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童年之色

還記得童年是什麼顏色嗎?

是赤、橙、黃、綠、藍、靛、紫、黑、白?還是七彩繽紛,各種顏色都曾經存在過,卻又互不干擾,和平共處?

對帝王之女阿蒂亞次、殿閣之子阿育明、史學家之兒北辰來說,或許他們的童年是金色吧。在充滿了華水礫石之光的土地上出生、成長,被親人、老師或監護者守護着,縱使牢固的城牆外已漫天風雨、飛沙走石,他們也能在這片刻的和平中度過短暫的歲月。

可惜,這一切都走到了盡頭。他們無可奈何地成長,歲月的沖刷改變了他們心中對外界原本的感悟。漫長的歷史洪流有如滾滾而去的菀江之水,不爲任何人駐足,不爲任何事停留,不爲任何情所動。

首先,先來談談帝王之女阿蒂亞次•普清特這個人物。

你可以說阿蒂亞次對自己的命運別無選擇,因爲她的命運掌握在她父親蘭諾大殿下的手中。她作爲繼承人,不能也無法離開銀韻殿。她一直很乖,安靜地保持着對外面世界全無所聞、對社會生活常識一無所知的狀態。她被禁錮在那個被稱爲堡壘的建築物中,陪伴她的只有歷任殿閣和亭蘭,偶爾還有里斯克老師。上文沒有詳細介紹她在學校中發生的事,只以簡單的“阿蒂亞次一直是學校裡學習和術式成績最差的學生”一筆帶過,但從她從未在平日裡提上學的事基本上可以推斷得出。

同時,她對夜晚的瞭解也幾乎對牆外的一樣匱乏。由於從幼年就養成的習慣,每天睡前都會喝下殿閣士給她的一杯水,從而熟睡。可以說,她的人生有一個意料之中又令人惋惜的悲劇結局。而一直處於這種境地的她,對自己的命運從來沒有表現出一絲抗爭的心理。可能是她年紀還小,或許她根本就不知道除了接受現狀還能以別的方式存活下來。

她坦然地接受着一切,就像她從來沒有拒絕過睡前的那杯水。她心甘情願地矇蔽了自己的眼睛,寧可在夜晚沉沉睡去,也不願睜開眼睛看一看夜幕下真正的黑暗與敵人沉重的惡意。對夜晚來守護自己的亭蘭和夜晚的猙獰與恐怖渾然無知。最終短暫的一生也在睡夢中離去,什麼都沒有留下,就好像從未來到過這個世上。

阿蒂亞次•普清特最終以死亡的方式離開了養育她的銀韻殿,結束了她短暫的童年。

其次,來看看第二個人物,殿閣之子阿育明。

他自幼失去了母親,而父親也因工作一直十分忙碌。他同父親的關係不太好,十分厭惡父親的墨守成規,也對銀韻閉塞的統治方式十分不滿。還因爲父親同阿育流蘇的關係,導致他在學校和平日生活中備受同學和鄰里的嘲諷。與生俱來的力量讓他幼年時期充滿了恐懼,但父親僅把這當作是爲了引起他注意的謊話,而忽略了孩子的感受。這也是導致父子關係日漸變差的原因之一。

而與之相反的,是明對待里斯克老師的態度則是超乎尋常地好,明對老師也是發自內心地尊敬與信任。因爲殿閣工作的關係,明很早以前就認識了里斯克老師。並且在明爲天賦而感到困擾和無助的時候,也是里斯克伸出了援手,讓明接受自己的能力,讓明在生死交界的狹縫中安定下來。這裡暫時不談里斯克幫助阿育明的原因。

雖然從故事之初,明就因爲自己的能力(他在殿閣、阿蒂亞次身後看到了幾乎同步出現並擴大、象徵着離初始之地而去的漩渦),已經隱約發現了里斯克和大殿下的計劃。從小就能提前知曉死亡的明,在對待那些人必然離去的事情上十分地矛盾與無奈。他看得到、看得明白,但卻什麼都做不到,什麼都改變不了。

他想要抗爭,卻被裡斯克再三勸阻,否定了他的計劃,明每次都無奈地接受。但直到最後一刻,他仍然沒有放棄對希望的追尋。他希望能打破命運的束縛,希望能自己掌控人生,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雖然結果很可能會失敗,但要是連嘗試的勇氣都沒有,豈不是太窩囊了!不過,他的願望還是沒有達成。從後文可知,阿蒂亞次死在了被“黑眼珠”僱來的絲無音手上。通過對那夜暴雨中堡壘的描寫可判斷,殿閣如同里斯克之前所說的那樣,動用了禁術,很可能最後同絲無音同歸於盡了(就《金色童年》這部分而言,他們的命運還不得而知)。

夜半,里斯克將阿育明催眠引道至南城牆,跟清晨來到的絲水墨菀一起撞了銀韻的南牆,不知去向(其實文中有兩處伏筆,可以猜得出來)。

阿育明最終以有如逃亡般地離開了養育他的銀韻殿,下落不明,也結束了他的童年生活。

最後,也是在文中出現最晚的史學家之兒北辰•普清特。

母親阿菲娜•普清特是從小被公認的神童,現在銀韻殿擔任御聘的史書編撰人。父親華約•普清特也是研究歷史學的,在銀韻的學堂中教授歷史。他的家庭比起前兩個同齡人來說,除去物質方面的,就情感關係而言要美滿很多。他同阿蒂亞次和阿育明的關係並不緊密,在文中僅有聯繫的地方也都是通過他父親華約建立的。一是,他的父親華約是阿育明降級前的歷史老師;二是,華約同阿育明的父親殿閣,爭奪亭蘭阿育流蘇之女阿育上源的撫養權,最終以殿閣失敗告終。這樣看來,北辰似乎是個可有可無的人物,其實不然。

