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投鼠忌器(上)

王晊原計劃是在陳倉登岸,但因爲事情起了變故,突厥人與樑師都的人合爲了一股,王晊也只好改變主意,按照樑師都的人馬的計劃行動。

此時,樑師都的人馬剛離開眉州不久。爲了避免被巡查趙雲澤、秦茉兒的大唐官兵沿渭水發現蹤跡,牛大力與王晊商議一番後,決定就近棄船登岸,改走陸路。

牛大力帶領的人馬,足有五十人,他們是扮成了一支商隊在大唐境內活動的。

唐初,朝廷對地方的掌控力還不是很強,牛大力的人又本是漢人,所以,他們在大唐境內的活動倒是很從容。

趙雲澤和秦茉兒如今與孫思邈、孫靈兒關押在一起,加上敵人勢大,他二人也不做任何反抗,很是順從的跟隨着“樑突聯軍”一路北上。

牛大力的“商隊”有五六輛馬車,除了一輛馬車供四個俘虜乘坐之外,其餘的馬車裡都裝有貨物。那些貨物都是一些很不值錢的東西,缺邊少沿的劣質瓷器、在倉庫裡屯了好幾年的發黴變質的茶餅、還有一絲麻布之類的雜貨。

就是這些破爛,也只佔了馬車三分之一的裝載空間。馬車裡其餘的空間,都是塞的稻草。馬車的裝載量如此之少,因此,“樑突聯軍”的行進速度非常快。

一路北進,每當遇上朝廷的關卡之時,牛大力便會向關卡士兵或官差出具一份大唐眉州官府簽發的路引,再繳納一定數額的抽稅,便通行無阻了。

那路引自然是僞造的。樑師都好歹也是稱帝的一方割據勢力,帳下也不缺小有本事之人,僞造一份路引,還不是什麼難事。

至於有關卡官差質疑牛大力帶的貨物都是一些破爛兒,牛大力是這麼解釋的:他這趟是要去北邊跟突厥人做買賣,這些貨物在唐朝是破爛兒,可到了突厥,還是很受那些小部落的人歡迎的。

大唐與突厥新盟,兩國互通邊市,只要大唐的商人販賣的不是鹽鐵等違禁品,官府也不會爲難這些商人。牛大力一行便十分順利的穿州過縣,一路北上。

趙雲澤、秦茉兒、孫思邈、孫靈兒四人,並沒有受到“樑突聯軍”的虐待。他們身無綁繩,只是困坐馬車當中。路途休息紮營之時,他們還可以多少活動活動腿腳放放風。

但這不代表趙雲澤和秦茉兒就有脫身的機會了。牛大力身爲樑師都的護衛統領,其人很有能力與智慧。車隊中那些趕腳的車伕幫工,都是牛大力在上岸之後僱傭的唐朝百姓,牛大力的人把這些人看的非常緊。趙雲澤和秦茉兒哪裡不明白,牛大力這是想在發生意外時拿這些百姓當人質。

再加上牛大力樑突聯軍人數不少,無論是行路還是宿營之時,對趙雲澤等俘虜的警戒力量都很強,趙雲澤和秦茉兒也生不出反抗之心。

就這樣,劫匪和俘虜一路相安無事的行進了四五日。這一天上午,“商隊”進入了大唐境內的延州。

延州北方便是樑師都的老巢朔方了。延州在隋朝時本屬於幷州治下,樑師都朔方稱帝后,佔了延州西北一部分地盤。如今,延州是大唐與樑師都共有。

其時,車隊正行走於一條兩邊都是山坡的道路上。

“牛將軍,終於進延州了。”與牛大力、王晊平行騎馬走在隊伍前方的阿布花說道,“咱們加快點速度,傍晚便能進朔方了。進了朔方,就不用擔驚受怕了。”

王晊往兩邊的山坡望了望,說道:“越是要到達朔方了,就越大意不得。此時我們還在唐境,延州東北便是幷州州治太原所在。大唐幷州都督現在是李績,此人是李世民的心腹重臣,若是他得了李世民傳遞的消息,說不定會阻撓我們北進。”

阿布花眉頭一皺,道:“王大人,你不是說唐朝人不會想到我們的行進路線嗎?”

王晊嘆了口氣說道:“我只是說李世民不一定能想到我們先西進再繞回來,並沒有說過他們不會猜到我們途徑朔方。”

牛大力想了想,說道:“王大人的擔心不無道理。不過,你們原計劃是從陳倉上岸的,現在卻在眉州之東便上岸了。算算路程,你們比原計劃少走了至少兩三天。這會兒,唐國朝廷不一定能反應過來。說不定,李績還沒有得到消息。”

王晊和阿布花一直稱呼大唐爲“唐朝”,而牛大力卻稱呼大唐爲“唐國”。從這稱呼上便可以看出突厥人和樑師都對大唐的不同態度了。突厥人是把大唐當成了中原正統;而樑師都呢,卻把大唐放在與他等同的地位了。不能不說,樑師都這個人的境界很高……也可以說此人志大才疏不識好歹。

王晊聽了牛大力的話,說道:“不管怎麼說,我們還是小心爲上。我建議多派斥候打探前路,若發現唐朝兵馬,我們也好提前應對。”

牛大力點點頭,隨即便又派了五六個打扮成商隊護衛的士兵,向前方路上打探。

“快到朔方了。”馬車之上,孫思邈忽然說道。

趙雲澤掀開車簾往外瞧了瞧,納悶道:“孫道長,這路上也沒有任何標誌性的地形,你是如何斷定快到朔方了的?”

