥,窗紗,門簾全部換新,她空間裡找了幾樣不怕冷的花草,移栽到花盆中作爲擺設,冬日裡看着有生機的植物,心情能開闊不少。

佈置好的第二天,青璃和淳于諳搬進去,她託人給還在莫家村的公婆送信,約定一起在沛水過年。今年不同於往年,青璃十五歲及笄,定要和淳于諳圓房,二人把新房的窗紗等佈置成一片大紅色,窗戶上貼了紅色的喜字,就等着那一天到來。

臘八以後,氣溫驟降,沛水城下了一場大雪。雪後,天空湛藍,空氣也變得格外清新,青璃習慣在早上到院子裡走一圈,做做深呼吸。

小院外面有人敲門,青璃以爲是白可心出門歸來,她打開門,門口站着一個身材高大的黑衣人,臉上蒙着面紗。

“卓瑪,我來看看你,並且告訴你一個好消息!”

尼瑪站在院門口,見到青璃之後,快走兩步,給了她一個大大的擁抱,一時間,青璃來不及閃躲,愣在原地。

和尼瑪好久未見,一直是書信聯繫,青璃提供異族糧草和一些布料等衣食住行之物,尼瑪那邊打下欠條,承諾到來年春夏,族中人採藥歸還。

“尼瑪,你要成親了?”

寨主死後,尼瑪順理成章地成爲異族的新任寨主,也在一連串的打擊中走出來,每日繁忙,忙着族中各種瑣事,沒有時間感懷。

“恩,這次不是被人搶親,是我綁了一個。”

尼瑪拍拍胸脯,說得很是豪邁。青璃摸不着頭腦,迎着尼瑪進入到偏廳,讓於嬤嬤和麥芽沏茶待客。

“綁了一個是什麼意思,你搶了壓寨夫郎?”

想到曾經和尼瑪在溧水城大街上轉悠,等待被人搶親的日子,青璃一臉關切,被搶永遠都是被動,還不如主動出擊,尼瑪已經是寨主,有特權。

“恩,就是這樣。”

尼瑪非常興奮,言談間露出少女的羞澀來,對方是一個文弱的書生,滿口之乎者也,遇見事情講道理。一次尼瑪出門接收青璃給的物資,帶領族人在街道上碰見兩個人吵架。

一個粗魯的漢子和一個文弱書生,大秦漢子不停地謾罵,而書生滿口論語,雙方雞同鴨講,最後大漢聽着頭暈,動手揍了書生,尼瑪是個熱心腸,不能坐視不理,立刻挺身而出英雄救美,順勢把書生拐回山寨。

書生是剛逃出狼口,又入虎穴啊!青璃眼神閃爍,自動腦補尼瑪和書生二人平時的交流。尼瑪吃饅頭,而書生在一旁不停地念叨子曰,那場面太美。

尼瑪一臉幸福,掏出一張單子給青璃過目,上面字體行雲流水,頗具風骨,都是藥材的名字,尼瑪讓書生幫忙謄寫。

“這些藥材,哪種要大量需要,提前告訴我。”

這次尼瑪來找青璃,報喜是一個方面,她非常希望有人能分享她的喜悅。另外,族人覺得非常過意不去,他們差點和大周的城北大軍作對,還能在最關鍵的時刻得到對方的雪中送炭,所以對待藥材這件事比較認真。

青璃指出幾樣,包了一些糕餅乾過送給尼瑪,目送她離開,看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幸福,只是找到幸福的形式不同而已。

淳于老將軍和文氏在終於在臘月二十三從莫家村趕過來,二人住進這個充滿溫馨的小院,沒有絲毫陌生,每天早上,淳于老將軍都會起身在院子中練劍,舒筋活血,而文氏則要起大早去集市上轉悠。

鳳陽平陽的百姓習慣在家裡貓冬,進了臘月,集市越來越少。在莫家村什麼都不用準備,文氏每天在村裡轉悠無聊,起了購買慾望。

此事最爲頭疼的就是青璃,她也要起大早,陪着婆婆去集市上,有時候婆婆心血來潮,還會和小販砍價,看到買東西的老人,覺得可憐,也會多給幾個銅板。

沛水城海鮮多,早上有剛在海邊打撈上來的,青璃習慣買一些魷魚,回家之後拆下魷魚爪,做辣炒魷魚,剩下的魷魚片用來包餃子,做魷魚餅,下海鮮的湯麪等,公婆二人都很喜歡吃。

