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超級猛料,同行的完美襯托】

其中率先出來發表評論的赫然便是前世界首富

蓋茨在自己MicroBlog上發表微博文評論道:“看着聽證會上的羅晟,彷彿看到了十一年前的自己,如果1998年的司法部聽證會上,能像羅晟這樣成熟與圓滑,沒有那麼強硬對抗和傲慢無禮的話,或許就不會有隨後的分拆判決和自己辭職,微軟後來也會有不同的發展軌跡。”

蓋茨發了一條微博文還不過癮,隨後又發了一條:“面對議員們的提問,羅晟表現的非常好,我相信他會讓消費者對藍星科技的隱私問題感到滿意。”

毫無疑問,蓋茨的兩條微博文在字裡行間都對羅晟在聽證會上的表現大加讚賞,認爲處理的非常好。

蓋茨算是這方面的“受害者”了,兩條評論給人的感覺有點惺惺相惜的感覺,至少表面上是如此。

隨後讓人出乎意料的是,在蓋茨跳出來力挺之後,谷歌、雅虎等大佬們也紛紛在這件事情上公開發表評論,都力挺羅晟。

硅谷大佬們居然力挺一個華國人?

這讓國內的吃瓜羣衆一臉懵逼,這不科學啊,裡面還有一大羣藍星科技集團的競爭者,這麼大度?

羅晟還不知道,他沒有關注最新的資訊,聽證會結束之後他就離開了。

如果他知道硅谷大佬們競相力挺他,肯定是會心一笑,這些人個個都是做賊心虛啊,無一例外都出現在“棱鏡計劃”的名單之中,如果知道這些內幕,對於他們此刻跳出來大肆力挺羅晟的行爲就不感到意外了。

外界已然不平靜,各大媒體都在報道羅晟的聽證會。

毫無疑問,羅晟的巧言令色之辨輕鬆的應對了一個又一個的質詢,沒有從中找到半點便宜。

本來各大媒體都以爲這是羅晟非常艱難的一次公關危機,沒想到卻進一步成就了他個人,反倒是老美的各大議員成爲被調侃的對象了。

翌日,羅晟如約的去參加了蓋茨邀請他的私人晚宴,結束之後便於第二天啓程回國。

有了這一次經歷,羅晟覺得今後還是少來美帝的地盤爲妙,能不來就儘量少來。

常在路邊走,總會有溼鞋的那天。

指不定給你來一個東哥套餐就好玩了。

還是穩健一點好。

就在羅晟前腳剛剛回國,北美那邊就突然要求NSA對藍星科技的數據庫進行調查,理由是不能憑藉羅晟的片面之詞就判定藍星科技在數據安全和隱私問題是安全的。

至於壟斷問題,這事情反倒是次要的,因爲有微軟在前,這件事情相對來說更加困難。

外界都以爲羅晟會答應,畢竟他在聽證會期間給人的感覺是隨和、非常好說話,爲此國內有些公知、大V拿這事情來說羅晟在面對美國人的時候唯唯諾諾。

然而事實再次無情打臉,藍星科技官方隨後迴應,首先強調公司沒有出售數據給任何第三方,也確實沒有,同時果斷的拒絕了NSA針對藍星科技集團旗下數據庫的開放。

一個字就是:剛!

羅晟的應對之策讓許多業界人士暗地裡佩服不已,聽證會期間柔和至極,但實際行動毫不含糊,可謂是剛柔並濟,無可挑剔。

藍星科技集團如此不聽話,NSA真可謂是恨的牙癢癢,最可恨的是一時間還拿不出靠譜的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

因爲找不到合理的理由強行執行,藍星科技的一切都符合當地的法律標準,接地氣的說是完全按照老美製定的遊戲規則來玩的,如果強來意味着衝擊法律本身,帶來的負面影響更是巨大。

只會激起更多北美本土企業的不安和激烈反對,因爲會衝擊到老美自家的精英階層,當初次貸危機爆發的時候,鮑爾森希望美國的各大銀行出來救市、託市。

但華爾街是異常抵抗的,而鮑爾森對那些銀行家也無可奈何,最後也是不了了之,因爲這會出現涉嫌干涉自由市場的行爲,這不符合當地的法律和原則。

道理其實是一樣的,羅晟敢這麼剛那也是心裡有底,他不怕NSA的起訴,打官司根本就不怕,因爲一切都是在他們制定的遊戲規則框架之下玩起來的,沒有半點逾越,打官司的結果要麼贏,最壞也肯定不會輸。

