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開發者大會,一本正經的炫耀】

時間進入4月中下旬,藍星科技集團在4月19日這天對外發布了2013年一季度審計財報,張博文也就業績報表召開了例行的媒體發佈會,對市場和投資者傳遞公司在今年的展望,但拒絕對集團公司定下具體的業績指標。

藍星科技從來不對下個季度或下個財年定確切的業績指標,這一點谷歌也一樣,都不想成爲金錢的奴隸和賺錢機器。

財報顯示,藍星科技集團一季度全球營業收入236.5億美元,相較於上個季度211.7億美元不但已經止跌,並且大漲了11.71%。

一季度淨利潤38.31億美元,淨利潤率16.2%,創下藍星科技歷來營收的最低位,要知道顛覆時期的淨利潤率一度飆升到了37%的恐怖程度。

不過對於時下的藍星科技來說,淨利率真不是重點,重點是營收的增長率,這意味着市場份額的回升與開拓新興市場是有回報的。

只要佔領了足夠多的市場份額形成了實際上的壟斷局面,養肥了再殺啊,到時候今天丟失的利潤將來都能連本帶利的納入囊中。

這份審計財報符合華爾街分析師的預期,第二天納斯達克股市反應很及時,藍星科技集團的股票大漲了6%,盤後交易每股報收459.28美元,總市值達到了8956億美元,穩坐世界第一上市公司的寶座,是排名第二的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的兩倍有餘。

在過去的一年來,藍星科技的股票經歷多次衝高回落再崛起,把散戶們虐的死去活來,但三落三起都從來沒有丟掉世界第一上市公司的寶座,這也從側面映襯着當今時代是科技寡頭取代石油金融寡頭的趨勢。

藍星科技作爲如今全球科技股的實際頭牌就不說了,後面的微軟、谷歌、亞馬遜都在奮起直追,以新興科技驅動經濟增長是爲來的主題。

……

隨着時間的推移,進入4月下旬,藍星科技集團2013年度開發者大會在本月28日這天如此召開。

開發者大會的進行地點就在莫比烏斯環新總部的室內大廳,最高足以容納四五千人與會的大型活動會場,全球的開發者都已經在兩天前來到了蘇城。

這段時間對於世界上的開發者們而言也是異常繁忙,要各種奔波於世界上各大科技巨頭的總部參加大會。

這不,馬上進入的五月份就是谷歌的I/O大會,隨後是微軟的開發者大會,甲骨文公司的OOW大會等等。

上午九點。

大會現場雲集了來自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開發者,總共有3000多人,絕大多數人都是人手一臺蘋果電腦,人手一臺Azure-3或ieP平板。

走道上時不時就有媒體記者扛着相機裝備進行拍攝,在最好的位置已經被先到的記者佔領並架起了自己的設備。

會場觀衆席的整體光線偏暗,全場顯得頗爲安靜,大部分的開發者都盯着放在自己大腿上的工作電腦,或是安安靜靜的思考着什麼,也有一些人在相互間交頭接耳的低語私聊着。

這時,現場的話筒傳來了聲響:“女士們,先生們!掌聲歡迎有請藍星科技集團副總裁兼雲計算部門執行總裁陸琦先生揭幕開發者大會。”

會場觀衆席區域的燈光全部關閉,燈光聚焦於前方的舞臺上,現場也隨之傳來了一陣不是很熱烈的掌聲,大家都是公式化的隨意鼓掌什麼的,默默的注視着前方。

只見得一位戴着眼鏡、穿着一件白色長袖襯衫、佩戴着一條領帶的中年男子不急不緩地走上舞臺,他的身形並不高達壯碩偉岸,顯得頗爲精瘦精悍。

但這個人業界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科技大咖。

陸琦,一個從雅虎離職之後全球IT界的巨頭都爲他接下來的工作操碎了心的男人,被藍星科技和微軟同時爭奪的,最終陸琦選擇了加入藍星科技,並且掌管最重要的產品星雲StarCloud至今。

如今,陸琦已經是藍星科技集團的董事之一,早在兩年前羅晟就把他提名坐進了董事會,現在是集團公司絕對的核心層高管之一,年薪已經漲到了1.5億美元以上,比公司的二號人物張博文都要高。

不過相比較年薪,陸琦加入藍星科技至今獲得的0.325%的期權股票獎勵纔是大頭,按藍星科技當前市值計算,他持有的股票價值高達29億美元,這還不算他持有的其它資產。

不過財富到了陸琦他們這些人的數額程度,一輩子也揮霍不完了,事業理想和精神追求才是他們渴望的東西。

此時此刻,舞臺上的陸琦做了簡單開發問候便直入正題:“今年是藍星科技誕生的10週年之際,從今年開始我們不再以互聯網廣告服務提供商自居,從本次開發者大會起,在屬於本集團公司特殊的一年,我們宣佈選擇全面轉型AI軟件服務商,致力於將AI系統化的融入到這一系統之中。”

