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老徐上門跑業務】

執掌IBM公司的時任掌門人塞繆爾·帕米薩諾並沒有閒着,事情發生之後他便開始奔走,還跑了好幾趟華爾街,也跟高盛最新的掌門人勞埃德·布蘭克凡恩見了一面。

值得一提的是,高盛的核心層今年上半年開始就已經進入了重大調整,前任掌門人亨利·鮑爾森已經卸任,這位大佬現在去做北美財政的一把手了,這是高盛的傳統藝能。

而高盛集團董事會決議任命加里·柯恩以及喬恩·溫克裡德爲下一任集團總裁和聯席首席運營官,同時吸納他們爲董事會成員,加入集團執行辦公室,直接向高盛集團委任的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勞埃德·布蘭克凡恩彙報。

這些人都是在北美地頭上的牛人,而且北美當局有太多的“高盛系”的人物了,羅晟擁抱華爾街無疑是十分正確的選擇。

這些牛人才是當地真正的地頭蛇。

塞繆爾·帕米薩諾這次找來,高盛毫無疑問的予以了支持,IBM公司、藍星科技都有高盛的利益在裡面,而且還不是小數目。

勞埃德·布蘭克凡恩交給了塞繆爾·帕米薩諾一個人的聯繫方式。

這個人叫奧比盧。

這是一個忠實的投機客,出生於佛羅里達州,曾經給高盛前任CEO溫伯格當過律師,他的妻子目前還在高盛的一個基金會裡頭工作,六年前就靠着已故的溫伯格的贊助參與了州議會選舉,一邊當着議員,一邊在佛羅里達大學當做客教授。

溫伯格給學校捐款,學校投桃報李給奧比盧開出高薪,一切合法。

但這樣撒錢總不可能免費的。

奧比盧就是一個py交易玩的很直白的投機客,簡單的說,你給我錢我幫你賺更多的錢,是屬於那種哪怕被千夫所指但也不會忤逆他的關鍵支持者的人。

塞繆爾·帕米薩諾離開華爾街便按照聯繫方式去找奧比盧這個人,幾百億美元的商業合作,牽涉到多個資方的切身利益,都足以驅動背後一大幫人不停奔走,積極運作。

最堅固的堡壘一定是從內部被攻破,而且還能做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羅晟就做了一件事情,把這裡面的利益與華爾街分好,剩下的什麼都不用做。

如果連華爾街都擺平不了,羅晟作爲一個外來者那就更沒法擺平,那隻好把在北美建立的四大數據中心的計劃撤掉,雲計算服務只能退出北美市場。

當然,藍星科技會爲此收穫IBM公司支付的鉅額違約金,同時IBM公司將會失去這筆單子,轉而拱手讓給競爭對手。

不過羅晟很看好華爾街。

而IBM公司也不可能認栽,這幾天塞繆爾·帕米薩諾非常勤快的奔走,爲了促成這筆國際商務合作,IBM不惜威脅北美當局,如果從中阻撓,那就陸續把公司的業務遷出北美。

這是北美各大科技巨頭屢試不爽的一招,企業把工廠搬出去,造成當地製造業空心化,當地人就得面臨失業危機,事實上大量的北美跨國公司爲了節省勞務成本而把工廠遷到新興市場國家。

例如華國的莞城就是很好的選擇。

北美的人工成本是真的高,目前通用汽車公司是最典型的例子,眼下還在苦苦支撐,但其核心層管理已經感受到了迫在眉睫的危機,搞不好明年就會面臨破產重組的危機。

這事情可大可小,不過羅晟並沒有爲此感到憂心忡忡,他相信華爾街有這個能量和關係擺平這些事情,因爲是在美利堅。

……

在老美試圖阻止藍星科技集團在北美市場的業務擴張之際,另一位人士來到了藍星科技總部。

5月19日下午,公司的一間會客室裡,羅晟在來訪的客人對面的位置坐下,笑道:“我在想是什麼風把你給吹來了。”

來訪的客人正是藍思半導體的掌門人,鏵爲的核心層管理者之一徐至軍。

“藍星集團最近的動作是一次比一次大,關於你提出的雲計算概念,鏵爲內部目前在做課題研究,覺得這事情很有必要來參合一腳。”徐至軍微笑的說道,他也不拐彎抹角,打開話匣子便直言此來的目的,旋即補充道:“實不相瞞,我這次過來不是因爲藍思半導體,而是給鏵爲跑業務來的。”

“跑業務?到我這來?”羅晟饒有興致的看着對方。

徐至軍笑哈哈的說道:“你跟IBM簽下了¥240多個億的服務器單子,這相當於鏵爲去年總銷售額的36%左右,你說鏵爲能坐得住?”

聽到這話羅晟似乎明白了他的來意,鏵爲在三年前就已經開始積極籌備進入服務器市場,這算是鏵爲除開核心業務之外開拓的一個邊緣產業。

企業一旦做大了在堅持核心業務的鞏固,同時也必然會向邊緣業務拓展,從而多元化發展。

“坦率講吧徐總,我在國內建三個數據中心只是開始,未來可能會翻十倍之上,未來新的合同,在內地建設的數據中心,我可以給鏵爲的服務器一些單子,甚至內地全部的數據中心我希望能夠把單子交給你們來做,但你們得把技術搞上去啊,聽說你們在跟英特爾合作?”

