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爲李世民科普(上)

十月初一,李世民在太極殿接見了突厥使節團。

執失思力代表使節團,向李世民遞交突厥“國書”——暫且稱之爲“國書”吧,雖然突厥並非一個國家。

突厥的國書,用的是漢字,而且文藻也十分華麗,一看就是出自飽讀文章之人的手筆。

前隋的很多舊臣,都追隨被大唐稱之爲“僞隋王”的楊政道流亡突厥,想來,這份國書定是出自某個前隋舊臣之手。(注:楊政道,隋煬帝楊廣之孫。隋滅後,楊政道流亡突厥,突厥擁立其爲“隋王”,並將境內中原官吏、百姓全部交予楊政道管治,復立“大隋”政權,史稱“後隋”。)

突厥在國書中,大談睦鄰友好,對於大唐與突厥這幾年的戰事隻字不提。國書中重點點明,爲了表達突厥對大唐的友鄰情誼,特獻馬三千匹、羊萬隻與大唐。

李世民看完國書,欣然接納,並向執失思力等人遠道而來的辛苦表達了慰問。李世民叮囑四方館的官員,一定要好好招待突厥客人,讓突厥客人的這次大唐之旅,過的舒心愉快。最後,李世民鄭重邀請執失思力等人,參加大唐於本月初八舉行的儲君冊封大典。執失思力也愉快的接受了邀請。

至此,整個接見過程也便結束。至於大唐與突厥之間後續的洽談,那就無需放在朝堂上進行了。

退朝之後,李世民將高士廉、蕭瑀、封德彝、裴寂、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溫彥博等一干重臣留了下來。

老夫子孔穎達現在雖然還算不上重臣,但他卻是名儒,又是孔子的子孫。李世民接下來要與衆大臣談及之事,也需要給大唐的讀書人一個交代,因此,孔穎達也被留在了太極殿。

李世民要談的事,正是昨日與趙雲澤在東宮崇文殿所談的,與突厥的交易條件。

當李世民提出,要用絲綢、瓷器、書籍等物賞賜突厥,以換取他們放歸大唐百姓時,幾乎所有被留下來的大臣都不同意。

李世民便把趙雲澤那“文化入侵”的理由擺了出來。衆大臣默默思考一番後,長孫無忌最先帶頭表態支持李世民。他還說,若是國庫中物資不足,他願意從家中拿出一部分瓷器和絲綢湊數。

隨後,房玄齡、杜如晦、溫彥博也表示支持李世民的這種做法。尤其是溫彥博,因爲曾被突厥俘虜過,在草原生活了整整一年,對突厥人的瞭解更爲深刻。他說,突厥人的確很仰慕中原的東西。雖然,用文化入侵來同化突厥人,可能需要很長的時間,但是現在就開始實行此計,卻能消除突厥人與大唐的隔閡,對於大唐今後覆滅突厥後對突厥人的統治也大有裨益。此計,是大手筆,有着長遠的目光。

李世民微微一笑,點出了此計是出自趙雲澤之手,衆臣皆愕然。由此,那些原本與趙雲澤接觸不多的大臣,也對這個小小的七品官重視起來。

最後,包括孔穎達老夫子在內的所有人,都同意了李世民提出的這個做法。

李世民又安排房玄齡與溫彥博,負責與突厥使團接觸,務必要與突厥人達成交易。

——割——

當日正午時分,天空忽現日食。(史載,非杜撰。)

古人對於日食這一天文現象,缺乏科學的認識,往往會與封建迷信掛鉤。尤其是,太陽代表君主,日食一現,便會認爲是上天對君主的警示。

有李建成和李元吉的舊臣,見日食現,遂聚集於太極宮正門外哭訴。說是李建成與李元吉已亡故三個多月,皇帝卻一直未對其追封諡號;當初對建成與元吉也是草草下葬。二人雖是作亂而亡,但終歸是皇帝手足兄弟。今現日食,必是建成與元吉之怨念作祟。求皇帝依禮追封於建成、元吉,並按皇族之禮改葬。以慰兄弟之情。

李世民出太極宮,對衆大臣好一頓撫慰,並答應他們所請。

隨即,李世民便下詔,追封李建成爲“息王”,賜諡號曰“隱”;追封李元吉爲“海陵郡王”,賜諡號曰“剌”。並詔令宗正寺與工部,擇址爲李建成、李元吉按所追封的爵位規制重修陵墓,以一年爲期完工。陵墓修成後,擇日爲李建成、李元吉以禮重葬。

也怪,李世民的詔書剛下,太陽就重現光明。於是,衆臣又對李世民一片讚頌之聲。

其實,日食持續的時間本就不可能太長,這也只是巧合罷了。

趙雲澤聽說這件事後,對此嗤之以鼻。

原本是再正常不過的天文現象,卻非要與政治扯上關係。這倒是給李世民創造了一個安撫人心的機會。那些前往太極宮門前哭訴的大臣,到底是自發的舉動,還是得了李世民的暗中授意,那就不得而知了。