有公婆在,小院裡歡笑聲多了起來,閒來無事,青璃拉着公婆鬥地主,三人玩得很多次都忘記了時辰,淳于諳歸來之後,找不到自家娘子,最近幾天臉都是黑的。

每年這會兒,都是青璃最忙的時候,今年她在沛水,可苦了家中鋪子的掌櫃,爲了報賬,要提前兩天出發,坐馬車趕夜路,不過他們也不白來,只要賬本上沒有出入,青璃都會給予豐厚的獎勵,鼓勵他們。

那些跟隨青璃的老掌櫃,家人象徵性地得到福利,有女兒出嫁等,這邊也會備下一份禮品。禮品的貴重不談,掌櫃們心裡暖暖的,有一種被人重視的感覺,很窩心。

到臘月二十三開始,每一天都有安排,如往年一般,家裡人按照大周的習俗走,祭竈,掃房,做豆腐,包豆包,青璃準備了年糕,留着年夜飯下火鍋吃。

臨近年關,大秦軍隊沒有任何異動,沛水緊閉城門,根據小靈傳回來的消息,大秦皇上似乎非常懊惱,連續失去三所重要的城池,萬一被大周拿下治水,等於吞下大秦半壁江山,他想了想,還是不能坐以待斃,試圖找合適的人求和。

大周名將宇文鯤已經死了,北堂諺投靠大周,與大秦聯合那些北邊小國看不到希望,紛紛撤兵,己方孤助無緣,大秦皇上已經深刻地認識到一個事實,他被耶律楚仁坑苦了。

玉璽是真的,又是大周皇族,有銀子,這些都有什麼用?大周皇上另有其人,軍權也被淳于家控制,就算耶律楚仁重新坐回皇位,屁股也坐不穩,那些錢財有一部分丟失,剩下的早就不知道花在哪裡。

一封封求和信被送到城北大營,目前大秦皇上的姿態很高,信上苦口婆心地勸說大周停戰,打仗勞民傷財,生靈塗炭,不如雙方商議一下,作爲戰敗國,大秦願意讓出泗水城。

“真有意思,後面那句走着瞧是什麼意思?莫不是咱們不同意和解,大秦還有殺手鐗?”

青璃看過信之後,扔到桌子上,一臉譏諷,對峙這麼久,大秦方面都沒有動作,若是有辦法,會讓提出主動讓出泗水城?想的倒是美,大周憑什麼把吞進去溧水城和沛水城吐出去!

“大秦後方的軍需跟不上,快到了走投無路的地步。”

淳于諳眼中含笑,面上仍舊沒什麼表情,他溫柔地撫摸着青璃的頭髮,再有幾天,二人就是名副其實意義上的夫妻,他的心也能更安定。

大周方面沒有表態,淳于諳把大秦皇上的求和信通過驛站送往京都,此時,也到了一年一度的大年三十。

這幾天,淳于諳破天荒的沒有和青璃同房,每晚都宿在書房中,青璃搞不明白這是什麼意思,沒有細想,作爲過來人的於嬤嬤難免腹誹,莫不是少將軍怕圓房那天不行,所以提前幾天戒色。

貼春聯,掛年畫,換桃符,這是大年三十里必須要做的,家裡如往年一樣,在院中掛上了喜氣的紅燈籠。往年雞鴨魚肉是年夜飯中必備熱菜,而今年,青璃做了改變,大年三十這天,全家人圍坐在一起吃火鍋。

雙胞胎兄弟在年三十早上才從城北大營中歸來,自動自覺地幫着劈柴,打掃院子。於嬤嬤和麥冬陪着青璃一起在竈間忙活。

雞鴨魚肉,今年變成了冷盤涼菜,雞肉是熏製的雞,鴨是醬鴨,魚肉用醬汁而成,罐頭的做法,上面撒一層香菜,還有一盤水晶肘子肉,幾樣涼拌的小菜,湊夠數量。

雞鴨魚肉全部是青璃在空間裡取出,用來渾水摸魚,全程都是她自己操持,沒有被人發現。火鍋用北地百姓們喜歡的辣鍋,照顧大家的口味,文氏現在也可以跟着吃辣。

薄薄的羊肉片,雞肉,豬裡脊,魚丸,蟹丸,大蝦,魷魚,臘腸,還有醃漬的筍,年糕,土豆片,紅薯片,前幾天族人送來的菠菜,冬瓜,木耳,白菜,米分絲等,湊夠了滿滿一大桌子。

等到天色開始黑下來,家裡人圍坐在桌前,這次多了白可心和米棟,本來二人想要獨自用膳,文氏熱情地相邀,年夜飯講究的是團圓,總不好讓家裡的客人落單。

在下人房,丫鬟婆子也開了一桌,青璃準備了幾樣果酒,專門給女子喝。

“你要芝麻醬還是海鮮醬?”