聽到羅晟這麼說,徐至軍愣了一會兒,頓時精神大振,下意識道:“真的?”

羅晟反而嘆道:“公司在北美地區投建數據中心的事情,老美已經開始刁難了,各種找藉口阻止我在北美市場的擴張。一樣的道理,萬一美國人的半導體公司都不給我供貨了,那就不僅僅是北美市場的問題了。鏵爲要是能夠在服務器這一塊做起來,將來我就不用擔心這一層面的潛在隱患了。”

話是這麼說,但羅晟萬分堅信老美髮現一旦通過正常的競爭,發現北美企業打不過的時候,絕對會使用非常規的經濟手段來打壓,包括不僅限於技術封鎖、市場封鎖等手段。

徐至軍一聽也不禁感慨:“我本以爲藍星科技集團如今取得的耀眼成就,羅總定然是最得意的時候,沒想到危機感還是這麼重。”

羅晟笑道:“得意是必須的,但還不至於忘形。”

徐至軍鬨笑了幾聲,道:“這給了鏵爲在服務器市場的重大機會啊,能夠獲得你的單子,我們更加有信心在這個市場搞出一點名堂來。”

此次前來見羅晟,徐至軍覺得說服對方的機率應該不是問題,畢竟這也是從藍思半導體出來的技術,而羅晟的蔚藍海岸公司佔藍思半導體34%的股份。

鏵爲作爲該領域的一名新進者,尤其是在起步階段,最怕的是前期大量投入,後面得不到客戶的青睞,拿不到訂單而無法回收成本,由此形成噁心循環就可能導致最終失敗。

而藍星科技的支持,而且絕對是大客戶,這就意味着可以回收成本,把賺到的錢再投入研發,從而形成有利的雙向正循環。

一般情況下,客戶絕對不會找鏵爲這樣的業內新玩家,而是去找戴爾、英特爾或IBM這些業界巨頭,理由也很簡單,實惠又有保障。

也就只有羅晟會這麼做了,敢於把訂單交給新手,扶持內地的企業發展。

能讓徐至軍佩服的企業家不多,但羅晟絕對是其中一個。

這事就在今天便達成了共識,羅晟當場就決定給鏵爲一個價值15億的合同,用將來鏵爲的服務器品牌打造一擁有12萬組服務器的數據中心。

鏵爲的產品的影子都沒有看到,率先拿到了一筆大單合同,這對鏵爲的服務器業務部門來說無疑是打了一劑興奮劑,看到了羅晟真正大力支持的決心,而不是口頭說說。

但總的來講,鏵爲能夠在服務器市場做起來,不論是對藍星科技集團還是對蔚藍海岸公司都是有利的。

對藍星科技集團來說,這是提高自身的抗擊打能力以提高對方的打擊成本從而降低敵方的打擊意願,對於蔚藍海岸公司而言,能夠分享道34%的利潤,這是實實在在的。

羅晟不會自己去做服務器,哪怕他是個穿越者。

什麼都做,等同於什麼人都得罪了,盤子鋪得太大同樣也會帶來更多的敵人,關鍵是從商業的角度來衡量還未必能夠帶來最大的利潤,還可能會面臨崩盤的危險,羅晟可不希望自己步上一世賈老闆的後塵,雖然他對賈老闆的忽悠能力非常佩服。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朋友多多的,敵人少少的。

其實大部分成功的科技巨頭集團並不是萬花筒形的,看起來什麼都參合一腳,實際上都是邊緣業務,更多的是佔個坑而已。

到了關鍵時刻或必要的時候,這些邊緣業務隨時都可以砍掉捨棄也不會對自身產生太大的影響。

羅晟堅信一家科技公司的正確做法是聚焦於少數的幾項核心業務,主要具有高附加值的業務,然後將邊緣業務納入不斷試錯,一旦確定不會成爲核心業務就會剝離出來。

例如TI、IBM、英特爾這些巨頭都是這麼幹的。

他們把產業鏈的核心環節,那些高附加值業務捏在手裡,然後扶持整條產業鏈,讓更多的企業參與進來,把市場做大、通過讓出邊緣業務來換取地區市場準入許可等等。

藍星科技集團的業務現在看起來也貌似很多,一眼望去已經有十家全資子公司,現在又有云計算服務板塊,羅晟還投資了遊戲產業等邊緣業務。

但仔細盤算,藍色空間也好、在線視頻業務也好、亦或者遊戲業務也好,這些都聚焦在一個核心點上,那就是基於數據核心構建的生態鏈。

所以藍星科技集團的雲計算服務沒有再成立一家子公司將該業務獨立出來,而是直接由母公司來運營。

歸根結底,大數據纔是藍星科技的立命之本,只要數據在握,就等同於擁有斷臂再生的能力,其恢復能力是無與倫比的。

就算藍星科技集團其他業務板塊元氣大傷甚至步入生存危機,但只要數據核心沒有遭到威脅,很快就能涅槃重生。

但這還不夠,藍星科技還有破綻,而這個破綻又會隨着蔚藍海岸公司而完美的解決掉。

羅晟擁有這兩家公司就意味着可以從軟件到消費電子打造成一個完美的生態系統的閉環迴路。

而隨着時間一天天在臨近,眼下距離蔚藍海岸一鳴驚世的日子也越來越近,已經進入最後三個月的倒計時了。

……

(Ps:求月票,破1000票有加更,求推薦票,還差三分之一左右破1萬票,也可以加更~~)

