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7章【太空探索先行者們】

此刻,站在發言臺上的羅晟仍然在侃侃闊論。

“這一次成功回收無疑進一步證明了‘通過多次回收來大幅度降低火箭發射成本’是一種切實可行的方案,‘火箭回收’是埃隆·馬斯克最早在2013年的一次訪談中提出來的概念,他無疑是世界航天領域的偉大先行者。”

“在此之前,包括SpaceX公司在內,幾乎所有的航天火箭都是一次性不可複用的。而一旦完成使命就變成了一堆廢鐵和太空垃圾,即便是可以重複利用的‘奮進號’航天飛機,也由於修復起來太過費時傷財而被證明基本沒有課複用價值。”

場下的一些國內的媒體人會心一笑,暗道羅晟真的是會來事,一點也不肯吃虧,這個時候還主動提埃隆·馬斯克,明面上聽着似乎在商業互捧,實際上是在膈應人呢,明眼人都能理解。

因爲昨天馬斯克的火箭炸了啊,而星箭剛剛成功了且創造了歷史。

這也算是大佬們明爭暗鬥的日常系列了,也沒有人覺得羅晟不地道,要說不地道也是埃隆·馬斯克不地道在先,突然宣佈提前發射不也是在膈應羅晟嘛。

只不過,最後翻車了。

值得一提的是,埃隆·馬斯克在最開始發表火箭回收的言論時,更多的是迎來了業內人士的批判。

但是現在,傳統商用火箭發射提供商們終於上演了“真香”現場,可這活兒不是誰都能接的,很多北美傳統火箭發射服務提供商都因爲被SpaceX搶了訂單而被迫轉型或者直接倒閉,剩下的也是舉步維艱的維持着。

而飛速崛起的星箭國際,業界人士都相信可以預見的是,只要星箭國際宣佈承接發射服務,之後便會有一些僱主開始找星箭國際訂購價格更爲廉價的二手火箭發射服務了。

目前在全世界範圍內成立的衆多大小不一的私人太空公司裡面,藍色起源、SpaceX和星箭國際是公認的三大私人太空探索巨頭,都處於太空探索領域的第一梯隊,而其它私營航天公司諸如內華達山脈、軌道科學等都遠不如這三家,且這三家太空公司的成立都有自己的定位。

藍色起源成立最早,2000年就成立了,傑夫·貝佐斯是希望藍色起源能夠打造太空旅遊,所以該公司的可回收火箭只負責近地軌道,藍色起源無疑是貝佐斯的親兒子,他從亞馬遜公司賺來的錢、套的現金基本都砸在了這家公司身上。

SpaceX公司是埃隆·馬斯克在2002年成立的,最大的理想就是移民火星,相對來說,埃隆·馬斯克是三方之中比較“窮”的一個,所以公司的資金利用率高的誇張。

獵鷹系列火箭的研發費用只有5億美元,不過那也是得到了NASA的青睞,不但予以技術支持,還給了高達26億美元的國際空間站發射訂單。

不過總的來說,SpaceX的資金利用率確實很高,幾乎不浪費一分錢。

相比之下,羅晟就不是一般的“敗家”了,星箭國際幾乎晚了競爭對手十年才成立,而星箭項目截止到今下的研發投入已經高達60億美元以上了,幾乎是獵鷹系列火箭的12倍。

而且看這架勢還得加錢。

但如果仔細的分析就會發現,羅晟是必須要捨得,必須得這麼“敗家”,沒辦法啊,因爲起步晚,該交的學費終究還是補上的。

星箭國際除了有錢,真的是一無所有。

現在的技術儲備都是通過羅晟的“鈔能力”變出來的。

星箭國際的定位則是全太陽系的資源,儘管成立時間最晚,但是夢想、格局和野心確實是三家公司裡面最大的,也是最難實現的,包括打造太空天梯最終的目的還是爲了太陽系的資源,甚至太陽系以外的資源。