北辰的關鍵之處在於,他在無意識的情況下建立起了另一道關係網——銀韻殿和依合堡的關係。他比阿蒂亞次和阿育明都要年長,家中也算是書香門第的緣故,從小就博覽羣書。幼年因爲父母的緣故,看了很多的歷史書籍,但在長大後更喜歡閱讀星相學的書。學習成績並不好,但畢業考就在眼前。就目前而言考不上銀韻殿的任何一所學校(錄取分數線前五的學校由高到低排行榜:銀韻的歷史學院,貝利灣的經濟院校,銀韻的土木工程院系,貝利灣的語言學府,昇圃園的農林學校。依合神學院的錄取線是初始最低的,但仍然【代】【代】招不到學生),因而想走出銀韻殿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只是他這次有些失誤地叛逆期發作,在未徵得父母同意的情況下直接上交了志願書。阿菲娜從雷諾斯那裡得知了消息後,來責問北辰。華約在得知此事後,更是大發雷霆。北辰的父母可以說是在統治中心有些權勢的人,原本打算修改志願書,靠關係讓北辰進入銀韻的歷史學院就讀,但沒想到就在這時,阿蒂亞次被宣佈遇刺身亡,銀韻所有城民得前去參加繼承人的國葬。就在去銀韻內城的路上,他爲自己年少無知的所作所爲付出了代價。

他遭遇了依合的最高統治者依殿,並被依殿手下的一羣自稱爲“元素合”的生命體攻擊(依殿的試探)。北辰藉由自己讀過的基本星相學書籍,而掌握了一些基礎的御合術知識,併爲保全性命而發起反擊。依殿對北辰的天賦很是滿意,打算讓他立刻同自己離開。北辰意識到自己因逆反心理而填報依合神學院的錯誤,但爲時已晚。他被依殿一步步催眠,最後被強行帶出了銀韻殿。

可以說,北辰發生的事完全是他咎由自取的。他完全可以安安穩穩地度過自己的童年時光,,美滿的家庭(除了華約莫名其妙地收養阿育上源),飽讀詩書的父母,平靜的求學生涯,都是前兩個同齡人做夢都想不到的。可是他就是因爲自己的一時衝動,導致走上了一條不歸路,也不知他之後的日子會過得怎麼樣。看着看着,可能會有他簡直就是活該這種想法,但是他希望能衝破常規,放眼世界的精神還是值得前兩位學習。

北辰•普清特最終以被依合之主依殿坑蒙拐騙,強行帶走的方式,離開了養育他的故土,按劇情來說是前往了依合堡,結束了他在銀韻殿的童年生活。

文中出現的其他人物,暫時不給出詳細的回顧評述,在附錄頁中再進行簡單的人物介紹。

<全文完>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十七幕 北辰之願第十九幕 指定之人第十四幕 黛黑之夜第二十三幕 歸家之路第九幕 無言之理第六幕 絲氏之長第二幕 暗夜之魂第十四幕 黛黑之夜第五幕 殿閣之子第二十三幕 歸家之路第十幕 追憶之思第二十幕 依合之主第十六幕 亡命之徒第十八幕 陌生之客第七幕 平凡之日第十七幕 北辰之願第七幕 平凡之日第九幕 無言之理第四幕 郊外之居第二十幕 依合之主第十六幕 亡命之徒第十四幕 黛黑之夜第十一幕 雙面之人第十二幕 父子之爭第二十三幕 歸家之路第十五幕 暗殺之城第十幕 追憶之思第二十二幕 誘拐之童第六幕 絲氏之長第十一幕 雙面之人第十三幕 亭蘭之女第二十幕 依合之主第九幕 無言之理第七幕 平凡之日第十二幕 父子之爭第六幕 絲氏之長第十五幕 暗殺之城第十一幕 雙面之人第十五幕 暗殺之城第一幕 阿蒂之歌第十四幕 黛黑之夜第二十三幕 歸家之路第七幕 平凡之日第十九幕 指定之人第六幕 絲氏之長第六幕 絲氏之長第十八幕 陌生之客第六幕 絲氏之長第二十二幕 誘拐之童第七幕 平凡之日第十一幕 雙面之人第十一幕 雙面之人第七幕 平凡之日第五幕 殿閣之子第十九幕 指定之人第十幕 追憶之思第八幕 嚴師之徒第十四幕 黛黑之夜第十五幕 暗殺之城第十幕 追憶之思第二十三幕 歸家之路第十二幕 父子之爭第十四幕 黛黑之夜第七幕 平凡之日第十幕 追憶之思第十七幕 北辰之願第三幕 亭蘭之死第三幕 亭蘭之死第十二幕 父子之爭第十六幕 亡命之徒第九幕 無言之理第十八幕 陌生之客第三幕 亭蘭之死第一幕 阿蒂之歌第二十三幕 歸家之路第六幕 絲氏之長第十幕 追憶之思第七幕 平凡之日第三幕 亭蘭之死第七幕 平凡之日第十二幕 父子之爭第十九幕 指定之人第十七幕 北辰之願第三幕 亭蘭之死第十幕 追憶之思第九幕 無言之理第十二幕 父子之爭第二十二幕 誘拐之童第十幕 追憶之思第六幕 絲氏之長第十幕 追憶之思第七幕 平凡之日第十五幕 暗殺之城第九幕 無言之理第二十二幕 誘拐之童第十六幕 亡命之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