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連番打擊

頡利用了三天時間,才收拾好陰山大營的殘局。

對於阿史德烏默啜舊部的叛逃,頡利都已經不放在心上了。一個阿史德烏默啜,不到一千的人馬,比起此戰中損失的人馬來說,也實在不足一提了。

不過,頡利對於阿史德烏默啜的仇恨,卻更深了。這是因爲義成公主告訴頡利,她和蕭氏被阿史德烏默啜劫持,帶出過大營。阿史德烏默啜貪戀蕭氏的美貌,欲行不軌,蕭氏羞憤之下自殺而亡。可就是這樣,阿史德烏默啜還不放過蕭氏,把她的屍體也一併帶走了。

義成公主編出這個謊言,到底是出於什麼心理,那就不足爲外人所知了。

得知蕭氏的死訊,頡利很悲傷。可他也僅僅是悲傷了大半日,就化悲痛爲力量,安心處理政務了。

趙德言指揮作戰不力,被頡利狠狠訓斥了一頓。執失思力營救義成公主有功,頡利給了他一些賞賜。其餘將士,頡利也或處罰或封賞,很是忙活了一番。

之後,頡利便向朔方派出信使,請溫彥博再來陰山,重啓談判。同時,也告訴溫彥博,趙雲澤帶着使團的人離開了陰山,至今不知行蹤。爲此,頡利在心中還很有誠意的大爲道歉,說他沒有照顧好使團。

可是,溫彥博的回信卻讓頡利氣的直跳腳。溫彥博的回信,差不多是這麼個意思:你們突厥太不安全了,動不動就打仗,老夫好怕怕。所以,談判的事情還是再緩緩吧,老夫要先回長安了。

到了這會兒,頡利也在思考,他是不是被大唐給耍了

又過一日,鹿珂部的人傳來消息,說前兩天蕭可敦經過他們部落,要走了四百多奴隸。

鹿珂部的首領帶人返回部落後,聽那些長老說起此事,便知道上當了。這個時候,頡利可汗怎麼可能會派蕭氏去安撫薛延陀部再說了,陰山大營那邊都在風傳,說蕭可敦已經死了。可蕭可敦前幾天還來過本部落,這裡面顯然有事兒。於是,鹿珂部的首領便派人告訴了頡利事情的經過。

頡利聽說蕭氏還沒死,先是一喜,而後就疑惑不已了。他又忙去問義成公主,可義成公主卻咬死了說她親眼見到蕭氏自殺的。最後,頡利也只能猜測,蕭氏當時沒死成,後來又活了過來。

可一想到蕭氏如今跟阿史德烏默啜在一起,頡利的心裡就滴血。他恨不得立刻弄死阿史德烏默啜,搶回蕭氏來。可事情都已經過去兩三天了,阿史德烏默啜早就跑遠了,他去哪裡尋人家

到這時,頡利依然不知道趙雲澤下落。

二十多天過後,頡利聽聞大唐使團出現在了薛延陀部,大唐皇帝李世民封夷男爲“真珠毗伽可汗”的消息之後,他才徹底明白過來。從頭到尾,自己都被大唐給耍了。連突利那個笨蛋,也讓大唐給耍了。

“李世民,溫彥博,趙雲澤,本汗與你們不共戴天”頡利站在陰山之巔,仰天大吼。

其時,北風呼嘯,雪花飛舞,頡利差點沒被大風颳落山頭摔死。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就在頡利的心肝脾肺胃都在滴血之時,朔方那邊的一個消息傳來,頡利直接氣暈過去了。

臘月十八,眼看就要過年了,朔方城、以及下屬各縣城、鄉村之內,突然出現了樑國朝廷的佈告。

佈告是以樑國國主樑康的名義發佈的。其內容,是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前隋煬帝無德,致生靈塗炭。各地義軍紛起,樑康的父親樑師都也順應時勢,爲民請命,率義軍反抗大隋的殘暴統治,爲一方百姓謀福。然而,前隋已亡十年有餘,如今天下歸唐,樑康自感能力薄弱,不能帶給樑國百姓福祉,所以,他決定擁護大唐,自去帝號,只願爲大唐治下一百姓。朔方全境,也併入大唐治下。

這是一份改旗易幟的詔書。這份詔書,從頭到尾沒提突厥一字,似乎樑國從來就跟突厥沒有關係。

這份詔書自然不是樑康的意思。而是樑洛仁在昨日的早朝上,突然提出要樑康退位的。樑國的所有文武官員,也都附和樑洛仁的意見,一致要求樑康退位。並且,樑洛仁還當庭拿出了一份早已寫好的詔書,要求樑康認可。