毫不誇張的說,在NSA的眼裡,羅晟簡直就是他們的眼中釘、肉中刺,如鯁在喉一般難受。

不過在三天之後,老美已經根本無暇顧及藍星科技了,因爲一場驚天的監聽醜聞瞬間引爆了全世界,尤其是在歐洲引更是起了軒然大波。

德國人更是憤怒。

而始作俑者就是來自英國《衛報》的獨家報道,面向全球揭發NSA的“棱鏡計劃”,羅晟和藍星科技集團一夜之間過氣,“棱鏡門”醜聞成爲了全球各大主流媒體的頭版頭條的新聞。

……

【這些令人震驚的內幕……】

【棱鏡門醜聞驚爆世界……】

【多家北美IT巨頭參與NSA棱鏡計劃……】

【《衛報》獨家揭幕監聽醜聞……】

【棱鏡計劃……】

【棱鏡計劃……】

【棱鏡計劃……】

這一天全世界的主流媒體聚焦在一個事件身上,也即是“棱鏡計劃”或者說是“棱鏡門”監聽醜聞事件。

幾乎所有的媒體都圍繞在這件事情上進行鋪天蓋地的報道,當天“棱鏡計劃”關鍵詞上了谷歌搜索詞條,熱度指數直接登頂榜首。

也引發了全球各地的吃瓜網民圍繞這次監聽醜聞事件的議論。

而直接爆料人愛德華·思諾登出名了!

如此超級大猛料,也是讓全球媒體都處於極度亢奮的狀態。

老美現在是焦頭爛額,爆出如此驚天的醜聞內幕,哪還有心思去管藍星科技的隱私問題,現在只會讓公衆更加堅信藍星科技拒絕NSA是明智的選擇。

北美國家情報總監緊急召開新聞發佈會對外表態:思諾登的“魯莽的披露”已經在全球媒體中造成了“顯著的錯誤印象”。

NSA向美利堅司法部申請對思諾登的行爲進行犯罪調查。

如果說“棱鏡計劃”是此次突發事件的最勁爆的猛料,那就大錯特錯了。

僅在“棱鏡計劃”醜聞被曝光一週之後,《衛報》再次披露更加勁爆的內容,直接讓全世界炸鍋了,包括成千上萬的吃瓜網民都坐不住了。

《衛報》再次放大招,獨家揭幕由思諾登爆料了一個代號爲“Xkeyscore”計劃。

這是NSA的一個絕密監控項目,該計劃預計在2013年左右成爲覆蓋面最廣的竊取網絡情報的計劃,幾乎涵蓋了一個普通用戶在網上的一切行爲,包括郵件內容、網絡訪問和搜索以及相關元數據。

NSA爲支持該項目運作,計劃在全球150個地點設置超過700個服務器,特工只需要輸入對象的電子郵件等簡單信息,就能對其進行實時竊聽。

這件事情簡直不得了,讓NSA和北美當局深陷其中,疲於奔命應付憤怒的公衆。

也就是這件事情,全世界一夜之間流行了一個新的操作,網絡用戶尤其是企業用戶,他們筆記本電腦上的攝像頭都貼上了一個小創口貼。

生產創口貼和膠布的廠商因此賺了一筆橫財。

而讓NSA雪上加霜的是,維基解密網站也在這個時候披露了一份由思諾登提供的高達10TB的文件資料,把此次監聽醜聞事件推向了高峰。

這10TB的竊聽資料證據在全球各大網絡瘋傳,根本就沒法封,封不過來。

一連串的猛料相繼曝光出來讓措手不及的NSA應付到心力憔悴。

在披露的10TB資料當中,有一段來自一次NSA內部會議的錄音讓藍星科技火了,根據錄音內容顯示,NSA對於藍星科技非常不滿,原因就是始終拒絕NSA收集藍星科技集團旗下數據庫的數據信息,並且在錄音內容裡面明確表示藍星科技作爲全球影響力巨大的互聯網巨頭,是確保“Xkeyscore”計劃竊聽數據資料完整性不可或缺的一環。

內裡面還明確表示如果羅晟不就範,必須要對其採取特殊手段使其屈服。

NSA第一直覺就是懷疑是不是藍星科技乾的,因爲醜聞曝光之後,藍星科技成爲了第一受益者。

可是懷疑卻拿不出證據,即便拿出證據來也不能怎麼樣,對於藍星科技最差的結果頂多退出北美市場。

這段資料被曝光,華爾街和市場立刻做出反應,藍星科技集團的股票在當天應聲大漲了9%,而且後續幾天接連大漲,之前蒸發的市值不但全都吃了回來,總市值還被推到了2781億美元的全新紀錄,在全球上市公司排名中位列世界第三。

