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古代貨幣

第88章 古代貨幣

對照了很多資料,葉遠瞭解到,這些銀元都是標準的五十兩官銀。

這裡的五十兩可不是現在的五十兩,古代和現代重量換算是有很大差別的。

古代的重量單位“兩”與現在的“兩”完全是兩回事。

根本不等於現在的50克。

同樣,古代的“斤”與現在的市斤也完全不同,不等於500克。

古代的“兩”不是一個很嚴格的標準單位,不同朝代間不盡相同。

同一時期又有“府平”、“庫平”等不同的標準, 彼此間有微小的差異。

若拿最常用的標準,與現在的重量單位比較:

清末的“庫平一兩”約等於37.31克。

1“斤”等於16“兩”,約合597克左右。

漢語中有成詞,如絲微、微纖、微漠,以及毫釐、絲毫、塵埃等。

至於現在我們所說的“市斤”(500克),是建國以後爲了與公斤之間換算方便而重新規定的,與古代的“斤”根本扯不上關係!

交易的話,如果是小的集市啊攤子啊基本都是用銅錢來交易,人家也沒辦法給你用銀子,除非你非常豪的不要零頭了。

方法就是把整塊銀錠剪碎了用。

大額商業貿易纔會用銀子。如果大額貿易用銀子都會去錢莊銀樓交易,並且會有專業錢客點驗銀兩。

葉遠對古董並不太懂,不過就算按照最低的3萬一個來算,這些元寶價值也是600萬了,這另葉遠非常滿意。

那麼這個時候會怎麼做呢?當然是帶些碎銀子,那麼又有一個問題了,碎銀子怎麼來的?

比如一些茶樓、酒樓什麼的。

“戥子”是一種相對精準的秤,最大單位是兩,小到分或釐。

至於散碎銀子如果在錢莊外用一般的點驗都是用呀咬驗成色用手掂驗分量, 另一方面銀兩的購買力在盛唐時是一兩銀的購買力爲3500錢,宋朝爲3000錢,明朝爲2500錢左右。

兩以下的錢、分、釐、毫還算常見。

但是如果你是去了需要用到銀子的地方,一般店家都有秤的,像這種地方都是檔次比較高的。

也就是說,葉遠的這些元寶,按照普通銀價來賣也只是7400元一個,這二大箱子足足有200個這樣的元寶,才能賣到150W左右,葉遠有一些小小的失望。

葉遠又在網上找了找元寶的價格,元寶的價格差距很大,同樣是五十兩清朝官銀,有的網站報價爲3-5萬,還有一些網站說可以賣到十幾萬。

葉遠又拿出在沉船中找到的一些瓷器碎片,和那些碎銀與銅錢。

很多古裝戲中有些場景中在小飯館中吃頓飯,就拿一錠銀子付賬的純粹是瞎扯。

按照現在銀價,大概是在4元/克。

在正常商業普通交易過程中都用銅錢,小錢爲半兩大錢爲五株120個錢爲一貫,一般情況下都夠用了。

這也是爲什麼有庫銀和市銀的原因,庫銀都是統一重量不流通的,而市銀可以流通,可以隨意的被剪切大小。

可一般老百姓的日常交易很少使用大錠銀子,最多就是用點散碎銀子而已。

實際上市面流通的碎銀子成色不一,還要逐一換算成色——當然付錢的消費者如果信不過店家,還可以找公估局作中介人評鑑銀子成色。

有很多人會直接將整銀子掐碎,或者在整塊銀子上掐掉這個小角。

而絲、忽、微、纖、沙、塵、埃、渺、漠、糢在民間少見。

而在清末,白銀是世界很多國家對外貿易的硬通貨幣, 加上當時白銀的總量和年產量都比現在少,所以其實際購買力遠比現在高的多。

至於清朝末年賠款的問題,可不能拿現在的幾千噸白銀來類比。

發現這些都是被海水腐蝕過了,很多銀子都變了色,銅錢也都看不清上面的字樣。

所以, 往往達官貴人家纔有戥子, 甚至由烏木、象牙等製成。

現在各國都以黃金作爲硬通貨使用,而白銀僅剩下工業、裝飾等方面的用途,其實際市價已經大大降低了。

可這也是按照普通的銀價來算的,若是以古董的角度一個銀元寶的價格應該不會是這個價格。

除了銀子,也用來稱貴重的藥材、香料、顏料。

明清兩朝的銀本位制,“兩”是主單位。

但是市面上流通的碎銀子成色並不完全一致,所以商家還要換算成色之後來計算,如果你遇到一些厲害的商家,有些人差不多憑經驗手感就能說出你的碎銀子是幾兩,所以有多厲害你能感受到了吧。

