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開中法(下)

“開中法對,就是開中法”趙雲澤的眼神一下亮了起來。;;;;;;;;;;;;;

“鵬羽在說什麼”李世民聽到趙雲澤的自言自語,不解的問道。

趙雲澤道:“陛下,臣想到了一個主意,我們可以實行開中法。”

“開中法何爲開中法”李世民疑惑道。

“這開中法嘛,就是就是”趙雲澤不知道該怎麼解釋了。

開中法,原出自明朝。明代鼓勵商人輸運糧食到邊塞換取鹽引﹐給予販鹽專利的制度。又稱開中。

開中之制系沿襲宋﹑元制度﹐但明代多於邊地開中﹐以吸引商人運糧到邊防﹐充實邊境軍糧儲備。洪武四年1371年制定中鹽例,根據里程遠近﹐一至五石糧食可向政府換取一小引二百斤鹽引。此例以後隨形勢變化﹑米價高低而不斷有所變動。

趙雲澤聽李世民說買糧難,於是便想起了明朝的開中法。

“陛下,臣所說的開中法。就是用鹽引向那些世家門閥換取糧食。”趙雲澤想了想,向李世民解釋道。

鹽引,就是食鹽專營證。古代的食鹽,都是由朝廷控制的,鹽商們想販鹽售賣,光有錢還不行,還必須向朝廷購買鹽引。憑藉鹽引規定的數量,販取定量的食鹽。如果沒有鹽引就賣鹽,那便是販賣私鹽了。77nt.那可是大罪。

李世民聽了趙雲澤的話,若有所思道:“用鹽引換糧食這辦法,成嗎”

趙雲澤道:“陛下,臣所說的鹽引,不是普通的鹽引,而是精鹽的鹽引。陛下不是說,等明年就要用臣所獻的淨鹽之法來大量提取精鹽了嘛,精鹽一旦出產,那些糙鹽必定沒有了市場。咱們便用這精鹽的鹽引,來換取世家門閥的糧食不,不是換,而是讓他們向朝廷獻糧、捐糧。他們獻捐的糧食越多,就可以得到越大數額的鹽引。若是不向朝廷獻捐糧食,便不給他們精鹽的鹽引。如此一來,咱們可就變被動爲主動了。”

“妙啊”李世民擊案而起。“哈哈哈,趙鵬羽啊趙鵬羽,你可真是個奸商。這開中法,簡直就是空手套白狼啊”

趙雲澤笑了笑,道:“臣這也是突發奇想罷了。至於這開中法合不合時宜,能不能推行,臣心裡也沒底。”

李世民琢磨了一會兒道:“此法定然可行一來,精鹽本就稀缺,那些世家門閥所販賣的都是糙鹽,這開中法只針對精鹽,而在糙鹽的販賣上卻沒有輕動,這就不落人口實;二來,正如鵬羽所說,一旦朝廷的鹽場出產精鹽,那糙鹽必定不好賣了。那些世家門閥要是還想着得售鹽之利,就必定棄糙鹽而就精鹽。擡高糧價,世家只能獲一時之利;而售鹽,卻是長久之利。況且,鹽利要高於糧利數倍,這筆賬,那些世家之人還是會算的。開中法一推行,就不是朕求他們,而是他們求朕了。大善大善哈哈哈,鵬羽啊,你這腦子究竟是怎麼長的一謀亂朔方,如今又一謀取糧。朕得鵬羽,今後無憂矣”

“這陛下謬讚了”

李世民的話,讓趙雲澤大感受用。甭管是不是真心話,但讓人聽了舒服呀

“開中法,好一個開中法明年,朕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推行新的鹽政有了糧食,朕就可以設立義倉常平倉。今後,大唐的災情,也總能消弱一些。”李世民目光堅定的說道。

趙雲澤猶豫了一會兒,說道:“陛下,若設了義倉和常平倉,臣建議先在關中和河北、山東三地設置。”

李世民不解的望向趙雲澤:“爲什麼要先在這三地設置”

“這個嘛”趙雲澤不知該不該向李世民說明貞觀元年關中和山東、河北有災情的事情了。

他今天進宮,本意就是爲了來向李世民說明此事的。可是臨了了,他卻又猶豫了。必定,自己能提前預知未來之事太過匪夷所思,李世民會不會相信,趙雲澤的心裡實在沒底。搞不好,李世民就會把趙雲澤當成坑蒙拐騙的神棍給處置了。

“陛下,臣的師父曾預言,明年關中有澇災,山東、河南有旱災”趙雲澤咬了咬牙,對李世民說道。

趙雲澤此話一出,李世民的眉頭立刻皺了起來:“鵬羽,莫不是在誆朕”

