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論功行賞(下)

今日的朝會,依然是在太極殿舉行。

趙雲澤剛到達太極宮門前,就被一名禮部的官員叫到了一邊,教授他朝會的禮儀和各種注意事項。趙雲澤一一記在了心裡。

本來,像這種禮儀,應該是在授官之後就要學習的,但趙雲澤是在戰場上被李世民一道聖旨親自授官,也就沒人教他禮儀了。此時,也是臨時抱佛腳之舉。

朝會尚未開始,文武官員都在太極宮外等候。來參加朝會的,多是五品以上官員。尉遲寶林和閻立本雖然不及五品,但也都是六七品的中層官員。加上兩人在朝臣中都是熟臉了,所以沒人關注他倆。

朝臣們的目光,都關注着趙雲澤這個小小的九品官。很多人都在竊竊私語,互相打聽趙雲澤的身份。

而認識趙雲澤的那幾位大臣,這時全都一改昨日的放鬆之態,都比較矜持,只是衝趙雲澤輕輕點頭,就算是打過了招呼。

只有程咬金不管不顧。他來的比較晚,一見到趙雲澤,上來就伸出大巴掌,照着趙雲澤的肩頭就是一個熊拍。

“哈哈,趙小子,昨天俺老程被你喝趴下了,俺不服呀!改天,來俺家中,咱倆再好好較量較量!”

“程將軍,您還是饒過小子吧。昨日,我也是大醉一場啊,喝的都不記事了。”趙雲澤苦笑着搖頭。

“不行,你不來俺家喝酒就是看不起俺!”程咬金朝趙雲澤瞪眼了。

人家都把話說到這份上了,趙雲澤不答應也不行了。“程將軍若不嫌棄小子官微職末,小子自當上門討擾。”

“哈哈,官大官小,能喝酒就對俺老程的胃口,等你哦~”程咬金最後朝趙雲澤擠了一下眼,就丟下他又去尋別人說話了。

這人,長得傻大黑粗的,可這性子卻如頑童一般。趙雲澤心中感到好笑。

又等候多時,一直到鼓交卯時,太極宮的宮門纔打開。文武官員分班站立,進入了太極宮。

趙雲澤落在武官隊列的最後面,他前面就是尉遲寶林。

走進太極宮,穿過一個佔地面積極廣的殿前廣場,就踏上了太極殿的臺階。

待走完三層臺階,才進入太極殿內。

這一路行來,趙雲澤謹記那名禮部官員的話,只管低着頭走路,什麼風景都不敢看。第一次參加朝會,還是謹慎一點的好,人家怎麼說自己就怎麼做,免得生事。

直到趙雲澤撞到尉遲寶林身上,他才反應過來,原來別人都已經止步了。看來太聽話了也不好,看不清形勢。

尉遲寶林回過頭,小聲提醒趙雲澤:“站好,陛下要臨朝了。”

趙雲澤趕緊肅立站好。

鐘樂響起,司禮太監那獨有韻味的聲音響起:“陛下駕到,衆臣參禮——”

李世民龍行虎步,從大殿側室走出。至正中,跪坐在龍案後面。

“臣等參見陛下——”殿下大臣齊齊對着李世民大禮參拜。

“衆卿免禮!”

文武官員施禮已畢,靜立殿中。

李世民的聲音再次響起:“前,突厥犯我國境,幸得衆卿羣策羣力,上下將士一體用命,長安內外百姓戮力同心,這才退了突厥賊寇,保我大唐江山版圖完整。朕在此,謝衆卿及天下軍民!”

李世民的一開口,就直奔此次朝會的主題。言中之意毫不居功,把所有的功勞都推到了大臣和將士百姓頭上。可謂是面面俱到、滴水不漏。

“臣等不敢居功。”大臣齊齊躬身道。

趙雲澤只是跟着別人彎了下腰,嘴裡卻什麼話都沒有說。他很奇怪,這些大臣又沒有事先排練,爲什麼總能異口同聲呢?

“朕以禮治天下,有功則賞,有過則罰。退突厥一役,雖萬衆齊心,然無智者不出良謀,無勇者不勝頑敵。朝中內外,軍旅上下,多有智勇之士,出良謀,領戰役,朕嘉其智,獎其勇,樹臣民之表,立將士之率,當不吝封賞。宣旨!”

李世民說完一通場面話,直接令宦官宣旨。

兩名宦官走到朝臣前面,一名手捧托盤,托盤上放有一摞寫在卷軸上的聖旨;另一名太監拿起一道聖旨,展開後大聲喊道:“左武侯大將軍,涇州道行軍大總管尉遲恭聽旨——”

站在班中的尉遲恭當即一愣,他原本認爲這第一道聖旨是宣給趙雲澤的,沒想到會是他。

不過既然宦官已經喊出了名字,尉遲恭也來不及細思此中關竅了。他立刻出班跪地:“臣尉遲恭聽旨!”