第839章【震驚的網管們】第900章【一萬億】第059章【叫人又愛又恨的創業者】第304章【該死,上帝太不公平了!】第393章【業界看衰】第564章【環環相扣的佈局】第361章【榮耀?】第472章【鯤鵬0611發佈會】第352章【國內先行,重心轉移】第207章【只有“敗”的越厲多才掙的越多】第437章【敲定】第198章【Azure-X發售】第959章【先導基因公司的殘暴行徑】第828章【警惕】第637章【售價應該是多少呢】第259章【併購[2400月票加更]】第545章【熱度說上來就上來】關於後續宇宙篇劇情向讀者調查諮詢第330章【我來談業務,你卻想吃掉我?】第616章【隱形資產曝光,華爾街心態原地爆炸】第409章【小弟想過好日子得先把大哥伺候好了】第927章【外資:我尼瑪心態崩了】第241章【說的沒錯,就是站着說話不腰疼[2100票加更]】第869章【投資者:別嗶嗶了快啓動融資通道】第1011章【避難的漂亮國富豪們】第813章【花別人的錢沒有心疼的道理】第362章【蔚藍海岸發債】第919章【推至風口浪尖的晟峰資本】第961章【兩大經濟帶初步通網】第495章【空頭黯然離場,大獲全勝(1.2萬多字超大章節)】第878章【大宗交易】第248章【谷歌的野心[2200月票加更,求票!]】第543章【你手底下的工程師路子都這麼狂野麼?】第430章【大佬們在飯桌上幾句閒聊便募集一筆鉅款】第935章【挑撥成功】第355章【火爆的銷售景象與炫酷的AI助手】第411章【P4實驗室】第894章【痛苦的華爾街大佬們】第697章【閃崩】第462章【星箭國際】第273章【天下攘攘,皆爲利來】第898章【捧場】第451章【雪人計劃?】第335章【暴利】第920章【我要梭哈!!】第829章【初入虛擬世界】第921章【恐慌指數爆表,直接關小黑屋】第633章【辣個藍銀終於來了】第983章【登月虹灣區】第861章【逐漸大衆化的智能居家生活】第414章【一併給批了!】第653章【炸了炸了它炸了】第352章【國內先行,重心轉移】第389章【先把錢花掉卻越來越多,怎麼破?】第877章【震撼全球的施工規模】第315章【羅晟的格局】第974章【可以提意見,但贊成有效,反對無效】第594章【紫星光刻,準備曝光它吧】第838章【不在滿足於改變世界,我們再造一個新世界】第927章【外資:我尼瑪心態崩了】第930章【讓你們先賺,我後面再賺】第369章【一個帖子引發的熱議】第505章【張一明與頭條的故事】第414章【一併給批了!】第084章【單曲的零售價】第718章【天降正義,給勞資炸!】第932章【談判,全球爲之矚目】第886章【致全球投資者的一封公開信】第250章【就這點志氣?如果我說二十億量級呢?】第903章【王晨的計劃】第431章【市值逼近萬億美元,高位套現】第677章【秀的頭皮發麻】第135章【巨頭之姿初顯露(2/5)】第418章【索尼被氣吐血三升都是輕的】第085章【競相模仿】第313章【集體炸鍋了的節奏】第645章【賈老闆的公司爆雷了】第352章【國內先行,重心轉移】第486章【華爾街的反應】第011章【初創團隊】第687章【用對手的資源來孵化自己的公司】第221章【佈局完成】第372章【AI技術的進步是關鍵】第277章【韓國人的不滿與實誠的身體】第562章【WTI原油爆雷收割,吃完空頭吃多頭】第383章【微信?】第176章【精明的女人很靠譜[800月票加更]】第421章【ACC主機發佈會,業界聚焦於科隆】第755章【是辣個藍銀,發佈會穩了!】第536章【一條微博動態左右市場風向】第576章【召集團隊,準備入市】第195章【我來找華爾街最靈敏的獵豹】第514章【藍星科技要走?美股留不住全球第一上市公司?】第114章【讓業界懷疑人生的合資公司】第302章【晟峰投資管理基金】第423章【方舟即將起航,再不登船就等死吧】第336章【全面開花】第324章【懵圈的李海東】第206章【要麼不玩,要玩就做世界的一極】第215章【爲電競正名】