另外一種,他找B地的A地商會會館,進行銀子兌換,將其攜帶的A地銀子兌換成當地通行的銀子。

十絲爲一毫,十忽爲一絲,十沙爲一纖, 十塵爲一沙等。

這十個漢字作爲量詞,均是微小的意思。

銀子的成色也不同,最好的銀子稱“紋銀”,因爲表面有皺紋的緣故。差的銀子叫“低銀”。

也有分量固定的鑄好的銀錠,元朝曾鑄過一種50兩一錠的大銀子,稱爲“元寶”,也就是“元朝的寶貨”。

也有小一些的銀錠,二十五兩的,十兩的,還有再小的銀錁子。

還有一種就是這個商人可以使用某個票號、錢莊的匯票、銀票、錢票,但需要支付票號、錢莊的手續費。

古代人一般用銅錢,如果消費很高的話,會使用銀子,而一大塊銀錠帶在身上肯定不方便,弄不好在路上碰掉了一個角,這就好多天伙食費沒有了。

兩以下的十五個單位,均爲十進制。

後來這個名稱就沿用下來。元寶的形狀是兩頭翹起的,爲了便於纏在腰上,過去說“腰纏萬貫”,就是這麼來的。

葉遠在找這些資料的時候,也看到一個有意思的事情,就是古代人是如何找零錢的。

買小件物品則用散碎銀子。銀子比較軟,用剪子剪了,拿戥子稱着用。

古代商人如果離開本地A,去外地B貿易,他帶到B地的A地鑄造的銀子,在B地直接使用則是“不合法”的銀子,那麼這個商人有三種途徑可以使用A地鑄造的銀子

一種是在B地,找當地商會承認的銀樓、爐局,按照當地的習慣成色、重量標準,重新改鑄銀子,他需要爲此額外付出火耗成本,並承擔由此增加的成本。

實銀子用起來是很不方便的, 沒有固定面值,用時得用專門的秤(戥子)來稱量。

按照網上的算法,葉遠得到的這些元寶,重量是1850克的樣子。

葉遠心想,這應該是那些海盜,自己隨身帶着的錢幣了,應該沒有什麼價值,隨手就把這些都丟到書房角落的一個大箱子中。

感謝:lianjianming書友的打賞。

今天是上價第一天,指尖心情很忐忑,以前沒寫過書,也沒發過VIP卷,今早迫不及待的起來碼子,碼好後,就上傳來看看,今天中午這章提前更新。下章17點準時更新。

在這裡指尖提前謝謝所有訂閱了本書的書友們的支持。

(本章完)

第1151章 打造古樂器第1053章 許航的消息第802章 海龜救人第1689章 爆炸第1065章 交火第1049章 鯨大胖洗澡第1325章 小暑第320章 今天你出殯第889章 超能力?第279章 表妹第1403章 蟹羣堵路第697章 絕不放過第928章 一菜難求第450章 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第863章 失蹤第1202章 曲向偉誤我第619章 植入芯片第637章 聯繫魏豔第691章 人才第968章 小算計第323章 好再來第316章 空難第1133章 木雕第488章 人形泰迪第1655章 狗尿苔上不得席面第1722章 樹莓和猞猁第1386章 下蟹籠第1664章 我不是醫生!第189章 龍王鯨第349章 魟魚第200章 撿海螺第201章 打妞妞第468章 大不了回去第296章 一隻老狐狸第743章 誤會大了第1488章 一千四百四十七章:你!很好!第710章 欠你一個人情第1575章 離開前的準備第299章 分分鐘的事第1399章 奇葩海盜第1587章 風起雲涌第963章 鄧式魚第1112章 獨處第911章 倫納德的電話第70章 受傷的斑海豹第95章 颱風來襲第1680章 又見海底藍洞第662章 又見海嘯第1667章 中途回國第1659章 出海前的準備第1435章 甦醒第184章 紐卡斯島第1262章 重返地面第150章 鯨落第1725章 科斯牧場第1482章 股權轉讓第1297章 貪念第660章 上京同學第939章 爲難第699章 坐飛機下班第257章 舅媽第1101章 怎麼在海里?第351章 這孩子和你有緣第309章 賭場第1465章 切磋第1774章 損失第43章 港島第570章 等待結果第770章 未知金屬第530章 神秘禮物第1544章 一個電話第179章 聖誕樹蠕蟲第809章 怎麼能這樣第535章 開心的迪萊第1729章 娜塔迴歸第628章 聰明的雪狐第782章 噩耗第3章 你對得起誰第409章 復仇者第1296章 賭約第1606章 好傢伙第1266章 巨蚯的殺手鐗第1177章 趙希瑞的懷疑第253章 小意外第1735章 詹姆森的猜測第137章 魯伯特之淚第799章 大王烏賊第1288章 懂收藏的章魚第867章 我害怕第1387章 救人第109章 船底的藤壺第501章 鯕鰍第1358章 擒猴第1318章 鑄造天才第164章 金珍珠第1360章 獸王顯威第1507章 楔形文字第230章 大收穫第434章 好寶貝第5章 抓龍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