內地的吃瓜網友看到這樣的結果簡直樂壞了,用網上流傳的一句話來形容:全靠同行襯托。

誰也沒有想到最大的贏家居然會是藍星科技集團。

如今爆出的超級猛料,在與之前羅晟出席聽證會一對比,一個正義的形象以前所未有的鮮明姿態樹立在全世界人的面前。

現在普通用戶更加信任和放心使用藍星科技集團旗下的產品和服務了,股市有大漲,那必然有另一個地方會大跌,不是別的地方,正式此次出現在“棱鏡計劃”醜聞名單上的谷歌、雅虎等幾大硅谷科技巨頭。

而這無疑是對藍星科技集團一次前所未有的宣傳,比任何廣告都管用,堪稱是一場史詩級的廣告宣傳。

……

第530章【真的要來個徹徹底底的魚死網破?】第229章【一夜爆紅的神秘高手(二合一)】第133章【新的公司架構解決方案[乾貨](4/4)】第494章【原地爆炸,有內鬼!】第273章【天下攘攘,皆爲利來】第712章第932章【談判,全球爲之矚目】第923章【初戰告成】第659章【打造自己的私人發射中心】第423章【方舟即將起航,再不登船就等死吧】第342章【送老美一個“驚喜”!】第906章【滿眼都是曾經自己的樣子】第502章【我們不喜歡錢,跟錢打交道是迫不得已。】第863章【碳納米管絲的恐怖軍事價值】第073章【越罵越火】第674章【羅晟的損招】第733章【大白(●—●)】第086章【處於混戰的互聯網行業】第245章【不要急,沉住氣】第043章【許勇的擔憂】第044章【用戶的激烈抵制】第926章【格局?是割局!一割就是十萬個億的那種】第899章【主編,超級猛料,立刻給我安排頭版頭條】第035章【給你一個等待期咯】第116章【收穫的季節到了】第453章【一紙傾銷訴訟,雙方對簿公堂?】第571章【被大佬關注了】第272章【可以出手了】第410章【大疆】第463章【你動下試試看?我讓你滅頂之災!】第858章【家電行業老總雲集】第1014章【平叛】第823章【外國小夥勇闖大A】第423章【方舟即將起航,再不登船就等死吧】第907章【可能被扣上太空武器的帽子問題】第300章【嘴上說不要系列】關於後續宇宙篇劇情向讀者調查諮詢第261章【內地娛樂圈的浮想聯翩】第651章【賺的太狠,眼紅了】第089章【“Azure(蔚藍)”計劃】第717章【五百億美元經費轉運難題】第761章【矚目】第372章【AI技術的進步是關鍵】第078章【再臨北美】第378章【解決方案與報價】第972章【楊寧的實驗報告】第1007章【收割】第487章【第一輪交鋒】第608章【機械工程天才陳信】第970章【合理的耍流氓】第549章【“臨時牌照”延期與記者招待會迴應】第761章【矚目】第881章【上帝,我絕對不想遇到這種八腳怪武器!】第485章【給華爾街一個驚喜】第1008章【行動】第297章【從硅谷漂洋過海的爆炸性消息】第683章【一個假消息就搞垮一家技術巨頭】第453章【一紙傾銷訴訟,雙方對簿公堂?】第064章【雖在當下,但經營未來】第969章【生化技術應對生物技術】第815章【收割與抄底】第119章【快樂就完事了】第829章【初入虛擬世界】第963章【強勢】第810章【“全市零元購大狂歡活動”】第337章【心塞的微軟欲跳腳的甲骨文】第409章【小弟想過好日子得先把大哥伺候好了】第139章【成績單出爐(求訂閱)】第144章【三大聯合保薦人】第287章【內部培養計劃】第550章【蔚藍電動汽車發佈會】第682章【在期貨市場坐個莊,狠撈一筆】第499章【果斷出手,我藍星科技希望領投D輪融資】第202章【變故,投資人心態原地爆炸】第771章【定下基調】第011章【初創團隊】第580章【一場高精尖領域的科技戰已是近在眼前】第589章【火力全開】第747章【重磅消息】第699章【抄底,急速大反轉】第839章【震驚的網管們】第712章第360章【雷布斯要放大招啦!】第1026章【超導磁浮空天穿梭載具】第743章【好萊塢這座大山,該晃它一晃了】第006章【課程表[×],撩妹神器[√]】第860章【行業鉅變的開始】第196章【我要沽空這些債券】第115章【我要把互聯網裝進口袋裡】第393章【業界看衰】第319章【發佈會】第873章【瘋狂進擊的星箭國際】第704章【戰果】第923章【初戰告成】第738章【“二張”互撕】第269章【新項目,跨平臺聊天應用】第173章【能不能別每次都玩這麼驚險…】第648章【谷歌的隱憂與迫切感】第299章【都是塑料朋友情】第533章【想要在這個世界混得開,就得豪橫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