“陛下,此事關係到國運,臣怎敢信口雌黃。”趙雲澤連忙說道。

“你那師父,又是如何得知明年大唐有天災的”李世民目光咄咄的望向趙雲澤。

迎着李世民的目光,趙雲澤的心跳加速了。那是怎樣的一雙眼神,簡直就如要擇人而噬的老虎一般。千古一帝的威嚴,果然不是蓋的呀

趙雲澤深呼吸一口氣,調整了一下心神,便又用忽悠秦茉兒的那一套,對李世民說了推背圖的事情。

“推背圖世間難道真有如此高人,竟能預卜未來”李世民驚疑道。

趙雲澤道:“陛下,不管臣的師父所預卜之事能不能應驗,反正朝廷都已經要設立常平倉和義倉了,那麼,就先設在這三地,也沒什麼不可呀”

李世民點點頭,道:“你說的也有道理。那等過完了年,朕推行了新的鹽政得糧之後,就先在關中、山東、河南三地設置義倉與常平倉吧。”

“陛下聖明”見李世民接受了自己的建議,趙雲澤總算是舒了口氣。

李世民又道:“天災之事,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反正,來年朕也是要下旨鼓勵屯田和興修水利的,就先在關中、山東、河南三地試行吧。”

趙雲澤又猶豫了一下,說道:“臣在想,陛下是不是還下道旨意,讓山東、河南兩地的百姓多種抗旱的作物,關中的百姓多種抗澇的作物呢”

李世民沉默了一會兒,苦笑道:“鵬羽倒是有一番愛民之心。可是,朕的旨意也不是那麼好用的呀。如今天下土地,多被門閥世家掌握,他們又豈會聽朕的。此事,尚需從長計議。”

既然李世民都這麼說了,那趙雲澤也不好再說什麼了。反正,他已經盡力了,至少,問心無愧。

第222章 秦府後花園第159章 脫困之戰(下)第394章 要先富,先修路第175章 入朔方(下)第203章 回家第484章 白蛇傳(下)第419章 裴寂罷官(中)第552章 萬國來朝(中)第558章 真相大白(下)第500章 趙家喜事(下)第436章 一堂雞毛第269章 暗算第67章 打一棒給顆甜棗第120章 四方館疑案(一)第306章 活字印刷術(下)第448章 柔腸一寸愁千縷第401章 婆媳初見第484章 白蛇傳(下)第226章 紅色罰款單第97章 李世民的態度第421章 赴任石城縣第311章 獻寶(下)第134章 明月千里寄相思第202章 內鬼要倒黴了第470章 槍聲與鮮花(下)第510章 畢業典禮(中)第510章 畢業典禮(中)第501章 石城大開發第196章 提親(下)第323章 有錢,任性!第90章 深夜魅影(二)第534章 面見楊政道(上)第477章 石城大開發(上)第379章 糊弄頡利(下)第450章 借糧(上)第115章 論文化入侵第199章 辭親?結親?(下)第282章 泰康堂第214章 七大罪(上)第266章 祭農大典(下)第426章 入城稅與保護費(下)第547章 善後第279章 賑災第457章 主客易位第532章 首戰用我第549章 班師回朝第139章 吃大戶第269章 暗算第434章 效法先賢第492章 石城招商會(下)第181章 私情與私交第372章 節外生枝第265章 祭農大典(上)第509章 畢業典禮(上)第415章 大鬧甘露殿(下)第213章 裴寂眼裡的沙子第374章 往傷口上撒鹽第58章 重陽登高(下)第70章 偷錢與送錢第61章 關於書中爵位問題第247章 刁鑽的條件第288章 羅神棍與丹藥(上)第438章 吃飯,是件大事第486章 九江公主拒婚第552章 萬國來朝(中)第530章 歸去來兮第495章 夫人駕到第343章 夜梟演習(四)第133章 明月千里寄相思第456章 樹上開花(下)第528章 運籌帷幄(下)第544章 夜襲陰山(中)第245章 送錢的人第294章 重組護龍會(中)第370章 挑撥離間(上)第12章 又戰涇陽第357章 故人重逢第137章 太監來了第160章 敵友難辨(上)第191章 李二要陰趙雲澤第458章 神秘人第168章 渭水逢故人(下)第41章 火器試驗(上)第16章 大唐首跳第41章 火器試驗(上)第409章 貶官第296章 程咬金離京第331章 大比武(中)第481章 無法自拔第175章 入朔方(下)第460章 冤家路窄(下)第562章 施治第251章 闖三關過五將(三)第389章 出使薛延陀第353章 請戰第359章 背黑鍋專業戶(上)第407章 蕭瑀上門第82章 立威第401章 婆媳初見第14章 撲朔迷離(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