場下的開發者都默默的聽着看着,國際友商同行也一樣默默的關注着。

陸琦這話無疑是說明藍星科技這一次要押寶All in在人工智能領域,不少人依然清晰記得上一次是由羅晟在2006年宣佈All in的雲計算服務,把當時IPO的56億美元全砸進去,當時根本沒有人看好,一度讓藍星科技的股價下挫。

那一次的All in導致的結果便是如今的藍星科技成就爲世界第一大雲服務公司,業內所向披靡。

這一次,業內不會像上一次那樣了,全球各大科技巨頭紛紛在人工智能領域先後發力,熱潮不但沒有褪去,且進一步攀升了。

陸琦有條不紊的聲音響徹全場:“在當今雲服務即將進入氾濫的時代背景下,藍星科技要用人工智能在行業內打出差異化優勢,以社交網絡出生的藍星科技近年來大舉佈局雲端市場,包括海底數據中心等等,選擇了將人工智能技術具象化到雲服務中。”

陸琦擲地有聲道:“我們將提出全新的概念,並整合爲兩大並行業務協同發展的戰略。即:【智能雲計算Intelligent-Cloud】和【智能邊緣計算Intelligent-Edge】。”

羅晟或者說藍星科技都是日常喜歡提出新概念,什麼雲計算、大數據、自媒體等等,大家都習慣了。

其實,這也是藍星科技始終保持強大創新活力的一種側面映襯。

“傳統意義上的雲計算,需要將用戶的數據透過層層網絡才能傳輸到大型服務器陣列中進行處理,但是絕大部分物聯網設備其實並不需要特別強大的算力來進行支撐,這就造成了不必要的網絡資源浪費。”

業界一聽側目連連,尤其是一些企業級客戶羣體,聽到這話肯定是高興的,這其實就是在向業界表示藍星科技正在開發新技術進一步降低成本,反過來就是增強產品和解決方案的國際競爭力。

國際友商同行們聽了卻頗爲凝重,降低成本就意味着提高國際競爭力,現在藍星科技的解決方案相對於谷歌、微軟、賽富時這些企業而言,是真的物美價廉,其所帶來的國際競爭力是讓同行羨慕嫉妒的。

北美的一些公司已經開始怨聲載道了,紛紛喊話當局如果不準公司與藍星科技合作就裁員,要麼當局給公司補貼。

沒辦法,過高的成本必然導致競爭力的缺失,最典型的就是馬萊西亞本土的電商公司PrestoMall與外來者的亞馬遜公司之間的競爭。

亞馬遜公司雄心勃勃的進軍東南亞市場,覺得很快就能搞定這塊市場,光頭貝佐斯豪言半年就能佔領這片市場。

結果臉都被打腫了,尷尬的不行,到現在本土的PrestoMall公司開始起飛了,兩個財年近200%的增長率把亞馬遜遠遠的甩在了身後,如今又接入了藍星科技的解決方案,競爭力無疑進一步的提高。

不少人其實已經知道了羅晟的戰略意圖,藍星科技開拓新興市場經濟地區的戰略,其中一條主線就是幫助當地企業提高國際競爭力,然後和發達國家地區的企業競爭,從而倒逼發達國家地區的企業迴流而向當局施壓。

同時,這一舉動也能得到新興市場經濟地區當局的鼎力支持,在這種“利他主義”的互惠互利戰略下,獲得當地的支持是毫無懸念且情理之中的。

所以藍星科技到第三世界新興市場都是廣受歡迎。

“邊緣計算其實就是要通過在本地或是小型網絡環境中部署服務器,來就近對物聯網設備提供算力支持,從而進一步降低AI雲計算的接入成本。”

“在智能雲計算方面,藍星科技今年要爲全世界的開發者們推出兩款全新的‘雲編程工具’,第一款叫IntelliCode,這裡面內置的AI能夠讓開發者在編程過程中提供智能化建議,從而改進代碼質量並提高生產力。”

碼農一聽表示眼前一亮,好東西啊。

“而另一款名叫LiveShare的軟件則允許多名開發者實時在藍星科技集團旗下的編程環境中協同進行代碼的編程和調試工作。”

“在智能邊緣計算服務方面,藍星科技則選擇了旗下的開源雲平臺,並推出了配套硬件設施,從而使得第三方物聯網設備開發者能夠更加得心應手的將其技術運用到自家的產品之中。”

說到這裡,陸琦帶着淡定的表情卻一本正經的炫耀道:“在這之中,我們今年要推出的PKB和PBB兩大項目是藍星科技在Star-IoT-Edge技術引以爲傲的殺手鐗。”

“其中,PKB是一款小型深度學習傳感器套件,內嵌了包括藍星科技旗下新一代深度傳感器在內的多種傳感器,結合了藍星科技的邊緣計算的架構服務,可被用於處理計算機視覺任務中。”

“而PBB則是一款人工智能專用處理平臺,其中的核心計算設備是機器學習專用芯片,得益於這類芯片的物理特性,開發者可以自行編程定製這一芯片功能。”

藍星科技也開始深度佈局底層架構了,這讓硅谷科技巨頭們感到極度不適,這是越打壓越要做?