這都是對未來的暢想,也有無限可能。

媒體會上,羅晟繼續發言:“目前,星箭重型火箭的發射費用大約7000萬美元左右,雖然這一報價相比於其他火箭發射公司來說已經比較低廉,但可回收技術的應用能夠讓發射費用節省35%,大約2450萬美元,不計匯率變動大約1.7億元人民幣。”

“1.7億,這個費用對於任何一個企業來說都不是小數目,而且,隨着發射次數的增加,最終的費用應該可以更低。”

友商SpaceX公司目前的發射費用相較於傳統火箭發射能節省30%左右,大約1800多萬美元,而星箭能夠節省2400多萬美元,競爭力明顯要高於SpaceX公司了。

事實上,羅晟此刻說這些不是隨意說說,隨着技術的逐漸完善成熟,也該考慮商業化問題了。

公司一直入不敷出,雖說羅晟承擔研發費用完全沒壓力,但星箭國際如果自身不能自負盈虧,終究是不健康的。

再說了,放着錢不賺那不是腦子有問題嘛,錢總不能讓埃隆·馬斯克一個人賺了。

羅晟繼續說道:“……不過還是那句話,今天只是成功了一次,這並不能代表二手火箭回收再利用的技術就已經成熟了,未來的路還長着。”

“此外,鑑於此次發射的二手火箭只是把此前裝有火箭發動機的一級助推器和芯一級部分進行了回收,很多關鍵導航、制導控制設備都在二級火箭裡,而二級火箭已經入軌,回收起來難度更大,但也表明了星箭重型火箭仍然有巨大的改進空間和進一步大幅降低發射成本的空間。”

顯然,只節省了30%的發射費用是星箭國際所不滿意的數字,也是羅晟不滿意的,一旦二級火箭也能回收,就能進一步再節省40%左右的發射成本。

羅晟補充道:“……這一切的考慮都在星箭國際的計劃和掌握之中,因爲我們很有可能會在今年年底看到可全面回收再利用的火箭,星箭的終極升級版本‘星箭17E’型號的首次試飛,屆時我們還將把整流罩的回收正式納入計劃之中。”

此話一出,現場的媒體不由得再次獻上了掌聲。

“爲什麼我們要把整流罩也納入回收名單裡面呢?這個看似平凡的外殼實際上造價高達4500萬元人民幣,佔了火箭整體10%的成本。”

說到這裡,羅晟打趣的又補充道了一句:“這不容易,不過這可是撿錢啊,如果連撿錢都嫌棄難那還幹什麼?”

“哈哈~”

現場的媒體記者和看直播的吃瓜網友都笑了,竟是無言反駁。

不過,這個錢也不是一般的人能撿啊。

火箭發射,說的接地氣一點就是太空快遞,其實就是爲了送貨而已,而整流罩就是快遞包裝盒,裡面就是金貴的的貨物,說的專業一點就叫“有效載荷”,貨物就是衛星之類的東西。

而這個包裝盒就有點厲害了,試想一下屁股上面頂着三級火箭,高溫、高熱、高速、強氣流在大氣層裡面衝擊,自身不破是基本要求,同時還要對整流罩內部的溫度、溼度進行調節。

裡面裝着的可都是衛星這些精密的也是火箭整體最昂貴的東西,外面大氣的煙霧進來一點都不行,而且整流罩還得越薄越好,這才能提高有效載荷。

火箭發射過程中,從地面到外太空這段路程要經歷一連串極端環境的試煉,之後還要能夠確保在到達預定軌道時精準打開。

這裡面涉及到了太多的技術,4500萬元人民幣的包裝盒是一點也不過分,同時正因爲昂貴,佔了火箭成本的10%左右,當然要考慮回收再利用了。

此時此刻,媒體會現場的一位記者看着發言臺上侃侃而談的羅晟,不禁感慨道:“如果說人類未來的征途是星辰大海,那麼羅晟所引領的星箭國際、埃隆·馬斯克所引領的SpaceX和傑夫·貝佐斯所引領的藍色起源則很有可能是這一征途的先行者。”

