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從冷場到火爆的線下體驗店】

【感謝併爲“小小書謎帝”的舵主打賞加更!】

——

申城,外灘。

從兩百多天前開始,這裡就有一棟建築破土動工,總的預算是6582萬元,在上週已經交付可以投入使用了。

這棟建築便是蔚藍海岸公司在這座時尚而摩登的城市中的第一家線下單體直營旗艦店。

在外灘,這家直營店不算是標誌建築,而且也不是什麼高層建築。

但絕對是當地獨具特色、有着極高辨識度的一棟建築,給走過的路人第一感受就是這棟建築很高大上,逼格拉滿,科技感十足。

這棟建築是由一家叫做Spark建築師事務所提供的設計方案,採用了輕鋼、石材但最多的是由玻璃材料設計成的晶狀幾何體立面,精心設計了一個複雜的建築外圍幾何結構,實心結構和透明玻璃設置的不斷變化完全改變了原有建築的沿街立面,與周圍環境形成了一種視覺聯繫但自身有極具辨識度。

羅晟對於空間幾何設計無比的癡迷,蔚藍海岸公司的直營專賣店有三大類,分別是單體旗艦店、有單獨門面的商場店、商場內店。

而單體旗艦店都採用了不同風格的幾何設計,位於外灘的這家單體旗艦店,外觀通體明亮,室內大面積白色外加支撐結構的灰金屬顏色,而這種配色是最能體現出科技感的。

所謂一流的配色能夠告訴顧客品牌的理念;二流的配色能告訴顧客在賣什麼樣的產品;三流的配色則表意不明,對品牌產品沒有任何幫助。

作爲旗艦店,無疑代表了蔚藍海岸公司的企業形象、產品形象。

空間設計也完全不同於超市、餐飲設計,也許進入旗艦店的顧客不會像設計師一樣去注意許多的細節,但正是工匠精神的細節設計,方方面面的細節、顏色協調、室內佈局,形成了一個旗艦店的整體空間科技感十足的氛圍。

當然,極致的追求是要出更多的票子來埋單的,好在羅晟現在最不缺的就是票子。

昨天半夜凌晨,第一批原型機運到了申城外灘旗艦店,店裡的員工在大半夜完成了所有的佈置,這家旗艦店總共加起來有59名員工。

到了今天早上九點準時開門,正式面向廣大消費者入店體驗,廣告什麼的也不用說了,15個億的廣告宣發預算撥出去。

光是申城的宣傳預算就四五千萬,地鐵、廣場、摩天大廈等等這段時間都是關於蔚藍海岸的廣告宣傳,到了晚上,明珠塔還會持續放映廣告。

從旗艦店路過的人絡繹不絕,很多人都對這棟高大上的建築駐留了目光,而店裡的員工也都以最好的精神面貌迎接消費者。

但隨着時間一點一滴的流逝,有種不對勁的感覺,因爲過往的行人大多都是在店外留步瞧瞧,然後就走了,沒有人進來。

這種情況在鵬城也遇到過了。

外灘旗艦店的廖經理看這情況意識到不對勁,到了上午十點,店裡人氣空蕩,員工比客人多,這就很尷尬。

“小劉,你過來。”

在旗艦店門口站了一會兒的廖經理回到店裡,立即對一名員工招了招手,等對方過來之後,他便交代吩咐道:“你帶着店裡過半的員工立刻換一身衣服,然後假裝是消費者,從店裡進進出出,體驗,把氛圍烘托出來!快點!快點!”

把事情吩咐下去之後,廖經理也不由得在內心感慨:搞的太高大上了……

的確是太高端大氣上檔次了,很多普通的年輕消費者其實內心想要去看的,但是又有點不大好意思而卻步,膽子有點小。

這是一個較爲普遍的現象,造成這種因素也是方方面面的,一個是大衆心理,再一個是這個年代的環境因素等等。

而廖經理這一招在半個小時之後很快就起到實質的效果了,半數的員工換上一身行頭在旗艦店出入,並且在最明顯的位置待着,造成一種人氣火爆的氛圍。

到了上午10:40左右,局面變換了,有消費者結伴而行進入了店內,多數以年輕人爲主,但單獨入店的還是很少。

幸虧店裡的員工有不少,不然第一天開門面向顧客而冷場,那就尷了個尬。

不過局面很快就迎來了反轉,入店體驗的消費者越來越多,而原本假裝是顧客的員工,也都悄悄的離場,因爲店裡的其他員工的工作壓力越來越大了,因爲人越來越多了。

現場的櫃檯有一百多部原型機以供消費者任意暢玩體驗,當然,每一部原型機都一條彈性繩與機器的背面粘貼固定的,所以即便人氣火爆,人很多也不用擔心會被人悄悄偷走,還有監控錄像全程監控。