“皇帝敕曰:朕惟治世以文,戡亂以武。而軍帥戎將實朝廷之砥柱,國家之干城也。爾左武侯大將軍、涇州道行軍大總管尉遲恭,於番邦突厥入寇之時,臨危受命,率寡兵御衆寇於涇陽,又引奇兵懾賊膽於渭水,迫突厥求和。長安得免刀兵之禍,卿於中功勳甚重。今晉爵尉遲恭吳國公,食邑一千三百戶,敕賜吳國公府邸一處,賞五萬金、錦緞百匹,奴五十。欽此!”

“臣尉遲恭接旨,謝陛下隆恩!”尉遲恭接旨退下。

宦官繼續宣旨,跟隨李世民輕騎出玄武門的六員文武大臣、再加上李靖、杜如晦等數名朝臣、尉遲寶林、閻立本、涇陽知縣餘巖等一些人陸續領旨受了封賞。

最後,托盤中只剩下一道聖旨了。宦官拿起了這道聖旨。

趙雲澤眼神一亮,該輪到灑家了吧?

“陪戎校尉趙雲澤聽旨——”

宣旨宦官那公鴨嗓,此時聽在趙雲澤耳中如聞天籟。他連忙三步並作兩步,走到宦官面前跪聽旨意。這次他跪的心甘情願,要是都像今日這般,跪一跪就能升官發財,趙雲澤不介意把膝蓋跪腫。

“……陪戎校尉趙雲澤,起于山野,效命軍中,忠於王事,守涇陽、戰穿風谷,獻奇策破敵營,生擒敵酋阿史德烏默啜,實乃大唐軍士之楷模。晉趙雲澤翊麾校尉銜,賜永業田百畝,賞萬金、錦緞二十匹。欽此!”

“臣趙雲澤接旨,謝陛下隆恩!”

聖旨是接在手裡了,可自己究竟得了多少實惠,趙雲澤此時心中一點底都沒有。雖然聖旨的意思大概也聽懂了,但封了個幾品官,賞賜的那些東西價值如何,趙雲澤就一頭霧水了。

反正,聽上去蠻厲害的!

第291章 李淵夢醒第236章 開中法(上)第323章 有錢,任性!第94章 到底誰是賊(中)第126章 四方館疑案(六)第225章 胡江入坑(下)第542章 勢如破竹第266章 祭農大典(下)第250章 闖三關過五將(三)第157章 艙室旖旎第546章 義釋義成公主第148章 遇劫(中)第87章 御前操演(上)第549章 班師回朝第83章 軍訓(上)第85章 撐場子的來了第462章 深夜裡的一把火(上)第140章 開衙與閱兵(上)第314章 與胡商談判(上)第464章 深夜裡的一把火(下)第120章 四方館疑案(一)第539章 大火拼(上)第495章 夫人駕到第178章 離間(中)第179章 離間(下)第288章 羅神棍與丹藥(上)第487章 秦茉兒離京(上)第432章 人不風流枉少年(下)第345章 夜梟演習(六)第503章 熱氣球(上)第180章 內訌第334章 大反轉第335章 防蝗與特戰裝備第379章 糊弄頡利(下)第351章 沙盤(上)第462章 深夜裡的一把火(上)第131章 傳遞消息(上)第385章 陰山之變(續三)第374章 往傷口上撒鹽第203章 回家第378章 糊弄頡利(中)第388章 連番打擊第341章 夜梟演習(二)第134章 明月千里寄相思第335章 防蝗與特戰裝備第143章 蒸酒與淨鹽(上)第451章 借糧(中)第429章 新官上任第一把火(下)第529章 宣戰第147章 遇劫(上)第541章 捷報第449章 九江公主的親事第488章 秦茉兒離京(下)第564章 平州刺史第56章 訓徒第108章 講武堂的構想(中)第330章 大比武(上)第560章 病入膏肓第243章 進宮拜年(上)第299章 馬周發威(上)第507章 空中的浪漫(下)第467章 劫持與反劫持(下)第86章 皇帝來了也不用理第391章 歸途漫漫(上)第177章 離間(上)第556章 最後的放縱第86章 皇帝來了也不用理第384章 陰山之變(續二)第325章 弄璋之喜(上)第339章 鍛造兵王(下)第1章 楔子第267章 狐狸精與生孩子第521章 運籌帷幄(上)第100章 接掌內衛第5章 一肚子齷齪第291章 李淵夢醒第479章 石城大開發(中二)第151章 護龍會(中)第433章 買店變買人第186章 朔方之變(五)第223章 物證第199章 辭親?結親?(下)第259章 詩驚玄武門第427章 新官上任第一把火(上)第351章 沙盤(上)第228章 大婚(上)第82章 立威第99章 重組第140章 開衙與閱兵(上)第484章 白蛇傳(下)第429章 新官上任第一把火(下)第168章 渭水逢故人(下)第47章 火鍋夜宴(中)第437章 青苗法的設想第265章 祭農大典(上)第459章 冤家路窄(上)第260章 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第351章 被嫌棄了第382章 陰山之變(下)第125章 四方館疑案(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