樑康那孩子無奈之下,也只有接受命運的安排了。

朔方的改旗易幟之事,樑洛仁已經醞釀了一個多月了。樑國的文武官員,也都被樑洛仁統一了思想。唯一不知道這件事的,就是樑國的國主樑康了。

直到臘月十五這天,樑洛仁收到了李績派使傳來的密信,要求樑洛仁在臘月十八這天改旗易幟。

這個日期,其實是李世民定下的。

溫彥博隨頡利來到朔方,頡利返回之後,李績也拔營回幷州,溫彥博帶着大唐使團的人,跟隨李績一起去了幷州。

李績和溫彥博也沒回太原,而是依然紮營於幷州與朔方的交界處,觀望突厥那邊的動向。

在等候消息期間,李績和溫彥博也給李世民發去了奏摺,稟報這邊的一切。當聽說趙雲澤已經到達薛延陀,順利完成了封賜夷男的任務後,溫彥博和李績認爲讓朔方改旗易幟的時刻到了。

突利剛跟頡利打了一仗,頡利此時也還未緩過勁來,他不敢幹涉朔方的事情。

再說,已進臘月,快要過年了,薛延陀接受了大唐的封賞,脫離東突厥正式自立,這時再讓朔方改旗易幟,這兩件事接踵而至,也是爲貞觀二年結個好尾。

於是,李績和溫彥博又聯名給李世民發去了奏摺,說明了這邊的情況。李世民便決定,臘月十八這天,讓朔方正式改旗易幟。

樑康的退位詔書頒佈了,溫彥博又以欽差大臣的身份進入了朔方城。對朔方的“君臣”宣讀李世民的封賞詔書。

朔方改名爲夏州,樑洛仁任夏州都督,總領夏州文武事,加雲麾將軍銜,封開國夏州候爵位。樑洛仁以下官員,也各有封賞。

李世民並沒有另派官員來夏州。朔方除了改“國”爲“州”,官員們的身份官銜變了以下之外,其餘諸事,並沒有多大變動。至於以後如何,那就不得而知了。

最大的變動,也就是少了樑康這個“國主”了。樑康被李世民封爲開國夏州郡公。李世民特在長安賜他宅院一座,讓樑康隨欽差趕赴長安,去國子監讀書。

第312章 被皇帝坑了第322章 招商會(下)第262章 趙雲澤的新任務第197章 桃花運氾濫第181章 私情與私交第209章 仙人跳(下)第128章 流水線標準化作業(上)第256章 涇州之變(上)第234章 趙家莊(下)第41章 火器試驗(上)第315章 與胡商談判(下)第288章 羅神棍與丹藥(上)第459章 冤家路窄(上)第243章 進宮拜年(上)第349章 皇劍之名(下)第434章 效法先賢第330章 大比武(上)第485章 君臣密議第428章 新官上任第一把火(中)第398章 受冷落了第361章 戲弄趙德言第169章 當李績遇上魔王第437章 青苗法的設想第62章 李二打土豪第445章 黃金海岸(下)第129章 流水線標準化作業(下)第332章 大比武(下)第143章 蒸酒與淨鹽(上)第546章 義釋義成公主第131章 傳遞消息(上)第230章 大婚(下)第527章 運籌帷幄(中)第312章 被皇帝坑了第334章 大反轉第312章 被皇帝坑了第550章 萬國來朝(上)第253章 大朝會第31章 封賞內情第556章 最後的放縱第194章 回長安第45章 說媒的與老年癡呆者第283章 請示夫人第233章 趙家莊(上)第182章 朔方之變(一)第34章 神秘的宮女第240章 東風夜放花千樹(上)第152章 護龍會(下)第132章 傳遞消息(下)第444章 黃金海岸(上)第66章 功成第41章 一縷鄉愁第503章 熱氣球(上)第450章 借糧(上)第29章 論功行賞(上)第559章 天可汗第29章 論功行賞(上)第459章 冤家路窄(上)第169章 當李績遇上魔王第450章 借糧(上)第26章 渭水之盟(五)第85章 撐場子的來了第395章 男兒當自強第370章 挑撥離間(上)第187章 朔方之變(五)第362章 六位帝皇玩第4章 首陣顯威第41章 一縷鄉愁第268章 黃河之上第11章 賞狗毛三根第61章 關於書中爵位問題第565章 鑽牀底的公主第8章 去個好地方第139章 吃大戶第15章 變成大鳥第107章 顯德殿演武(下)第175章 入朔方(下)第62章 馬蹄鐵(上)第537章 二將奪一城(中)第265章 祭農大典(上)第133章 明月千里寄相思第402章 再戲趙德言(上)第382章 陰山之變(下)第358章 易容術第122章 四方館疑案(三)第41章 火器試驗(上)第562章 施治第419章 裴寂罷官(中)第488章 秦茉兒離京(下)第534章 面見楊政道(上)第409章 貶官第145章 蒸酒與淨鹽(下)第461章 再施奇術第381章 陰山之變(中)第505章 熱氣球(下)第493章 白蛇傳首演(上)第564章 平州刺史第497章 藏寶圖(上)第145章 蒸酒與淨鹽(下)第436章 一堂雞毛第61章 關於書中爵位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