幹這種事情的人不說絕對沒有,但概率肯定不高。

到了上午11:30左右,旗艦店裡已經有好幾百人了,店內空間非常之大,即便這麼多人依舊沒有太大的擁擠感,長櫃檯上每部原型機的間距足夠寬。

如果按照十五年後申城的房價,該旗艦店可能在那時候會價值二三十個億。

店內非常火爆,進來的人基本上要待很長一段時間纔會離開。

“這個鍵是開關機,按下可以把屏幕喚醒,也可以按一下屏幕正下方的按鍵一樣可以喚醒,然後用手指點觸這裡,滑過去就解鎖了。”一位員工正在爲一名消費者介紹並演示操作。

“哎,我在網上看過發佈會了,聽說可以在這臺手機上登陸藍色空間吧?”那名年輕的消費者問道。

“當然可以,點擊這個藍色空間的應用程序圖標,只要登陸就可以了,不僅僅是藍色空間,還有藍星視頻、藍星音樂、雲歌搜索可以在手機上運行,而且有專門適應手機的APP應用程序,在點開瀏覽器上網的速度跟在電腦上沒什麼區別,你在電腦上能訪問的網站都可以在手機上實現,不是wap文字版哦……”他旁邊的銷售員立刻爲他介紹。

眼下AOS應用商店的APP應用非常少,只有藍星科技的“全家桶”。

而蔚藍海岸公司方面正在積極的與國內的各大互聯網公司溝通,滕訊是第一個願意加入成爲第三方開發者,正在加緊開發QQ的APP應用程序。

除了國內的互聯網企業,公司也正在積極的與外國的互聯網公司,諸如谷歌、雅虎、微軟等公司接洽。

Azure-X手機不能只有藍星科技的“全家桶”APP,不過值得一提的是,藍星科技集團的“全家桶”很關鍵,這本身就已經是個較爲完善的閉環社交生態鏈了,但這遠遠不夠。

滕訊這麼積極加入開發者序列,是因爲他們看到了QQ在Azure-X手機上運行的殺傷力,即時通訊社交平臺的出現已經對運營商的短信業務造成巨大的衝擊,而Azure-X的問世加大了用戶體驗無疑是再度予以致命一擊。

此時此刻,在旗艦店裡的人們都在樂此不彼的體驗,功能實在是太多太豐富了。

有的在體驗音樂、有的體驗上網、有的在看流媒體在線視頻、有的在照相等等……

不誇張的說,這款電產品對於衆多國人消費者而言彷彿是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對於普通的消費者而言,原本以爲諾基亞、摩托羅拉這些國際大廠的手機很時尚,但在看到了蔚藍海岸的產品之後,他們原本對手機固有的觀念被徹底的顛覆了。

要說喜不喜歡Azure-X手機?

不用問,當然喜歡,每一個人都恨不得立刻擁有一臺,一些妹紙第一眼立刻就被這款手機漂亮的外觀吸引,好吧事實上Azure-X工業設計征服了每一個消費者,不論是男女都是如此。

對於手機用戶而言,如果能夠買得起正版的摩托羅拉、諾基亞等牌子的智能手機,在看到Azure-X之後會毫不猶豫的選擇後者,因爲價格真的就只比那些明牌機貴幾百塊左右。

當然山寨機除外。

Azure-X手機有兩個發售型號,一個是4GB空間存儲的,售價¥3999元,國際版售價不計匯率變動要¥4800多塊錢,還沒有算上電產品關稅;另一個16GB空間存儲的,售價¥5999元,國際版售價不計匯率變動要6400多塊,同樣是沒有算上電產品關稅。

有些歐美消費者包括媒體也在質疑這種懸殊的價格,而蔚藍海岸公司對外的解釋是,面向海外市場公司增加了鉅額的運營成本,包括運輸成本等等。

西方人就這鳥樣,雙標玩的賊溜,你要是價格便宜了,他說你搞傾銷策略。

“這個機器現在可以購買嗎?”一位消費者拿着一臺原型機體驗的同時順便問道。

站在她旁邊的銷售員很有禮貌的歉意道:“不好意思,這些設備都是非賣品,12月24日纔會正式發售。”

“怎麼要等這麼久?你們這不是有產品了嗎?怎麼還不賣?”她立即回道,坦率講她現在對這款漂亮的智能手機有種愛不釋手的感覺,恰恰又有能力消費得起。

“這位女士,不是我們不想賣,而是您手裡的機器都是原型機,也就是說它們還不夠完善,真正上市發售的產品會更加完善,會有更多的功能。”在她旁邊的銷售員如是說道。

“這還是樣機?”