青璃正在給衆人派發醬碗,問了半天,淳于諳也沒有反應。她一臉疑惑,今兒過年,怎麼還愣神呢?可能是擔憂城北大軍吧。

實際上,淳于諳在想昨夜的春夢,越是到這個時候,他就越忍不住,迫不及待,昨夜晚上,他的腦海裡一片旖旎,自家娘子面如桃花,只穿着一件肚兜,胸脯處飽滿高聳……

“好吧,你就吃芝麻醬吧。”

連續問兩次,淳于諳仍舊沒有回答,他的側臉冷硬,眼眸深邃,裡面暗含着隱隱的黑色光芒。青璃無奈地搖頭,按照他以往的口味擺放好醬碗。

“去年過年,咱們一家就沒團圓。”

淳于老將軍興致很高,提起青璃四叔莫如海,哼哼兩聲,“莫家那小子總是搶我的酒喝,如今我回來,他還留在沐陽!”

“爹,您還是快下筷子吧,大家都等着呢。”

淳于恭吐吐舌頭,瞅着自己眼前的一盤羊肉片,口水都快流出來了。一家之主不下筷子,衆人大眼瞪小眼,只能幹看着。

“好幾個混小子,你是嫌棄你爹囉嗦?”

淳于老將軍擡起筷子,站起身來,俯身過來敲淳于恭的頭,可能是想到過年這樣不吉利,他尷尬地咳嗽兩聲,中途筷子轉移了方向,夾着一片羊肉放入滾燙冒泡的鍋內,涮了幾下,沾芝麻醬後放到嘴裡,讚歎,“這味道太好了!”

家主下了筷子,淳于恭再也不等,抄起筷子對準盤子裡的羊肉,很快也跟着附和,“大嫂,這羊肉好吃,可是一盤不夠啊!”

每人身邊擺放一盤,下到火鍋裡熟了之後捲曲着,一會兒就見了底。旁邊的幾樣雞肉,豬裡脊下的比較慢。

“別急,還有呢。”

青璃端過來一個大盆,從裡面用夾子給衆人的盤子裡添肉,大秦的羊肉味道美,都是羊在山坡上,細膩且沒有羶味。

米棟很會調節氣氛,隨口說了幾個笑話,逗得衆人哈哈大笑,頻頻舉杯,在場只有三個人沒有笑,白可心,青璃和淳于諳。

白可心是清冷習慣了,對於一般的笑話不上心,正在跟着衆人一起涮肉,淳于諳則是夾着羊肉,手懸空,肉片上正滴着芝麻醬,而他本人在溜號,青璃純粹是觀察自家夫君,所以忽略了笑話。

文氏是個明眼人,心中發笑,從小愛哭的小娃長成如今的魁梧男子,時光一晃就過去了,諳兒已經娶妻,今夜圓房,必定在未來有好消息,她特地問了於嬤嬤青璃的小日子,發現今夜是個好時機,或許明天,孫兒就能出生了。

許是心中有事,淳于諳根本聽不到衆人說什麼,一天也不在狀態上。到了夜裡守歲吃餃子,他還是沒能在這個狀態走出來,而青璃後知後覺,面對衆人的曖昧眼神,也明白怎麼回事了,守歲的時候低着頭,臉頰火熱滾燙。

鞭炮聲聲除舊歲,新一年的鐘聲敲響,文氏早早把夫妻二人趕回房。青璃進門之後,發現房內早就準備了熱水,從偏廳到內室璃燃着大紅色的龍鳳喜燭。

淳于諳進門之後,關好房門,拉上窗紗,一氣呵成,轉過身,一把橫抱着青璃,大步走進內室,扔到了牀上。

燭火的映照下,青璃的臉龐羞澀地通紅,她用被子矇住頭,心裡有稍微的緊張,都說女子第一次很痛很痛,前世今生的第一次,她好奇,緊張而又有些期待,很糾結。

淳于諳臉龐輪廓很深,就像刀斧開鑿一般,鼻子高挺,濃眉,眼神深邃,很有男子的味道。他一手把青璃固定在懷中,大手靈巧地解開青璃夾襖的盤扣,拉着她的裙襬,只是片刻之後,青璃渾身赤裸,她的皮膚非常白皙光潔,泛着珠光。