還是說打壓的力度不夠?

……

第858章【家電行業老總雲集】第244章【秦微木的驚人神預言】第130章【誰也逃不過真香定律(1/4)】第858章【家電行業老總雲集】掉809章【羅晟的當前身價】第595章【曝光】第397章【ieP的售價】第724章【科技改變生活,創新改變世界】第517章【一家公司便超7.7萬億港幣大盤硬核歸來!】第341章【鬥一鬥法,其樂無窮】第190章【從冷場到火爆的線下體驗店】第395章【赤果果的炫耀,友商羨慕死的節奏】第773章【半隻腳踏入第四次工業革命】第652章【SpaceX搞大新聞,太空競賽進行時】第975章【傳統藝能】第623章【私募神話的誕生(加餐)】第587章【這些年我們其實進步很大】第598章【誰到底纔是工具人?】第771章【定下基調】第676章【炸毛的鷹醬】第739章【張博文:老闆你坑我啊!】第672章【又開始耍流氓】第858章【家電行業老總雲集】第185章【“全家桶”集體搬遷移動互聯網】第819章【新玩法,競價供貨】第713章【都在搞事情】第239章【售價】第285章【我們是來交朋友的】第062章【能賺大錢的就兩種人】第089章【“Azure(蔚藍)”計劃】第887章【驚喜不驚喜?意外不意外?】第130章【誰也逃不過真香定律(1/4)】第961章【兩大經濟帶初步通網】第069章【李銘遠的想法】第302章【晟峰投資管理基金】第094章【白度很焦慮】第299章【都是塑料朋友情】第337章【心塞的微軟欲跳腳的甲骨文】第992章【首批訂單】第834章【舔到應有盡有系列】第552章【驚豔!驚爆!】第156章【目標,納斯達克![爲“飛言人”萬賞加更]】第240章【席捲曰本】第048章【BALT四巨頭】第995章【螃蟹的逆襲】第204章【“星河之城”解決方案】第204章【“星河之城”解決方案】第355章【火爆的銷售景象與炫酷的AI助手】第810章【“全市零元購大狂歡活動”】第455章【和互聯網一樣龐大的恐怖科技帝國】第1011章【避難的漂亮國富豪們】第534章【完美的薅了一波全世界的羊毛】第307章【史詩級的IT團戰大PK?】第634章【真正意義上的全面屏】第837章【價格確定】第136章【微博MicroBlog(3/5)】第402章【微信是未來移動互聯網圈永遠的熱點】第736章【走高端路線】第472章【鯤鵬0611發佈會】第821章【利潤溢價近兩千億美元】第310章【燙手的錢要降降溫才能拿】第535章【最富有的企業與最富有的國家對拼財力?】第814章【互搶截胡】單章之水不水的問題第977章【欲讓其滅亡,必使其瘋狂】第229章【一夜爆紅的神秘高手(二合一)】第524章【試圖衝擊高端市場的友商同行很絕望】第870章【火爆】第675章【佈局墨西哥】第104章【赫利的瘋狂點子】第194章【佈局次貸危機】第461章【盆滿鉢滿與新的佈局】第641章【友商的應對】第850章【跟着羅晟幹,不愁沒錢賺】第399章【《鋼鐵俠2》上映,大佬實名客串】第984章【俱往矣】第283章【納尼?這是全息投影麼?】第603章【把整個數據中心放入幾瓶DNA中】第806章【大白基金的安排】第527章【公司的利潤出問題了!】第626章【讓EU倒過來求我】第009章【拉投資】第608章【機械工程天才陳信】第643章【世界第一富二代】第187章【蔚藍海岸首款產品發佈會[4.7千字大章求票]】第892章【一入場而定乾坤】第762章【上億人口的飯碗威脅】第012章【故事大王羅老闆】第209章【終於把老美拿下了[1400月票加更]】第876章【大型海鮮捕撈現場】第919章【推至風口浪尖的晟峰資本】第881章【上帝,我絕對不想遇到這種八腳怪武器!】第694章【各方博弈】第419章【我們,只需要玩個痛快】第999章【羅晟所等待的時機】第678章【被折騰到苦不堪言的北美科技巨頭們】第164章【時代真的變了(求訂閱)】第273章【天下攘攘,皆爲利來】第534章【完美的薅了一波全世界的羊毛】第887章【驚喜不驚喜?意外不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