孫思邈道:“貧道這些年幾乎走遍了中原河川,按我們的行進路程來算,自然能判斷出到了何地。”

趙雲澤忽然想起一事,便問孫思邈:“孫道長,您不是說您身懷武藝的嘛,怎麼就被樑師都的人抓起來了呢?”

孫思邈瞥了趙雲澤一眼,沒好氣道:“樑師都的人那麼多,況且貧道還要顧忌靈兒,哪敢不從他們?”

“也是,要不是顧忌那些百姓,這一路上經過那麼關卡,我和茉兒也早就藉機脫身了。”

孫思邈微微一笑,道:“趙校尉是軍旅之人,本該殺伐果斷纔對。這婦人之仁卻在你身上出現,也着實讓人大感意外。”

趙雲澤道:“軍人的存在,就是爲了護佑百姓。若讓百姓因爲自己而受牽連喪命,那趙某這官,不當也罷!”

趙雲澤的話一出,秦茉兒和孫靈兒望向他的眼神都變得亮亮的了。

誰知孫思邈卻嘆了口氣道:“你能作此想是爲官的本分,可是,如今我等卻是處於如此境地之下,你和秦姑娘顧忌那些百姓,即使有朝廷的官兵前來救援我等,怕也不會順利呀!”

趙雲澤默然一會兒道:“這確實是個很矛盾的問題。不過孫道長,你也是仁慈之人,你連樑師都那個大漢奸的兒子都不忍心棄之不管,我趙雲澤又何忍讓大唐百姓受自己牽累?如今,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第124章 四方館疑案(四)第535章 面見楊政道(下)第47章 火鍋夜宴(中)第500章 趙家喜事(下)第263章 謀反鬧劇第488章 秦茉兒離京(下)第114章 小露一手第301章 最後一位會主第284章 敕造新宅第557章 真相大白第420章 裴寂罷官(下)第449章 九江公主的親事第456章 樹上開花(下)第21章 善後第427章 新官上任第一把火(上)第9章 兩個壞人第179章 離間(下)第391章 歸途漫漫(上)第77章 偷雞的狐狸第200章 瞌睡來了遇枕頭第19章 突襲前奏(下)第511章 畢業典禮(下)第389章 出使薛延陀第355章 準備出征(下)第290章 羅神棍與丹藥(下)第429章 新官上任第一把火(下)第396章 認乾孃?第415章 大鬧甘露殿(下)第44章 火器試驗(下)第502章 火器營第44章 記仇的程魔王第186章 朔方之變(五)第334章 大反轉第510章 畢業典禮(中)第560章 病入膏肓第199章 辭親?結親?(下)第190章 各方反應第347章 獵殺與反獵殺(下)第115章 論文化入侵第537章 二將奪一城(中)第224章 胡江入坑(上)第453章 柳暗花明第266章 祭農大典(下)第439章 胥吏欺民第186章 朔方之變(五)第557章 真相大白第429章 新官上任第一把火(下)第446章 第二梯隊第162章 相互忌憚第393章 兒子的地盤第176章 樑師都的反應第100章 傢俱廠開業(上)第410章 一切爲了兒子第487章 秦茉兒離京(上)第518章 相約來生第201章 午宴第328章 程咬金歸京第300章 馬周發威(下)第444章 黃金海岸(上)第516章 倒黴的長孫嘉慶第564章 平州刺史第350章 茹毛飲血第556章 最後的放縱第452章 借糧(下)第58章 重陽登高(下)第384章 陰山之變(續二)第381章 陰山之變(中)第120章 四方館疑案(一)第466章 劫持與反劫持(中)第35章 地主階級第293章 重組護龍會(上)第129章 流水線標準化作業(下)第37章 巷間偶遇第382章 陰山之變(下)第563章 石城來客第430章 人不風流枉少年(上)第171章 投鼠忌器(中)第211章 胡江之殤(下)第384章 陰山之變(續二)第393章 兒子的地盤第136章 涇陽諜影第13章 撲朔迷離(上)第351章 沙盤(上)第88章 御前操演(下)第6章 入涇陽第149章 遇劫(下)第192章 樑康登基第389章 出使薛延陀第77章 偷雞的狐狸第49章 秦茉兒的真實身份第368章 酒後真言第115章 論文化入侵第288章 羅神棍與丹藥(上)第142章 開衙與閱兵(下)第164章 長安城的反應(下)第420章 裴寂罷官(下)第562章 施治第295章 重組護龍會(下)第502章 火器營第321章 招商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