感覺到淳于諳正在四處點火,青璃難耐地翻了身體,她身體火熱,難耐地嚶嚀一聲,不停地擺着頭,試圖阻止淳于諳的親吻。

紅燭搖曳着,空氣中有淡淡地曖昧氣息,青璃大腦當機,只得一遍又一遍說着大煞風景的話,“夫君,聽說第一次有些疼,你要輕些。”

雙脣緊緊地貼在一起,青璃感受到淳于諳的溫柔,一顆心徹底融化。她擡起手臂,如八爪魚一般環繞在淳于諳的後背,用手輕輕地撫摸上面細密的傷痕。

以前白若塵曾經開過玩笑,淳于諳的身上疤痕太多,就算用白家祖傳的祛疤膏也要幾十瓶,有些深可見骨的刀傷,根本就無法復原。

窗外,一片寂靜。天幕如黑絲絨一樣,天空中滿是眨着眼的星星,家家戶戶掛着明亮的燈火,都在爲二人的結合做見證。慢慢地,青璃失去了理智,身子軟軟地依附在淳于諳身上,壓根忘記有第一次疼痛這回事。她的眼神迷離,腦海中只有一片空白。

房內,一片旖旎的春光,纏綿不休,夜還很漫長……

院子裡,白可心披着一層雪白的狐狸皮披風站在燈籠之下,雙眸眺望着遠方,那裡是京都的方向,此刻她思緒紛亂,到底想什麼,她自己也不知道,或許,他的出現,擾亂了她的心?

回眸,屋內紅燭搖曳,滿是紅暈的光亮,夫妻二人應該在行那風花雪月之事吧?女子第一次會有切膚之痛,這是教導嬤嬤說的,所以白可心好心地下了一些類似麻醉的藥米分,當然,還有春藥,但願淳于諳和青璃能享受一個完美的洞房花燭夜。

夜裡突然下起雪來,等到大年初一早晨,院子裡已經是白茫茫的一片,青璃嚶嚀一聲醒來,眼裡帶着迷茫之色,她動了動身體,發現渾身僵硬得無法動彈。

兩個人的洞房花燭,淳于諳不停地索取,而她也在努力的配合,這是一個女子正式成爲女人的蛻變過程,好比化繭成蝶,讓人痛並快樂着。

忙碌一夜,淳于諳仍舊神清氣爽,他打來溫熱的水,關切道,“娘子,還好嗎?”

“你說呢?”

青璃想起身,今兒是大年初一,千萬馬虎不得,一會兒將領們會來小院拜年,她這個少將軍夫人賴牀不起的話,以後怎麼有臉見人。

該死的淳于魔頭,昨夜不如想象的那麼疼,所以她就沒有多加註意,原來圓房還有後遺症,她記得失去理智之前,好像聞到一種春藥的味道……

揉揉頭髮,青璃感覺身下似乎有什麼東西,她隨手一抓,仔細一看,頓時紅了臉頰。一塊白色的手帕,上面染成了罌粟花,這是女子貞潔的象徵。

“你出去,去前院,讓於嬤嬤來服侍。”

青璃臉色漲紅,語無倫次。見自家娘子害羞,淳于諳眸中含笑,臉龐冷硬的線條柔和了一些,他點點頭,退出門,在院中耐心等候。

於嬤嬤和麥芽早已經等候在門外,淳于諳在,二人不敢進門。昨天文氏特地吩咐了二人,還給了一瓶藥膏。她們從大早上爬起來,一直在門外,內室遲遲沒有動靜。

得到淳于諳特赦,於嬤嬤鬆了一口氣,與麥芽對視一眼,二人躡手躡腳地走進門,順便關上屋門,把淳于諳高大的身影隔絕在門外。

“於嬤嬤,這帕子……”

“這個得用匣子收好,交給老奴。”

這方面於嬤嬤有經驗,她正了正臉色,一切按照京都禮儀來,麥芽是未成親的女子,顯得有些放不開,她在偏廳裡整理青璃的衣裳首飾,大年初一,新年伊始,要穿的喜慶一些,她準備了一套橙紅色的襖裙,在領口和袖口鑲嵌着白色的狐狸毛。

洗漱過後,塗抹了藥膏,果然有效,青璃在於嬤嬤的攙扶之下,坐到梳妝檯上,銅鏡裡的她有些地方不一樣,青璃自己也說不清道不明,感覺比從前更多了嬌柔,嫵媚。

“小姐,您在房事上可不要由着少將軍來……”