也不知出於什麼想法,趙雲澤從兵部庫房中借了三個練兵用的蹴鞠,便前往了太極宮。

李世民在武德殿接見了趙雲澤。

“臣此來,有兩件事。”趙雲澤開口說道。

“鵬羽此次倒是學乖了,先說明有幾件事,省的臨走了又想起什麼事來。”李世民笑了起來。

趙雲澤略一尷尬,隨即又道:“第一件事,是關於與阿史德烏默啜聯絡的,臣需要陛下幫忙。”

“這是要事,你需要朕怎麼幫忙?”李世民正色問道。

“臣想在初八冊封太子大典之時,借陛下之手向阿史德烏默啜傳遞消息。”趙雲澤說道。

“呵呵,你倒毫不客氣,讓朕也當起你的棋子來了。”李世民戲謔道,“說吧,如何讓朕爲阿史德烏默啜傳遞消息?”

趙雲澤拿出一張紙,呈給李世民道:“臣的打算,都已寫了下來,請陛下一閱。”

李世民接過紙,讀閱一遍後點頭道:“鵬羽思慮周詳,這對朕來說也只是舉手之勞,朕便依你。”

說完,李世民又望向趙雲澤隨身帶來的一個包袱,問道:“你的第二件事,難道與這包袱有關?”

“陛下明察秋毫!”趙雲澤送上一個馬屁,隨即打開了那個包袱。三個蹴鞠顯現出來。

“你不會是想跟朕玩蹴鞠吧?”李世民好奇的問道。

“臣豈敢耽誤陛下的寶貴時間玩鬧。臣帶這三個球來,是與今中午日食之事有關。”

第135章 驗收第114章 小露一手第338章 鍛造兵王(中)第354章 準備出征(上)第89章 深夜魅影(一)第468章 槍與鮮花(上)第346章 獵殺與反獵殺(上)第243章 進宮拜年(上)第13章 撲朔迷離(上)第8章 去個好地方第429章 新官上任第一把火(下)第506章 空中的浪漫(上)第489章 石城招商會(上)第431章 人不風流枉少年(中)第333章 特殊的考覈第304章 預備開學第520章 李世民的決斷(下)第5章 一肚子齷齪第332章 大比武(下)第326章 弄璋之喜(下)第336章 挖牆腳第258章 涇州之變(下)第14章 撲朔迷離(下)第256章 涇州之變(上)第528章 運籌帷幄(下)第142章 開衙與閱兵(下)第351章 被嫌棄了第44章 火器試驗(下)第109章 講武堂的構想(下)第263章 謀反鬧劇第241章 東風夜放花千樹(中)第220章 納徵(下)第177章 離間(上)第361章 戲弄趙德言第361章 戲弄趙德言第6章 入涇陽第326章 弄璋之喜(下)第136章 涇陽諜影第287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508章 公主駕到第183章 朔方之變(二)第12章 又戰涇陽第239章 解第244章 進宮拜年(下)第231章 洞房花燭夜第317章 王君廓之死(上)第195章 提親(上)第451章 借糧(中)第432章 人不風流枉少年(下)第128章 流水線標準化作業(上)第521章 運籌帷幄(上)第445章 黃金海岸(下)第461章 再施奇術第538章 二將奪一城(下)第296章 程咬金離京第47章 火鍋夜宴(中)第272章 大神歸位第325章 弄璋之喜(上)第392章 歸途漫漫(下)第515章 秋狩(四)第100章 傢俱廠開業(上)第23章 渭水之盟(二)第557章 真相大白第380章 陰山之變(上)第94章 到底誰是賊(中)第38章 鬱悶的方直第312章 被皇帝坑了第468章 槍與鮮花(上)第276章 非常審訊(上)第11章 賞狗毛三根第55章 拜師儀式(下)第515章 秋狩(四)第403章 再戲趙德言(下)第301章 最後一位會主第565章 鑽牀底的公主第242章 東風夜放花千樹(下)第274章 再戰王晊(中)第320章 朝辯論商第356章 爸爸去哪兒第384章 陰山之變(續二)第45章 說媒的與老年癡呆者第290章 羅神棍與丹藥(下)第167章 渭水逢故人(中)第505章 熱氣球(下)第72章 君子房玄齡第243章 進宮拜年(上)第212章 宰相門前七品官第379章 糊弄頡利(下)第17章 突襲前奏(上)第235章 推背第350章 茹毛飲血第252章 趙爵爺第103章 傢俱廠開業(中)第515章 秋狩(四)第384章 陰山之變(續二)第471章 平滅飛雲寨(上)第99章 政治小白第64章 收田第73章 羣英薈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