對方頗爲驚訝,一得知這還不是最終成品,立馬就決定等了。

旁邊的人聽了也非常驚訝,在他們看來這已經非常完善了,沒想到還不是成品,尤其是對於有購買慾望的消費者而言,得知這一信息也是更加期待了。

旗艦店人氣起來之後,一直居高不下,因爲體驗的人太多了,設備只有一百來部,而每個人就算玩個把小時都不過癮。

對於已經有購買準備的用戶而言,12月24日這一天已經記在了心裡。

……

(Ps:今天還有喲,猜猜今天還有幾章?嘿嘿(*^▽^*))

第748章【《三體》項目確立官宣】第249章【安於現狀的巨頭們】第621章【震驚世界的私募活動】第263章【羅晟的私人超級計算機】第547章【蘿蔔加大棒,永遠屢試不爽】第761章【矚目】第137章【起點比你終點都高(4/5)】第669章【培植髮育】第255章【補足內容短板?那就買買買!】第738章【“二張”互撕】第169章【過分,比高通吃相都難看】第154章【創業天團環球路演[爲“飛言人”萬賞加更]】第220章【業界最好的時代】第378章【解決方案與報價】第577章【價值投資佈局與圍剿QFII?】第1013章【已然深度綁架全球經濟與資本】第856章【世紀併購案終於落幕】第999章【羅晟所等待的時機】第940章【霸權】第317章【2852億得儘快運作起來】第1006章【採購】第190章【從冷場到火爆的線下體驗店】第559章【拔刀見血的連環殺招】第836章【外界的震驚與矚目】第745章【雷總:謝謝,感覺有被冒犯到】第321章【科技自立都是被逼的】第080章【笑到最後纔是真贏家】第963章【強勢】第474章【IBM在一開始是嚴詞拒絕的】第390章【極紫外光刻技術模擬】第580章【一場高精尖領域的科技戰已是近在眼前】第033章【深度套牢三十年】第939章【暗牌明打,矛盾升溫】第044章【用戶的激烈抵制】第918章【集體閃崩】第547章【蘿蔔加大棒,永遠屢試不爽】第866章【天梯工程的啓動】第952章【風暴疊加凜冬,不知要凍死多少人】第675章【佈局墨西哥】第709章【誰掌握虛擬世界的通道入口就掌握了未來】第845章【憨批記者惹衆怒】第929章【你說啥?首富來我們村了?】第559章【拔刀見血的連環殺招】第166章【大數據之下,我們甚至比用戶更瞭解他自己】第197章【快樂黴利堅】第817章【林加無人港開啓運營】第224章【這錢是越花越多,越花越多】第556章【羣魔亂舞?車還沒上市就快被玩壞了?(兩章合併)】第887章【驚喜不驚喜?意外不意外?】第059章【叫人又愛又恨的創業者】第389章【先把錢花掉卻越來越多,怎麼破?】第887章【驚喜不驚喜?意外不意外?】第124章【新一年的奮鬥(3/4)】第262章【凱文·費奇邀請實名客串續集?】第427章【制裁?難!】第133章【新的公司架構解決方案[乾貨](4/4)】第253章【面子裡子都不如票子】第883章【更大的買家來了】第850章【跟着羅晟幹,不愁沒錢賺】第853章【扎堆發售】第554章【你們賣電動車,我是賣智能電動車】第129章【頭鐵的G胖(4/4)】第799章【巨頭的隕落】第907章【可能被扣上太空武器的帽子問題】第593章【新的技術痛點——光刻膠】第936章【談崩】第150章【上市倒計時[感謝“Sandy_M”的舵主]】第329章【把專利安排的明明白白再說其它】第113章【互補優劣勢,利益分配好】第508章【打不過你,就加入你(兩章合併)】第245章【不要急,沉住氣】第158章【藍星科技集團市值】第440章【微軟的危機感】第619章【羅晟的迴應】第314章【國資辦回訪】第483章【魚和熊掌兼得也未必不可】第429章【跨界進入生命科學領域?】第389章【先把錢花掉卻越來越多,怎麼破?】第748章【《三體》項目確立官宣】第644章【行業新局面】第667章【私人實驗室啓動】第444章【華芯國際,徹頭徹尾的輸家】第252章【迪寶寶終於頂不住了![2300月票加更]】第555章【首日預售銷量一出,全行業炸開了鍋】第642章【技術授權分發?】第547章【蘿蔔加大棒,永遠屢試不爽】第969章【生化技術應對生物技術】第928章【中型巴士上的討論】第607章【進軍醫療科技領域是遲早的事】第140章【上市IPO前夕】第478章【谷歌的動作】第328章【第三代蔚藍手機研發進行時】第101章【VC現場實名互掐】第979章【仿生人的戰力測試】第391章【智能平板推出在即】第655章【“箭”在弦上,發射!】第812章【談判,大白出海】第578章【“紫星”極紫外光刻機】第202章【變故,投資人心態原地爆炸】第209章【終於把老美拿下了[1400月票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