於嬤嬤給青璃梳髮,臉色不太不自然,她作爲貼身嬤嬤,有些話一定要說清楚。少將軍年輕,火力壯,又初嘗雲雨的滋味,定是不能控制自己,自家小姐要總是由着來,身體上吃不消,還有一點,也是於嬤嬤擔心的,按照小日子推算,這幾天正是小姐的危險期,有很大受孕機率。

“這我知道。”

青璃疑惑地回過頭,她對女子這些基本的常識,合適受孕等知曉的並不多,畢竟前世也沒有任何經驗,娘劉氏也是個羞澀的性子,出嫁之前草草扔了一本春宮,比青璃自己臉還紅,根本沒辦法教導她這些。

古代的開放針對的都是夫妻之間,那些春宮圖姿勢五花八門,和表演雜技一般,她可以肯定現代男女絕對不會掌握這麼多的技巧,可在女子出嫁之後,房事問題上,都不會受到太系統的教導,全靠自己摸索,這一點上,世家大族就好一些,那些小姐們從小身邊跟着教導嬤嬤,約莫十二三歲便知曉人事。

有受孕的機率?青璃抽抽嘴角,不會這麼準吧?她沒想這麼快就生小娃,想着怎麼也要瀟灑兩年再說,萬一有了孩兒,以後一顆心更要撲在孩兒身上了。

“於嬤嬤,你說我用不用喝避子湯?”

青璃這一句話,立刻嚇呆於嬤嬤,她臉色驚恐的使勁扭頭,壓低聲音道,“小姐,您可不要想不開,這使不得!”

避子湯都是給那些大戶人家的妾室和通房丫環準備的,還有青樓的姐兒,哪有正經的名門少夫人需要這些東西,除非是用來害人。女子本來要負責綿延子嗣,多子多福,青璃已經及笄,年紀不小了,這個年紀有孕的女子比比皆是。

“小姐,您要考慮少將軍啊!”

於嬤嬤說話中肯,淳于諳已經二十多歲了,又是城北大營的少將軍,統領幾十萬人馬,現在大周和大秦交戰,說句不好聽的,萬一有什麼意外呢?護國將軍府不能沒有人繼承,當然,這是未雨綢繆。

青璃隨口一說,見於嬤嬤驚恐的模樣,立刻閉口不談,或許在這個年紀,有個小娃,也不是那麼不能接受。

梳洗過後,青璃站起身走在前面,她儘量讓自己看起來正常,淳于諳站在院子裡等候良久,身上帶着風霜,青璃見自家夫君,覺得怪不好意思,小聲地抱怨道,“不是說讓你去前院嗎?”

“我等你。”

大年初一,夫妻二人不在一起,淳于老將軍和文氏或許有什麼想法,認爲夫妻二人鬧了矛盾,淳于諳不想給別人有這樣想法的機會。

早膳之時,淳于老將軍和文氏喜上眉梢,就連雙胞胎兄弟也好像得知了什麼,眉眼含笑,好像馬上就能當上叔叔一樣。以後有了侄兒,可以教他習武,帶着他到山上打野雞野兔吃,下河摸魚,淳于越淳于恭兩兄弟喜滋滋地。

“小璃,這是娘燉的燕窩,最是滋補。”

文氏笑盈盈地示意身邊的石榴,青璃接過之後道謝,她也有準備給家人的禮物,每人都有新的衣衫鞋襪,首飾配件,送給雙胞胎兄弟加了一對削鐵如泥的匕首,是她好不容易蒐羅來的寶貝,二人在戰場上衝鋒,應該派的上用場。

又是新的一年,家裡人一起在院中燃放了鞭炮,看着紅色的碎屑亂飛,覆蓋在白雪上,爲這個小院裡添上一道別致的顏色。

前院傳來一陣陣拍門聲,石榴打開大門,門口站着一溜兒將領,張副將和方侍衛擠在最前面,一個勁兒的說着吉利話,“恭喜發財,大吉大利!”

院子外,有巡邏的城北大營士兵們路過,他們站在門口,用羨慕的眼神看着,他們級別太低,不可能上門給少將軍和少夫人拜年,可衆人又不甘心,總想表達自己的心意。

最後,士兵們想到一個辦法,每當有人路過,都在院子的門口喊一嗓子,從早到晚,自家門口的聲音就沒有停歇過,青璃是不時地還會出門看看,和士兵們打招呼。

進到小院的都是城北大營的高級將領們,有些還是淳于老將軍的老部下,今兒是大年初一,淳于老將軍忍住操練他們的慾望,衆人一起到前院的偏廳說話。

過年的吃食豐富,家裡應有盡有,青璃早就做了精心的準備,果酒,高純度的人蔘酒,金桂酒,光是酒水就不下十來種,還有各種薯條,炸雞塊,魷魚圈等零嘴,糕點都是在空間裡做出來的,參雜了一些果肉,還有各色的果脯,瓜子花生核桃板栗等,擺放慢慢地一大桌子。

“那個蒙着黑麪巾的是誰?怎麼這幅裝扮?”