再次的國內媒體界人士頗爲振奮的是,這三大先行者之中有華國人的一席之地。

……

第607章【進軍醫療科技領域是遲早的事】第230章【升級(1900月票加更)】第089章【“Azure(蔚藍)”計劃】第794章【這就是大佬的格局高度嘛?】第736章【走高端路線】第879章【羅晟=財富密碼】第397章【ieP的售價】第098章【新記錄?】第540章【遇事不決,氪金解決】第116章【收穫的季節到了】第674章【羅晟的損招】第831章【《三國》與《諸子百家》】第858章【家電行業老總雲集】第925章【羅晟的解決方案】第131章【滿載而歸(2/4)】第161章【高光時刻】第493章【空頭們的心態瞬間崩潰】第588章【科技戰已經打響】第129章【頭鐵的G胖(4/4)】第635章【全方位領先,這就是Azure-5】第1024章【史詩級的分紅規模】第021章【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第576章【召集團隊,準備入市】第350章【Azure-3發佈會】第114章【讓業界懷疑人生的合資公司】第561章【超級補貼兜底計劃(深夜福利更新,求票)】第231章【馬總聽了想打人】第418章【索尼被氣吐血三升都是輕的】第535章【最富有的企業與最富有的國家對拼財力?】第105章【谷歌的武斷】第397章【ieP的售價】第358章【新的口號目標】第350章【Azure-3發佈會】第843章【報價】第006章【課程表[×],撩妹神器[√]】第893章【軍工訂單與老鄉別走】第687章【用對手的資源來孵化自己的公司】第680章【來自羅晟的靈魂拷問】第525章【兩極分化的口碑與……Azure-5?】第862章【天梯纜繩的技術突破】第177章【大佬時刻[求訂閱、求月票]】第297章【從硅谷漂洋過海的爆炸性消息】第466章【大佬互懟名場面】第670章【地平線安全公司】第054章【會面】第742章【叔?記住啦,要叫哥!】第245章【不要急,沉住氣】第008章【爆紅】第345章【質詢】第932章【談判,全球爲之矚目】第236章【新品發佈會】第732章【炸了】第021章【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第096章【新業務上線】第162章【向“牙膏廠”學習[感謝“手撕鬼仔”的萬賞]】第012章【故事大王羅老闆】第019章【照片標籤功能】第165章【新世紀什麼最值錢?(求…求訂…求訂閱…)】第948章【崩盤!崩盤!再崩盤!】第575章【暗潮涌動的資本市場】第729章【生化機器人蜻蜓】第797章【誰說吃瓜羣衆是不明真相的?】第314章【國資辦回訪】第671章【仿生人1號原型機:奧古斯特·弗朗】第455章【和互聯網一樣龐大的恐怖科技帝國】第703章【閃斷了全球上億吃瓜羣衆的老腰】第155章【攪局者孫政義[爲“飛言人”萬賞加更]】第207章【只有“敗”的越厲多才掙的越多】第673章【無法調和的矛盾,談崩】第175章【來啊,互相傷害啊[月票加更]】第010章【擴張!擴張!擴張!】第300章【嘴上說不要系列】第990章【舔的太快不給別人機會的劉賭怪】第289章【從陸地拼到了海底】第391章【智能平板推出在即】第492章【羅晟的離間之計】第522章【讓Azure手機全面智能化】第393章【業界看衰】第915章【一個真敢投,而另一個真敢接】關於最近主角技術開源的爭議第200章【豐收的一年】第612章【SIA扛不住壓力了】第323章【現代工業裝備的“大腦”】第832章【從來沒有因爲一款遊戲失眠過】第837章【價格確定】第181章【老徐上門跑業務】第485章【給華爾街一個驚喜】第667章【私人實驗室啓動】第429章【跨界進入生命科學領域?】第338章【提前半年成爲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264章【翻車現場?】第896章【騙補貼、套項目的潛在問題(加餐)】第277章【韓國人的不滿與實誠的身體】第484章【與鍾元宏的談話】第181章【老徐上門跑業務】第911章【星箭國際第二火箭基地 】關於後續宇宙篇劇情向讀者調查諮詢本章對近期劇情單獨解構,劇情上有困惑的讀者或可一閱。第993章【戰鬥天使與強化人的第一次接觸】第468章【高通急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