文氏盯着大鬍子將領看了很久,與其說是面巾,不如說頭套,上面掏着兩個窟窿,露出黑漆漆的眼珠,這種裝扮,怎麼看都有些彆扭。

“噗……”

青璃一口茶差點噴出去,剛纔人多,大鬍子將領在衆人身後,她還沒注意到,這會兒一看,她突然有了想法,大鬍子將領不會是二十世紀銀行劫匪穿越過來的吧?

衆位將領想笑又不敢笑,這幾天因爲嘲諷的事,大鬍子每天都在找人打架,這廝完全是在玩命,還總是陰人,因此每個人都是一臉因爲憋笑而扭曲的模樣。

大鬍子將領後悔的很,還不是他那娘們的長相被這些大老粗調戲,什麼晚上過來暖牀,他那一臉威風凜凜的大鬍子,在深夜中,被少將軍淳于諳剔的一乾二淨,也不怪別人,是他自己嘴沒把門的。

“今兒都在這邊用膳吧,咱們包幾樣餡料的餃子吃。”

城北大營有人看守,暫時不會有大事,今兒是大年初一,淳于老將軍很久沒有和將領們一同過年,想到當年陪同他一起走過風霜雨雪的兄弟,大多數人已經長眠在地下了。“老將軍,那屬下就不客氣了,少夫人最會調餃子餡,做的好吃!”

張副將一臉饞樣,最近一年裡軍情緊張,蹭飯的機會少得可憐。一旁的方侍衛點點頭,大家都是這個意思,就等着被開口留下來。

雪後初晴,窗外陽光明媚,聽着院門外一聲聲地拜年,青璃好心情地擺弄着內室的盆栽,她有預感,今年一定會有個好年景,但願早日結束這場戰爭,讓這些可愛的士兵們早日歸鄉與親人團聚。

第57章 內鬥第66章 要團聚第3章 神秘人第9章 四美與四公子第81章 逆襲第41章 囧途第96章 商議第86章 孕事第26章 小試廚藝第72章 私密事第42章 惡果第55章 告急第77章 怪病第98章 吃食第42章 搞定第3章 招攬第17章 不差錢第88章 消息第25章 匿名第17章 進山採野菊第23章 家有偷雞賊第4章 砍手黨第10章 謠言害人吶第16章 探望莫六嬸子第45章 相依第19章 將嫁第75章 假象第40章 壞消息第46章 不眠夜第98章 吃食第37章 不夜街第78章 客來第61章 陣前第99章 翻身仗第56章 惻隱之心第61章 拆荷包第48章 拒親第15章 大哥的身份第38章 送魚第35章 滑坡第87章 大結局(上)第42章 進府第8章 啓程第60章 賭注第59章 戰書第84章 一枝梅第68章 莫子歸被催成親第93章 送信第45章 一家子實在人第15章 兩個奇葩第86章 孕事第9章 拾金不昧否?第28章 時疫第1章 揭露第78章 大帳第30章 及時雨第41章 囧途第70章 原由第38章 勸降第14章 雙胞胎第99章 翻身仗第12章 釀酒第21章 來人第13章 抓正着第39章 取暖第69章 拜訪趙小姐第22章 又見大哥第20章 送官第63章 地道第70章 生辰第4章 與家人吃晚飯第52章 反擊第51章 徵兵第59章 初遇李墨軒第65章 真相第61章 陣前第79章 叫聲夫君聽聽第17章 不差錢第5章 老鷹捉小雞第27章 災禍第99章 莫子冬成親第39章 鬥採花賊第3章 和爹爹識字第28章 淳于諳的心思第20章 看春宮第50章 關於去鎮上的安排第6章 家財何在第34章 南瓜餅繼續耕種第16章 送鋪面第35章 給淳于諳的驚喜第18章 解毒第18章 解毒第22章 行兇第29章 四年光陰第22章 又見大哥第14章 雙胞胎第93章 送信第70章 原由第93章 相見歡第81章 娃娃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